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漢尼拔”高仙芝,為何被唐玄宗冤殺?只怪一個奸佞小人

在整個盛唐歷史之中,唐朝的武將們大部分都在邊境開疆擴土,很多人都屬於默默無聞的存在,直到“安史之亂”之後,一批有軍事才能的武將才開始在唐朝歷史上大放異彩。如果對唐玄宗一朝武將們的知名度進行排序的話,那麼排在第一梯隊的自然是安祿山、郭子儀、李光弼等知名人物,這些人物凡是學過唐代通史的讀者們都知道;而排在第二梯隊的則是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等人。而下面小編要介紹的就是高仙芝,這位被稱為“東方漢尼拔”的唐朝名將,他在安史之亂中卻被唐玄宗冤殺,最終只能淪為二流名將,那麼這到底是命運使然還是性格悲劇呢?

“東方漢尼拔”高仙芝,為何被唐玄宗冤殺?只怪一個奸佞小人


要想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就要從高仙芝的生平往事說起了。首先,按照現在的地域劃分,高仙芝自己並不是土生土長的唐朝人,而是高句麗人。年少的時候,他就跟隨父親來到安西(新疆庫車一帶)定居,由於他的父親在唐朝立下戰功,因此被授予遊擊將軍一職。打仗的天賦應該是會遺傳的,因此年少的高仙芝成長很快,很快就和父親的職位平起平坐,後來還受到了夫蒙靈察的重用,到了開元末年,高仙芝已經身居安西副都護的職務,可以說是手握兵權的地方大將了。

天寶年間,唐朝在西域問題上遇到了一個大麻煩:一個名叫小勃律國(現今位於克什米爾地區)的國家,原本是唐朝的屬國,但是吐蕃卻對其施加壓力,並且還將本國的公主嫁給小勃律國,結果這個小國家轉而倒向吐蕃。而更糟糕的是,由於小勃律國的位置是吐蕃通往安西四鎮的重要咽喉,因此導致唐朝失去了西域二十個多小國家的控制權,歷代安西節度使討伐小勃律國都無功而返,只因為小勃律國的位置在海拔四千米的高原之上,不僅地勢險要,並且軍隊補給也很難維持。

“東方漢尼拔”高仙芝,為何被唐玄宗冤殺?只怪一個奸佞小人


天寶六年(公元747年),唐玄宗命令高仙芝統領一萬唐軍征討小勃律國。接到命令的高仙芝不敢怠慢,因為這一仗關係到唐朝在西域諸國之中的威嚴,因此他吸取了前幾次失敗的教訓,在行軍之前進行了充分的糧草準備。經過充分整備之後,唐軍在3月初從安西出發,一路向西到達疏勒(今新疆喀什),隨後高仙芝率領大軍準備翻越蔥嶺,前往小勃律所在的帕米爾高原。

眾所周知,帕米爾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海拔高度在4000—7700米左右,並且還有數座高度超過7千米的高山,很難想象當時來自平原的唐軍是怎樣克服高原缺氧和極度寒冷的天氣到達目的地的,因此將高仙芝稱為“東方的漢尼拔”也並不為過,而且阿爾卑斯山區的海拔高度也比不過帕米爾高原。

“東方漢尼拔”高仙芝,為何被唐玄宗冤殺?只怪一個奸佞小人


經過3月有餘的急行軍,三路唐軍終於趕到了吐蕃的軍事要塞連雲堡附近匯合。在兩軍交戰之中,吐蕃軍隊本來就對遠道而來的唐軍十分懼怕,再加上高仙芝的先鋒李嗣業如同殺神一般在吐蕃軍隊進進出出,所到之處,吐蕃守軍紛紛潰散,因此經過一天激戰,高仙芝斬殺吐蕃軍隊五千餘人,初步解除了吐蕃對於小勃律國的控制權。

隨後,高仙芝讓剩下的三千傷員駐守連雲堡,他率領剩下的唐軍急行軍三日,終於來到小勃律國的首都阿弩越城附近。得知唐朝的神兵天降,小勃律國根本沒有進行什麼抵抗,唐軍僅僅圍城三日就投降了。為了徹底斷絕小勃律和吐蕃的來往,高仙芝命令砍斷小勃律國通往吐蕃的唯一一座藤橋,並且留下士兵三千駐守這裡,吐蕃援軍看到這種情況也只能望洋興嘆。而平定小勃律國讓唐朝的威名大增,西域諸國聞訊之後又紛紛歸附了唐朝。

“東方漢尼拔”高仙芝,為何被唐玄宗冤殺?只怪一個奸佞小人


正是因為這一大戰功,唐玄宗對高仙芝信任有加,遠征歸來之後,高仙芝被唐玄宗加封為右金吾大將軍,成為了皇帝身邊的紅人。即使後來在怛羅斯之戰中兵敗,唐玄宗也沒有對他怎麼樣,只是解除了他安西節度使的職務,可見在天寶年間高仙芝還是很受唐玄宗信任的,不然以高仙芝身上的把柄,他早就被下獄了。

“東方漢尼拔”高仙芝,為何被唐玄宗冤殺?只怪一個奸佞小人


公元755年。安祿山從范陽起兵,聲稱要誅殺奸臣楊國忠,率領20萬叛軍揮軍南下,很快就攻佔了洛陽,並且兵峰直指長安。得知這一情況的唐玄宗急忙起用高仙芝、封常清等人招募新軍應對安祿山的叛軍。然而安祿山密謀叛亂已久,封常清臨時招募的又是一些為了錢才打仗的士兵,因此在汜水封常清被叛軍打得落花流水。撤回陝郡之後,封常清向高仙芝報告說:“如果叛軍攻破天險潼關的話,那麼長安就危險了,當今的情況應該馬上增強潼關的防務。”

“東方漢尼拔”高仙芝,為何被唐玄宗冤殺?只怪一個奸佞小人


作為多年帶兵打仗的老將,高仙芝自然知道封常清所說的是事實,因此他率領軍隊帶走了太原倉的繒布,帶不走的就放火燒掉,隨後開始向潼關方向撤軍。誰知在半路上,高仙芝的軍隊遭遇叛軍突襲,結果唐軍的撤退就演變成了一場逃亡,路上遺棄的軍糧物資數不勝數。收拾敗軍回到潼關之後,高仙芝剛準備重振旗鼓,防守潼關的時候,卻發現他的監軍邊令誠手中拿著一道處死他和封常清的聖旨,那麼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在高仙芝征討小勃律的時候,邊令誠曾經膽怯不敢進軍,受到高仙芝的嚴厲斥責,最後把他和三千老弱病殘丟在連雲堡之中。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現在高仙芝和封常清的把柄可算被這個心懷狹小的奸佞小人抓住了。於是他在唐玄宗的面前汙衊兩人兵敗並且私自剋扣士兵糧餉的事情,唐玄宗聽說之後大怒,於是讓邊令誠拿著聖旨去潼關斬殺高仙芝和封常清。


“東方漢尼拔”高仙芝,為何被唐玄宗冤殺?只怪一個奸佞小人


公元756年1月,邊令誠率領100位陌刀手來到潼關,首先宣佈封常清的罪狀,將其斬首並且暴屍荒野,隨後對高仙芝說:“御史也承擔連帶責任,應該被處死。”高仙芝聽到聖旨給他安插的罪名之後心中憤懣不已:“我撤軍有罪無話可說,但是說我剋扣士兵糧餉那是極大的汙衊,不信你問這裡在場的每一位士兵。”

5萬士兵齊聲大呼:“御史大人冤枉!”高仙芝知道說再多也沒用,在赴死之前,他望著封常清的屍體,慨嘆說:“這就是命嗎?當初是我提拔的你,如今我們卻一起共赴黃泉路!”哀嘆之後,高仙芝就此結束了自己悲劇的一生,而他和封常清的死,對於潼關士兵的士氣打擊是極其致命的,從此之後,安史之亂變得更加一發不可收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