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野令来了?这些养殖动物怎么办?别怕,并未“一刀切”

点击右上方红色字体,关注【生活帝】,获取农村最新热点资讯!

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

这代表着在疫情结束前,我国将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


禁野令来了?这些养殖动物怎么办?别怕,并未“一刀切”

而在此之前的1月27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就曾和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先后下发通知和公告,宣布在疫情期间实施最严野生动物管控措施,全面禁止野生繁殖场所野生动物的转运贩卖,禁止一切形式的野生动物交易。

根据《中国野生动物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的统计,据统计截至到2016年全国野生动物养殖产业专兼职从业者有1409万多人,其中食用动物产业从业者有626万人,产值高达1250.54亿元。而随着这一纸严令的下达,现在所有的野生动物养殖从业者都面临失业的风险。可在失业之前摆在他们面前的更大问题是养殖的野生动物禁食后这些动物怎么办?


禁野令来了?这些养殖动物怎么办?别怕,并未“一刀切”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通知提出,中华鳖、乌龟被列入水生动物两栖爬行类动物名录中,意味着这两个此前被列出禁食名单的物种又被“踢出”了禁食目录。对于此前从事龟鳖养殖的养殖户来说这是个好消息,而对于整个野生动物产业来讲也是好消息,此次禁食并不是“一刀切”,这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治理态度和法治思维,相信一些有争议物种比如野猪、蛇、野鸭、鳄鱼、林蛙等也都会很快确定下来,养殖户们可以再等等,密切关注国家的政策,等待最终的确定名录。


禁野令来了?这些养殖动物怎么办?别怕,并未“一刀切”

在禁野令的作用下,个人利益受到损失是一定的,但禁野令的实施能让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得到保证,有效得从源头抑制疫情,是非常时期的非常手段。

就像是之前全国范围内的停工停产,在疫情和人民安危面前,经济生活只能让步,至于补偿,也只能是之后的事了。了解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生活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