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說了句“我以後會幫我弟,但不會養他,我對我弟好不是應該的”,我父母說我冷血,我做錯了嗎?

魍歿


這事情你該這麼看,什麼事情都有個度,但是這個度包含兩個方面,一個,你對你弟的幫助有個度,大家長大後,各有各家庭,誰也不是馬雲,都有孩子老婆要養,幫助無底線,那是不現實的!從這個意義上講,你是對的!

還有一個度就是你講話的尺度,你說的這個道理,對不對?對!!你這話,對陌生人,對朋友,對任何人說,都沒問題,但是你在你父母面前說就是錯,沒有掌握好度!

父母是過來人,他們也不是不明白這道理,但是對他們來說,你們都是他親骨肉,是親兄弟,希望你們一輩子相親相愛,這願望是必定客觀存在的!你當著他們面,把這殘酷的現實撕開那一瞬間,除了傷他們心還有啥作用嗎?


橋哥哥橋


理當如此。父母過度的溺愛只會毀了他。我大舅哥就是如此,從小沒吃過苦受過罪,岳父母把所有的事都解放了,大女兒滿月後老人帶,兒子上幼兒園時也放家裡老人帶,孩子放家裡開始吃喝穿都是老人管,現在兩口子四十多歲的人了,每年借錢給孩子交學費,親戚目前為止借了個遍,老賬幾年了的都沒還過。前幾天又找老人要了幾千塊錢出去掙錢去啦……借我們的也不知道啥時候能還上,我甚至已想好最壞的結果,現在我教育我兒子這就是反面教材!


常1317556


兄弟姐妹到底要怎麼相處,我到現在也沒有想清楚。

曾經以為古書上說的“兄友弟恭”,就是最好的兄弟姐妹相處方式。

我們家裡面姐姐弟弟相處也比較融洽,直到一次吵架之後,這次吵架還不是姐弟的爭吵。

弟弟娶了一個女孩,這個女孩說:“我在傢什麼活也不幹,我為什麼去你家要幹活?”所以她在我父母家也什麼也不幹。

她去我父母家,真的什麼也不幹,就是吃飯上桌,吃完放下走人。

我觀察了很久,終於明白父母是想看孫子,小孫子特別黏人,他媽媽來他才能來。所以父母就忍了。

所以我們也忍了。畢竟她們一年也回來不了幾次。

我並不能理解孩子舅媽的做法,因為在我們家本來就沒什麼活,我媽媽一生勤勞,根本看不得別人幹活,孩子舅媽對於我這個做姐姐的來說也是客人,誰家會讓客人幹活?頂天擺擺筷子,拿拿碗。大家其樂融融,難道不好嗎?

不懂。

可是有一個人忍不了。

我十幾歲的女兒有一天問我:“媽媽,為什麼舅媽可以什麼活都不幹,而我要幫姥姥做飯,擺桌子,刷碗?”

我對女兒說:“因為舅媽還沒有長大,丫頭不要跟她一般見識。”

這番談話並未能阻止接下來發生的事情。

去年過年,大家又相聚一堂,沒想到這個丫頭當面和她舅媽吵了起來,覺得她憑什麼如此理所當然,看著年過八旬的姥姥做飯,卻一點點表示都沒有。

她說,不過添雙筷子的事兒,又說我女兒發瘋。

結果可想而知,大家不歡而散,大過年的。

後來,孩子舅媽就再也沒有去過我父母家了,當然小孫子也不會去。苦了父母。

我們姐弟間本來關係是很好的。

這件事情發生之後,我知道丫頭有處理不當的地方,而弟弟一家可能也在等著我們的道歉,但是我做不到。

因為我完全沒有辦法原諒孩子舅媽的態度沒辦法理解她所作所為的理由

之後,我們姐弟的關係就這樣凍結了。我們還會聯繫,但是總有一個禁忌,一個冰區,使我們很難舒暢。

我告訴你這個故事,是想告訴你,不要說未來的事情,即使是你認為的真理,因為不一定合適。

就像我的女兒,她做了她自己認為勇敢而正確的事情,她認為,要讓舅媽改正。

可是結果呢?結果是讓她的姥姥和姥爺受苦。

父母有時候是很奇怪的生物,他們願意相信童話。

世上即使有童話,這個童話也可能會莫名其妙終結。

所以不要說,不要去受無辜的傷害。

兄弟姐妹一程,好好珍惜這段緣分。也許你們會活出一段蘇軾與蘇轍,也許就像故事中的姐姐和弟弟,誰來養誰呢?


紅樺南


你弟是殘疾人?為什麼要你養他生活不能自理?



隆中天下


他們說你冷血,你就說他們自私不就得了?都是差不多的他們沒資格去教訓你也沒資格去指責你。他們自己親生孩子不去自己負擔,想把這個重擔推卸責任給你他們不自私?他們如此自私你冷血又何妨?加上孩子是父母的養老保險,你也需要你自己養老保險的,難道你能指望你弟弟給你養老?做夢都知道不可能,不和你搶遺產都算好了。法律也規定只有親生父母有義務養育自己子女,你一個哥哥和你有啥關係?你不會得到任何權利所以你就沒有任何義務。幫是人情不理也是道理。你憑啥為別人的養老保險埋單?你以後也會有自己的小家庭,那時候你的負擔會更重,憑啥你要替你父母做嫁衣幫他們埋單?冷血不冷血隨意,反正都是別人一句話的事情你又不會少一條毛和少一分錢。但如果你養你弟弟每個月起碼白花花地花出去每個一千幾百不在話下,到時候連老婆找不找得到也不知道了,孤獨終老?人只要活得幸福肩上的擔子生活的擔子少一點缺德一點還更好。如果美德並不能為你帶來實際利益還不如適當缺德來得快活。


毛線小乖


你的價值觀完全正確,如果你是男的,我要給你點贊,如果你是女的,我要給你點100個贊。

升米養恩人,鬥米養仇人,差不多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兄弟間相處也是這麼個道理,兄弟姐妹之間相互幫扶是很應該的,但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他困難的時候,你幫助他,能讓他走出困難,並且對你心存感激,這樣他也能在實踐中尋找到做事的方法,提升自己,從而自食其力養活自己。

而如果你一味的去把他所有的都做得周全了,差不多就是養活他的意思,那麼就會讓他對你產生一定的依賴,也讓他有一種不勞而獲的享受安逸感,並不是說你的兄弟有多壞,只是人性使然,這樣長此以往,他就會賴在你的身上,而他自己也會慢慢的廢掉,這顯然不是一個好的結局。

所以適當的幫扶是可以的,但是完全的養育不是兄弟該做的,你做的完全正確,說的也完全正確,但是建議不用刻意在父母面前強調,畢竟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之間相互幫扶彼此共進退,你如果過分的強調,大部分的父母由於感情因素的影響,都會理解不了這樣的想法而產生牴觸情緒,不利於家庭和諧。






笑三笑愛開箱愛生活


很高興回答您這個“扶弟”的問題。關於該不該“扶弟”,怎樣“扶弟”的問題,網絡上幾乎天天都有討論。既然您提出這個問題,那麼咱就再說上一些,希望對你有一點幫助。

在這個世界上,親情是很重要的感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愛情都沒有親情穩定,因為戀愛可能分手,婚姻可能離婚,而我們與父母、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是永遠不會改變的。

對於長大的我們,孝敬贍養父母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而對於兄弟姐妹,從法律上來說,我們幫助是情分,沒有條件,不幫助也不算什麼大錯。因為弟弟十八歲之前,你父母應該承擔他所有的責任,十八歲他成年以後,生活的好壞,他就要對自己負責了。

當然,如果孃家和弟弟經濟條件不好,而你生活過的不錯,因為親情的關係,適當的幫助一下弟弟也是應該。不過,這裡有一個條件,就是作為你的弟弟,他自己也應該積極努力上進。否則,你再怎麼幫助,也是無濟於事,砸出去再多的錢也等於丟到無底洞裡。

還有一個問題,如果你結婚了,那麼即使弟弟再需要錢,你再想要幫助弟弟,也應該徵得你老公的同意。有的女生會說,我幫助弟弟怎麼了,不是應該的嗎?在這裡我要告訴這些女生,至少不是完全應該的。因為結了婚,你小家裡的錢就是你與你老公的共同財產,所以,如果要給你弟弟錢,應老公同意才行。如果老公不同意,這個錢你就不能給,你也沒有把你老公的錢給你弟弟的權利。否則,為了你弟弟,你的小家肯定會為此鬧出矛盾甚至裂痕。

所以,我總體是贊成你的觀點的,弟弟是你父母生的,所以你的父母就應該對你弟弟負起責任,以後你可以適當幫助弟弟,但“伏弟魔”千萬不能當、不要當、你也當不起。你父母說你冷血,我覺得你父母是有重男輕女的思想,有點不考慮你的感受,不考慮你也有你的生活,所以是不對的。

你是一個思想成熟的姑娘,和你父母好好溝通一下相互的觀點,相信你把所有的道理說給他們聽,父母也會理解你的。祝你們全家幸福。歡迎有不同看法的朋友評論指正。


以優雅的姿態


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的舞臺,父母覺得弟弟的舞臺由你搭,戲還得幫他唱,你不樂意無異於冷血。其實人生舞臺要自己搭,有多大能力做多大粑!你相當於把弟弟託到了一定的高度,又涼在那裡不上不下,外人來看也是有問題。鬥米養恩擔米養仇,平時的幫助要控制在鬥米以內,而你的實際情況是,幫了第一擔米後發現不妥,覺得不能幫第二、第三…你說呢?反過來看,弟弟自己的舞臺呢,被你的擔米攪黃了,這是仇。不知我是否說明白了[摳鼻]


用戶5417201014900


你父母活了這麼多年白活了。想事情太自私。女孩以後嫁為人婦,很多事情會掣肘難行,顧慮重重。結婚了和沒結婚差別巨大。稍有不慎會毀掉一生的幸福。你說話也是太直白,這樣有點傷人,委婉表達意思即可,該怎麼做就怎麼做。反正人在做天在看,即使鬧掰的一天無數的人都知道誰對誰錯即可。


大飛1213


你這樣做是沒錯的,這樣說,讓父母覺得冷血也沒錯。就像夫妻兩個都是上班族,經常加班都要忙死的人,的確很少照顧父母,但你告訴父母,我們很忙不能照顧你們,那你就是個冷血,哪怕你騙他們,過幾年辭職專門照顧他們,他們知道是假的也會很欣慰。你這種說法,就是冷血,明白嗎?你可以不養弟弟,但可以讓父母知道,你可以提父母照顧她,讓父母放心就是,明白了不?年輕人,你也會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