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產量井噴 距離實現“口罩自由”不遠了

距離實現“口罩自由”還有多遠,中國口罩日產能產量雙雙突破一億隻,也許能給你更多信心。對於一隻口罩來說,決定它的靈魂的,是一片不起眼的“心臟層”熔噴布,吸附、抵擋含有細菌、病毒的飛沫,非他莫屬。

  而長期在市場不溫不火的熔噴布,年產量僅佔全行業紡絲成網非織造布的1.8%。但隨著口罩日產量的增長,熔噴布變得奇貨可居,其價格也一路飛昇至疫情前的20倍。一布難求,加上熔噴布生產設備的定製週期長,價格高昂,讓部分生產口罩的企業陷入尷尬。

  不過,好在以中石化、中國船舶為代表的“央企復工者聯盟”,開始自帶原材料和生產設備“火線”上線熔噴布生產線和口罩機。

  為了口罩,拼了。

口罩產量井噴 距離實現“口罩自由”不遠了

  口罩產量井噴,距離實現“口罩自由”不遠了 中國石化燕山熔噴布項目施工現場。中國石化官方微博截圖

  口罩“心臟”熔噴布,價格翻了20倍

  “現在口罩原材料很緊俏,已經炒到40多萬了,我現在的熔噴布庫存,只夠生產幾千只N95口罩了,不知道接下來怎麼辦。”3月2日,記者撥通泰州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總經理畢成(化名)電話時,他有些不知所措。從年初三開始復工後,他每天生產約20多萬隻N95口罩。但逐漸飆升的熔噴布價格,已經逼近了他接受的極限。

  江陰某熔噴布生產企業負責人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目前,該公司每天生產熔噴布的產能達到3噸,公司的部分產品由政府統一調配,老客戶的訂單也還在履約。但據其透露,熔噴布的售價也已經達到30萬元一噸。

  江蘇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疫情前,熔噴布的市場價格平均只有每噸1.8萬元。

  口罩的原材料主要是高熔指聚丙烯材料加工製成的無紡布。醫療口罩一般採用多層結構,其中最內層和最外層為紡粘無紡布,中間層便是熔噴布。

  熔噴布,是口罩中起過濾作用的關鍵材料,是口罩的“心臟”,除了能阻擋較大粉塵顆粒外,還可以通過表面的靜電荷將細小的粉塵、細菌和病毒飛沫吸住。

  科技日報記者登錄國務院客戶端重點醫療防控物資生產供需對接專區發現,即使目前全國新增產能大規模提升,核心原料熔噴布依然是最搶手的物資。甘肅一家日產能50萬隻口罩的公司甚至提出,可以用口罩換熔噴布,但消息發佈了一天,依然杳無音信。

  而隨著疫情的全球擴散,發達國家的口罩也供不應求,價格飆升。近日,在德國,N95口罩已經賣到每個約45歐元。

  長久以來,熔噴布市場不溫不火,熔噴布的產能並不高。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紡粘法非織造布分會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熔噴法非織造布實際產量為5.3523萬噸/年,而當年全行業紡絲成網非織造布的實際產量為302.4727萬噸,這意味著,當年熔噴布的產量僅佔全行業的1.8%。

  但僅有的這些熔噴布,也並非只有口罩這一處“歸宿”。它們還可以用於保暖材料、過濾材料、醫療衛生材料、吸油材料、擦拭布、電池隔板乃至隔音材料。

  疫情的突發,讓此前小眾的熔噴布一舉成為市場寵兒。“現在各地都在上口罩生產線,都在搶口罩原材料,現在的問題是不是生產線不夠,而是原材料和口罩生產線沒有一對一匹配,這反而加劇了原材料的緊張。”江蘇省工信廳的信息化發展處副處長金雷,從1月30日便到無錫的口罩相關產業駐廠,幫工廠協調上下游產業鏈的供需,他認為,相對於搶上口罩生產線,不如先擴大熔噴布產量。

  口罩產量井噴,距離實現“口罩自由”不遠了

  中國船舶緊急攻關的口罩機用超聲波焊接系統交付,中國船舶官方微博截圖

口罩產量井噴 距離實現“口罩自由”不遠了

  生產設備價高、交貨時間長

  “生產口罩的熔噴布平時沒有那麼大需求,是小眾行業,遇到疫情,就明顯不夠了,而生產熔噴布的設備又貴,交貨時間也長。”宿遷市美達淨化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照軍,從臘月二十六一直在開工,目前,設備24小時運轉,每天能生產1噸熔噴布。

  “建設一條熔噴布生產線差不多要800萬元,國產設備的交貨期要3-4個月,進口設備則要6-8個月。”楊照軍說,為了生產高質量的熔噴布,幾年前,他還花了80萬美元從國外買來技術,確保生產出來的熔噴布,靜電吸附效果更好,可以保持3年。

  在製作熔噴布時,需要把高熔指聚丙烯通過高速高壓的熱空氣流熔化,再從紡絲微孔中拉出,在氣流引導下均勻地鋪在收集裝置上,利用自身餘熱,粘合成網,此外,再通過駐極處理,讓熔噴布帶上一定的電荷,利用靜電,吸附飛沫,這樣,熔噴布的過濾效率會更高。

  楊照軍介紹,在熔噴布的生產流程中,最關鍵的核心零部件是模頭和噴絲板,日本和德國的質量世界領先,熔噴模頭的設計直接影響到聚丙烯拉絲的均勻性、粗細等指標,而質量好的噴絲板,即使使用時間長,也不會變形。

  江陰健發特種紡織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鍾雷表示,不同設備生產出的熔噴布的過濾效率、靜電吸附力,也影響著產品質量達標的穩定性,“大一點的廠一般會選擇進口生產線。”

  而高昂的價格和較長的交貨期,一方面制約著熔噴布的產量,另一方面也挑戰著中小企業入局者的實力。

  “無紡布產業有個特點,投入大產出少。”一位在江陰多年從事熔噴布生產的業內人士稱,對於企業來說,如果僅生產口罩,利潤空間很有限。

  張家港瑞泰美彈性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徐斌表示,醫用外科口罩的出廠價不到0.2元,利潤只有5%左右,一隻口罩的利潤僅有1分到1.5分。另有業內人士表示,普通口罩的利潤不到1分錢,盈利主要靠海量出貨。

  在科技日報記者採訪的多位業內人士看來,我國雖然是口罩生產大國,但國人對口罩的使用習慣還需要培養,所以國內平時的用量不是很大,不少企業選擇給國際品牌代工或者出口。

  目前在生產口罩的江蘇某材料公司總經理表示,口罩只是公司的輔助產品,手套、隔離衣、防護服才是主流,“日本不少人有使用口罩的習慣,原來我們每年出口一兩千萬醫用外科口罩,供給日本的藥妝店,每年的銷售額有1000多萬元人民幣。”

  口罩產量井噴,距離實現“口罩自由”不遠了

口罩產量井噴 距離實現“口罩自由”不遠了

  紅豆集團工作人員在調試口罩生產線。受訪者供圖

  石化、船舶、紡織、車企、藥企、新能源企業正跨界釋放產能

  我國是世界最大的口罩生產和出口國,年產量佔全球約50%,工信部數據顯示,我國口罩的最大產能在2000萬隻/天左右。另有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大陸地區口罩產量超過50億隻,可用於病毒防護的醫用口罩佔比54%。

  面對急增的需求和口罩原材料短缺的矛盾,央企紛紛“跨界護盤”。2月24日,中石化宣佈,投資約2億元,在北京燕山石化和江蘇儀徵化纖快馬加鞭建設10條熔噴布生產線。

  5天后,燕山石化新建熔噴無紡布生產線項目土建施工作業告一段落,即將進入鋼結構安裝和設備安裝階段。項目建成後,可每天生產4噸N95熔噴布或6噸醫用平面口罩熔噴布,這些原料可以生產120萬片N95口罩,或者600萬片醫用平面口罩。

  “我有口罩機,我有壓條機!”自帶家底“跨界”的還有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自2月26日宣佈緊急口罩機機器關鍵部件的研製生產緊急攻關任務後,2月28日凌晨4點,首批平面口罩機裝點妥當,啟程發往中石油蘭州石化公司。2月29日,首批口罩機用超聲波焊接系統交付中國船舶八院、漢光重工等口罩機生產單位。

  從原材料、生產加工設備、生產線、無塵車間,到生產工人,想在短時間內跨界開工生產口罩,有一定的行業壁壘,而有一定行業交叉的服裝、車企、藥企、紙尿褲廠甚至新能源企業,也紛紛跨界。例如,熔噴布的原材料聚丙烯,也是生產汽車隔音棉的原材料之一,所以汽車廠家貨源充足。而藥企的無菌車間,可以滿足口罩的醫療器械生產標準。

  企查查數據顯示,自2020年1月1日至2月27日,全國範圍內醫療器械新增企業超3萬家。

  3月1日,兩條新的日常防護口罩生產線又運抵紅豆集團的生產車間進行安裝、調試。2月11日,紅豆集團兩條首批10萬隻日常防護型口罩順利下線。“我們利用外貿供應鏈,2-3天時間就採購到了10噸BFE99%熔噴布。”紅豆集團運動裝公司總經理高品亞說,隨後,他們將潔淨車間改造成醫用一次性防護服、口罩的生產車間,目前,日均可以生產口罩15萬隻。

  新能源企業遠景科技集團,原本與口罩並不搭界,但該集團全球供應鏈高級總監邵春雷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他們用15天建成了口罩工廠。

  “我們用了3-5天的時間,找到熔噴布等核心原材料的渠道,備足口罩生產的原材料。”邵春雷說,遠景動力電池在日本、美國還有超高潔淨車間設計運維經驗,團隊在不到兩週內,完成了無塵車間改造。而通過資源交換,遠景還為一些口罩機廠商提供鈑金件、機加工零部件。

  開足馬力的2月,由於國家隊和民間力量的齊頭並進,眼下已經迎來了口罩產量的井噴。3月2日,國家發改委發佈,截至2月29日,包括普通口罩、醫用口罩、醫用N95口罩在內,全國口罩日產能達到1.1億隻,日產量達到1.16億隻,分別是2月1日的5.2倍、12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