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教师突然变得很佛系,是教育的境界还是悲哀?

暮春时


如果一个老师突然变得很佛系,是教育的境界还是悲哀。

思考问题首要的就是要看到整体,由个例想到整体,对于整体产生的影响,才是对整个行业的影响,尽管千人千面,但由此而推断出的结论才是最有说服力的。

比方说,一个老师突然变得很佛系,这个真没有什么,不会对教育产生影响,也并不是教育的悲哀,仅仅某些学生的悲哀。甚至来说对于某些人还是好事,因为不争不抢,不给别人添麻烦,领导省心,同事安心,这其实是一个好事情,但如果都这样的呢,如果都不争不抢呢 ,如果都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呢,那你想想这个行业还有前途吗?你想想这个行业还有发展的动力吗?

如果一个老师突然变得很佛系,“突然”的原因是什么?谁让他有如此的转变,为什么会有如此的转变,这都是环境的问题,凡是个人,如果不是遇到外力,不会改变自己形式风格和习惯,如果有改变的话,那说明环境给了他很多的教训,自己突然有所看透才行。

“突然”改变的力量其实都是妖孽,这说明这个单位绝对不人性,也绝对风气不正,邪气笼罩,因为事出必有妖,真正 人性化的单位,管理科学的单位,会尽可能多地尊重每一个人。尊重每一个人的个性。

就“突然”让一个人变得佛系的环境来说,绝对是教育的悲哀!


语文在线


在回答之前,我先分享一个真实的事情,你就明白了。

某县级一中,杨老师是毕业班的班主任,论教学成绩那是一流的棒,对学生的要求都很严格。领导们都很喜欢他,大会小会的夸他,鼓励广大老师跟他学习管理方法,提高业绩。

一天上课,下面一个学生的手机嗡嗡的响了,学校严禁带手机,更不用说是在课堂上使用了,杨老师暴怒,把手机要了过来,劈头盖脸把男生训了一顿。当时课堂上男生没反应,但下课后男生从窗户跳了下去。

幸亏是二楼,学生腿骨骨折,生命没有危险,但家长来闹,不处理不算完。领导们开了大大小小的会,决定严惩杨老师,不但要赔礼道歉,还取消了各种评优晋级资格,取消之前所有荣誉,班主任职务也免了……

从此之后,那些以杨老师为榜样的小年轻们,突然就变的很佛系起来。领导们大会小会的批评,但再也没有老师会去严管了,佛系很好。



灵魂讲师


先说一个发生在我女儿班主任身上的故事。

在五年级上半学期的时候,有家长举报女儿的班主任。

班主任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多的生活经验,写好作文,计划组织一次小规模的春游。

孩子可以自愿参加。

有些家长不愿参加,也不想让其它的孩子享受到这些。

于是,采取举报来阻止。这个活动在计划阶段就夭折了。

女儿的班主任老师很负责。平时的阅读、书写、班风在年级中都是很优秀的。

在各种比赛、活动以及考试中班级都是领先的。

这件事以后,老师心灰意冷,对班级事务也不和以往一样上心。

为了保护自己,很多活动是能不参加就不参加。

女儿也说过,班里的学习气氛一天不如一天,从积极向上转向了自由散漫。

班主任老师是个负责任的老师。他曾说过,语文的教学不仅仅是坐在课堂上的文章讲解,还是一种感受,对生活,对美好事物的感受。

老师曾在班里举办美食节、义卖、读好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孩子动手、动脑。

得到同学一致好评的同学还可以到老师家去享受老师亲自做的美食奖励。

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感都要爆棚。

但是,这一切在被举报后,戛然而止。

女儿班主任老师这样佛系的做法,也是在这样环境下的无奈选择,是教育的一个悲哀。

作为一个家长,如何建立良好的家校沟通

  • 1

教育是用真心换真心的事业,构建一个合理、双向的家校互动模式,信任和宽容是基础。

在教育过程中,倘若因为某些极个别现象,就对教师群体横加指责,甚至导致家校合作中断,最终损害的莫过于孩子的利益。

因此,如果你觉得老师的某些作法不合适时,需要及时和老师沟通。

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和老师面对面的沟通,实在是不方便的话也可以电话沟通,而不要通过微信。

线上沟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少了语气和动作,让表达变得干巴巴,少了些情感的温度,情绪难把握,容易被误解。

家长要相信老师也会听取意见,如果没有采纳,也会考虑到您家孩子的特殊情况。

当没有良好的沟通时,老师的无心之失可能被放大,而家长的焦虑也会时刻在线。

站在不同立场,很难有对错之分,但家校互动,最起码的前提应该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

  • 2

厘清家庭和学校的责任边界。

有些家长抱着“我交了钱就得提供服务”的思维,把孩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片面归结为老师。这些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家长要把教育孩子当成是自己的事,而不是外包给老师。

遇上问题先想想自己可以怎么和老师沟通,向老师学习如何教育孩子。

要知道老师每天接触那么多孩子,相信这方面的经验是比一般的家长要多。

另一方面,家长也要知道,您家的孩子您要做最了解和最清楚孩子的人,而不是老师。

所以,听取了老师的意见之后,还要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来教育。

如果遇上了一个佛系的老师,家长怎么办?

当老师后退了,给孩子的空间让了出来。就象是硬币的两面,可以让孩子充分发挥出自我的功能。

当然,你也要做好心理准备,最开始孩子们做的没有那么好。但是,要允许他们试错。可以和孩子们探讨,发挥出孩子的能动性来。

最后,我想说,宽容是现代社会的美德。

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难免会有错误,家长积极指出即可,不必咄咄逼人……

家长也会因护子心切有些过激举措,老师不妨多一些耐心沟通,意气用事终究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

谢谢您的提问,如果有什么见解和意见,欢迎评论区来讨论。


薇姐的育儿客厅


如果一个教师突然变得很佛系,是教育的境界和悲哀?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观点,有人觉得好,有人觉得不好。但我站在我的角度,认为这是教育的悲哀,是社会的损失,对教学和学生都是一种可惜。

我记得高中时候,本该是很紧张的时期,有一位老师,教我们学习语文,他是新来的一位男老师,带着眼镜,腿有些“不方便”。刚接手我们班的时候,非常认真,每次备课的内容都是非常的充足,导致每节课基本上都会耽误一会下课时间。我们的作业这位老师也是认真的在每个学生的作业本上写上评语和建议。但是,慢慢的这位老师变得无所谓,上课也都是到点下课,互动很少,课后的作业也是简单的一个“阅”字评语。正如提者说的,这位老师变得很“佛系”。

之所以老师会变成这样,跟学生脱离不了关系!上课调皮捣蛋,不认真听讲,顶撞老师,依着他是新来的就各种欺负他,甚至拿他的腿来开玩笑!我记得最过分的一件事是夏天一个晚自习的时候,有很多飞到灯上的虫子,挺臭的那种,有学生抓这些虫子趁老师巡视同学的时候从背后扔到他身上,然后一起起哄说是他身上太臭了,这些虫子才飞到他身上,让他赶紧走,回去洗洗!老师走了,并且再也没有来过我们班级上过晚自习。

大学的老师更“佛系”,上课铃响,开始讲课,下面的人你说你的,老师在讲台上讲他的,下课铃响,走人。很多老师现在都抱着:

“知识我传授了,学不学习是学生的事”。

怪谁呢?怪老师育德不行?还是怪学校选择老师不负责?当然,也有很多兢兢业业教学,勤勤恳恳工作的老师,但真的如果现在的孩子心态不改变,我不知道这些老师何时也会变的“佛系”!


MT教育碎碎念


答:教师变得很佛系,绝对是教育界悲哀!身为教师,我来谈谈老师变得佛系的原因。

一、教师个人原因:首先,由于经济原因,教师的流动性很大。在其要离开单位之前都会变得很佛系,单纯的完成教学任务,不再有任何的追求,对学生基本也是一路路灯,要走的人了,得罪学生干嘛?其次,不热爱教育的人当了老师,就是完成任务拿工资,不佛系都难。

二、学校层面的原因:学校没有制定或者遵守公平的竞争、分配制度,导致老师满腹怨言,磨灭了心中对学校的热爱。身为老师,如果不爱学校,便没有了责任心,基本就是一位佛系教师了。

三、学生层面的原因:作为教师,对学生本来期望值很高,但是在相处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太差,再怎么努力都没有用的时候,基本上就佛系了。

总之,老师变得佛系,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老师的佛系绝对是教育界的悲哀!


碧海旁的黑马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何为“佛系”?“佛系”是某一年出现的一个网络流言行语,后来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社会出现了一批佛系青年、佛系男子、佛系女子等,主要意思是指一种无欲无求、不悲不喜、云淡风轻而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

如果一个教师突然变得很“佛系”,说明他对教育教学工作已没有了什么追求,工作好坏、学生成绩高低、职称荣誉,对他来说都已无所谓,每天按点上下班,按时上课,别的教师怎么做,他也怎么做,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工作顺其自然,只为追求内心的平静。这类“佛系”教师对于其个人来说,不失为一种做人的境界,但不能称之为是一种“教育境界”;他在教育生活中按照自已的方式和节奏生活,从人格发展的角度讲,也许不是一种“悲哀”,但对教育、对学生而言,应当是一种悲哀。

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书育人。也就是说,教师在教书的同时,还肩负着重要的育人任务。要完成育人任务,教师必须首先要做到有理想、有追求,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教育学生。每一名学生在其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教师的影响,几乎在他们身上都能找到中小学时期老师的影子。如果一个老师突然变得很“佛系”,那么他如何对他的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尽管他可以照本宣科地为学生讲一些大道理,但却说做“两张皮”,其行为会给学生带来不利影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佛系”老师也一定会培养出一批“佛系”学生,这是不是学生的悲哀?

“佛系”老师是不是一开始当老师就特别“佛系”?我相信,每一个刚刚走向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都是抱着对人生、对教育的美好理想和追求,来到学校、走上讲台的,那么后来为什么突然变得“佛系”?

也许是领导在全体教师大会上一次并不公平的批评,让教师无地自容;也许是在一次职称晋升中,有人不择手段地抢占了本该属于他的名额;也许是在一次惩罚学生的事件中,自己受到了上级过分的处理……总之,如果在教育生活中出现了与自己有切身利害关系的重大事件,自己恰恰成为其中的受害者,则会导致个别教师产生“看破红尘”的想法,思想和行为上突然变得“佛系”起来。

在一所学校里,有一两个“佛系”教师,可以把它当作个别现象,通过创设积极向上环境和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这类教师会逐步得到转化。如果有一大批教师突然变得“佛系”,那就不仅仅是学生的悲哀,而是整个学校教育的悲哀了。

此种现象应当引起学校管理者的反思。要从根本的学校管理体制、用人体制、奖励机制、团队合作、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深刻的梳理和挖掘,看一看其中是否有不公平的因素,是否有打击教师积极性的条款,然后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也许能把这些教师从“佛系”的道路上拉回来,助其顺利“还俗”,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很高兴回答这一问题,欢迎“关注”作者继续交流!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删除!


王营评教育


你好,我是园丁小妹。

佛系是一种无欲无求、不悲不喜、云淡风轻而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如果一个教师突然变得很佛系,那肯定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令他心灰意冷了。

“佛系老师”对教育的发展有益还是有害呢?

我只是个老师。

从参加工作我对工作一直也是兢兢业业。疫情当前,我们学校也开展了网上指导教学,但是每天布置了作业,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并不理想。有的学生书写潦草,有的学生不管对错、答非所问,还有的干脆连交都不交。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只能先跟孩子沟通,是不是作业太多太难?还是有别的困难?调查过后再与家长取得联系。可是有的家长电话连接都不接,消息也当没看到。吃了无数次闭门羹……

后来我想了个办法,作业让家长签字,出发点是让家长起到震慑作用,促使孩子能正视自己的不足,找出错误原因,端正学习态度。发信息告诉家长后。有一个家长立即回复:“什么事情都让家长做,留着老师干什么?”可能这样的家长觉得教育他自己的孩子是代替了老师工作,所以心里不平衡吧。我很无语,心情郁闷,遇到这样的家长不想解释,也不想打嘴仗,面对这样的家长,我真的充满了无力感。但是抑郁过后,又会重新督促学生好好学……哪怕家长不理解,这学生也不能毁在我手上,一定要尽力而为!我们把这种行为称作“出力不讨好”地教育。

是啊,现在各种红线剥夺了我们的教育权,老师不敢罚,不敢批评,遇到不讲理的家长还会惹祸上身,渐渐的“熊孩子”越来越多,“佛系老师”也越来越多了。

但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出差错,我作为一名老师,有义务也有权利去批评教育。既然踏入了教育行业,我不在乎功名利禄,努力工作不是为了得到谁的赞美,而是为了对得起学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我只是一名普通老师,但是作为一个家长,我真的希望自己孩子的老师不佛系!希望他内心强大,顶得住社会压力。我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什么样的老师,换位思考,我就要尽力做一个什么样的老师。

我是园丁小妹,期待您的关注!


园丁小妹


教师突然变得佛系肯定是悲哀。但肯定不是他不负责任了。我不想说教理论,就谈谈我遇到的事情吧。

疫情之下孩子们已经网络学习很久了,实际上为了这次活动,我们老师是提前一周就联系每位家长做了详细沟通的。我们费了很大力气告知他们怎样去登陆学习网看视频,怎样下载班级小管家,怎么查看每天的学习任务,怎样按时提交作业。


因为特殊的情况,我们提前讨论了学习任务的安排,作业内容的设计。我们确定的目标是先把握基础,作业针对基础不宜过多。对于家长特别关注孩子学习的,我们单独推荐学习资源网站。

但是我们班级有1个孩子就做了一件特别寒心的事。这个孩子是唯一一个班主任和我都打了几次电话去告知怎样参与学习的。学习开始之后,他经常不提交作业,语数英老师经常私下找他要作业。第一周他不交作业,第二周他偶尔交作业,可是作业照片拍的完全看不见。我又私下联系他,但是他和他的家长完全不看我的留言也不用其他方式回复。

我只能给他家长发语音说问题,在语音连线中我能判断出他的家长都在他身边。过了一会儿他重新上传的作业,让我发现他完全没有看学习视频,全部是瞎写的。我又发了视频直接指出问题,请他的家长监督。这次之后他把当天的作业认真写了一遍,但这之后又是故意的重复,不写作业,上传看不清的作业。

私下联系班主任咨询这个孩子其他科目的学习状况才知道,他的父亲是个精神病患者,他的爷爷去世了,奶奶年纪大不会,只有妈妈管他。而他的家长跟班主任老师的沟通是并不关注他的学习,老师跟他们讲道理的时候,奶奶只会哭,妈妈根本不管。

别人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而这个孩子自己也没有自觉性,老师也不能到他家里去逼迫他。

现实的教育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老师遇到这样的情况能怎样?正确引导下不听,逼迫了怕产生不良后果。

老师并不是神,虽然承载着很多家庭的希望,但绝对不是决定性因素。父母才是孩子一辈子的老师。所以不能责怪佛系老师,毕竟他们是在失望中被迫的。


童心闪闪


如果一个老师,突然变得很“佛系”,那么这位老师真的开悟了。

所以,说不上是教育界的“悲哀”

顺其自然,这也许才是真正遵循了自然规律

一个老师,每天要面对的是一群孩子,孩子千差万别,各有不同,孩子背后,还围着一堆家长,所以现在的老师,要承担的不仅仅是教学上的任务,而是怎么去谨慎处理在教学过程中和孩子的关系 ,稍有差池,轻则处分记过警告,重则开除追责,在这样的环境下,难免会出现老师“明哲保身”的情况。这并不是因为当下出现的一些极端的事例才发生的现象,而是一直都存在着这样的老师。

从严抓严管,到不能管,不敢管,到不想管,都对应着一部分孩子不想学,不愿学,自己不学还干扰别人学的历程。

这些历程随着一部分家长的推波助澜下被无限放大,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老师遁入“佛系”,遵循自然法则。

老师不等同于“圣人”但大多数人却以“圣人”的标准去考核老师

突然的“佛系”,并不是老师主动的选择,而是在目前的舆论下,不得不采取的一种保护机制!

如果连自己的教师资格都保不住了,如果连工作都丢了,如果连自己的职业生涯都断送掉了,那才是真正的悲哀,因为一个老师,要面对的还有一大部分想学,爱学的孩子。

从此就只能和这部分孩子“说再见”

那才是教育界真正的“悲哀”

我是柠檬老师,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不足之处还望评论指出。谢谢!


柠檬黄老师va


笔者有很多同学是乡村教师,见到同学们一个一个变的佛性,每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都是意气风发,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不由得变得佛性。也许有的人三五年变的佛性,也许有的人十年八年变得佛性。可是,这些老师真的愿意这样吗?\r\r\r我说认为的佛性分为三种:\r\r1、得过且过的老师。\r\r这样的老师是我最讨厌的,在教育孩子,讲授知识上都是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还常说:给多少工资干多少活。难道就你一个人工资低吗?为何比你工资高的,比你工资低的都比你敬业呢?这是混吃等死,不负责任的老师。\r\r\r2、认真负责,却受过伤害的老师。\r\r这样的例子,我身边太多太多了。\r\r举两个例子,我的朋友杜老师是一所重点高中的体育老师,因为是教体育,所以他脾气比较暴躁,但是对学生真的很好。他们班有一个男生,经常迟到,一天终于惹恼了杜老师,他是拿着饭缸子慢悠悠的到班里,杜老师问:怎么又迟到了?这位学生说,我想迟到,怎么滴!惹到了杜老师,杜老师把他的饭缸子摔了(因为是吃饭后要到班里上自习,别人都到班了,就剩他一个),并往他的屁股上踢了两脚,虽然下脚比较重,但是高一男生,并且是深秋,也不是太疼。这个学生怏怏的回到座位上去了,然后没过多久转到隔壁班去读书了,杜老师也清净了。谁知,过了大半年,第二年暑假后开学,这个学生抑郁了,家长把老师告了,说是他这两脚把孩子踢得抑郁了。天啊,大半年后才抑郁。找谁说理去,最后赔偿三万(杜老师个人拿出两万,学校出一万)。从此,杜老师佛性了!\r\r\r还有一个就是何老师,之前我朋友在初中,与我朋友是同事。他是班主任,我朋友也是班主任,一次他查寝,发现一个男生没有在寝室,就在校园里找他,正发现他翻院墙,就喊了一下,谁知这个学生一惊,摔了下来。腿摔骨折了,何老师赔偿两千块。我朋友就想问,学生不在宿舍,老师应该去找吗?看到学生正在翻院墙,如果不喊他,他就出去了,喊了他,摔了下来!老师有错吗?何老师也变的佛性了,最后干脆班主任也不当了(当时班主任费是一个月120元)。\r\r\r3、耳渲目染,见了太多让老师伤心的事。\r\r学生越来越难管,管了容易引火烧身,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怕自己成为当事人。很多中小学班主任特别难找,班主任费用从120涨到了400元,有的学校更多,依然没有人愿意当班主任。因为老师他们怕,他们有家庭,有父母,有孩子。怕一不小心,工作没了,家没了!\r\r以前偶尔与几个老师在一起聚餐,大家聊着工作、生活,说着说着,原来欢快的气氛变得压抑了,有位老师突然举着酒杯站了起来,说到:“别想那么多,生活总要继续,为我们的‘佛系心态’干杯”。\r\r暂且把拥有“佛系心态”的教师称为“佛系教师”吧,他们身上一般有这几个特点。\r\r工作不再有激情\r\r“佛系教师”一般工作时间较长。众所周知,长期从教,身体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不适症状,比如失眠、头疼、肠胃不适、神经衰弱、慢性咽炎,有些教师因为过度操劳、持续精力不济,会出现更严重的症状。另外,部分教师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看到了与原先认知不同的“教学怪相”,逐渐对教师职业失去热情。当情感资源被耗尽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焦虑、压抑、厌倦、无助等消极情绪。\r\r此时此刻,教师的职业倦怠完全体现出来,工作不再有激情。\r\r管理学生变得“应付”\r\r\r被领导凶、被学生家长指责、被社会否定,会心平气和\r\r工作出现失误在所难免。“佛系教师”因在教学上或行政工作上没有做到完美,而被领导批评,他们并不会心情郁闷;“佛系教师”因管理学生的方式方法不被认可,被学生家长或其他人 “责备”,他们并不会与人理论、愤愤不平,只是坐在椅子上“洗耳恭听”;“佛系教师”看到网络上传播大量否定教师的言论时,并不会怒发冲冠,反而淡淡的喝一口茶,然后闭目养神。\r\r不管怎么说,教师群体中存在“佛系教师”,并有成为主流的趋势,绝不是什么好事。\r\r首先,教育不能“佛系”。把“佛系”当成一种生活态度,并无大碍,但若把“佛系”当成一种教育态度,则很危险。第一,工作没有热情,教学成为一种“应付”,学校、教师和学生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第二,教育需要颜色,不悲不喜的心态让会教育变得苍白,渐渐失去颜色的教育,又会让社会变得没有颜色。\r\r\r“打不得、骂不得”、“捧在手里怕掉下来”、“哄儿子都没哄学生这么累”,在学生管理上,部分教师不再“全心全意”,一方面,现在学生的自我意识极强,并且有一些学生对教师、学校没有敬畏之心,也有的学生就是抱着“混到毕业”的心态来校就读,此时教师若没有掌握好学生管理的度,很容易成为学生、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炮轰”对象,与其冒这么大风险,不如应付一下。另一方面,部分教师花了很多精力在学生管理上,甚至为此放弃陪伴自己的孩子,结果换来的不是感激,而是学生、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麻木,时间一长,有些教师便不愿再花心思在学生管理上。\r\r其次,“佛系”会进一步加深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误解。虽然多数“佛系教师”是从自我保护的角度考虑,面对学生的无理取闹选择不嗔不怒、淡然处之,但还是会造成社会上不少人对教师产生不必要的误解。有人认为,“佛系教师”没有尽职尽责,是把教育学生的责任甩锅给了学生家长。因此,教师拥有“佛系心态”会给一些人以攻击教师群体的口实。\r\r对于部分教师来说,选择“佛系”是不得已而为之,他们也清楚的知道,“佛系教师”并不是什么光荣称号,当他们看到有学生在课堂上做出出格行为时,内心也泛过波澜,甚至有着对这些学生严厉教育一番的冲动,不过,就在那瞬间,他们又迅速回归“佛系”。\r\r有人说,若“佛系教师”成为主流,未来教育会成为“烂摊子”,这不是危言耸听。当教师放下原本的初心,丢掉事业追求和教育理想,成为“佛系”中的一份子时,“教育会变得越来越好”恐怕只是一句空话。\r\r\r\r如果能保护老师不受“校闹”影响。愿意选择佛性的老师很少!遇到严厉批评你家孩子的老师,请珍惜吧,他在冒险!谁让负责任的老师变的佛系,家长和教育部门谁应该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