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個角度淺析老舍創作的視點與“京味”

文|國境之南

今天,我們來談談老舍。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正紅旗人,生於北京,他是中國現代小說家和著名作家,傑出的語言大師,五六十年代被譽為“人民藝術家”的稱號。他的作品不多,卻在文壇上有不可撼動的地位,著有長篇小說《小坡的生日》、《貓城記》、《牛天賜傳》、《駱駝祥子》等,短篇小說《趕集》等,話劇《茶館》等。

老舍是時代中的清醒者,視角獨特且充滿韻味。如果說歷史教會我們看待事情要分析利弊,那麼老舍先生作品本身就充滿智慧,需要我們一分為二。他的創作視角廣闊宏大又專注獨特;意境深遠持久又微弱渺小;人物刻畫個性鮮明又不失禮數;影響深遠持久又被人詬病。他是一個理性、幽默、折中的看客,在時代的波濤洶湧中被沖刷;他是時代清醒、樂觀、矛盾的指引者,在風平浪靜時顯赫。

穩是根,根是魂,中庸是境界,以書觀人,老舍何嘗不是這個人間最溫暖而有血性的存在者?

老舍是我們熟悉的作家,小時候的課本上,他的作品出現的頻率雖然不如魯迅那麼高,筆鋒也少了幾分冷峻和尖銳,但我們仍舊不能忽略老舍的創作概貌,他的思想,他的作品中存在的得與失。

自古以來,沒有完美的時代,也沒有完美的人,同樣作品也有不同的視角去解讀。今天,我們通過剖析老舍思想藝術,去認識這位已故的老人,瞭解其獨特的文學價值。

老舍作品之所以能在時代的洪流中佔有一席之地,與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密不可分。在現代小說中,老舍與巴金、茅盾的長篇創作一起,構成了現代長篇小說藝術的三大高峰。

從三個角度淺析老舍創作的視點與“京味”

下面,我們從三個角度來討論,看看他的獨特的視角和“京味”的存在:

一、老舍遠離當時的“新文藝腔”,他的作品以“北京味兒、幽默風”為基調,語言凝練、純淨,文體風格獨特

①視角獨特

老舍的創作視角獨特,作品大多以“人”和“城”為中心,“文化”是媒介。在現代文學史上,像老舍這般寫人和城關係的不在少數,但一直執著於寫人和城的卻少之又少。

因專而精。老舍的作品涵蓋了現代市民階層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物包羅萬象,詳細到令人瞠目,他筆下的人物故事都是以城市為背景,徐徐展開,他們的命運盛衰轉敗是人物個性的展示,亦是對城市人性的探討和追尋,而文化又與之緊密相連。老舍筆下的文化對於個人的成長髮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城市的人性及人倫關係更是影響深刻。

時代拉開了我們與他的距離,然而思想無優劣之分,認識並理解作品的意義,是對歷史最好的尊重。

在老舍的創作中,活躍著三類最典型的市民階層:老派市民、新派市民和正派市民。老派市民是他最成功也是最擅長的,老舍筆下的老派市民是“鄉土中國”的子民,即便是在城市,他們也無法擺脫五千年來沉重的封建宗法思想,他們的生活方式老舊,性格保守、閉塞、消極,狀態大多如溫水煮青蛙。

他們骨子裡的老派思想被老舍以誇張的筆法敘述,去揭示人物的精神惰性與病態心理,比如他們會對著不掏車錢的日本人大打出手,卻無法對一個撒潑大鬧的女子有一絲冒犯,骨子裡“好男不跟女鬥”的思想讓他們更加遵從規矩、中庸、懶散的生活。

獨特的視角中,傳達著老舍內心的執著與堅持,他堅信思想可以被救贖,時代是最好的見證。

從三個角度淺析老舍創作的視點與“京味”

②風格迥異

對一個作家的評價,風格尤為重要。而老舍作品中“京味兒”最引人注目。“京味兒”是他的標籤,也是他的特色。所謂“京味”,就是一種風格現象,包括作家對北京這座城市獨有的感受。

他的作品中有北京胡同串子的歡聲笑語,有四合院裡的人情世故,有北京文化骨子裡帶來的體面、排場和氣派,更有滲透在小人物命運中的苟安、溫厚和謙和。

在《駱駝祥子》這部作品中,通過對古都平和靜謐的景物描寫來襯托人物心理,比如在烈日下拉車的祥子,作者熟悉北平的氣候變化及感受,在描寫時既切合地理環境又符合人物性格,體現出作者對故鄉的眷戀;在語言上,老舍是以北方方言為基礎的,他熟悉北京市民對語言的運用,語句俗白、簡潔,類似於“京油子”,通俗樸實、形象鮮明,讓他的作品更顯獨特,這是北京文化獨有的魅力,也是歷史的積澱;在細節刻畫上,老舍用地道的北京方言寫出濃郁的地方色彩,風土、習俗、歷史、人情世故,這不僅是一種文化融合,更形成了一種“文化性格”。

從三個角度淺析老舍創作的視點與“京味”

③思想傾向

如果說魯迅的作品是直擊靈魂的,那麼老舍的作品便是挖根的。根挖得越深,城市弊病便暴露得越明顯,因此老舍的作品是具有批判性的,但他的批判是複雜的,既非一蹴而就,也非當頭一棒,他有技巧,這技巧是幽默,他既不直擊人心給人以警醒,又不嚴肅給人以莊重,他是活潑的、真誠的、天真的,他有思想的平庸面,也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魅力。

愛與不愛,窮人在金錢上決定,‘精神’只生在大福大家。我們常說文明是建立在溫飽之上的,精神是建立在物質之上的。老舍的作品中,內涵值得深思,更所的是對文明的“失落感”和“新潮”的抗拒之意交織在一起,貫穿其中。

總之,老舍的作品是清醒的,他有韻味,也懂得節制和分寸感,他有一種豐富的內在力量,讓讀者忍俊不禁又掩卷遐思。

二、老舍的作品注重文化,鋪寫世態,具有世俗品味,表現形式適應市民階層的欣賞趣味

我們來解讀老舍的代表作《駱駝祥子》。

《駱駝祥子》這本書是一部傑出的悲劇小說。然而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理解層面,老舍在這本書中祥子這一人物形象,正是滲透著對下層貧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和悲憫,他以老派市民和新派市民的形象作為刻畫的主調,通過小人物“旅程式結構”,揭示其悲慘命運,探尋小說更深的意蘊,重新思考城市文明病和人性關係。

①階級明晰

《駱駝祥子》中有許多社會底層的人物形象。比如以祥子為代表的洋車伕、老巡警、拳師沙子龍、剃頭匠孫七、妓女小福子、藝人方慶寶、老馬、小崔、小文夫婦等,新老兩派市民的衝擊,

大團圓式喜劇往往是主色調,但對於貧民階層,可能就會演變成濃重的悲劇。

階級意味著不平等。

《駱駝祥子》這本書正是通過描寫出鮮明的階級立場,闡釋二三十年代中國城市社會的灰暗圖景,那些無法調和的社會矛盾不僅是底層人精神麻木的原因,也是農民市民化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精神毀滅。

從三個角度淺析老舍創作的視點與“京味”

②情節縝密

我們重新來梳理一下故事情節。

祥子從農村到城市謀生,他滿懷希望,充滿力氣,他渴望有一輛自己的車,並將此作為目標,希望通過自己勤勞換取安穩的生活。努力三年祥子終於買了一輛車卻被匪兵搶走,他虎口脫險,撿了三匹駱駝,賣了三十五元錢,準備買下第二輛車,卻又被孫偵探搶走。劉四爺的女兒虎妞喜歡祥子,但祥子很討厭虎妞,因為她又黑又醜、年齡又大、性格強勢彪悍,但祥子最終還是沒能經受住誘惑,不得不與虎妞結婚,虎妞用嫁妝錢替他買了第三輛車,不久虎妞難產去世,祥子賣車料理喪事,最後日漸墮落,終成為一個沒有鬥志的行屍走肉。

在沒有公道的世界裡,窮人仗著狠心維持個人的自由,哪怕是很小很小的自由。

《駱駝祥子》這本書之所以能引起共鳴,獲得如此高的成就,很大一部分是因為老舍細膩的心理刻畫,感同身受的經歷,代表著成千上萬底層人民的生活和命運的走向,這是對小生產者個人奮鬥的思想、性格悲劇的展示,更是城市貧民性格弱點的強烈批判。

時勢造英雄。在這本書中,老舍告訴讀者順境成就一個人,惡劣的環境毀滅一個人的全部人性,這就是城市病與人性的衝突,醜惡的環境造就扭曲的靈魂,沉淪、黑暗、墮落終究吞沒了一個人最值得發揚的那份真,物慾橫流侵蝕著一個人的生活,也凌辱著一個人的精神,剩下的麻木、空虛,變成了城市醜惡風景的一部分,汙濁不堪,卻難以磨滅。

從三個角度淺析老舍創作的視點與“京味”

三、老舍對文化批判與民族性問題有深切的關注,有批判,也保持著獨有的冷靜

①老舍的批判

同是批判,魯迅是挖苦、諷刺,而老舍是幽默、折中;魯迅能罵得熱烈,老舍卻罵得俏皮。魯迅是“橫眉冷對千夫指”,而老舍卻寫出了“溫暖而充滿血性的人間”。

老舍是時代的清醒者,清醒而自知。時代造就他的成就,而他既能投身時代的洪流之中,又能抽身之外,做前進的引路人。

老舍作品的側重點更多是儒道融合為特點的士大夫文化及其末流的考察。

《四世同堂》說:“舊的歷史,帶著它的詩、畫、與君子人,必須死!新的歷史必須由血裡產生出來!”文化的優劣取決於民族的盛衰,老舍作品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以此為準的。

作為一名知識分子,他有自己的擔憂、敏感和怯懦和多思,這造就了他的諷刺往往“一針”下去未必“見血”。

在《大地龍蛇•序》中老舍說:“一個文化的生存,必賴它有自我的批判,時時矯正自己。充實自己。以老牌自誇自傲,固執的拒絕,更進一步,是自取滅亡。在抗戰中,我們認識了固有文化的力量,可也看見了我們的缺欠。”

在老舍看來,縹緲的士大夫文化會破壞人的生命力和鬥志,同時盲目吸取西方資產階級文化,也顯得不合時宜。因此在作品中,他所傾注的批判是複雜的,他一直在找一個平衡點,這就難免會使得自己的作品顧此失彼,太注重家國情懷,而失去對文學最本真的傳承。

從三個角度淺析老舍創作的視點與“京味”

②老舍的冷靜

在開放形勢下,中國人和中國文化對外來文化的態度也是老舍作品中比較關注的問題。“五四”時期保守派和革命派構成了相互對峙的兩派,保守派希望保留之前的文化,拒絕外來文化;而革命派希望摒棄固有文化,大量引進先進文化。

他在《文博士》中說:“這點調和的精神彷彿顯出一點民族的弱點:既不能頑強的自尊,抓住一些老的東西不放手,又不肯徹底的取納新的,把老舊的玩藝兒掃光除盡。”

現在看來,現代中國文化和外來文化的融合是正常現象,人們不可能全盤接受,也不能全盤否定,老舍先生能在作品中保持冷靜,尤為難得。

民族文化是歷史和生活的結晶,是民族精神的根基和表現形式。對民族文化的批判恰是對民族文化的信念,為了民族的昌盛和復興。

只有相信民族優秀,才能相信民族勝利。在亂世中清醒,在絕境中冷靜,批判中不忘初心,老舍先生生在這樣具有悠久的文化傳統、閉鎖時代的古國,他的成長是有土壤的,他的腳下是厚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