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劉志勤:美國股市能否逃離“炎症風暴”?

本文大概1900字,讀完共需

2分鐘

作者劉志勤系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全球治理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本文刊於3月12日觀察者網。

2020年三月份的頭十天,世界充滿“意外”:原來被西方看笑話的中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居然取得決定性勝利,疫情蔓延局勢得到有效掌控;而國際上的疫情卻日益嚴重,令不少西方政企人士寢食不安;隨之而來的是美國股市崩盤,引發全球資本市場一場“海嘯”,數萬億美元瞬間被洗劫一空;美聯儲除了繼續降息之外,沒有什麼新招;然而禍不單行,國際產油集團OPEC的沙特,把原油當純淨水賣,全球原油價格在眾目睽睽之下,玩了個高臺跳水,讓國際石油市場生不如死......凡此種種,都給世界一個空前的震動,人們都在問,美國究竟怎麼了,世界怎麼了,未來會怎麼樣?

「关注」刘志勤:美国股市能否逃离“炎症风暴”?

在這一系列表面令人眼花繚亂的事件中,核心要點應當是美國股市的波動。雖然美國股市在歷史上也曾有過大的動盪,但是這一次的波動與以往的波動有所不同。這一次美國的股市下跌的如此慘烈,堪稱是一次股市“暴動”,它還有著目前難為人知的原因。而其中一個主要特點是,這次美國股市的“暴動”似乎找了一個“藉口”,就是因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所以導致市場恐慌觸發了股市震動。這種說法,實際掩蓋了美國面臨的經濟問題。受疫情影響,只是一個表徵,不是病因,更不是真正的“病灶”。因為美國股市不是三歲小孩,輕易受到疫情影響,美國的流感存在與傳染比疫情的發生要早得多,也嚴重許多。僅憑几天的疫情發展就會引發美國股市如此“暴動”,不合邏輯,也不是事實,完全是張冠李戴,嫁禍於人。

真正的事實是美國的經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障礙,長期存在於美國經濟體內的各種矛盾開始爆發,各個病灶開始發炎,並與上週出現了“金融炎症風暴”,沉重打擊了美國經濟結構,動搖了美國資本市場的穩定性。美國國債價格的不正常下滑,就是這次“金融炎症風暴”的一個例證。我們應當認真研究美國股市的“炎症風暴”的“風眼”究竟在哪裡。

如果仔細看看美國近50年來的經濟發展,我們發現美國經濟的變化有著美國軌跡,其運勢也不是完全由“看不見的手”在操控。例如,決定美國股市的三大股指,雖然各有千秋,但基本以道瓊斯指數為核心軸轉動,該指數決定了美國市場的興與衰。由此可見,美國這次股市“炎症風暴”的“風眼”就是道瓊斯指數所涵蓋的產業。在美國能夠做到舉重若輕,牽一髮而動全身者非道瓊斯莫屬。

美國經濟有三大“炎症”,長期以來此起彼伏,互相有所轉化。

第一“炎症”是美國經濟增長模式僵化。

近幾十年來,美國的經濟增長貢獻主要由國內消費承擔大任,特別是服務業的貢獻佔比高達70%以上,這就促使投資者更青睞短平快的服務型行業,而美國原來倚重的中長期投資收到冷落。過度依賴服務業雖然可以提高民眾對生活的需求,但是由於服務業商品過度依賴進口,造成國內產業萎縮,產能收縮,使美國在供應鏈中的比重降低。

第二個“炎症”是美國科技領域發展過度依賴“知識產權保護”所獲得的巨大利潤。

但是,隨著全球化的擴展,新興市場的崛起,對美國的技術領先地位形成巨大挑戰,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在技術創新、工藝革命等方面逐漸佔據一半江山,讓美國以納斯達克為標誌的產業指數的企業盈利模式和能力大為縮水。特別是美國政府推行的保護主義,針對其它國家高科技公司的管、卡、壓的不友好政策,直接波及到美國關聯企業的收益。不少與中國華為等公司業務密切的美國公司也受傷不淺。這個“炎症”現在依然在發展之中。

第三個“炎症”是美國政府目前執行的“關稅”政策,使美國眾叛親離,陷於孤立。美國到處揮舞“關稅大棒”,打遍全世界。表面上看,美國這麼做是為了維護其貿易平衡,減少關稅逆差,但是在實質上美國因此遭受到更大損失,就是美國“信譽”一落千丈。美國政府採取的“秋後算賬”做法,狠狠地打擊了美國原本享有的崇高權威,給了全世界市場一個警鐘:和美國做生意務必要小心美國的“背信棄約”,這種市場緊張情緒,導致不少美國的傳統貿易伙伴去尋找更安全、更可靠的市場和貿易伙伴。在國際經濟社會,”拆臺容易,再建難”,這是美國經濟目前面臨的新的“炎症”。

這些“炎症”聚合在一起,一時找不到合適的救治手段,從而導致“炎症風暴”,通過股市大跌發作出來,以便尋找“死裡逃生”的機會與良藥。

現在就斷言美國經濟將會“一路到黑”,還為時過早。美國今天的經濟規模和結構,和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已經大不一樣。所以,這次美股發生的“炎症風暴”,不會把美國經濟拖入“大蕭條”之中,美國的經濟體制雖然帶有一些“基礎病證”,但還不會致死。如果美國未來處置政策適當,對症下藥,美國經濟還是可能躲過“炎症風暴”一劫 ,獲得新的復甦動力,也是未必不可能。

但是美國股市的“炎症風暴”具有很強的傳染性,會對發展中國家的資本市場穩定起到破壞作用。

所以,對美國的股市採取必要的“隔離”措施,讓它在“隔離艙”裡多呆些時日,對國際資本產業的安全、穩定,是具有特別重要的保障舉措。

因為世界市場不會希望看到美國經濟的“大衰退”或“大蕭條”,那樣會拖累整個世界經濟的健康發展。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陽)成立於2013年1月19日,是重陽投資董事長裘國根先生向母校捐贈並設立教育基金運營的主要資助項目。

作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人大重陽聘請了全球數十位前政要、銀行家、知名學者為高級研究員,旨在關注現實、建言國家、服務人民。目前,人大重陽下設7個部門、運營管理4箇中心(生態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近年來,人大重陽在金融發展、全球治理、大國關係、宏觀政策等研究領域在國內外均具有較高認可度。

人大重陽

新浪微博:@人大重陽

“在看”我嗎?

「关注」刘志勤:美国股市能否逃离“炎症风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