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死后,贾母坚决阻止贾宝玉前往,是因为她内心恐惧这个秘密

贾府这种百年大户,里面的秘密自然是不少的,而贾母在贾府生活了几十年,之前还是荣国府的当家主母,多多少少知道贾府的一些秘事的,而有一些秘事则让她内心深处都感到恐惧。

秦可卿死后,贾母坚决阻止贾宝玉前往,是因为她内心恐惧这个秘密

秦可卿死的时候,贾母就有一个极为不寻常的举动,而这件事的背后就跟她恐惧的秘密有关。

秦可卿死的时候,作者特意交代了贾宝玉的反应。贾宝玉先是急火攻心吐血了,然后就是挣扎着要去宁国府看秦可卿。

贾宝玉说着便爬起来,要衣服换了,来见贾母,即时要过去。袭人见他如此,心中虽放不下,又不敢拦,只是由他罢了。贾母见他要去,因说:“才咽气的人,那里不干净;二则夜里风大,等明早再去不迟。”宝玉那里肯依。贾母命人备车,多派跟随人役,拥护前来。

贾母一向疼爱秦可卿,现在秦可卿死了,她作为长辈确实没必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但是为什么还非要阻止贾宝玉前往呢?按照贾母的说法,主要是秦可卿刚死,那里不干净的东西,然后是因为当时是夜晚,风比较大。

但是事实上,秦可卿去世的消息传到荣国府时已经离她去世有一段时间了,且宁国府那么多人,收拾现场还不是很快的事,贾母的第一重忧虑是多虑。其次,秦可卿都熬过了张大夫说的春分,可见死的时候已经是3、4月份了,夜里即使有风,能有多大?且贾宝玉又不是步行过去。

贾母的理由站不住脚,那么她到底是为什么非要阻止贾宝玉前往呢?

在秦可卿出场不久,曹雪芹就写了贾母对秦可卿的态度,在贾母看来秦可卿是极为稳妥之人。

贾母素知秦氏是个极妥当的人,生的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见他去安置宝玉,自是安稳的。

但是,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曹雪芹喜欢说反话,也叫做欲抑先扬。比如他先是说林黛玉小气,后面写林黛玉却都是极为阔达之人;他开篇写袭人恪尽纯良,然则袭人是红楼梦里心机最重的丫鬟。这里,作者写秦可卿稳妥,但是知道秦可卿的人都知道她和稳妥毫无关系。

话说回来,秦可卿是怎么安排贾宝玉午休的呢?

秦可卿先给贾宝玉安排了一处极为妥当的房间,奈何贾宝玉看到屋子里的一副对联,就不想往里睡觉了,于是秦可卿二话不说就把他带到自己房间里午休了。

当时跟着的婆子已经劝秦可卿此举极为不稳妥,但是被秦可卿以贾宝玉还小给驳回了。贾宝玉还小么?不小了,毕竟接下来他就和袭人偷试云雨之情了。

即使不考虑贾宝玉的年龄,在那个极为重视礼教的年代,不管贾宝玉多么小,也断断没有叔叔往侄儿媳妇房间里睡觉的道理。很明显出身小门小户的秦可卿由于家教及见识的限制,只知道以年龄来判断事情正误,殊不知贾府这样的人家,是一点礼都错不得的。

这件事毕竟是公开的,无论如何都会传到贾母的耳朵里,贾母这个封建家庭的大家长届时会觉得秦可卿是不拘礼仪还是会认为她举止不当呢?很明显是后者。

读红楼梦,很多人有一个误解就是贾母是不拘礼仪能够别出心裁之人,小编不否认贾母和王夫人之流不同,但是在男女大防和礼教问题上,贾母肯定是没有那么开放的,且她是很重视对女孩子的教导的,她让被女德、女训浸染的李纨去照管林黛玉、迎春、探春、惜春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贾母一生都是活在百年贵族大家,你要她对秦可卿邀请贾宝玉在自己房间里午休做到视而不见,她绝对办不到,毕竟其中还涉及到贾宝玉的名声。

好巧不巧,贾宝玉在秦可卿房间里午休后不久,宁国府的丑事就被揭发了,焦大因为不服自己的差事太过苦逼,直接当众撒泼抖出了贾珍和秦可卿爬灰的事。

这下好了,一向被人敬重的秦可卿事实上是一个大胆发展婚外情的人,出轨的对象还是自己的公公,相信当时在场的贾蓉和王熙凤都被这个重磅炸弹给吓到了。

没有密不透风的墙,况且宁国府的下人作风彪悍,爱造谣生事,如今人家都抛出八卦的引子了,背地里还不添油加醋地再乱说一通?否则柳湘莲怎么会知道宁国府只有门口的两头石狮子干净。

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能传到贾母耳朵里,即使下人们传不到,王熙凤这个活着的话筒难道会在贾母面前装死?

不管如何,贾母最后肯定知道了这件事,料她当时嗔怪自己居然看错了人。

自从焦大醉骂后,秦可卿和贾珍的丑事,就成为了两府里公开的秘密,贾母明面上装作不知情,但是内心深处却对此极为恐惧,毕竟假如这件事传开来,整个贾府真的是回天乏力了。

在秦可卿死之前,贾宝玉已经在她房间里睡过觉,这件事已经是公开的了,现在她刚咽气,贾宝玉就要跑到前面去吊唁她,贾母自然怕那群爱造谣生事的下人将贾宝玉和秦可卿编排在一起,毕竟如此一来,贾宝玉的名声也被秦可卿给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