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會因為疫情而陷入倒退嗎?

非凡5826


這個答案是肯定的!這不僅從全球股市上可以看來,全球的大宗商品原油、煤碳、礦石的價格都已經大幅回落,顯示了全球經濟活動正在進入緊縮時期。

受這次疫情影響,做為世界經濟引擎的中國,初期幾乎完全停擺,經濟的停滯又造成全球能源需求的極度萎縮。疫情造成全球經濟活動的萎縮,人們的需求減少。

經濟的影響是全方位的!這次疫情對於第三產業的打擊是最致命的,旅遊、酒店、娛樂、體育等等領域全面陷於停頓,不知道在這次疫情後將會有多少企業倒下?

2003年的非典疫情,肆虐的時間很短,但已經嚴重影響了中國的經濟。這次新冠病毒疫情肆虐的時間比之非典時期將長許多!雖然中國已基本控制了疫情的傳播,但是疫情已在全球一百一十四個國家和地區肆虐,意大利、伊朗等國的疫情,甚至可以用“絕望"兩字來形容!短期內根本看不到有好轉的跡象。美國的情況也不容樂觀,正處於大爆發的前期。

當今的世界,與二十年前已大不一樣。全球經濟的聯繫程度空前緊密,牽一髮而動全身。歐洲在這次疫情中已全部淪陷,美國更是自顧不暇。只有我們這個東方大國尚有騰挪的餘地!但縱觀當今的形勢,令誰都不會樂觀起來。既使疫情能迅速撲滅,全球經濟形勢也不會很快好轉,正視現實是各國都需要的。

不管從經濟週期,還有宏觀形勢,世界經濟正走向下降通道之中,我們唯一能做的是,儘量減緩這個趨勢,為下一次全球經濟的復甦做好準備。


行雲流水1437995


按照目前全球疫情的情況,結合一下數據,我們來分析一下:

據日經3月13日最新報道,已有機構預測,疫情給世界經濟造成的損失,僅2020年就將超過約6.67萬億元人民幣。而受到全球目光聚焦的美國,日前採用了禁止歐美人員來往的舉措。

據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除去英國外的歐洲訪美人員,2018年已到達約1100萬,其中歐盟火車頭德國、法國訪美人數分別為210萬和180萬,位居歐洲前列。

美國經濟每年貢獻越350億美元,如今美國限制歐洲人員來往後,每個月將失去約30億美元的需求,同時商務受阻也會對其經濟產生不利影響。

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預測,2020年世界航空旅客收入最多將減少1130億美元,相當於世界旅客收入的20%。

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日前預測表示,疫情導致經濟衰退的危機,預計將對世界經濟造成1萬億美元的負面影響。對比起2003年的非典時期,經濟損失不過400 億美元。

用上所述,全球經濟會因為疫情,受到比較大的影響。





君子在路上


你好,我是咖啡豆,很高興能回答您的問題

疫情能導致經濟倒退嗎?一般情況下會造成這樣的結果

疫情會不會導致經濟出現一定程度的倒退?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想知道,而且很多人也害怕我真的這樣發生這件事情。那麼疫情真的會導致經濟出現一定程度的倒退嗎?疫情對於經濟的影響到底在哪裡?

疫情會導致經濟倒退,此次的疫情可以說是一個短期的經濟衝擊,它會上各行各業短期內虧損明顯,承受到一定風險,但隨著時間延長,衝擊將逐漸減弱,經濟增長終究還是要回到原有的軌道,因此長期內不影響經濟向好的根本趨勢。當然,如果疫情的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持續超出預期的話,那麼對於經濟的壓力也就也就越來越大,經濟倒退也就越發明顯。

從歷史上說,非典當時持續六個月,它減少了中國GDP2%的曾長,所以本次疫情持續比較長的話,我們也不排除它會真真切切地衝擊到經濟,從產業上看,疫情短期內對2月份、3月份,的服務業影響較大,其中旅遊業、餐飲業、酒店業和航空業受影響最大,由於快遞業暢通性下降,包括網購在內的商業零售業會受到較大影響。對於工業和建築業來說,一季度稍有影響,主要體現2月份,3月份可恢復正常。

對此,我們能發現疫情存在讓經濟倒退的可能性,但影響最大的還是市場主體正面臨較大生存壓力的中小型製造業、服務業企業這些。

希望我的回答會給你幫助





A咖啡到


你好!這個問題提的好,現在大家都在關心這個問題。

本次疫情不僅對中國經濟有影響,而且已經對全球造成了巨大的影響,這幾天的股票市場基本就有顯像。當然石油是主要原因。

疫情會導致全球經濟倒退,但是是短期的經濟衝擊。它會讓各行各業短期面臨巨大的風險,如影視行業,消費行業,很多企業稱現金流撐不過三個月等,這些影響顯而易見。

但是隨著時間的拉長,疫情對全球的影響會越來越少,經濟發展必定迴歸正軌,長期不會影響經濟向好的趨勢。

當然要是疫情其他國家沒法在短期沒做到良好的控制,那麼疫情的影響也會拉的更長。起碼在疫苗出來前。對於我國來講,疫情基本控制住,對我們的影響也在不斷的減輕。其他國家亦是如此。

大家覺得呢?



三俗大叔


看怎麼衡量,如果以經濟總量數據衡量,恐怕不會,因為各國央行正在大放水。

目前已經明朗的政策,以“新基建”板塊受益最大,即5G基站、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物聯網等等。

如果以人民生活水平衡量,恐怕是這樣的,疫情期間,很多行業會很難,尤其服務行業。

通過這次疫情,可能會改變很多人的思維,疫情期間,高負債的年輕人群體也很難,還是要向上輩人學習,要有一定的儲蓄,正所謂:餘糧在手心不慌。

不過總體來說,不管是疫情期間還是疫情之後,我國的經濟表現肯定會強於全球大部分國家,畢竟經過幾十年改革開放的積累底子比較厚。

另外地廣人多,內部經濟循環能力很強,有騰挪的廣闊空間。


西財刺客


先說結論:全球經濟只會因為疫情陷入暫時性的休克,但是絕對不會出現倒退。

再說論點:首先,這個疫情的嚴重程度自然不用多說,傳染力極強,大面積傳播後會導致醫療資源的擠兌,然後最終引導到死亡率的大幅攀升。但是我作為一名股市價值投資者,深刻理解一個道理,就是無論是任何的疫情,都是暫時性發生的突發事件,這種疫情放在歷史的長河裡,只是一個小小的水花!“這次不一樣”其實是資本市場裡面最昂貴的一句話。想想看如果不是因為這次疫情,當年的SARS現在是否還會有人提及?當年的禽流感現在是否還有人記得?

拿我們中國為例,現在疫情已經過渡到了可控的階段,各省市都在有序的開展復工,國家也在積極的使用逆週期的金融調控工具,比如昨天就宣佈對銀行定向降準0.5-1個百分點來對沖疫情對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最後,附上一張美國資本市場一百年時間的走勢圖,你會發現無論經歷過戰爭,瘟疫,動盪,代表美國經濟的美股指數仍然在頑強的震盪上行。

風雨終將過去,彩虹就在前方!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是歷史的見證者。



老高說股


先說說我的看法吧,經濟會倒退,也沒那麼嚴重。

原因是第一,消費能力的減弱,比如旅遊,酒店等等,這些產業不存在後期補上來的可能。

第二,疫情導致金融恐慌,全球股市下跌,比如美國,全國很多人老百姓的錢都在股市裡,股市大跌,帶來就是家庭經濟不如從前,債務比例上升,消費能力下降,購買力小了,帶來一連串的衰退。

第三,國家會想辦法出臺各種經濟刺激政策,國內外央行降準,美國快到負利率時代了,中國銀行降準,中小企業貸款,基建行業重新開始投資,所以國家會出臺宏觀政策量化寬鬆,儘量減少,疫情帶來的衝擊。


薛定諤的蜉蝣


據最新報道,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迅速蔓延。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家確診病例數字不斷飆升。截止3.17日,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上升至181377例,累計死亡病例達7119例。全球疫情的爆發將會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事實上,世衛組織公佈的數據只是各國統計的數據,而真正的疫情是完全沒有獲得有效統計的。譬如,歐美國家檢測並不積極,而其他很多國家根本不具備檢測條件,有些國家是因為沒有條件進行防控和治療,而歐美國家完全是不想引發所謂的社會恐慌影響經濟發展。但現實情況是這次疫情傳播速度太快,根本不可能躲過去。那麼,接下來一些國家會加速檢測,這意味著將會有大量病例被確診。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每天數萬確診病例將會呈現在我們面前。事實上,如果感染者都進行檢測,未來可能每天的感染數據會高得極其嚇人。

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家已經宣佈進入緊急狀態,諸如意大利,捷克,西班牙,菲律賓,美國等。而有些國家更好笑,比如瑞典。已經“棄療”,宣佈對輕症患者、疑似患者不檢測,對新冠感染者數據不再統計和公佈。瑞典是發達國家,這樣的國家都這麼搞,接下來可能會有不少國家“投降”。那麼,全球的病毒就可能持續擴散。

對比歷史上人類數次傳染病大流行時期,每次都不容樂觀,報隨著生命財產和經濟下滑多重損失,這次也並不能例外,全球經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出現下滑已成必然。有專業機構預測,全球經濟增速全年跌破2%已無懸念,不少國家會陷入負增長。資本市場反映最為迅速,短短一個月時間,海外股市暴跌,美股更是接連觸發熔斷,原油創出金30年新低。


逐夢八零後


關於疫情會不會引發全球經濟的倒退,我覺得這要分兩面來看待:

1、短期內,由於疫情全球蔓延的無可避免,世界經濟必然受到嚴重衝擊。

2、中長期看,疫情帶來的影響會被消化,全球經濟依然會穩中有升。

3、驅動經濟發展的主要要素是資本、技術、資源。資源又包括土地資源、勞動力資源等。當這些要素沒有受到本質的改變,經濟發展的路上會有挫折,但會衝破挫折繼續向上。回顧人類的歷史,全球發生過很多比疫情蔓延更影響經濟發展的各種大事件,但人類並沒有停滯不前,而且往往待事件平息後,更在各方面爆發了驚人的增長。

4、短期內,金融市場、大宗貨物交易、以線下人流帶動發展的行業會很慘淡,但人們的消費並不會下降太多,一是消費方式在轉變。二是特定消費雖然會被限制,但這種消費只是短期被抑制,中長期會反彈甚至是報復性增長,前提是熬得下去。三是科技技術發展不會因為疫情而停止。四是新一輪的全球流動性釋放勢在必然。

5、從人類歷史的經驗看,每逢大事,必然孕育著新的更大的創新,無論技術、商業模式還是協作方式。從這個點講,疫情也是對全球經濟的一次檢驗和大考,考試的目的就是發現漏洞並堵住漏洞,要相信人類的智慧和力量。

在事件面前,有人會倒下,有人會崛起,一些黑天鵝事件,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總會悄然來臨,培養應對危機的能力,才能產生對危機的免疫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明天太陽照常升起!

關注我,一個愛思考的財經作者。回答是一家之言,聞過則喜。如果對你有所啟示,還請不吝指教和點贊!


惠森財商達人會


誰也沒想到,新冠病毒引發了超乎想象的“蝴蝶效應”,全球經歷了“黑色一星期”。

3月9日,一個驚心動魄、連連崩潰的“黑色星期一”,很多人內心對金融危機的深層焦慮被真實觸發了:

沙特俄羅斯開打價格戰,國際油價出現31%的暴跌,創下自1991年海灣戰爭以來最大跌幅;

當天歐美股開盤後集體暴跌,美股標普500指數更是開盤不久就跌至7%觸發熔斷機制,這是美股史上第二次觸發熔斷;

美國債遭到瘋狂擠入,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破0.5%,創歷史新低。

可想而知當時的情緒已經極度恐慌。

很多人都在說,我們見證了歷史。但不知道是不是在車輪底下見證。

形勢越來越緊張。

3月12日,世衛組織宣佈新冠肺炎具有全球大流行特徵,事態已經開始超出有效的控制範圍內了。

特朗普接著甩了一通令人震驚的狠話,當天市場以災難性場面來回應——原油狂瀉7個點、美股三大股指期貨全部觸發熔斷機制、全球股市集體暴跌、現貨黃金短線急挫,特朗普公信力大為受損。

昨晚美股開盤,毫無意外,一片腥風血雨。

標普500指數在開盤不到7分鐘時間裡再度觸發熔斷,我們竟然在4天時間裡參與見證了美股史上罕見三次熔斷中的兩次。

大跌之後,特朗普也慌了,安撫說:“市場會沒事的。”此時就差再來一句:“沒人比我更懂市場!”

美聯儲緊急注資救場,但大逆轉僅僅維持15分鐘,標普500最終還是收跌9.51%,道指暴跌10%,創下1987年美股崩盤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美債也和美股一起跌,這是相當罕見的畫面。美國國債是無風險基準,錨定全球超過50萬億美元資產,現在這些資金無利可圖,無處可去,對未來預期一塌糊塗。

市場恐慌潮已經再度升級。

一天下來,至少有31個市場跑步進入技術性熊市,至少11國股市同日熔斷,至少5國開始禁止做空股票,一場全球性股災已經蔓延開來,而受傷最嚴重的還不是美股……

而中國股市意外表現最優秀……

市場現在坐在了180度直上直下的過山車。

3月13日,標普500期貨漲停觸發熔斷,全球股市開始反彈。

劇烈震盪之中,第一個被拋出去的就是沒繫好安全帶的。不知道這場震撼的恐慌大潮最終會捲走多少萬億的財富、埋掉多少個體。

更加不知道,危機會以何種形式繼續蔓延。

我們面臨著太多的不確定性。

沙特和俄羅斯的任性,會不會將世界經濟拖入衰退?

連黃金這種避險資產都在跌,一場全球性大通縮、大蕭條真的來了嗎?

更重要的是,在全球同此涼熱的今天,中國是否做足了準備?

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之一:

此次全球性恐慌的導火索——石油價格戰,會不會變成一場持久戰。

石油價格戰,本質就是為了爭奪市場份額。

用這兩年時髦易懂的話來解釋:全球遲遲沒有一場突破性的技術革命來做大蛋糕,局面變成了存量殘殺,你死我活。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加劇了這一矛盾。石油第一進口大國經濟一度停擺,打擊全球石油需求,此前一個月油價已經跌了10%。

產油國之間的協議原本是要以減少供應的方式支撐油價,但俄羅斯不幹,沙特一氣之下宣佈全面開打價格戰,兩國競相開閘放油。

一場以壓低油價為籌碼的競次博弈,很刺激,實際兩個戲精國家的經濟、財政都承受不起長期的消耗。

不過,這場價格戰打擊了雙方共同的競爭對手——美國的頁岩油生產商。

頁岩油本來被視為挑戰石油地位的新能源,美國因為一場頁岩油革命而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產國,甚至還能實現淨出口。

現在幾乎所有的頁岩油鑽井都在賠錢。

據彭博報道,超過100家頁岩油生產商無法在31美元的油價下扭虧為盈,因為回報微薄,投資者紛紛出逃。

擠出了頁岩油的部分市場份額後,沙特和俄羅斯會停火嗎?這場戲還要演多久?

據最新消息,戰鬥民族居然先遞了橄欖枝,表示願意重回談判桌,但沙特拒絕參加OPEC+會議。

誰都玩不起,但就是要比誰先繃不住。

對中國來說,意外的收穫可能有兩個:

一是可以趁勢低成本增加石油戰略儲備;

二是市場避險情緒飆,人民幣暫時解除了升值壓力。

但這場石油價格戰繼續打下去,金融市場時不時就會來一個閃崩,我們的資產會越來越不安全。

勉力維繫的國際政治經濟體系也會加速滑向懸崖。

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之二:

石油價格戰和新冠病毒的雙重暴擊,會不會將全球經濟拖入衰退。

低油價如果持續下去,會繼續壓低歐洲微弱的通脹預期,擠出美國油氣商業投資,拖累美國經濟。

而正在加速蔓延的疫情,更是對全球的生產消費活動有嚴重的抑制,交通停頓、工廠關門、消費場所人流開始減少……

兩者會打擊大家對未來的信心,甚至可能造成金融資產的恐慌性拋售。

金融資產價格瘋狂上漲和下跌反過來又進一步強化了大家對未來的消極預期,錢變得越來越不敢花了。

全球經濟衰退,就一步步自我實現了。

現在,歐洲開始步入疫情爆發期,暫未見拐點,意大利全國封城,默克爾認為多達7成公民將受到感染。

美國的防控方式目前具有相當高的不確定性,前景不敢輕言樂觀。

如果歐美相繼大規模淪陷,全球經濟會很麻煩。

各國疫情所處階段

為了應對短期的經濟衝擊,歐美正在開啟一大波貨幣和財政聯合出擊的寬鬆潮。新興市場也緊隨其後。

美國——美聯儲緊急降息50個基點,特朗普除了喊話美聯儲降息,也一直計劃要更大規模的減稅。

英國——無預期降息了50個基點,脫歐死扛著沒降,一次疫情給了臺階下。英國的預算報告還會宣佈30年來最大的政府債務擴張,宣告英國財政緊縮時代的終結。

歐盟——3月12日晚歐央行直接跳過降息,加碼1200億歐元的QE,並承諾維持流動性支撐。包括行長拉加德在內的更多聲音是在呼籲,歐洲唯有實施大規模財政刺激才能避免衰退。

但歐洲的難題在於,財政沒有整合,各國未必能協調出同步的財政刺激。

疫情最嚴重的意大利已經宣佈支出250億歐元來應對新冠肺炎的衝擊。

而最有領導力、也最自律的歐洲火車頭德國還在保持定力,沒有明確表示出臺大規模刺激。

現在歐洲各國都在向德國財政施壓,默克爾也開始態度鬆動,準備放棄長期以來的財政平衡預算。

不過,歐美恐怕不是讓全球經濟免於衰退的關鍵。

有不少分析認為,歐美的貨幣和財政刺激作用可能沒有想象中樂觀,他們寄希望於全球經濟另一個火車頭——中國。

牛津經濟研究院說,一季度全球經濟受中國拖累,但二季度全球的反彈將由中國來引領。

沒想到吧,我們都在操心中國經濟,外國人卻這麼看好中國。

這一回,中國可以嗎?

我們來看看拉動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有沒有出問題。

拉動中國經濟第一駕馬車——外貿有所波動。

今年是中國第一次把1-2月的進出口數據合併發佈,按美元計價,進出口貿易總額下降11%,出口數據同比下跌17.2%,進口數據反而不算有什麼衝擊,韌性很足,僅下跌4%。

好消息是,外貿行業的復工復產在加速推進。

一個是企業復工。

海關總署對2552家外貿樣本企業的調查顯示,目前80.6%的外貿企業已經復工。

一個是人員的到位。

3月7日人社部的數據稱,返崗農民工有7800萬,已經恢復了返鄉農民工的6成。外貿企業佔比高的長三角和珠三角農民工復工率都比較高,廣東、浙江達到7成,江蘇有6成。樂觀預計是4月上旬基本完成農民工返崗運輸。

不過,3月10日,農業農村部卻說,現在還有近一半左右的返鄉農民工沒有返城復工。

還有一個是國際物流的快速恢復。

中國效率很驚人。舟山港在2月16日通關5個標準箱,22日就立馬激增到13235個。還有洋山港20號通關了59800個標準箱,突破了2019年的日均54200標準箱通關量。

下面這張圖是珠三角的集裝箱船擁堵量,現在港口的積壓加速清除,擁堵減少就是物流業開始復甦的拐點了。

壞消息是,海外疫情正在蔓延開,具有極大不確定性,復工復產的外貿企業遭受二次衝擊。

一,歐美加強對疫情的嚴格防控之後,出口企業會面臨海外訂單下降的風險;

二,進口的原材料和半成品庫存告急,供應鏈壓力開始向國內轉移。中國製造業的供應鏈自主性仍然是不足的,嚴重依賴進口。一旦國際供應跟不上,特別是日韓,工廠又會被迫陷入停工。

商務部已經出臺了出口退稅、出口信用保險、出口信貸等支持政策,培育新平臺新模式去保供應鏈穩定。

但幾乎無法避免的,投資者會加快部分產業向越南等國的轉移,以分散風險。

如果全球經濟進入短期的通貨緊縮,中國的出口需求會嚴重受挫,進口可能會因為價格下跌而增加了一些國民收入。

拉動中國經濟第二駕馬車——投資,被寄予厚望。

這才是國外都看好的“中國力量”。

寄希望於中國啟動新一輪的“基建狂潮”來減少大家的痛苦,推動全球經濟增長。

畢竟金融危機之後的四萬億、以及15年的供給側改革,都是中國用基建和房地產的洪荒之力把大家拉出泥潭。

這一回,中國還會大規模刺激房地產嗎?恐怕難。

最近樓市吹的全是妖風,各地迷惑行為頻出,比如:

駐馬店降公積金貸款首付,7天后就被河南約談叫停;

廣州公寓鬆綁限購,隔天撤回;

湖北銀行下調首付比例,半天之內否認;

陝西寶雞市發文要求各銀行積極爭取降首付比政策,半天內撤回……

這些行為就像是股市裡的試盤,先故意搗亂一下市場,看看盤中的反應、阻力在哪裡,之後迅速退出,盤內迴歸平靜。自己心裡也有了點數。

至於背後的主力機構是誰,咱也不知道。金融地產,上面綁著房地產開發商、銀行、地方政府,沒有餘糧彈藥的時候,大家都是一起過苦日子。

但是,在“因城施策”的框架下,不應當視政策如兒戲。

除了房地產,這一回,中國還會有超預期的基建狂潮嗎?恐怕也沒有。

我們來看具體省份的投資數額變化,這裡只統計有公佈計劃完成額的17個省。

單單看總投資額,驚人,17省一共37萬億!

但是,總投資額不是全砸在今年的,而是分成多年實施。

今年砸的錢,要看“計劃完成額”,目前至少有7萬億。以前4萬億時,中國GDP只有31萬億,現在是100萬億的盤子,7萬億算不上“基建狂潮”。

計劃完成額僅增長4.8%。還記得2019年的基建,市場幾乎一致給予高度看好,認為投資增速會從2018年的3.8%大力反彈回2017年19%的水平。

結果猜怎麼著?2019年基建投資增速3.8%。

另一個大家都狂熱的“新基建”,會有超預期利好嗎?

不可否認,中國的新基建還有很大的潛力和空間。

但短期內“新基建”是概念熱,實際投資規模會比預想要小很多。

比如5G。今年至少要建55萬個5G基站,陣仗還不如4G,2019年新建的4G基站總數為172萬個。2020年,國家電網的電網投資計劃為4080億元,較2019年下降約8.8%。

比如人工智能。芯片從投入研發到規模化生產需要多年時間,投資回報週期長,中國基礎薄弱。但2019年,人工智能領域頻頻出現缺錢的新聞,因為砸錢有去無回,資本陪跑之路才剛剛開始,就已經跑不下去了。

相比傳統基建,體量更是小。

後者能吸納更多的就業人口,而勞動密集型的服務業、出口加工業此次受嚴重衝擊,就業才是最大的問題。

高層最新的表態:只要今年就業穩住了,經濟增速高一點低一點都沒什麼了不起的。

基建,對於中國經濟來說,是託底作用,保證經濟能平穩運行在合理區間。

從中國的宏觀槓桿率一圖中可以看出,政府還具有相當的舉債空間,財政發力是今年中國穩經濟的重點。

《2019年年度宏觀槓桿率報告》

財政雖然是緊平衡,但是今天挖井明天就能喝水的資源不少,比如事業單位存量資金的盤活、央企上繳利潤、政府勒緊腰帶過緊日子等。

配合降準降息等一套貨幣組合拳,要實現翻一番的經濟目標,不算困難。

可以再看看上圖底部的居民部門,槓桿率上升速度過快,如果再把錢耗盡房地產,會嚴重影響居民消費的動能。

因此,要說再次啟動基建、房地產開發大潮驅動全球從衰退走出,只怕是心有餘力不足。

拉動中國經濟第三駕馬車——消費,需要培育。

昨天彭博有一篇報道叫《儘管身處疫情中心,中國的消費者信心仍然讓全世界忌妒》,神奇不?

根據Morning Consult對12個國家的每日跟蹤調查,日本消費者信心受到打擊最大,本來就很脆弱,疫情來了更是雪上加霜。

歐洲的消費者信心也都在減弱,特別是在民眾投資股市比例較高的國家。

美國處於在歷史高點的位置,但美國有50%的家庭有股市投資,這是隱憂。

中國的消費者信心最強,是日本的兩倍多。這種相對樂觀,該機構的一個解釋是,信息的控制可以減少恐慌。

身處國內,我們的真實感受又是如何?

2月份的通脹指數為5.2%,依舊是生豬供應減少帶來的價格上漲,老百姓仍然覺得物價在漲,我們在經歷通貨膨脹。

核心通脹卻僅有1%,創下近10年最低水平,工業品出廠價格又轉為下跌,PPI同比下降0.4%,生產商會覺得,我們或許已經在經歷通貨緊縮。

對通脹的感知,已經步入了分化。

今年的消費會不會在疫情之後出現報復性反彈,一切都還不明確。

但相當明確的是,這種消費潛力需要培育而不是消耗。

與其跟某些地區一樣鼓勵幹部帶頭購物消費,不如動動腦筋想想如何調節財富分配,如何營造更友好的營商環境,提高居民收入的增速。

如果全球經濟陷入衰退,我們就需要用更大的力度、更大的勇氣去竭力抵制這種衰退的蔓延。

越是遇到困難就越是要擴大改革開放。

如何最大程度釋放改革開放的紅利?

有一些改革是長週期的,但有一些改革卻是能短期見到利好的。

能激發全社會經濟活力的,最終無非就是人和錢的自由流動。

這才是中國最好的準備。

最近,摩根士丹利將中國、新加坡、澳大利亞列為資產避難國。資產避難國就是資本市場在面臨全球性風險的時候,資產放在這個國家是安全的。過去這種情況主要在西方,而這一次,中國被排在了第一位。

當然,全球共同防疫才剛剛拉開序幕。中國決不能掉以輕心。

如果全球性的危機無法避免,中國準備好了嗎,我們手裡的現金又準備好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