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故知新:打開盈利預測的黑匣子

本文節選自申萬策略《行業比較》系列報告,作者凌鵬,報告發佈於2012年。

核心觀點:

1、盈利分析是價值投資的核心,但像黑匣子,有諸多主觀臆斷成分,首先需辨析概念:

1)利潤增速(如淨利潤同比增速)、盈利水平(如毛利率和ROE)和利潤本身(如每股收益)各有內涵,相互關聯;

2)業績預測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之分,不同行業使用不同的業績預測思路;

3)我們的業績分析以申萬重點公司為主體。

4)判斷是起點,修正更重要,修正主要為兩方面:業績趨勢和拐點、具體的增速。

2、盈利預測需注意三點:

1)根據行業特性,把上市公司分為金融服務、石油石化、剔除石油石化的製造業和非金融服務業四大類,分類預測,再合成;

2)銀行以自上而下為主,目前利潤主要來自息差收入,貸款規模、息差變動是核心變量;3)剔除石油石化後的製造業是預測的重點,其收入增速看工業增加值和PPI,毛利率以需求為核心,關注FAI、工業生產和CRB 指數,根據中觀行業數據、工業企業利潤數據來調整,再結合行業分析師自下而上補充和調研反饋的信息。

3、策略重在把握盈利能力的變化。因為供應和毛利率的因素,業績增速有時會和經濟波動相背離。而從股市投資角度看,盈利增速而非經濟增速才是關鍵。05年上半年經濟不差,但是毛利未穩,業績拐點尚未出現,所以股市也不好;08年12 月,經濟尚未企穩,但是盈利能力和業績增速已率先企穩,所以股市反彈。

4、後續研究值得關注。未來,中國經濟增長面臨下臺階的風險,GDP 的增速大概率還要下降,但是上市公司整體的業績增速未必下滑,因為盈利能力可能提升,所以估值未必會持續下滑。1999年以後,中國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就在提升,美國和海外的案例或許也有啟發,這些是我們後續的研究方向。

業績分析是黑匣子

一直以來,盈利分析是價值投資的核心,但事實上,盈利預測和業績分析是個黑匣子,有諸多主觀臆斷成分。諸多概念也糾結不清,例如業績到底指增速還是盈利水平?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區別何在?預測的標的和範圍是什麼?初始的判斷和後續的調整如何?文章第一部分先分析這四個問題。

業績涉及量、價、“利”

投資者談及業績,概念多有模糊,有時指利潤增速(如淨利潤同比增速)、有時指盈利水平(如毛利率和ROE)、有時甚至指利潤本身(如每股收益)。三者相關關聯,卻隸屬不同層面。企業的利潤由收入和盈利能力決定,收入又由銷量和價格決定,因此利潤是量、價和“利”的綜合,其增速也由量、價和“利”三者的增速決定。

這是一個簡單的數據和會計問題。

溫故知新:打開盈利預測的黑匣子


衡量企業盈利能力的指標有毛利率、銷售利潤率和ROE,與收入相對應的是銷售利潤率。銷售利潤是毛利率和費用率的綜合,由於費用率的變化相對較小,因此銷售利潤率和毛利率的相關性很強,因此一般通過把握毛利率來把握企業盈利能力的變化。

利潤由收入和毛利率構成,所以上市公司利潤增速拐點和GDP增速拐點未必完全一致。GDP只反映了收入的部分,如果毛利率的變動成為主導因素,兩者是有可能背離的。而這種背離是造成股指波動和GDP波動不一致的一個原因。

溫故知新:打開盈利預測的黑匣子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

業績預測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之分,所謂“自上而下”是從宏觀判斷出發,根據歷史上業績和宏觀變量的迴歸關係來預測業績走勢,“自下而上”是指在個股盈利預測基礎上,彙總得到總體盈利預測。通常大家談論的一致預期指“自下而上”彙總的數據,主要有朝陽永續和WIND的一致預期。一般而言,“自上而下”只是一個大類行業整體、模糊的判斷,精細化意義並不大。

不同行業使用不同的業績預測思路。不同類型的公司,由於其業績走勢和宏觀經濟走勢的相關性強弱不一,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效果也不一樣。一般而言,傳統週期類行業如鋼鐵、石化、建材、工程機械等受FAI影響巨大,傾向於自上而下,而消費品、TMT等行業公司特徵顯著,自下而上更加靠譜。

抓大放小、分類預測,“自上而下”結合“自下而上”。對於一些利潤佔比非常大的行業,需要單獨分析,而對於一些利潤佔比小的行業,可以放棄,否則業績預測是個無法完成的工作。結合行業重要性和各行業所適用的預測思路,對行業進行重新分類,不同類行業採用不同的預測思路,先預測各類的增速,再彙總總體的盈利預測,是為“自上而下”結合“自下而上”。

以“申萬重點公司”為預測標的,有微觀基礎

投資者談及的業績主體也多有不同,有人說滬深300,有人指上證綜指,也有人講全市場,我們以申萬重點公司為基礎。

之所以如此,基於三方面考慮:首先,使盈利預測具備微觀基礎。策略主要是自上而下預測,但缺乏自下而上配合,最終疏誤太大。只有,不斷和分析師交流、藉助分析員的調研、獲取微觀信息,才能做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結合。其次,目前一致預期數據只有年度,沒有季度。從投資節奏上看,季度的判斷更加重要,可以以重點公司為模板,在季報公佈前建立季報的盈利預期,進行季報分析。最後,可以明晰盈利預測變動的結構和原因,為行業比較分析打基礎。以申萬重點公司為樣本,可以持續跟蹤業績預測變動的原因,為自上而下盈利預測提供信息。

申萬重點公司有很強的代表性。申萬重點公司有480家,利潤佔到全市場的85%,剔除金融之後佔比達到75%,剔除金融服務和石油石化的利潤佔比也可以達到68%。

溫故知新:打開盈利預測的黑匣子

溫故知新:打開盈利預測的黑匣子


接受“不可能”、修正更重要

經濟週期決定業績週期,因此經濟趨勢是業績判斷的根本,但經濟波動本身就極難預測,所以修正是必須的。此外,從經濟到業績還有毛利率一環,更加增大了預測的難度。

判斷經濟的趨勢是為了站在中長期角度把握業績方向,具體數值並不重要,後期的跟蹤和修正則側重於具體業績增速的數值和方向趨勢的調整。中長期趨勢的判斷是起點,正確與否關係到投資成功率的高低;但任何情況、任何人都不能保證趨勢判斷的正確性,所以做出判斷後要密切跟蹤、修正。

修正體現為兩方面:業績趨勢和拐點、具體的增速。趨勢和拐點是最關鍵的,要時刻考慮三方面:之前的判斷邏輯、跟蹤的實際情況、是否出現新的變化。

比如2011年8月,跟蹤的信息反應我們之前提出的“三季度小復甦下毛利率上升”這一判斷是錯誤的,因此在8月末及時修正4、下調盈利預測。再比如2011年11月份,我們認為2012年上半年業績增速下降幅度減緩甚至走平,大邏輯是一季度盈利能力企穩。從目前跟蹤的各行業主要產品的價差、工業企業1-2月份的毛利率情況來看,盈利能力確實不會有明顯下滑。因此,我們維持業績增速下滑減緩這一趨勢判斷。趨勢判斷的目的是追求方向正確、模糊有效,數值是否精確居次。邏輯判斷只能掌握趨勢,實際增速會因會計計提等非趨勢原因而有所出入,因此先要有趨勢判斷、模糊判斷,後才有增速的修正、追求精確。

溫故知新:打開盈利預測的黑匣子

溫故知新:打開盈利預測的黑匣子


業績增速的具體修正可以藉助行業分析師的力量。業績增速具體是多少,除受趨勢因素影響外,還受到業務結算時點、計提標準變化等微觀因素制約。微觀層面的變化更多借助行業分析師,具體增速的預測也需要藉助行業分析師的力量。通常,我們會在每個季度結束後、季報集中公佈前,組織行業分析師做季報前瞻,在“自下而上”的基礎上“自上而下”分析得出預判。

哪些行業分析師自下而上反饋的業績信息相對重要呢?這主要和行業屬性有關。如果把業績增速的變動分為週期來源(趨勢項)和非週期來源,兩類行業應該更多借助分析師的力量:首先是化學制品、醫藥生物、信息設備、食品飲料和房地產5等業績增速受非週期因素影響較大的行業;其次是餐飲旅遊、證券、服裝、化學原料、電力、化學纖維和農林牧漁等非週期性波動非常大的行業。

溫故知新:打開盈利預測的黑匣子

分部預測、自上而下結合自下而上

根據行業特性,把上市公司分為金融服務、石油石化、剔除石油石化的製造業和非金融服務業四大類分別考察各類的盈利增速,再合成整體的盈利預測。

首先,製造業和宏觀經濟關係緊密,宏觀對工業增加值、PPI等數據的分析較多,為自上而下的盈利預測提供素材,月度公佈的工業企業利潤數據也是很好的校正指標。製造業中,石油石化雖也與宏觀相關,但會受到壟斷、特別收益金和國家補貼等影響,業績需單獨考慮,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結合。

其次,決定銀行業績的指標,如貸款增速、利率也是宏觀變量,因此也採取自上而下的預測方法。非金融的服務業,業績和宏觀經濟相關性較弱,有較強的公司特性(比如餐飲旅遊行業的公司其業績就和區域有很大關係,房地產的業績和結算時點有很大關係),主要採用自下而上的方法。

溫故知新:打開盈利預測的黑匣子

銀行的預測以自上而下為主

金融服務中,保險、證券的利潤佔比較少,容易受到“投資收益”的影響,難以自上而下把握,主要採用分析員的跟蹤和預測。銀行利潤佔比大,需要重點把握,以自上而下為主。目前,銀行的利潤主要來自息差收入,因此貸款規模、息差變動是影響銀行利潤的核心因素。從實證結果來,業績增速和息差變動更相關。

溫故知新:打開盈利預測的黑匣子

溫故知新:打開盈利預測的黑匣子


而淨息差與利率週期、存款活期化、銀行儀價能力相關。由於央行通常進行對稱式加息或者降息,並且活期存款利率不變,所以加息通常導致銀行淨息差上升,反之亦然。同理,當銀行定期存款活期化時,淨息差上升,反之下降。影響銀行淨息差的三個主要因素基本都和經濟週期及利率週期一致,因此可以重點觀察市場利率的變化來判斷淨息差走勢。

溫故知新:打開盈利預測的黑匣子

剔除石油石化的製造業是重點

首先,這部分公司眾多,佔全市場的77%。

溫故知新:打開盈利預測的黑匣子

其次,製造業對宏觀經濟的變動最敏感,服務業依附於製造業,對經濟的變動有一定滯後性,所以尋求盈利拐點,最重要的是把握剔除石油石化後的製造業盈利拐點。

最後,大量宏觀、中觀數據使製造業的盈利預期有很強的自上而下屬性。

溫故知新:打開盈利預測的黑匣子

溫故知新:打開盈利預測的黑匣子

收入增速看工業增加值和PPI

製造業的範圍和工業企業的範圍基本一致,因此製造業的需求等同工業增加值、價格參考PPI。根據PPI和工業增加值的簡單模擬可以把握製造業收入增速的變動趨勢。剔除石油石化後製造業的收入增速仍然和工業企業和PPI的關係密切,模型顯示,兩者相關度達到0.9以上。

溫故知新:打開盈利預測的黑匣子

毛利率以需求為核心,關注FAI、工業生產和CRB指數

毛利率是預測製造業業績增速變動的核心,一般而言,供應、需求和成本都會影響毛利率的變動。通常供應端的變化不大,所以我們著重考慮需求和成本。更關注需求還是更關注成本,關鍵看價格的變化主要是需求所致還是成本推動。如果需求端平穩、輸入性通脹導致價格上升,則成本對毛利率的擠壓會非常嚴重,03年以來這種情況很少,僅在08年上半年發生。

以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代表宏觀需求,PPI代表價格,CRB代表成本因素,03年以來四個因素對毛利率變動的解釋能力達到0.6。

溫故知新:打開盈利預測的黑匣子

溫故知新:打開盈利預測的黑匣子

同時,要注意供給端的變化,一旦供給發生突變,供給將成為毛利率變動方向的主導因素,比如04、05年的很多製造業。此時,GDP拐點和業績拐點可能不一致,因為GDP只代表需求部分,不能體現供應的變化。

業績的跟蹤和修正

預測只是起點,修正才是重點。根據中觀行業數據、工業企業利潤數據來調整,再結合行業分析師自下而上補充和調研反饋的信息。

中觀行業數據本身是死的,數據背後的信息和邏輯是活的,因此對信息的解讀才是重要的。而對信息的解讀,需要對數據的歷史熟悉,還需要行業的背景經驗,需要和相關領域分析師仔細勾兌,對經濟各層面的變化有協調一致、符合邏輯的解讀。

工業企業數據和製造業有較好的匹配性,可以用來進行業績修正。工業企業數據每月公佈,相比上市公司的季報更高頻。03年以來,根據剔除石油石化以後的工業企業季度數據來判斷A股非石油石化製造業的季度數據,正確的概率可達66%。

溫故知新:打開盈利預測的黑匣子

溫故知新:打開盈利預測的黑匣子


業績增速拐點和GDP拐點會發生背離

由上分析,業績增速和GDP增速是兩個概念,從會計和數學上講,業績增速為收入增速和毛利率變化之和。但由於A股市場,週期品比重較大,業績增速拐點和GDP拐點比較吻合。


溫故知新:打開盈利預測的黑匣子

溫故知新:打開盈利預測的黑匣子


但由於業績增速涉及到毛利率變動,所以不能單純用收入(GDP)增速來解釋,當供應環節不出現重大變化時,兩者基本一致,一旦供應環節出現變化,兩者就可能背離。下面著重分析03年來的兩次背離情況。

05年的供給集中釋放導致業績和經濟背離。2000年到2004年,我國經歷了一波投資高速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逐年上升,一直到2004年,中央才嚴令調控,05年投資增速開始下滑,但產能集中釋放持續到2005年,導致2005年在需求企穩的狀況下,企業盈利能力及業績增速繼續下滑。

溫故知新:打開盈利預測的黑匣子

溫故知新:打開盈利預測的黑匣子


08年四季度—09年一季度,大規模去庫存導致的背離。2008年4季度經濟加速下滑,此時企業亦出現比較嚴重的去庫存,導致企業需求極度惡化、盈利能力大幅下滑。2009年1季度,經濟下滑減緩,此時產品價格開始企穩甚至反彈,帶動毛利率反彈,從而支撐業績反彈。經濟從迅速下滑到走緩的過程中,毛利率可能率先企穩,進而支撐業績增速先於經濟見底,2008年到2009年,GDP在09年1季度下滑到6.61%,是底部,但是業績底部在08年4季度。2011年到2012年的情形可能有些類似,只是幅度沒那麼大。

如果這個邏輯成立,那麼2012年GDP下滑最厲害的時候已經過去了,企業盈利增速可能已經企穩,如果股市是反應企業盈利的,股市最低點可能也已經過去了。

溫故知新:打開盈利預測的黑匣子

溫故知新:打開盈利預測的黑匣子


策略更看重“利”

策略應該著重把握盈利能力(毛利率)的變化。

首先,從研究分工看,量的增長取決於諸如工業增加值、GDP等宏觀變量,價則看PPT、CPI等變量。這些指標都是宏觀指標,主要由宏觀分析員來把握更為合適。而盈利增長的另一部分為毛利率的變化,由策略分析員把握更合適。

其次,上述兩個案例說明,因為供應和毛利率的因素,業績增速有時會和經濟波動相背離。而從股市投資角度看,盈利增速而非經濟增速才是最關鍵的。05年上半年經濟不差,但是毛利未穩,業績拐點尚未出現,所以股市也不好;08年12月,經濟尚未企穩,但是盈利能力和業績增速已率先企穩,所以股市反彈。

溫故知新:打開盈利預測的黑匣子

最後,從實際預測效果來看,把握“利”對於業績分析預測更重要。業績是盈利能力和收入的綜合,盈利能力的波動明顯大於收入增長的波動,說明盈利能力才是業績變化的核心因素。而且,銷售利潤率增長和利潤增長的相關係數達到0.99,顯著高於收入增速和利潤增長的相關性,因此把握“利”相對更重要。

溫故知新:打開盈利預測的黑匣子

溫故知新:打開盈利預測的黑匣子


未來,中國經濟增長面臨下臺階的風險,GDP的增速大概率還要下降,但是上市公司整體的業績增速未必下滑,因為盈利能力可能提升,所以估值未必會持續下滑。1999年以後,中國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就在提升,美國和海外的案例或許也有啟發,這些是我們後續的研究方向。


溫故知新:打開盈利預測的黑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