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通102 (散文)

母親過世後不久,公司搬家,我開始坐運通102上下班。至今已過十年。

01

剛開始那一年,車很破舊,土黃色,冬天沒有暖氣,夏天沒有空調,換車型後才好了。好在大多數時間人都不多,可以有位子坐著,或看窗外從春到冬的風景,或戴上耳機聽歌、學英語,或發呆,或聽身旁同事的絮叨,人多擁擠時默默扶我一把。

還有一些時候,是想念母親。特別是在柳樹開始抽芽,梧桐花開始飄落的春季。無數次,我揣著頭天晚上母親痊癒的夢、母親在另一個世界和我說話的夢上車,直到下車還恍惚不已。也有無數次,下車後往家走的路上,我用舒婷的那首詩《呵,母親!》和母親對話,無聲地,出聲的。我想念母親,我相信她也在某一個地方想念我。

運通102 (散文)

02

去車站的路上會經過河邊的一小片空地。前兩年每天早上都能看到一個六十來歲精瘦的老人,和不同的人練習推手,彷彿是很隨意的一推一擋,對面的人總會輕易地被他推開。後來,漸漸地竟然也會有人把他推開了。

最近這一年,練推手的老人不來了,新來了一個四十來歲的男子,每個清晨低垂著眼皮練著一套不知名的拳法。像太極又不是太極,動作都很慢很靜,既舒展又收放自如,既輕巧又好似挾著雷霆萬鈞的氣勢。


運通102 (散文)

車上有一個四十多歲戴眼鏡的售票員給我的印象很深。剛換車型不久的時候,車上自動報站和介紹景點的廣播還沒跟上,只有他,除了每到一站低聲報站名外,如果到了有典故的站,還會把固定的景點介紹詞背一遍。

比如到了大觀園,他會低聲說:"大觀園,是北京市的著名景點,是一九八二年為拍攝電視劇紅樓夢而修建的,裡面有皇妃元春省親的別墅……"車到了陶然亭公園南門、永定門、天壇南門,他也會把這些站的特點介紹一遍。說的時候,他多數是低著頭,像自言自語,語氣裡甚至有些暗藏的拘謹。但如果碰到有老人或需要幫助的人上車,他就會很熱心的張羅,直到幫他們把座位安排妥當,才會踏實下來。因此,每次他的車上,總會洋溢著一種淡淡的溫情。

看到他的時候我常想:一個人,不管在什麼位置,他只要用心做,總會有人能感受到,並把感動傳遞下去。

03

經常坐車的有一個瘦瘦的二十多歲的女孩,我第一次見她的時候,就眼前一亮。她不是那種張揚的美,頭髮有點黃,是天然的黃,軟軟的,皮膚白皙,眼角微微上揚,是俗稱的丹鳳眼吧,小巧的鼻子,薄唇,下巴很小。每次上車後,她都會一成不變地掏出紅色的手機看小說或者發信息。如果有相機,如果可以的話,我會很願意把她白皙修長的手指和那手機拍下來,一定是一幅美好的畫。


運通102 (散文)

還有一個三十多歲的女子,第一次看到她的時候,我驚詫於那和唐朝仕女圖上的女子驚人相似的沒什麼立體感的側臉:一樣挽起的髮髻,一樣突出的額頭,一樣細長的眼睛,一樣略長的鼻子……我禁不住猜想:她的正臉該有怎樣的風情呢?有一天終於看到她的正面的時候,我有略微的失望:她的臉有點歪,整個身體都有一種不協調感,好像和周圍的世界格格不入。

一次刷完卡準備下車的時候,她的卡掉到了地上,她想去撿,卻遲遲彎不下腰去,旁邊的一個小夥子趕緊幫她撿起來。她用很慢的速度下了車,我才發現,她的一條腿有點問題。看著她拖著腿慢慢走遠,我心裡竟有些難受起來。

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沒再見到她了,心裡隱隱有些擔心。這個有著仕女一樣側臉的女子,她有著怎樣的生活呢?

04

運通102途經西客站、北京南站、永定門長途汽車站、趙公口長途站,因此常會有拎著大包小包行李的人上下車。車上常有汗味、包子味、煎餅味,常聽到用各色方言接聽電話的聲音,這是一個小小的社會,同時也是一個移動的落腳點。

公共汽車,真是一個有意思的所在,認識不認識的人來了,去了,有人去終點,有人中途下車……如果拍成電影,再用慢鏡頭播放,是否會有宿命的意味呢?又或者,母親也只是提前兩站下車,又去趕另一趟公交車了吧?

運通102 (散文)

想念冬季雪後車窗上松針狀的冰凌了,但現在才剛春天。不過我不急,來日方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