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精神需要傳承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蹟,是一個無法超越的奇蹟,長征體現了紅軍的堅強意志和不怕困難團結合作的精神,還證明了只有在黨的正確領導下,任何困難都可以戰勝的。沒有翻不過的山,沒有渡不過的河,更沒有無法戰勝的困難。唯有紅軍的長征精神無法超越,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去傳承、去學習、去發揚紅軍的長征精神。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主力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略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征。長征路途遙遠且艱難,共經過14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草地,翻過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裡,紅一方面軍於1935年10月到達陝北,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其間中央紅軍共進行了380餘次戰鬥,攻佔700多座縣城,紅軍犧牲了營以上幹部多達430餘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共擊潰國民黨軍數百個團, 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同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誌著萬里長征的勝利結束。

紅軍在飛奪瀘定橋的重要戰役中,紅軍在大雨磅礴的崎嶇陡峭上一天前進將近240公里,並按計劃到達瀘定橋。瀘定橋不是想象中的橋,而是被破壞到這剩下十三根鏽跡斑斑的鐵鏈,鐵鏈下就是一條激流的大河,水流飛快,就連船隻都不能通過,只有奪橋。紅軍部隊在奪橋的前一天晚上,廖大珠、王雲海、李友林、劉金山、劉悻華、楊田銘、雲川貴等22名紅軍戰士組成突擊隊。隊長對他們說此戰生還率幾乎為零讓他們考慮要不要退出,但是這些紅軍戰士們沒有一個要退出,即使犧牲也是光榮的、沒有遺憾的犧牲。他們為自己寫下遺書,準備殊死一戰。第二天,紅軍部隊拿下橋頭,接著第二連連長和22名突擊隊員在槍林彈雨的情況下,用鐵鍋和案板作為盾牌,趴在瀘定橋的鐵鏈上用身體頂過去,並在後方放下木板搭橋,強行把瀘定橋用木板搭好以讓大部隊安全通過。在這樣的環境下奪橋可謂是非常之困難,一不小心就會滑到下面激流的大河被激流沖走,更何況是在槍林彈雨的情況下。22勇士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腳踩著鐵鏈奪下瀘定橋並與東岸的部隊會合佔領了盧溝橋。紅四團英勇地奪下了瀘定橋,取得了長征中的又一次決定性的勝利。紅軍的主力渡過了天險大渡河,瀘定橋的艱險無人不知,而紅軍戰士們為了顧全大局,即使再艱險的任務都能完成。這種不怕困難、不怕艱險、不怕犧牲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他們的所作所為更值得我們敬仰尊重,他們用生命換來的和平更要我們去維護和珍惜。

紅軍長征最為困難艱險的階段就是翻雪山和過草地。在翻雪山過程中,紅軍戰士很多都是穿著破爛的衣服和草鞋。在雪山寒冷的環境下,很多紅軍戰士都犧牲了。他們在休息時都不敢閉上眼睛,生怕自己閉上眼睛就被凍得醒不來。在如此困難的環境下,紅軍都是熬過來了。總之,夾金山是一座不可思議的山。鳥兒都飛不過去,人最好是別靠近它,但無畏的紅軍卻偏偏要與命運抗爭。另一個艱難的過程就是過草地。第一是草地上沒有食物,紅軍戰士們的乾糧吃完後就沒有了食物來源,他們挖草根、吃樹皮、吃老鼠甚至用鍋煮皮帶喝,用皮帶勒緊肚子就不怕餓的做法繼續前行。第二是草地上有很多的沼澤地,人如果陷進去無論你多麼強壯都會被捲進沼澤淹沒。草地上可謂是充滿了危險,而這些危險也不能阻止紅軍前進的步伐,最終紅軍還是走過了這死亡的草地,贏得了長征的勝利。

“紅軍不怕遠征難”他們內心的職責和嚮往讓他們有力量來戰勝這些困難,為了中國的和平,他們付出自己的一切,我們要學習這種不畏艱險勇於奉獻的偉大的精神,並且傳承和發揚長征精神。有了這樣的精神再強的敵人、再大的困難都將是微不足道的。革命先烈精神將是破解未來發展道路困難的方法之一,他們的精神我們將學習,他們的作為我們需牢記。長征路途都可以被征服,人生中還有什麼苦難不能被破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