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震解讀~《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今天與你分享的是蘇軾的一首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一首看似普通、實則不尋常的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蘇軾 (宋)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在講這首詩之前,我們還是有必要先解決一下這首詩裡的幾個硬知識。

第一、說說這題目中的“六月二十七日”,這是蘇軾寫這首詩的時間,宋神宗熙寧五年,也就是公元1072年,蘇軾當時36歲,在杭州擔任杭州通判。這是個什麼官職呢?其實通判是一個副職,相當於杭州市的副市長,杭州市的市長叫杭州知州。大家會說,蘇軾36歲就做了杭州市的副市長,很牛很厲害啊,其實不然。因為在這熙寧五年前後,著名的宰相王安石正在推行改革變法。

大家都知道,蘇軾並不反對改革變法,只是他主張的跟王安石的改革變法是有分別的,用現在的概念來理解,王安石的改革變法是休克療法,就是在規定的時間裡突然推進若干激進的方針,那蘇軾則認為應該徐徐圖之,特別是在用人,也就是幹部選用這方面,他跟王安石有些不同的意見。正是因為這些原因,蘇軾在朝廷做官時很不如意,而且處處掣肘,於是他跟朝廷提出不在中央任職,想外放地方,這就是他到杭州做通判的原因。雖然蘇軾來杭州的時候心情並不怎麼好,但杭州是個好地方,都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軾這回算是來到了人間天堂。

我們再來看看第二處知識點,題目中的“望湖樓”現在已經是杭州西湖邊上是一個非常大的酒店,但在當時可能也只是一個觀景小樓。這首詩就是蘇軾在杭州擔任通判的時候,熙寧五年六月二十日這天,在望湖樓上喝醉酒後,一連寫了五首詩。你喝醉了能連續寫幾首詩啊?一首都寫不了,淨醉了是吧?蘇軾這喝醉酒以後,一連寫了五首詩,說明他才思敏捷,而且還富有巧思。

我們進入詩的第一句,“黑雲翻墨未遮山”。“黑雲翻墨”什麼意思?一股黑雲襲來就跟—盆墨水倒過來似的。“未遮山”什麼意思?就是說還沒來得及把山遮住、遮滿了。說明這黑雲還不夠多。這黑雲剛來,雨便跟進了。

緊接著第二句:“白雨跣珠亂入船"。這說明蘇拭在望湖樓樓上,正在往遠處看。看什麼呢?看遠處西湖邊上有船。這雨來得有多快呢?這頓雨下得叮叮噹噹的。大家都知道白居易的詩‘'大珠小珠落玉盤"吧?蘇軾這兒可不是大珠小珠,是什麼?這是跳出了一顆顆的珠子,又蹦到了船裡,說明這雨下得非常之大,且來勢兇猛。先是黑雲翻墨,這雲沒還沒全倒下來呢,雨就先倒下來了,猝不及防啊。大家正說趕緊躲雨,正要躲雨的時候,雨呢?雨忽然就沒了。雨為什麼忽然沒了呢?

因為這第三句,卷地風來忽吹散、這風是從哪來呢?是地上突然吹來了一陣風,由地上捲到天上。雲呢?雲沒了。這一陣狂風捲來,忽然之間雲淡風輕,雨也被收走了,黑雲也被收走了,只剩下什麼呢?

第四句:“望湖樓下水如天”,瞬間這西湖的水就跟天空一樣晴朗。這首詩就這前後腳的功夫,似乎就短短30秒,前15秒下了場暴雨,後15秒天清氣朗。

大家現在聽出門道了吧,蘇軾寫的是一場急雨,來得快,去得快。那蘇軾在寫急雨這方面,是跟朋友比試過的。後來蘇軾在杭州做知州也就是杭州市長,杭州通判也就是杭州副市長叫袁穀,他倆既是同事,也是朋友。有一次,杭州大旱,兩人一起去求雨,蘇軾說:“咱倆各寫一首寫雨的詩,看看誰的詩裡頭雨來得快,快者為勝,失敗的人就請吃飯。蘇軾心想啊,小袁,你跟我比試,你死定了!一首詩脫口而出:“一爐香對紫宮起,萬點雨隨青蓋來。"意思是我這求雨的香剛點上,譁!就下起了傾盤大雨,這雨來得的確很快。那小袁也不客氣,我這雨下得更快,詩云:“白日青天沛然下,皂蓋青旗尤未歸。”什麼意思?青天白日裡,我香還來得及點呢,求雨的道場還沒佈置好呢,這雨就劈頭蓋臉地下起來了。結果很明顯,蘇軾只能服輸。大家看到了吧?杭州這個地兒,不但是人間天堂,也是人間雨壇,是吧?詩人到這兒,不知道怎麼回事,都特別喜歡寫下雨。

蘇軾在寫雨方面很有心得,名氣也很大,大家都喜歡寫首詩寫首詞來向他請教。有個人叫王禹錫,也來求教,說他寫了兩句寫雨的詩,詩云:“打葉雨拳隨手重,吹涼風口逐人來。”什麼意思?比喻這雨下下來就跟拿拳頭打你一樣,人吹口氣就好比下完雨之後這涼風來了。這大家聽得有點怪,你這下雨下在身上就像拿拳頭捶你一樣,這又不是你女朋友,它拿拳頭捶你幹嘛?再說,這涼風吹來說是比喻,拿人吹口氣,這你嘴裡的味道吹出來也忒難聞了。蘇軾就問他說,你怎麼這麼寫詩啊?我感覺你這是沒規矩嘛,是吧?你寫詩得有所遵循,有固定的意象。人家老王回答說,這是我喝醉了寫的。第二天,王禹錫又拿了一大卷自己的新作,請蘇軾評點,蘇軾耐心看完以後,覺得還不如昨天那首,就很委婉地問他:“這些詩也都是喝醉酒的時候寫的吧?"可見蘇軾對於這些自以為是、粗製濫造的詩作,是比較厭棄的。

回到《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這首詩,它為什麼好?就是在很短的篇幅內,28個字裡頭,把雨來雨去的過程寫得非常清楚,而且非常生動。蘇軾這個煉字的功夫是非常了得,有巧思,達到了一種什麼程度啊?達到了一種精益求精、拍案叫絕的程度。

再舉個例子,蘇軾擔任翰林學士期間,經常接待外國使節。有一次,一位遼國使臣自恃有些文釆,想與蘇軾比試比試。他說"我大遼國有一對聯,曰'三光日月星.,不知能否賜教一二?這個聯不太好對,為什麼呢?這個“日月星"是自然天體,下聯如何應對得當需要費些思量。這遼國使臣話音未落,蘇軾居然一口接上”四詩風雅頌”!這《詩經》分風、雅、頌三類,雅又分大雅、小雅,因此是四詩。“三光日月星,四詩風雅頌”自然對人文,天衣無縫。接著,蘇軾又說:“四德元亨利,也能對上"大家說奇怪,《易經》所謂四德,不是元亨利貞嗎?怎麼少了一個"貞"字?蘇軾說,宋仁宗皇帝叫趙禎,怎能直言相稱"貞"?這便是蘇軾的巧思,這種巧思從哪來呢?從長期的積累當中來。

蘇軾曾經說過,他寫文章寫詩,特別是喝醉酒之後,感覺這酒氣都能從這十個手指頭裡冒出來,酒氣再行諸筆墨,通過筆墨冒到這紙上,最後變成了詩文,那這這酒裡頭有詩文,詩文裡頭滲透著酒氣。實際上,蘇軾說的也沒那麼玄乎,意思就是喝酒能給他帶來靈感,在他的創作中扮濱著重要的角色。其實蘇軾喝不了多少酒,他自己說頂多喝個兩三盞,不勝酒力,但是酒是他的催化劑。

蘇軾曾在一篇詞的小序裡邊寫道,他到了黃州,在一個春天的晚上,喝醉了酒,在月色裡走上了溪橋,解鞍下馬,平躺在橋上,把腦袋枕在胳膊上,開始睡覺,一覺醒來,已經是第二天早晨,只見群山掩映,流水叮咚,宛如仙境啊,於是即興創作詞一首,題寫在橋柱之上。你瞧瞧,要是咱們,就是早上起來洗臉刷牙刮鬍子,這些忙完了,接著送孩子上學,是不是?還有什麼巧思啊?我告訴你,蘇軾平時就是咱們鄰家大叔,跟你差不多,可是在關鍵的時候,在喝醉酒的時候,在春山的掩映下有山有水、喝醉酒的情況下,那他就不是蘇軾了,他就是東坡先生,就是我們的坡仙啊,對不對?

給大家講蘇軾這首詩相關的小故事,好玩是挺好玩,但是你別光顧著好玩,這詩裡頭有硬知識,有硬知識就必然有真道理。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的中心思想是什麼?就一個字,快!但是蘇軾能把這''快“字寫得讓我們這麼喜歡讀,還能引出後頭這麼多小故事!大家沒想到吧?我跟大家透露個消息啊,蘇軾的故事比蘇軾的詩都要多,那些故事又好玩’又有意思,又有性格。我告訴你,你要是有蘇軾這麼一個朋友啊,你就會從早上笑到晚上,晚上睡覺睡著了還在笑,連你家長你爸你媽都覺得你奇怪,你告訴他們,沒事,我白天跟蘇軾在一起讀詩,晚上蘇軾還逗我發笑,我肯定能活一百歲。所以說啊,常讀蘇軾的詩,身體健康,壽命長,跟蘇軾這樣的人交朋友,絕對有好處,聽康老師講蘇軾的詩肯定也沒壞處。

蘇軾這個大文人,他身上有很多的特點,很多的大師也有這個特點,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看上去可能長得還不是那麼聰明,表現得還不那麼伶俐,但這時候他需要一個引子,需要一個契機,這個契機可能是一杯酒,可能是一杯茶,可能是你跟他說的一番話,可能是一番美景,也可能是遇到了一個老友,在這一刻,他可以煥發出全部的才情,就像他這次喝完酒一口氣寫了五首詩,這才是蘇軾,這才是我們心目當中的東坡居士。

聽到這裡,你可能會想原來康老師是告訴我們,要想寫好詩,第一,適度的喝點酒,第二,一定要去西湖,也可以去太湖,也可以來昆明湖,總之你得去一個湖,在湖邊上離水遠點,把酒喝完,睡一覺起來,題首詩,寫在柱子上,你就是蘇東坡。

一、詩人介紹及創作背景

蘇軾(1037年1月8日一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楽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1皮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後,首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穎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諡號"文忠»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貢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臺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_。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作者在杭州任通判。這年六月二十七日,他遊覽西湖,在船上看到竒妙的湖光山色,再到望湖樓上喝酒,寫下五首絕句。

二、詩文解析

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

望湖樓:古建築名,又叫看經摟。位於杭州西湖畔,五代時吳越王錢弘俶(又名錢弘)所建。醉書:飲酒醉時寫下的作品。

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雲層很黑。

遮:遮蓋,遮擋。

白雨:指夏日陣雨的特殊景觀,因雨點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襯托下,顯得白而透明。

跳珠:跳動的水珠(珍珠),用"跳珠"形容雨點,說明雨點大,雜亂無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