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節”?“福女節”?過節不如看古代奇女子的傳奇人生

一年一度的“3•8”女神節馬上就要來臨了,面對如此重大的節日,怎能不讓人欣喜若狂呢?

新時代的女性追求自由、民主,有獨立的生活意識和能力。在事業、愛情中有主見、敢愛敢恨,好想替廣大女性朋友們喊一聲:“我驕傲”。

其實,中國古代有著非同凡響的“奇女子”,善謀能斷,女子稱帝的武則天!橫戈躍馬,開疆闢土商王武丁的妻子—婦好!人間織女,授紡傳世的黃道婆;博學高才,女子修史的班昭;絕代佳人,出塞匈奴的王昭君;鳳求凰兮,破禮私奔的卓文君等等……

今天我們就聊一聊奇女子——卓文君。

“婦女節”?“福女節”?過節不如看古代奇女子的傳奇人生

卓文君,西漢才女,是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之一。他是當時冶鐵鉅商卓王孫之女,姿色嬌美,精通音律,有文名,17歲時新寡家居。

有句話叫:男怕選錯行,女怕嫁錯郎。好像婚姻對於女人而言,風險係數更高一點。

西漢卓文君在面對自己的第二次婚姻之時,依然冷靜自持、果敢決斷、風骨卓然,演繹了一段唯美浪漫又不失為真情真性的人間佳話。

一、文君為愛私奔

說到卓文君,就不得不先提司馬相如了。

司馬相如,西漢辭賦家。著有《子虛賦》《上林賦》《長門賦》等,其文章恢弘盛大、詞藻瑰麗,是漢賦的代表之作,一曲《鳳求凰》更是成就了一段佳話。

梁孝王去世後,司馬相如返回成都居住,家境困頓。一次應邀去臨邛做客,當地富戶卓王孫設宴款待司馬相如和臨邛縣令。

席間,卓王孫之女卓文君在簾後偷窺。

“婦女節”?“福女節”?過節不如看古代奇女子的傳奇人生

好像古代女子多有此雅好,賈充之女也是在簾後窺望,思慕韓壽。

果不其然,一看之下,卓文君便被司馬相如風采折服,芳心暗許。可能司馬相如也看到了簾後的香衣鬢影、弱柳扶風,所以在為酒助興之時,彈奏了這曲聞名遐邇的《鳳求凰》。

一曲《鳳求凰》,感情熱烈奔放又真摯纏綿,如大珠小珠落玉盤,徹底俘獲了卓文君的芳心。

兩人在戒備森嚴的府邸和禮教下,衝破束縛,私奔了。二人是如何做到的,細節已經不得而知了,想必如《西廂記》一般,有一個善解人意的紅娘相助。

這份不破樓蘭終不還的為愛執著,不瞻前顧後的快意人生,讓卓文君有了別樣灑脫、颯爽之美。

二、當壚賣酒,上得廳堂,入得廚房

童話裡都是騙人的,只有生活的寫照才是真實的。短暫興奮過後,就面臨著一日三餐、衣食無著的生活了。司馬相如家徒四壁,窮困潦倒。而卓文君倉促之下,也未必帶來多少金銀細軟,生活立馬陷入困頓。

麵包比愛情更現實、更迫切。但是卓文君並沒有就此束手無策,這個熱情如火的女子,對新生活投入了無盡的激情,艱難困苦,絕不低頭。為了獲得父親的承認和幫助,卓文君與司馬相如,回到臨邛,開起了小酒館。

文君系起圍裙,當壚賣酒,相如跑堂。而且為了給父親上眼藥,特意把酒館開在父親家門口附近。

“婦女節”?“福女節”?過節不如看古代奇女子的傳奇人生

一個從小嬌生慣養、金尊玉貴的大小姐,竟然可以如此淪落市井小販,每日還樂在其中,不能自已。夠打動其父當然好,就算不能,賣酒也能養家餬口。

而且身在家鄉,光是才子佳人製造的話題,都能把酒館開成網紅店,何愁不生意興隆啊。

三、納妾風波起,與君長訣

在當時的社會,男人納妾是最自然合法的事情,自然的像吃飯穿衣一樣,當時的女子也都普遍接受丈夫納妾,甚至主動幫丈夫納妾。

但卓文君不接受。既不委屈默認,也不如潑婦一般一哭二鬧三上吊。

她寫了首詩送給司馬相如,就是著名的《白頭吟》。

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悽悽復悽悽,嫁娶不須啼。

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嫋嫋,魚尾何簁簁。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她還在信的末尾寫道: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

縱然年華老去,青春不再,我依然有說不的權力,有不愛的決絕。

與君長訣,並非無奈之選,而是主動之選。有你的愛,我錦上添花;沒有你的愛,我獨自綻放。絕不攀附,絕不將就,因為愛,不接受卑微。世間萬物都有風險,愛情也一樣。害怕風險,也許就無法領略無限風光在險峰的壯美恢弘。坦然面對風險,平淡順應來去。

卓文君在這場婚姻中,始終高昂著頭顱,始終追求一份平等自由、相互尊重的感情。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你喜歡這樣的卓文君嗎?如果喜歡歡迎點贊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