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從一個年輕老師做到一個骨幹教師?

卉蜀之翼


要想成為一個骨幹教師,我覺得中間的路並不好走!

首先,你得有紮實的專業功底。專業技能是在日常的教學中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從最基本的備課開始,就要認真研究課程標準,備學情,備學生,備上課流程。還要多聽有經驗老師的課,吸取有益的東西,彌補自己的不足,再進行二次備課,精心雕琢,細緻打磨!課後要及時反思,總結自己每堂課的成功之處與不足之處。

其次,要不斷的學習,不但要學專業知識,而且要涉獵廣泛,拓寬自己的知識面。要想給學生一桶水,自己就要做一條源源不斷的溪水!日積月累,自己的專業能力一定會有一個大的提高!“親其師,信其道”,一個充滿人格魅力,有知識有創意的老師,一定能得到學生的青睞,成績自然也差不了。

再次,要多參加各種形式的公開課,示範課,引領課,多向同行取經,一次高質量的公開課,雖需要然花費很多的精力,但是自己的心理素質及技能方面都會得到極大的提升。

所以,要想成為骨幹老師,沒有捷徑可走,需要腳踏實地的一步一個腳印的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


浪下白煙919


我之前也曾遇到這樣的經歷。

我剛開始從教的時候也是很多東西不懂。那我選擇的是首先先向有教學經驗的老師虛心學習。比如我在最開始上課的時候,就經常利用沒有課的時間去旁聽一些老老師的課。

通過旁聽他們的課,來和自己上課時候的狀態和教法進行對比。這樣能夠快速的找到年輕老師和他們有經驗的老師之間的差距。也是提升自己比較快的一個辦法。

第二方面呢,可以在教學之餘多做一些教學的研究。比方在新課改的這個要求下。可以利用課餘時間,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去多做一些教學上的調研。在調研的基礎上,可以結合自己平時的實踐,寫一些論文文章發表。

教研這一塊他也是一個年輕老師向骨幹教師晉升過程中的一個參考的方面。

第三方面呢,可以多參加一些類似說課比賽呀,包括平時的一些教學活動都可以積極參加。通過這些活動來和同行老師之間進行互動交流,彼此提升。

第四方面,就是多在教學上做一些思考和總結。每一學期每一學期的課上下來之後,多給自己做一些總結和反思。這對自己教學能力的提高是有很大幫助的。

第5個方面呢,就是有條件的話,能夠多去參加一些國家組織的骨幹教師的培訓學習,各個學校針對自己學校教師的培養,都經常會有這樣的一些學習的機會。而這一些機會呢,也是非常寶貴的。通常這些機會都會給到在學校教學工作中。成績比較突出,工作比較努力的一些有上進心的老師。所以這樣的機會,如果能夠把握住的話,對成為一名骨幹教師是有很大幫助的。

總之,從一名年輕教師成長為骨幹教師需要踏踏實實的在教學和教研上去多做實踐,多做努力。


閔老師專欄


一年站上講臺,兩年站穩講臺,三年成為骨幹。

如何從一個剛畢業的年輕老師成為學校裡的骨幹教師。我作為一個不算老的中年教師給你一點我個人建議,因為我就是這麼做的。

從年輕老師到骨幹教師的歷程。其實就是一個字,勤。


第一、備課勤。

備好課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所以說要充分備課,一定要寫好教案,而且是手寫教案。一堂課要反覆的認真打磨。寫好教案、做題。做好上課課件。上完這堂課以後再反覆的修改課件。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沒有充分備好一堂課是不能稱一上講臺的。所以說課前的備課非常重要。


第二。聽課勤。作為一個剛剛畢業的年輕老師。現在最缺乏的就是課堂經驗,教學經驗不足。你應該多向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學習,多去聽他們的課。所以你的課要比老教師的課要落後一點。目的就是聽完老教師的課,然後再自我總結。學習老教師的上課經驗和教學環節的處理,課堂氛圍的調動以及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等各方面都需要學習。

第三。總結勤。上完一堂課之後要及時的進行總結和反思。總結本節課存在哪些不足,還存在哪些問題需要改進,要不斷的自我反思,總結經驗教訓。為下一堂課做好充分的準備,你就在不斷的反思中。才能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



第四。做題勤。課前或課後要經常做題,要做大量的題,總結做題當中的經驗和發現問題。只要學生有的資料,你都要統統做完。以免學生問問題的時候,你回答不上來,避免發生尷尬。這樣會喪失學生對你的威信,不利你下一步開展教學。


高考大學堂


你好,我也是一個剛入職有3年輕的教師。骨幹教師是指:一是:在一定範圍的教師群體中,師德修養,職業素質相對優異,二是:具有較為豐富的教育經驗,對教育研究方面有一定興趣和較為突出的能力,取得過一定的教育教學研究成果;三是有一定知名度、被大家公認的、並對一般教師具有一定示範作用和帶動作用。

所以,對照這骨幹教師的定義,我認為年輕教師成為骨幹教師,也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打鐵還需自身硬,首先就是要提升內力

作為新教師的我們,帶著滿腔熱血,豐富的知識,但是授課能力是有限的。這個階段一定要提高自己的基本功。通過學習促成長:我們可以自己學習書籍 ,通過網絡搜索,參加線上和線下的各種各樣的培訓;通過交流促成長:可以通過參加與骨幹教師成為一對一結對活動;集體備課;參加示範課;加強交流,吸取別人好的經驗;通過實踐促成長:可以有意識的去邀請一些優秀的教學來聽你上課,聽取評價和意見;下課積極去了解學生的看法,善於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的去調整,更重要的我們可以參加一些比賽,以賽促長,與高手過招,學習他們的技巧,反思與挖掘自己的優秀特長。

第二階段:加深思考,歸納總結階段

在高速奔跑的同時,我們要給自己一段時間停下來思考,總結,去凝練自己的教學之法。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自己感興趣的地方,加強科研,教研,申請課題,發表論文,甚至撰寫教材,相信你一定可以取得一些屬於自己的教學成果。

第三個階段,打造個人IP,提高知名度

對於教師的成功來說,就是影響力,你在一定範圍內的知名度如何,學生願不願意聽你講課,同行想不想和你學習經驗。不僅,你自己行,別人說你行,說你行的人還要行,這樣我們才能起到更好的示範和帶動作用。我們可以通過參加一些有知名度的比賽,比如全國教師能力大賽,輔導員技能大賽;也可以藉助一些公眾平臺,比如微信公眾號,抖音,喜馬拉雅,今日頭條,悟空回答等,通過發表有見解的文章和視頻,更多的吸納粉絲,打造自己的個人IP。最終,你會在行業內脫穎而出。

從年輕教師到骨幹教師,這是條必經的成長之路。作為年輕教師我,也正在走在這條路上,希望我們受得住清苦,靜待花開,與君共勉,我是王小夕老師。


小夕老師話成長


作為一個有著二十二年教學經驗的老教師,很高興回答你提出的問題,你能提出這個問題,說明你積極上進,想要成長、想要進步。每一個老教師都是從一個年輕教師走過來的,都是一步一個腳印的經歷著、成長著。根據自己的經驗建議你做到以下幾點,儘快成長起來。

一. 勤學

“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首先,要學習所教學科的新課程標準,明白教學的方向,比如你是一名小學數學老師,要學習整個小學階段一至六年級的十二冊教材所對應的課程標準,通讀理解記憶,並且放在手邊,以備查詢;其次,學習教材,對小學十二冊教材內容全面學習,每一個章節、每一個單元、每一冊教材的重點、難點及前後之間的聯繫都要爛熟於心。教師就如同出租車司機,只有對教材熟悉了就如同司機對道路熟悉了,才能更快的把乘客送達目的地。如果司機對道路不熟,拉著乘客亂轉圈子,那是要捱罵的;然後,多看一些報刊雜誌、有關教育的一些書籍、資訊,及時把握教育的動向,樹立新的教育理念,掌握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最快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二. 多聽

多聽一些名師名家的課,從網上查找一些名師的課及報告,多收聽、多分析、多學習。從中找出自己與名師的差距,反覆學習、反覆練習。平時,多聽本校的一些有經驗的老師的課,像我們學校每學年都要搞師徒結對子活動,一名師傅可以帶一位或者幾位年輕老師徒弟,師傅對徒弟的備課、教案書寫、課堂教學、班級管理、作業批改等都要指導。徒弟幾乎每天都要到師傅班級去聽課,去學習。在師傅的帶領下,徒弟會快速進步。學年結束,學校對師徒進行綜合考評,督促師徒共同成長。

三. 善思

有個年輕的伐木工人,在一家木材廠找到了工作,工作條件不錯,報酬也不低。老闆給他一把利斧,並給他劃定了伐木範圍。他很珍惜,下決心要好好幹。 第一天,他砍了18棵樹。老闆高興地說:“不錯,就這麼幹!”這個工人很受鼓舞。 第二天,他幹得更加起勁,但是隻砍了15棵樹。 第三天,他加倍努力,可是僅砍了10棵樹。 這個工人覺得很慚愧,跑到老闆那兒道歉,說自己不知道怎麼了,好像力氣越來越小了。 老闆問他:“你上一次磨斧子是什麼時候?” 這時年輕人悔悟道:“我天天忙著砍樹,竟忘記了抽出時間磨斧子。”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在忙著工作之餘,要學會及時反思,一節課成功在哪裡,失敗又在哪裡,哪些地方需要堅持,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及時寫教學反思,才能快速成長。我們不能只顧埋頭拉車還要抬頭看路,我們要時時看看我們有沒有掉隊或者有沒有偏離正常的軌道,否則我們用再大的力氣拉車也是白費。


致知在格物927


從一個年輕的老師如何成為一個骨幹的老師,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夢想和追求目標。我自己就是這樣,從一個行政職員,一步步走向中學高級教師和副校長崗位的。

首先,很重要的是你要熱愛教育工作。

這一條,看似老生常談,但確實是一個好教師的重要前提。只有你熱愛,才會有熱情,才會努力地把本職工作做好。

如果你當時報考師範專業時,就是你自己的最愛,而且通過職業性格測評,你的性格特質是適合做老師的,那我恭喜你了。相信你會很快愛上這份工作的。

如果你當時是非本意報考師範專業,是不得以而為之。而且感覺自己不是太喜歡做孩子王,那要怎麼辦呢?也是有辦法的,那就需要自己慢慢地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多關注自己有成就感的行為。比如,自己的某一節課受到孩子的歡迎了;有一個學生在你的幫助下進步了等等。很多的,只要你有這個意識。一定會找到當教師的好感覺。

其次,要善於學習,多聽課,多鑽研

學校的教研活動是挺多的。除了自己認真備課以外,還有每週的集備、教研組活動、聽課活動等等,對老師的專業成長很有幫助。因此,你要積極參加活動,多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

作為新老師,學校一般會幫你找一個有經驗的老師帶你。這些都是幫助你專業提高的很好資源,要充利用。

我特別指出互相聽課非常重要。作為新老師,建議跟著同年段、同學科的老師聽課。多聽骨幹老師的課,也要適當聽些一般老師的課。這樣,通過比較,你就會感知道什麼是好的課。這課好在哪裡。再反思自已的教育、教學實踐,你就學到啦。

最後,全面瞭解教師職稱評定的具體要求

這一點其實很重要。之前,這方面我就做得不是太好,在職稱評定上走了些彎路。教師職稱,等級不同,工資待遇就不同。象在中學,可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有的同一級別中還有不同的檔。中小學教師職稱級別和要求,略有不同。這些內容,通過網絡就可以找到。或者向學校辦公室負責人事工作的老師那兒瞭解。

不同職稱的評定,就如同玩遊戲衝關。讓你有目標,知道往哪兒走,怎麼走。就會少走許多彎路。儘早根據要求準備各種的條件。通過不斷地學習和實踐,相信你會很快從新老師中脫頴而出,成為年青的骨幹老師。加油💪

我是你的同行靈老師,歡迎交流,請關注。


靈老師


要想從一個年輕老師變成骨幹老師,可以通過以下方面去努力。

1.先練好教師的基本功,比如三筆字,就是“鋼筆,毛筆和粉筆字”,同時,練好普通話,這是骨幹老師的必備條件,必須紮實掌握好。

2.學會備課,包括“備教材,備學生,備家長”。這是教師技能中最主要的,只有能理清教材的重難點,並且知道怎樣的教法適合自己的學生,才能把學生帶到知識的殿堂。

3.學會班級管理。一個班幾十個孩子,聚在一起會發生各種各樣的事情,教育遠不止教知識那麼簡單,還要交學生理想,品德,與人相處等等,還要制定行之有效的班規,以及獎懲制度,一個好的班主任,必須是好的管理者。

4.要經常寫教育故事,善於從實踐中總結出教育方法,並寫成論文,或者進行課題研究,把自己從實踐中的收穫推廣給更多的人,發揮一個骨幹教師的光和熱。



柳生飄絮


一個年輕的老師想成為骨幹老師,作為一名同行,我給你幾點建議。骨幹教師我認為分為兩種,第一是教育教學能力,第二是處理學校各種事務能力即領導能力;兩者其實可以結合;

第一打鐵還需自身硬。

我們本職都是工作都是教師,一定要把自己提高教學能力,在平時多備課,備學生備方法,認真寫教案,把課教好,這是作為教師的基本能力;也是走上領導崗位的有利條件;

第二勤思考,勤學習。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我們在工作之餘一定要多思考,多總結,然後根據自己的不足查漏補缺,補齊自己的短板,比如說優質課,就是我們教育教學的基本證明,含金量也比較高,這裡我們就需要了解我們蔣優質課的條件,能力,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提高自己的水平;領導骨幹就是越到不會解決的問題多請教,比如說怎麼接待家長,怎麼解決有問題的學生,怎麼幹好上級領導交代的任務等等,諮詢有經驗的老師,汲取經驗自己平時總結,就會一點一點進步;

第三多實踐,多鍛鍊。

實踐是檢驗理論的唯一標準,同樣實踐也是提高我們自身能力的絕佳途徑,堅持不怕苦不怕累的態度,利用學校的各種機會鍛鍊自己,多參加教育教學比賽,校內公開課,區級優質課,市級比賽。行政能力就要做好上級安排的任務等等。

堅持用心,堅持,你就會成長,就就會成功,願你快速成長,成為骨幹教師。


處處皆教育


年輕老師到骨幹老師這需要一個過程,時間上也有長有短,具體奧秘就看你自己和機遇。還有一個就是平臺,處於什麼樣的平臺,那你邁向骨幹老師的時間就會影響這你的快慢。據說有這樣一個案例,有一個實習老師因為院裡有一個下鄉支教的名額,她果斷的去參加了,這可能就是她的一個機會吧,一年回來以後分配到一個資質更好的學校當老師,上頭也看好她,就在新學校的任教期間被評的職稱不再少,骨幹教師也是囊中之物,也有在學校裡不斷努力的帶學生然後帶出了很多優秀學生,升學率也很高,給學校輸送了大量的優質高材生,然後也在自己的努力鑽研下也上了骨幹教師,雖然過程比較長,時間也比較長,但是這都是努力積累了自己的教學經驗,是實力的體現,最終獲得了自己想要的骨幹教師,這是實至名歸也是風雨過後見到美麗的彩虹。


夢西行得大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