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英烈:袁錫齡(1908-1934)

江海英烈:袁錫齡(1908-1934)

在第一、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南通地區的廣大青年學生,在中國共產黨的教育和引導下,積極參加學生運動,並深入工廠、農村,走同工農大眾相結合的道路。經過革命烈火的鍛鍊,許多青年知識分子終於成為優秀的革命戰士,袁錫齡就是其中的典型。

袁錫齡,化名袁方明、袁國光,1908年9月出生,南通縣騎岸鎮人。4歲時,父親病故,16歲時,母親董氏又病亡。他的生活主要靠大哥、二哥和二嫂照顧。

1924年,袁錫齡17歲,考取了江蘇省第一代用師範(即南通師範)。當時,校裡一些進步同學與我黨早期政治活動家惲代英通信,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啟蒙教育,開展革命宣傳。袁錫齡也受到了影響,積極參加各種進步活動。1927年夏,袁錫齡與通師同學陳國藩、丁瓚、劉瑞龍和南通中學學生顧民元等,在惲代英的弟弟惲子強的幫助下,組織了“革命青年社”,進行革命活動。同年9月,袁錫齡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這時,通師的黨、團支部已先後恢復和建立起來,由劉瑞龍任黨支部書記,袁錫齡任共青團支部書記。那時,通師校內西南角有3間琴房,長期成為黨、團支部秘密活動的地方。劉瑞龍、袁錫齡常在那裡召開秘密會議。當時通師多數學生受到大革命的影響,對中國革命的前途十分關心,經常圍繞著“中國革命向何處去”這個問題展開熱烈的討論。一次,袁錫齡把上海出版的《濟難兒童》上的文章向大家宣讀,他讀到國民黨反動派殘酷屠殺革命烈士子女和革命群眾的暴行時,慷慨激昂,義憤填膺,聽的同學都深受感動。血淋淋的事實,使不少正義的青年擦亮了眼睛,革命的熱血沸騰起來了,一些同學先後從傍徨中覺醒過來,選擇了革命的道路。袁錫齡所在的自修室成為當時全校最紅的自修室,室內大多數同學入了黨,入了團,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投入拯救中華的戰鬥洪流。1927年12月12日,大批國民黨武裝軍警到通師,先將學生趕到大操場上監視起來,然後到學生自修室和寢室裡搜查,未有所獲。最後在學生費學華的一本書中,發現一張小紙條,上寫“C·P”二字,認為這是通“敵”暗號,將費學華架走。當時,袁錫齡勇敢地連聲抗議道:“軍警突然搜查學校,架走同學,是非法的,非法的!”

1927年寒假期間,南通的黨組織派袁錫齡同劉瑞龍、陳國藩等到大生副廠工作。他們在工人中建立工會,創辦工人文化補習班,對工人進行階級教育,宣傳“謀解放,求生存”的革命道理。補習班原來辦在廠工會辦事處,1928年春因廠方阻撓停辦,他們便在城南白塘廟初級小學校舍辦民眾夜校,對大生副廠的工人宣傳革命思想。5月1日晚上,國民黨軍警包圍並搜查了民眾夜校,將袁錫齡等人逮捕。由於敵人沒有得到證據,被捕人員5月2日獲釋。在辦民眾夜校的同時,袁錫齡還與李守淦(現名徐建樓)到西亭鎮發展共產主義青年團組織。同年7月,袁錫齡因組織大生副廠工人進行革命宣傳和鬥爭,在南通城再次被捕,並於8月中旬被解送南京,交省特種地方臨時法庭審訊。在審訊時,他不畏強暴,堅不吐實。10月被判刑,後來由於被誘逼招認的同案人員翻了供,把原案推翻,年底獲釋回通。但經過敵人半年左右的折磨,他病倒了,身體消瘦多了。先在南通醫院治療,後到騎岸鎮老家林養。病稍愈後,又到南通城去工作,任中共南通縣委委員兼共青團南通縣委書記。

1930年春,紅十四軍鬥爭進入高潮,中共南通縣委在通海特委的領導下,準備組織工人於“五.一”舉行暴動,策應當時通東和如皋的農民暴動。袁錫齡跟縣委其他同志一起研究了暴動的計劃,後因敵人戒備森嚴,暴動未成。

1931年,袁錫齡奉調到上海工作。1933年,他在上海被捕,先被關在漕河涇監獄,敵人對他嚴刑拷打,威脅利誘,他毫不屈服。他把監牢當作革命的戰場,勇敢地宣傳馬列主義,同反動當局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使鐵窗裡的難友敬佩不已。後被解到蘇州反省院,敵人要他放棄對共產主義的信念,而他卻堅定地說:“頭可斷,志不可移!”羈押期滿時,敵人說他拒絕“反省”,又把他解送到上海“滬淞警備司令部”複審。在法庭上,袁錫齡繼續痛斥國民黨反動派禍國殃民的罪行,並嚴正指出:“只有中國共產黨的主張,才是改造舊中國,建設新中國的唯一正確途徑。”敵人妄圖動搖他,問:“能改變你的宗旨嗎?”他堅定地回答:“這個宗旨定了,是不能改變的!”敵人把審訊記錄交他複閱,他將同自己語言不相符的地方全部改正過來,並在“不能改變宗旨”一句前面加了“萬萬”二字,變成“萬萬不能改變宗旨”的鋼鐵誓言,然後鄭重地按上自己的指印,以示立場的堅定。敵人毫無辦法,又以判處死刑相威脅,袁錫齡說:“我不怕死,開機關槍掃射好了!”

1934年夏,袁錫齡被判處死刑。哥哥袁善徵去監獄裡探望,只見他手銬腳鐐,被折磨得慘不忍睹,但他依然鎮定自若地對哥哥說:“我不怕死,一個人倒下去,千萬個人站起來,”又說:“我的政治立場堅定不移,好象前面有一條鴻溝,我站在這邊,不到那邊!反覆無常,不僅玷汙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也侮辱祖先的人格,是萬萬不能做的。當了共產黨員,就不能怕槍斃。”並囑咐哥哥說:“你是研究科學的,死後無鬼。你當教師,沒有多餘的錢,不要為我安葬。”袁錫齡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深深地感動了親屬,也大大地激勵了難友。

1934年11月23日午,年僅26歲的袁錫齡在上海龍華英勇就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