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鄭和下西洋比西方早半個多世紀,為什麼中國沒能就此進入大航海時代?

1前1


動機不同導致的結果也不同。

鄭和下西洋的動機主要是永樂皇帝派他出海尋找失蹤的建文帝。

而歐洲國家,他們的動機很純粹,就是為了金子。

當哥倫布從西出發尋找他心目中的印度時,誤打誤撞走進了新大陸。然而回到歐洲的哥倫布也不知道那是新大陸,仍然以為是印度!他依然吹牛道:印度那邊遍地黃金,而且往西出發更近。這也使得歐洲人為了金子夢想紛紛加入了大航海,這幾乎是個全民參與了,不像明朝時期,只有皇家有能力去。

有人說,如果鄭和當年航海不往西走,往東走的話,那我們不是要比歐洲人早發現新大陸嗎?

即使鄭和真往東走,這條路也行不通。

美國西海岸全是連綿不絕的山脈,別說登陸困難,上去了那樣的貧瘠之地也生存不了。



與子同袍


所謂大航海時代,其實也就是開啟了列強徵服世界,讓世界各地成為他們殖民地的時代。鄭和下西洋起始於1405年,終止於1433年,比西方大航海時代早了半個多世紀。

西方是在15世紀末,16世紀初才開啟的大航海時代,為何當時的大明朝沒有提前開啟大航海時代呢?

很顯然物質條件已經成熟,當時朱棣也已經稱帝,大明王朝一片祥和,難道明朝統治者就沒有考慮過通過大航海去征服世界各地嗎?

01鄭和下西洋和西方大航海的目的完全不同。

朱棣打下了天下以後,很多人還是覺得他這是在篡位。他的確是篡位了,但是必須要糾正當時所有人的想法。為此他發動了鄭和下西洋的行動。

鄭和下西洋的真實目的,其實我們現在不能調查清楚,因為真正的秘密,永遠隱藏在朱棣和鄭和兩個人的心裡。不過大致可以猜測一下,可能有這麼幾個目的。

  1. 第一,打造萬國來朝的太平盛世。朱棣希望把大明王朝,尤其是自己統治下的這個時期,打造成遠邁漢唐的太平盛世,重塑唐太宗時期萬國來朝的景象,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2. 第二,彰顯合法的繼承權。朱棣是朱元璋的兒子,完全有資格繼承皇位。可是西洋諸國還不清楚這是怎麼回事,鄭和這一趟出去,就是為了告訴大家,建文帝下臺了,朱棣上岸了。
  3. 第三,尋找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靖難之役後,一把大火把南京皇宮給燒了,朱允炆本人卻不知所蹤,
    有人說他下西洋去了,為此朱棣派遣鄭和前去西洋尋找朱允炆的下落。

這三個目的,可能同時存在,又或者只有其中一到兩個。反正朱棣手裡有錢有人有技術,自然是為了達到目的,不折手斷了。

而西方大航海是為了什麼呢?當時歐洲諸國正值文藝復興時期,可是西方國家的地盤資源都非常少,他們迫切地希望能夠和東方大國進行交流往來。

三年遣中官鄭和使其國。明年,西王與東王構兵,東王戰敗,國被滅。適朝使經東王地,部卒入市,西王國人殺之,凡百七十人。西王懼,遣使謝罪。帝賜敕切責之,命輸黃金六萬兩以贖。六年再遣鄭和使其國。西王獻黃金萬兩,禮官以輸數不足,請下其使於獄。帝曰:“朕於遠人,欲其畏罪而已,寧利其金耶?”悉捐之。自後,比年一貢,或間歲一貢,或一歲數貢。中官吳賓、鄭和先後使其國。---《明史》

貿易交換、資源掠奪、土地佔領、開闢一個新國度等等這一系列的目的,才是西方諸國開啟大航海的真正目的。

他們是務實主義者,出去一趟花費巨大,需要依靠豪族們的捐贈才能做到。為此他們回來的時候必須要給予投資者足夠的回報,這樣下一次航行才能具備充足的資金。

02當時大明朝經濟發達,資源豐富,且是農耕社會,沒有必要對外擴張。

相比較西方諸國地盤小、資源匱乏的狀況,大明王朝完全沒有這方面擔心。因為大明朝地大物博,而且有相當充足的勞動力,完全可以保障整個國家的運行。

所取無名寶物,不可勝計,而中國耗廢亦不貲。自宣德以還,遠方時有至者,要不如永樂時,而和亦老且死。自和後,凡將命海表者,莫不盛稱和以誇外番,故俗傳三保太監下西洋,為明初盛事雲。---《明史》

對外的貿易活動對大明朝來說,其實沒有實質性的作用。為此大明王朝根本沒必要開啟大航海時代,他們就算是出去,那也是扶貧之路,而不是掠奪之路。

大明朝不願意開啟大航海時代,具體來說,也有這麼幾點原因。其實每一點,都跟當時大明朝的國情有著重要關聯。

  1. 第一,大明王朝的經濟發達,沒有必要浪費精力出去搞貿易。鄭和下西洋走了一趟,大多數都是虧本的買賣,所以大明朝覺得根本就划不來。
  2. 第二,大明王朝以農耕經濟為主,糧食產量足夠全國人吃用,而且地盤太大,耕地眾多。他們完全沒有必要到海外尋找什麼新的根據地。
  3. 第三,大明王朝資源十分豐富。當時不需要石油之類的資源,所以但凡有需要的資源,大明王朝自己都能開採,而且量很充足,根本不需要出去費力尋找。

由此可見,大明王朝選擇在鄭和下西洋以後,結束航海任務,不再開啟大航海時代,是有著自己重要的現實條件的。

朱棣時期,曾經嘗試過大航海,鄭和下西洋就是最好的證明。可是撒了很多錢出去以後,卻沒能夠換回相應的回報,這讓明朝統治者十分苦惱。為此明宣宗朱瞻基只好停掉了鄭和下西洋的活動。

03閉關鎖國的國策到來,終結了這一時代的開始。

1433年,鄭和下西洋結束的這一年。明宣宗朱瞻基放棄了下一次航海的計劃,在他看來這完全是吃力不討好的活動。

  1. 自己的爺爺和父親熱衷於此,那是有客觀原因的,可是朱瞻基必須要冷靜看待這件事,畢竟地主家的傻兒子就算再傻,也必須要知道地主家也沒有太多餘糧可以這麼撒了。
  2. 明宣宗一方面宣佈海禁,一方面又開始延續自己祖父、父親們的工作,繼續修築長城。這一系列措施,正兒八經地告訴我們,大明王朝開始閉關鎖國了。
  3. 很多人認為清朝才是閉關鎖國的開始,其實從明宣宗時期,大明朝已經開始了閉關鎖國。既然出去沒什麼好處,而外面的人還想進來撈點好處,為什麼不鎖上門呢?

此後大明王朝又遇到倭寇這一強大的侵略者,所以他們對海禁更加嚴格,徹底實行了海上封鎖,從此徹底成了閉關鎖國的國家。

西方大航海在這段時間已經初具成效,他們從世界各地掠奪大量資源、人力,從而壯大了自己的經濟實力,得以在日後稱霸世界。

若奸豪勢要及軍民人等,擅造三桅以上違式大船,將帶違禁貨物下海,前往番國買賣,潛通海賊,同謀結聚,及為嚮導劫掠良民者,正犯比照已行律處斬,仍梟首示眾,全家發邊衛充軍。其打造前項海船,賣與夷人圖利者,比照將應禁軍器下海者,因而走洩軍情律,為首者處斬,為從者發邊充軍。---《大明律》

可是明朝卻不願意去看這些事情,他們似乎覺得這些國家不足為慮,根本就威脅不到自己龐大的帝國。反倒是北方的對手和倭寇更讓他們擔心。

總結:大航海時代成就了西方,東方一度落寞。

其實不僅大明王朝閉關鎖國,後來日本在豐成秀吉一統天下以後,德川幕府也實行了長期的閉關鎖國政策。

可以說當時的東方強國,都採取了這一統治措施,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普通人逐漸開智,封建統治已經無法穩健地魚肉百姓了。

只有將整個國家封鎖起來,再採取高壓政策,讓百姓為了活下去,只能拼命幹活,最後再收穫那麼一點點報酬,他們沒有時間思考,沒有機會走出去瞧瞧。

最終封建統治者的目的的確達到了,可是東方強國們,也一個個都被西方列強給遠遠甩在了後面。

日本和清朝相繼被大炮轟開了國門,德川幕府和滿清政府兩百多年的統治相繼結束。大航海時代對西方人的眷顧,使得東方大國在那個時期一度落寞。

《明史》

《大明律》


江湖小曉生


大航海時代,又被稱為“地理大發現”,因為它是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系列地理學上的重大突破:

達·伽馬開闢了了繞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直達印度的新航路、哥倫布發現了美洲、麥哲倫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

然而,地理學上的重大突破,極大地促進了歐洲國家的海外貿易,刺激了葡萄牙、西班牙、英國、荷蘭等國家對美洲、非洲、亞洲的殖民征服,為資本主義在歐洲的興起完成了第一次原始積累,其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過分。

遺憾的是,雖然在1405年,明朝就開始了浩浩蕩蕩的鄭和下西洋,早於比大航海時代;鄭和下西洋船隊的規模,也遠遠大於亨利王子、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等人的船隊。但是,明朝仍然與大航海時代擦肩而過,沒有參與到這項人類歷史上極為重要的文明進程。

那麼,明朝為什麼與大航海時代擦肩而過呢?

一、明朝缺乏參與航海大時代的動力

葡萄牙、西班牙、英國、荷蘭等歐洲國家為什麼熱衷於參與航海大時代?簡而言之,他們都是國土狹小、資源短缺的國家。當陸地資源已經被髮掘到極致後,他們只能到海洋上尋找生存發展的機會。

恩格斯就曾經寫道:“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個遠東尋找的是黃金;黃金一詞是驅使西班牙人橫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語;黃金是白人剛踏上一個新發現的海岸時所要的第一件東西。”黃金、絲綢和香料等資源,正是歐洲國家參與航海大時代的強勁動力。

15世紀初——16世紀初的古代中國,正處於明朝最鼎盛的階段。彼時的明朝,國土廣袤,人口眾多,農業發展到一個比較高的水平。曾經於1574年來到中國福建停留了兩個月零九天的西班牙人馬丁·德·拉達驚歎於中國的富足:“人們食品豐富,講究穿著,家裡陳設華麗,尤其是,他們努力工作勞動,是大商人和買賣人,所有這些人,連同上述國土的肥沃,使它可以正當地被稱做全世界最富饒的國家。”

“全世界最富饒的國家”,怎麼可能產生冒著生命危險到海上去搜尋新大陸的探險家呢?

二、明朝不需要海上的新航線

在15世紀之前,東方、西方之間通商的商路不暢,成本很高,使得從東方運到西方的貨物價格是原價的6——10倍。為此,歐洲國家繼亟需開闢一條從歐洲到亞洲的新航線。

古代中國是一個農業國家,大部分地區處於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狀態,不需要從歐洲進口貨物——那時候的歐洲,也沒有拿得出手的貨物出口到中國。在明朝初期,中國為了防止倭寇對沿海地區的侵擾,甚至一度出臺了禁海令,禁止中國商人到海外經商,也限制外國商人到中國進行貿易。這等於是將已經開闢的航線都堵死了,更別說開闢新的航線了。

所以,中國根本就不需要開闢海上的新航線。

三、明朝遠洋航行技術已經落後於歐洲國家

15世紀初,得益於科學技術的提高、地理知識的進步和造船能力的加強,歐洲國家的遠洋航行成了一件“瓜熟蒂落”的事情。

中國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可中國卻不是海洋國家,而是一個大陸國家。中國南方與北方、東方與西方之間的交通運輸,除了依靠陸路外,就是依靠京杭大運河,而不是海路。這就使得中國的航海技術落後於歐洲國家。

唐朝是公認的盛世,可鑑真東渡日本,經過了5次失敗,到第6次才成功。可見唐朝時期的航海技術並不高。古代中國航海能力最高的是宋朝,宋朝沒有實行禁海令,海外貿易相當繁榮,航海技術得到大幅度提高。可在宋朝之後,航海技術再次下降。明朝時期,著名的鄭和下西洋,是沿著海岸線航行,其難度遠遠比不上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等人的遠洋冒險。

所以,就算明朝有探險家參與航海大時代,也註定走不了多遠。

四、明朝的遠洋航行缺乏利益支撐

古代中國建立了一套“朝貢體系”。在“朝貢體系”下,各國遣使前來中國進貢,中國則根據“薄來厚往”的原則,給予幾倍、幾十倍的賞賜,務必使得各國使臣滿意而歸。

鄭和下西洋也是這種“朝貢體系”的表現之一。鄭和下西洋沒有任何商業目的,船隊的造價卻很高,船上裝載的賞賜物品更是花費不菲。據《廣志繹》卷一記載:“國初,府庫充溢,三寶鄭太監下西洋,齎銀七百餘萬,費十載,尚剩百餘萬歸。”這就是說,鄭和下西洋耗費了600多萬兩銀子。當船隊從西洋返航時,寶船裡面沒有裝載來自外國的實用商品,卻是一些昂貴的珠寶之類。

由此,輔佐明孝宗實現“弘治中興”的大臣劉大夏批評說:“三保(鄭和)下西洋費錢糧數千萬,軍民死且萬計,縱得寶而回,於國家何益?此特一弊政。”這種說法,不無道理。

既然遠洋航行缺乏利益支撐,那麼鄭和下西洋被停止就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

相反,歐洲都是一些窮國家,連王室都窮得叮噹響,不得不找商人借錢用。既然遠洋航行是一件有利可圖的事情,那麼,上至王室,下旨平民,大家都願意齊心協力地參與遠洋航行。

事實上也是如此。葡萄牙亨利王子是遠洋航行的推動者和組織者,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等人都得到了王室的支持——西班牙國王還與哥倫布簽訂了著名的“聖大菲協定”。這份協定規定:“西班牙國王是一切新發現土地的宗主和統治者,任命哥倫布為上述地方的總督、欽差大臣和海軍司令,有權獲得當地總收入的1/10。”



沒有雨傘的人要努力


為何是西歐人開啟大航海時代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窮則思變”:葡萄牙及西班牙開啟大航海時代,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尋找金銀。

15世紀末,金銀成為歐洲的貨幣,西歐的國王貴族和商人開始追求大量的黃金和白銀,形成一股貴金屬熱。

哥倫布就說過:“黃金是一個奇妙的東西。誰有了它,誰就成為他想要的一切東西的主人。有了金,甚至可以使靈魂進入天堂。”

然而歐洲金礦罕有,只有德國有少量的銀礦。自古歐洲人就相信東方有大量的金銀,這使得西歐人決心遠渡重洋、到富庶的東方去探險。

當時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又控制了陸上絲綢之路,到東方尋找財富就必須開啟新航路。

恩格斯說:“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個遠東尋找的是黃金;黃金一詞是驅使西班牙人橫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語;黃金是白人剛踏上一個新發現的海岸時所要的第一件東西”。

第二,“遠洋技術條件具備”15世紀時,歐洲人已能製造多桅快速,載重數百噸甚至千噸適宜遠航的大船。

四大發明之一指南針,經阿拉伯人之手14世紀傳入歐洲,古希臘地理學家的地圓說,越來越被人們接受,總之科學技術的提高和地理知識的進步,使遠洋航行成為可能。

第三,“亂則生變”;歐洲小國林立,各行其是,相對有尋找新機會的空間。

15世紀末伊比利亞半島上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已經完成領土統一和實現中央集權。

兩國在陸地上根本無發展機會,兩國的專制君主以及貴族、商人,為積累黃金、白銀,擴張勢力,積極支持航海事業和開闢直通印度的新航路。

第四:“地緣條件”西歐離美洲只隔著大西洋。

大航海時代最偉大之處,不是開通東西海上航路,而是發現了新大陸(美洲),而美洲本土力量相對於當時的西歐極其的弱小,使得西方人可以在美洲殖民。

當時的東方自給自足,對東西貿易並無太大興趣,而且極其強大,15世紀-16世紀,西方各國的國力根本不是東方的對手。

另外,明朝鄭和七下西洋,因為對明朝經濟無多大裨益,而且東南亞人口眾多,並不是大規模移民的最佳地方。以明朝當時科技水平和地理知識,鄭和船隊是無法渡過太平洋的。

新航路的開闢和殖民,對世界造成了顛覆性的影響。

a,引起了商業革命:商業擴大、商品種類增多、經營方式改變和商路商業中心的轉移,開始形成世界市場。

b,為英國工業革命奠基;歐洲的商路和商業中心漸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一些商業城市趨於衰落,里斯本、安特衛普、倫敦等日益繁榮。

(地中海衰落,大西洋逐漸崛起)

c,引發了價格革命;16世紀,歐洲的黃金從55萬公斤增加到119萬多公斤,白銀從700萬公斤增加到2140萬公斤。

(中世紀貴族)

貿易帶來的利潤遠大於封建地租;土地所有者階級和勞動者階級,即封建主和人民衰落了,資本家階級,資產階級則相應地上升了。”

(充滿冒險精神的海盜及商人逐漸崛起)

加速了封建制的沒落和資本主義的發展。從此,西歐諸國的資本主義迅速發展,開速超越亞洲、非洲和美洲許多國家。

“大西洋時代”來臨。





生活大話家


動機完全不一樣,動力也完全不一樣。

鄭和下西洋

先來談談西方的大航海時代為何興起。中世紀前,通往東方的商路有三條。一條是陸路即傳統的絲綢之路,兩條是海路:一條從敘利亞和地中海東岸,經兩河流域到波斯灣,另一條從埃及經紅海至亞丁灣,再換船到印度和中國。這幾條商路本來就經過意大利、阿拉伯、拜占庭和波斯等地的商人多次轉手,才能將貨物運抵西歐。

幾位歐洲航海家的路線

15世紀中葉,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興起,先後佔領小亞細亞和巴爾幹半島,控制傳統商路,對過往商品徵收重稅,使運抵西歐的貨物不僅量少,而且比原價高8—10倍。於是,西歐的商人、貴族,迫切希望另闢一條繞過地中海東岸直達中國和印度的新航路。

在生存壓力和利益追求的動力驅動下,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航海家們,率先開啟了探索的旅程。於是麥哲倫,哥倫布,達伽馬一個個都冒了出來,前赴後繼的開始了大航海時代。

而鄭和下西洋呢?據說最早的目的是為了幫助明成祖朱棣尋找他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順便再到世界各地區耀武揚威一下,宣傳一下聖人的教誨。

鄭和下西洋路線

中國在明代時候依然是典型的農耕文明,實行的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因此對於海外貿易的需求並不強烈。

此時的統治者們依然認為中國是世界的中心,自己富有四海,什麼都不缺。鄭和七次下西洋,除了帶回來一些各地的奇異之物,就是帶回來一幫要“壓歲錢”的朝貢小國。結果是,明王朝賺得了面子,卻虧了裡子。最後的財政狀況是越來越糟糕。

明朝的統治者對於向外擴張、建立殖民地的需求也不強烈。他們對於在很遠的地方出現一個強大的勢力內心深處非常忌諱,因此並不希望中國的軍事和經濟力量走的太遠,以免鞭長莫及。

另外,一個深層次的原因是明朝的士族階級一直把持壟斷了海上的運輸和貿易,所以一直上書朝廷,故意要求閉關鎖國。而他們可以通過走私獲取巨大的財富。這樣做的結果是導致明朝嘉靖年間倭寇橫行,一度將東南沿海搞得亂七八糟,朝廷為此還派出了戚繼光等人專門解決這個問題。到後來乾脆徹底實行海禁,不允許一塊舢板下海。


所以,明朝沒有發展成大航海,看似奇怪,其實完全在情理之中。


任十三讀史


只能說東西方這個文化差異是真的大。西方航海為了最實際的東西,那就是為了掠奪,為了利益。而中國古代大多數的君主侵略性都不強,或者說比較安於現狀,他們都不願意開拓,更願意守著國土安於享樂。而且中國君主一直以來都認為中國是世界的中心,其他地方都是蠻荒之地,不值得開發,這種“夜郎自大”的心態也影響了中國古代航海的發展進程。鄭和下西洋,他的所有行動都必須要遵循明成祖朱棣的安排。之所以朱棣的遠航之舉,並沒有實行掠奪侵略,原因也十分簡單。總的來說可以分為三種原因。

一、尋找建文帝下落

朱棣靖難之役功成之後,朱棣取代了朱允炆成為了大明新的主人。但一直讓朱棣揪心的是,建文帝朱允炆一直都下落不明,生不見人死不見屍。朱棣畢竟皇位得來不正,一日不見朱允炆,朱棣就一日不安心。所以在有傳言說朱允炆逃出南京流亡海外之後,朱棣終於坐不住了,也不管這個消息的真偽,起碼有了一個調查的方向。所以在時機成熟後,朱棣派遣三寶太監下西洋,表面上是一場探索之旅,但實際上主要認為就是尋找朱允炆下落。

二、宣揚威德

朱棣即位後,他十分的注重和國外溝通交流。在派遣鄭和下西洋之前,朱棣就派遣尹慶在永樂元年出使了古裡、滿剌加。又在永樂二年出使了爪哇和蘇門答臘。之後在鄭和下西洋之初,為了配合鄭和的行動,朱棣又發動了南征安南,將其納入了明朝的政治版圖。郡縣安南”之後,明朝從陸路近可制占城,遠可控滿剌加,這對鄭和下西洋提供了非常強大的便利條件。而朱棣也通過一系列的行動告訴了周邊國家,大明朝換主人了。

三、祖訓所限,朱棣無力征伐他國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主張積極主動的發展和鄰國的邦交關係。對周邊國家採“不侵佔”的態度,並在《皇明祖訓》中開列了十五個“不徵之國”,試圖構建一個以中國為主導,有等級秩序的、和諧的理想世界秩序。朱元璋表示“海外蠻夷之國,有為患於中國者,不可不討;不為中國患者,不可輒自興兵。”他把朝鮮、日本、安南、真臘、暹羅、占城、蘇門答臘、爪哇、湓亨、白花、三佛齊、渤泥等國列為“不徵之國”。和這些國家保持友好和平關係。

而歷史上鄭和下西洋拜訪了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而其中大多數都在朱元璋所列的不徵之國中。所以說朱棣受限於朱元璋所立下的限制。即使他想打那些國家,想要掠奪都不行。因為朱元璋立下的乃是祖訓。朱棣如果敢違背,立刻一頂不忠不孝的帽子就得戴在頭上,如果一來皇帝失德,對於朱棣統治國家來說可是極為不利的。所以朱棣侵略不了周邊國家。

西方國家為什麼會進入大航海時代呢?原因就是有利可圖,有了利益的驅動,西方國家對於航海爆發出了無盡的熱情。而利益從何而來呢?還不就是征伐掠奪嘛。朱元璋一個“不徵之國”就徹底的把明朝給圈禁了起來。朱元璋的祖訓後代皇帝都必須要遵循,一道禁海令,導致明朝徹底封鎖了自己對外交流的窗口。可見朱元璋造了多大的孽。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持一下。


小小小百科全書


這要從鄭和下西洋的政治背景說起!明成祖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奪取了天下! 但在當時有很多讀書人認為他是弒君奪權,朱棣深知這一點,但天下已經大定,民心只能慢慢收服,於是永樂三年 朱棣命三寶太監鄭和乘寶船 ,率領由二百多艘大小船舶組成的強大船隊,下西洋!

目的就是揚威於海上,宣誓主權,在海外諸國之中 建立大明正統的思想! 所以 鄭和這一趟下去 ,只是為了示恩與諸國,花費巨大卻只賺得了名頭!

而且不僅這一次 ,之後的六次依然如此! 因為花費巨大造成國內經濟空虛!所以在明成祖死後 仁宗朱高熾就下令禁止入海!

而西方的航海目的明確,大航海時代興起的原因就是為了解決,歐洲大陸國家的財政問題, 人家就是出來找金子的!

然而在尋找金子的過程中 當時的歐洲國家嚐到了建立殖民地的甜頭,所以越發熱衷於海上的發展!

利益是一切動力的源泉! 花錢航海和掙錢航海 差距自然越來越大!


府少爺的歷史觀


沒接收到這個問題之前不知道。[害羞]看了老師們的回覆知道了。[害羞]總體來說國土豐厚,底蘊豐足。外出不侵不掠,耗費龐大,收入底於支出。外出無收入,保家自更生。我無欺人心,敵有侵我行。泱泱大國何來懼,持久衛國,英雄兒女拋熱血,英雄倍出,護我國土,愛我中華。祖國和人民會永遠牢記我們的英雄,我們的先烈。[祈禱][祈禱][祈禱]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運昌盛,中華共和國人民永不言敗。[贊][贊][贊]


留下祥雲帶來的如意喜


大家都知道明朝鄭和下南洋,艦船規模龐大,所到地方之遠。遠比於西方新航路開闢的小船都要宏大的多。但是中國卻沒有像西方一樣開創全球化,邁入現代文明,這是為什麼呢?

我想以下幾個原因,第一個原因,鄭和下南洋的任務與使命,一說他是受明成祖朱棣之託,尋找建文帝。二說他要弘揚中華文明的強大,重建被元朝破壞了的朝貢體制度。第二個原因,中國遠航並非出於利益的目的,並且遠航花費了巨大的財力,使得大明王朝入不敷出,他並沒有像西方殖民者一樣搞殖民擴張,這可能與中國的文明特性有關。

第一個原因,鄭和下南洋的政治目的

  • 其一,鄭和受明成祖之託,尋找流落海外的建文帝,朱棣搶了他侄子的皇位,自己當起了皇帝,他的政治合法性卻不高,在朱棣攻佔南京之後,朱允文一直下落不明,如果朱允文死了,還好說,就怕他沒死。朱允文在南京政府是深得文人和百姓的愛戴,如果哪一天朱允文回來了,那就有了一個大問題,朱棣他皇帝寶座就會動搖。這便成了朱棣的心腹大患,所以他派了鄭和下南洋去尋找朱允文,我認為這種觀點不符合事實。朱棣難道會花費巨大的錢財去找一個沒有政治能力的人了嗎?



  • 其二,明成祖朱棣派鄭和下西洋是恢復朝貢體制度,朝貢體制度是開始形成於周朝,進一步確立在漢朝,鼎盛於唐朝。但是蒙古人在中原建立了元朝,蒙古人將周邊各個國家都打了一遍,使得周圍各個國家都懼怕中國,把當時天下共主的中國的形象給弄沒了。隨之而來的便是朝貢體制度的崩潰。明朝經過朱元璋的大力治理,使得中原再一次國富民強,進而使得朱棣的野心膨脹,所以他就派鄭和下西洋和南洋諸國建立和平外交政策,以中原的財源為貿易支持和南洋進行貿易,從而又一次構建了朝貢體的制度,我認為這種可能最可信。




第二個原因,中華文明不是一個殖民擴張的文明,而是一個愛好文愛好和平的文明,最終鄭和下西洋,使得大明王朝財政入不敷出,最終結束了遠航活動。

中國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和平,平等的外交政策。而西方的遠航活動是以向東尋找香料,黃金等利益為目的。鄭和下西洋和東南亞的國家和平相處,宣揚國威,下西洋是為了通好他人,懷柔遠人,進行中國傳統的政治理念。

  • 所以說鄭和下西洋一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我們帶著和平和你們交好,這個例子在東南亞各國顯現的特別的優為突出。鄭和在七次下西洋的過程中,和南洋各國進行貿易,即使在南洋一些國家對鄭和寶船的財寶起了歹心,想要將鄭和船隊一網打盡,最後確被鄭和反攻打敗,鄭和將此國的國王押解到明王朝的首都。但最終明成祖朱棣依然是選擇原諒了他。想要跟南洋進行建立和平的外交的政策。踐行中國的傳統政治文化。但最終鄭和下西洋這種活動卻告一段落,這是因為明王朝巨大的財政支出,導致了財政入不敷出。



  • 反觀西方大航海時代的開啟,西方是以追求黃金和香料進行向東擴張。他們是以追求利益的目的來到東方,和東方各國進行交往,沒過幾年,西班牙殖民者就將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給佔領了,迫使東南亞成為了西班牙的香料種植園。咱們再看看葡萄牙向西擴張,發現了美洲大陸,掀起了一股遠航美洲的浪潮,他們在跟當地的土著民族交往的時候,選擇用武力征服,將美洲各民族屠殺殆盡,獲得當地的金礦,銀礦及各種自然資源,所以說歐洲人是追求利益,從而開啟了世界的全球化。



總結

明朝鄭和下西洋,它的規模以及先進程度都遠高於西方。但是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以和平外交的政策,並不是出於利益為目的。這也就導致了中國漸漸地喪失了遠航的動力。反觀西方的大航海運動,使得歐洲獲得了巨大的利益,完成了原始的財富積累,從而推動了工業革命,邁向了近現代社會


經濟戰略


引言:

永樂三年(1405年),“三寶”太監鄭和尊永樂帝詔,率領200餘艘海船,多達2萬7千餘名官兵,受命第一次下西洋,此後到宣德八年(1433年)止,先後七次遠航西洋。(大致範圍指今天的南海和印度洋,最遠至紅海海口和非洲東岸。)

根據記載,如果以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旅(1492年)為西方“大航海時代”的開始劃分,那麼東方明朝正好比“西方”代表歐洲早了87年之久,也就是半個多世紀。

首先說結論,之所以中國(明朝)沒有趁此機會一舉進入“大航海時代”,大致有這麼兩個原因:

1. “航海”的基本動機和動力不同;

2. “航海”的意義不同。


一 航海的基本動機和動力

首先,以明朝第一次下西洋,與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基本動機做比來說,明朝的航海說基本動機歷來有三個目的:

1. 弘揚國威,建立華夷朝貢制度;

永樂帝因為得位的方式略微“不正”,於是上位之後,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必然開始進行一切有利穩固的舉措,其中一種就是重建元朝時的“朝貢制度”,企圖用航海的方式,去沿途冊封海外國家為“藩主”,納入華夷體系,建立一種類似“萬國霸主”的權威;

2. 軍事考量:

正如前者,於明朝來說,海域比較遼闊,日常使用近海、內海航道頗多,雖然洪武帝施行海禁,但此舉多為防範元末多股“反元力量”的殘餘,所以,下西洋在一定程度上是增強了明朝在海上的力量,更好地防範“外敵”;

3. 尋找建文帝一說:

這一點主要出自當時很多民間話本、傳記等流傳,真假難辨,暫且展示,但史料支持不夠。

而如哥倫布發現新大陸開啟的西方歐洲“大航海時代”,基本動機則在於簡單的“利益”驅動,準確來說最開始是為了被阿拉伯人、奧斯曼土耳其人、威尼斯人等壟斷的香料、絲綢、香、珍珠、鑽石等等。

之所以對諸如香料的這些“東方物品”有巨大的需求:

一是,因為歐洲本地不產,且飲食極為寡淡,加入香料之後,會使他們胃口大開,且用香料醃製的食物便於長期保存;


二是,如絲綢、花布、香、珍珠、鑽石等,對上層貴族們有著無與倫比的吸引力。

尤其是香,要知道當時歐洲剛剛“脫離”中世紀,衛生習慣依舊非常不好,於是身上散發的異味以香去掩蓋,是極為“高貴”的做法,佩戴諸如珍珠,鑽石更是如此,而絲綢和花布滿足了貴族小姐們既穿著舒服,又奢侈好看的多層“虛榮”,更是身份的象徵,自然需要的“胃口”越發大。

如此東西方,明朝和歐洲兩相比較之下,一目瞭然,明朝航海基本處於官方帶著一定軍事、政治目的的“炫耀之旅”,而西方歐洲則是帶著利益根本的需要的“商業之旅”。

如此,在基本動力上,自然天然帶著“商業利益”動機的西方歐洲更具有進入“大航海時代”的潛質,畢竟熙熙攘攘皆為利來,人類總是趨利的,何況在當時,香料很多堪比黃金等價,如此暴利,何不誘人。


二 航海的意義不同

這一點以鄭和前六次下西洋的目的和沿途的行為,和後續自哥倫布開始的,如西班牙巴爾沃亞,葡萄牙達·伽馬,以及麥哲倫等“大航海時代”的先驅、奠基者們為對比。

如鄭和前六次下西洋的意義其實幾乎都是帶著建立“華夷朝貢秩序”為使命的,如此其實主要的功能大致為:

冊封“藩國”,督促建立“朝貢”及適當的朝貢貿易,也就是說,像一種“昭告天下”的炫耀之旅,但是這種“朝貢”卻是建立在“主子—僕人”的不對等條件下的,於是會出現“俯首陳臣”的一種從屬關係。

尤其在“賜印”,以及“朝貢”上尤為突出,為了凸顯大國“主子”風範,六次下西洋光賞賜除去的金銀財寶就不計其數,更別提還有諸如瓷器、香料、絲綢等西方世界流傳的“硬通貨”更是浩如煙海。

但還是為了保持大國風範,一般都是隨便收幾樣“特產”,然後加幾倍賞賜出去,還極少以商業貿易為依託交易,如此更是把大明的財富如流水般花出,間接使得永樂帝后期的財政吃緊。


而西方歐洲則不同,諸如葡萄牙、西班牙和後期的英國,前期是由國王資助,許以重利,然後組織船隊航海,意義在於打通被阿拉伯人等“東方”人把持的暴利航道,也就是從價值的意義;

而後期則是基本由私人發起,然後以“債券”、“股票”等集資的形式共同“做生意”,以公司的形式,諸如東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等就是如此,也就是說,其實“大航海時代”的真正意義就在於開創一種新的帶有個體性質的“社會模式”。

如此兩相比較之下,簡單來說,東方的明朝是入不敷出的“花錢”的封建社會模式,而西方歐洲則是“賺錢”的資本主義社會(萌芽)模式。

而實際上的“大航海時代”的本質就是開創一種新的“社會模式”,如此,自然是“新”的要取代“舊”的,才是真正的“開創者”,於是處於非開創者的東方明朝(中國),就不可能進入“大航海時代”了。


總結:

其實儘管東方明朝(中國)的鄭和下西洋,比西方歐洲要早半個多世紀,但從航海的基本動機為建立“朝貢華夷體系”,以及“順帶”的軍事、政治目的來說,與西方歐洲共同的“趨利”資本主義(萌芽)相比,進取心不足,趨利心也不足,是不符合“大航海時代”的本質,建立一個新的“社會模式”的目的所在。

於是,東方明朝(中國)自然沒能就此進入大航海時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