沒品的年代,如何過一個有品的春節?


​馬上就過年了,大家有感覺嗎?


我好像沒有。


上一次數著日子過年的是什麼時候,真的不記得了。

最近網上很多人在討論#年味越來越淡#的話題,大家給出了五花八門的理由,甚至有人大發“社會更不重情更重利”之類的感慨。

每逢佳節倍思親,這是身在他鄉的人的專利,你天天跟父母孩子在一塊兒,就不會在佳節尤為感觸。所以年味對於在外的人來說,是一種奢侈的存在,他們也就常常無法理解“為什麼過年這麼美好的事情你們竟然都沒有感覺”——XX太冷漠,我要回YY。

以前我媽告訴我,過年的時候,大家可以圍坐在一起吃上豬肉,可以穿上新衣裳,外婆常不讓她們在年前穿,因為怕萬一髒了破了,失了禮。


沒品的年代,如何過一個有品的春節?


能吃上幾塊肥五花,換上沒有補丁的漂亮衣裳,這也是年味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了平時沒有的大收益,才能接受其他“順便”的東西,例如一些過年奇怪的儀式和迷信習慣,比如,大年初一不能打破碗,鏡子之類的物品,主要的意思就是預防破財,萬一不小心打破了,大人們還會趕緊說:“歲歲平安”吉祥話來破除。

如今,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漸漸的,過年才能獨乾的事兒變少了,人們不再需要在平日裡剋制自己的某些慾望只為在過年釋放一次,所以那種過年的“震撼感”,漸漸的,就沒了。

這些其實大多數人覺得“沒有年味”,都是因為沒有真正的瞭解年味。所以過年一定要有這些過年才能乾的事兒,才有味兒。


紅紅火火

紅紅火火很適合過年主題

沒品的年代,如何過一個有品的春節?


如果找不到紅色銀柳

用盛開的紅花

點綴在家裡的各個角落

也別有一番風味


沒品的年代,如何過一個有品的春節?


過年也少不了貼福字,掛燈籠

將鏤空福字貼在門前

寓意著門迎五福


沒品的年代,如何過一個有品的春節?


沒品的年代,如何過一個有品的春節?


剪紙,掛畫必不可少

放一張剪紙在屋內

增添不少新年韻味


沒品的年代,如何過一個有品的春節?


偏冷淡、現代風格的房間

也可以用簡單的紅色裝飾畫

來修飾白牆


沒品的年代,如何過一個有品的春節?


一些簡單的裝飾

也能營造出濃濃的年味

比如,換一張紅桌布,放一個紅抱枕

年味就出來了


沒品的年代,如何過一個有品的春節?


屋裡屋外

認認真真上上下下收拾乾淨

窗明几淨,張燈結綵


一家人在一起

年味就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