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愛頂嘴不聽話?是溝通有問題,收下這把親子溝通的萬能鑰匙

週末去表妹家裡串門,家裡的孩子都在玩玩具,其中一個孩子就把玩具堆裡面的積木到處撒,弄得客廳有點亂。這時候表妹突然對著孩子一吼:"你怎麼能這樣呢,你把這裡搞得那麼亂,像話嗎!還不快點收拾好!"孩子怔了一下,接著說:"我不要收拾。"說完就走了,也不愛理我們。

表妹很無奈,自己把積木撿起來了,還抱怨說:"這些孩子總是這樣,我說什麼都不會聽進去,就會搗亂,有時候還愛頂嘴。通常我們說什麼,對於孩子來說都跟耳旁風一樣,孩子就是不聽話,真是無奈啊!"

我想,表妹和孩子的溝通時存在問題的,父母跟孩子的溝通方式存在不妥,導致孩子無視大人的話,抵抗大人的勸說。前段時間在一本書《父母效能訓練手冊》中,看到了一個這樣的詞,叫做"我——信息"。

"我——信息"對於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可以說,這是是親子之間溝通的一把重要的萬能鑰匙。

孩子總愛頂嘴不聽話?是溝通有問題,收下這把親子溝通的萬能鑰匙

萬能鑰匙——"我——信息"

"我—信息",也就是英文" I-message"譯過來的,是托馬斯·戈登的書《父母效能訓練手冊》中出現的詞。

通俗來說,就是當我們要說清楚一件事的時候,要充分注重對方的感受,而不是過多地說出別人的行為中存在的問題,是要將自己的感受以及心情、想法表達出來,起到讓對方明白的作用。也就是說,當父母在跟孩子溝通時,可以用"我覺得這件事情對我來說,我感覺到怎麼樣"來代替"你做的這件事情讓我覺得怎麼樣"。

"我——信息"的力量就是這麼大

(1) "我——信息"比較不容易引起孩子的牴觸感。

(2) 在這個事情中,父母將責任問題拋出來,孩子會有責任意識,孩子會對自己的行為有負責任的表現。

(3) 最重要的是,"我——信息"傳達者是誠實的,並且是發自內心的感嘆。對於孩子來說,最親密的人的真誠會感染到自己,所以孩子自己也會發出同樣的誠實、真誠的信息。

在進行"我——信息"的時候,父母是主動的,而孩子是被動的。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可以掌握自己的情緒以及改變孩子的行為,使得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問題得到解決,孩子也能夠持續懂得類似的事情不能夠再次發生,不然會引起大人的不好的影響。這樣也就達到了教育的目的了,並不需要對孩子大聲嚷嚷,孩子也並不反感。

孩子總愛頂嘴不聽話?是溝通有問題,收下這把親子溝通的萬能鑰匙

舉例來論證

我們舉個例子:當媽媽把廚房和客廳都收拾乾淨之後,孩子卻把東西亂丟在客廳,把廚房也弄髒了。這個時候,父母的兩種教育方式是這樣的:

第一種:媽媽對著孩子大吼:"你怎麼又把家裡弄亂了!你怎麼能這樣呢,你不可以到處丟東西,這樣是不對的。"

第二種:媽媽對著孩子說:"我感到很傷心,我剛剛拖完地,收拾乾淨了家裡,但是你把地板弄髒了,現在我又要重新收拾一遍了,我覺得有點累,腰也有點酸,並且還浪費水了。"

從這兩種教育方式來看,我們看到了對比,第一種是直接對著孩子說"你怎麼樣",是"你——信息"的表達。第二種是告訴孩子自己感覺怎麼樣,就是屬於"我——信息"。

"我——信息"的溝通方式,這對於親子之間的溝通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孩子對於父母的話語會比較在意語氣、情感,而更少地關注其中的道理。所以在表達父母的感受時,孩子比較容易接收到父母的話語中的有效信息,從而讓孩子能夠明白事件當中的核心。

父母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讓孩子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待問題、思考問題,會讓孩子懂得作為父母的心情與感受,會使得孩子去思考自己的行為。

孩子總愛頂嘴不聽話?是溝通有問題,收下這把親子溝通的萬能鑰匙

瞭解萬能鑰匙"我——信息"

"我—信息"是這樣表達的

I-message 分為三個部分:

(1)描述孩子不被父母接受的行為;

(2)父母的感受;

(3)這種行為對父母具體的影響。

在這裡我們要注意的是:

①在描述孩子不可接受的行為時,要做到

簡潔——在描述時要簡要說明問題,不要拖泥帶水,注重用詞;

具體——只描述孩子不被接受的事實,而不是對孩子當下行為的判斷;

平靜——在與孩子說明問題時,父母態度要平靜,不要帶著責怪的語氣來說話。

②在在表達父母自己的感受的時候,要這樣描述:

"當我聽到你說這樣的話,我覺得……"、"當你這樣做的時候,我覺得……"

③具體的影響是這樣的:

(1) 讓父母多花錢、多花精力

(2) 給父母帶來了不便

(3) 不能及時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4) 造成身體和心理的傷害

孩子總愛頂嘴不聽話?是溝通有問題,收下這把親子溝通的萬能鑰匙

謹防虛假"我——信息"

當然其中也存在一定的"假象",家長要注意正確使用"我——信息"。

有的家長會認為這樣對孩子說就是在用"我——信息":"媽媽感覺很傷心,你跟我說過你會好好學習的,但是你沒有,你這樣是不對的。"這裡確實是以媽媽的心情來開頭,但是其實後面說的仍然是孩子的問題,依舊是說孩子這樣做不對。

這樣的方式就是偽"我——信息"。用這樣的話跟孩子溝通,孩子同樣會覺得父母是在指責自己,而不是表達自己的感受。所以,這樣的方式,是無效的。

學會怎樣用好"我——信息"這把萬能鑰匙

1、 跟孩子說自己的心情與感受

就像我們前面說到的一樣,父母要跟孩子說出孩子所做的事情對自己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並且有什麼壞的作用。比如:"媽媽覺得好累的。"、"這樣做的話,媽媽有點不開心,並且對別的小朋友也不好的"、"我覺得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剛剛的活就白乾了唉!"

跟孩子表達自己的心情,就是為了讓孩子能夠體諒自己,站在自己的位置來思考問題,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促進孩子對自己的行為引起重視。並且,多與孩子交流自己的感受,還能夠深入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促進親子之間的關係。

孩子總愛頂嘴不聽話?是溝通有問題,收下這把親子溝通的萬能鑰匙

2、 讓孩子為問題負責

孩子出現不被接受的行為,父母在表達自己的心情之餘,也要注重道理方面的教育,讓孩子明白這其中孩子要承擔的責任,培養其責任意識,讓孩子能夠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比如,孩子打壞了別人家的植物,父母在教育孩=孩子的時候,要跟孩子說明打壞別人的東西的嚴重性,以及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知道自己要為此承擔起責任,要引導孩子解決這個問題,讓孩子主動去道歉,並且為主人照顧好植物。

孩子總愛頂嘴不聽話?是溝通有問題,收下這把親子溝通的萬能鑰匙

3、 準確、及時傳達自己的期望

家長對孩子表達明確的期望,能夠讓孩子知道父母想要自己怎樣做、做到什麼程度,於是孩子能夠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並且對於事情會有一個確切的判斷標準與行為準則,在今後的日常行為中就會對照著這些標準去行動,也能夠減少只不被接受的行為的數量。

比如,孩子總是要跟別人搶玩具,父母可以明確對孩子說:"我不希望你是會搶別人玩具的孩子,你這樣我覺得很不開心了,被搶玩具的小朋友也會不開心的。"表達明確的期望,讓孩子往父母的期望靠近,才能有效教育孩子。

我是小B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