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弘一法師(李叔同)的《送別》

弘一法師,俗名李叔同,清光緒六年(1880年)陰曆九月二十生於天津官宦富商之家(祖籍浙江·平湖),1942年九月初四圓寂於泉州。

賞析弘一法師(李叔同)的《送別》

他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前驅,卓越的藝術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國傳統文化與佛教文化相結合的優秀代表,是中國近現代佛教史上最傑出的一位高僧,又是國際上聲譽甚高的知名人士。

李叔同是“二十文章驚海內”的大師,集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文學於一身,在多個領域,開中華燦爛文化藝術之先河。

同時,他在教育、哲學、法學、漢字學、社會學、廣告學、出版學、環境與動植物保護、人體斷食實驗諸方面均有創造性發展。

《送別》是弘一法師出家前所作送別歌,也是送給摯友許幻園的歌曲;曲調極為優美、非常好聽!

林海音在小說《城南舊事》中多次提到的歌曲,就是《送別》,電影《城南舊事》以及《早春二月》的主題歌和主旋律也採用了這首歌。

古詩有《驪駒》篇:“驪駒在門,僕伕具存;驪駒在路,僕伕整駕。”

描寫古人送別客人時的情景,於是古人臨去常歌《驪駒》一曲,後人遂將告別之歌稱之為“驪歌”。

我們現在的“驪歌”多指一首在我國流行於上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的學堂歌曲,由李叔同作詞,英國人奧德維作曲的《送別》。

《送別》是李叔同濃縮了《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的意境而寫就的詞!

這首歌詞共三段,一、三兩段文字相同。第一段寫景,選取了“長亭”、“古道”、“芳草”、“晚風”、“夕陽”等典型的意象,“長亭”、“古道”是古人送別之處,“芳草”在古詩詞中暗喻離情,“晚風拂柳”寫惜別,“柳”與“留”諧音,古人常用“折柳”表達遠離愁別之情。笛聲往往顯得哀婉幽怨,表達離別的愁緒。“山外山”指路途遙遠,天各一方,在“夕陽”之下,只感受到友情的溫暖、斜陽的溫暖、晚風的溫暖。這一段是環境的描寫,但卻描寫離別場景下,渲染的離別時的哀怨。

第二段是全曲的高潮,表現離別的感慨,“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不過數十年,知交能有幾人?好不容易的幾個知交還散別大半。此時一別,何時再見?只好“一杯濁酒盡餘歡”,一種無奈的悽美油然而生。最後,用“今宵別夢寒”總括全篇,強調以後進一步的思念,惟有夢境。

第三段重複第一段,意象上的強化和音韻上的反覆,形成一種悠遠迴環之美。

賞析弘一法師(李叔同)的《送別》

整曲《送別》歌的歌詞清新淡雅,情真意摯,既有古典詩詞的神韻,又通俗易懂,全歌充滿了對人生的無奈,人在別時,聽起來就倍感淒涼。

上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中國處於新舊交替的時候,許多青年學生和知識分子常對未來迷茫,《驪歌》所傾訴的迷惘惆悵之情很能代表當時大所數青年學生和知識分子的心緒,因此獲得廣泛的喜愛,並且賦予這首歌以當時的歷史感和時代感的品格。

1982年,由於《城南舊事》改編的同名電影的主題歌和主旋律都用了“驪歌”《送別》,而使這首歌重喚新生,更加廣為人知、深入人心。

對於《送別》歌,長期以來大多數人都以為此歌的詞與曲皆為李叔同所作。

其實《送別》的曲子原作是美國通俗歌曲作者J.P.奧德韋(John Pond Ordway,1824-1880),歌曲英文原名為“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夢見家和母親)”。

由於此曲十分優美,日本歌詞作家犬童球溪(1884~1905年)便採用它的旋律填寫了《旅愁》。

《旅愁》刊於犬童球溪逝世後的1907年,此時正值李叔同在日本留學且又熱衷於音樂,他對《旅愁》當有較深的印象。

李叔同作詞的《送別歌》採用了《夢見家和母親》的旋律,但歌詞卻是受了《旅愁》的影響。

《旅愁》的歌詞是這樣寫的:

西風起,秋漸深,秋容動客心。獨自惆悵嘆飄零,寒光照孤影。

憶故土,思故人,高堂念雙親。鄉路迢迢何處尋,覺來歸夢新。

而李叔同的《送別歌》歌詞是: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由此可見,《旅愁》《送別歌》兩首歌不僅旋律相同,歌詞意境也相近。

賞析弘一法師(李叔同)的《送別》

《早春二月》是根據柔石小說《二月》改編的!

影片《早春二月》、《城南舊事》採用《送別歌》作為主題曲,更是獨具意味且影響更為深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