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直播賣水果 送萬斤上“前線”

<table> 南方+直播賣水果 送萬斤上“前線”

果農鄒澤安向網友演示採摘番石榴。南方日報記者 王昌輝 攝

/<table><table>

看助農賣果直播全過程

/<table>

“番石榴不僅可以生食,還能用於醃製和炒菜。”面對直播鏡頭,惠州市湖鎮鎮大石古橋果場負責人鄒澤安熟練地把番石榴製作成各種美食,向網友推介。

“蕉柑種植用的都是有機肥,保障了食用安全,也讓它更具甜香風味。”距離果場不遠的山上,尚華田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蘇媚也第一次走進直播畫面,這裡的千畝橘樹迎來第一年豐收。

3月13日,由南方日報、南方+客戶端聯合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南方優品共同發起的“戰疫助農,我們幫你來帶貨”活動走進惠州市博羅縣湖鎮鎮,在政府、企業、電商、農戶多方聯動下,因疫情銷售難的水果嘗試網售。

活動特別設置了“暖醫專場”,近一個小時直播過程中,超過一萬斤水果被愛心人士買下贈送給惠州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

2萬斤番石榴“爛在地裡”

“春節期間,共出產番石榴6萬斤,賣了1萬斤,爛在地裡2萬斤,還有3萬斤待售。”這段時間,因為番石榴銷售難,鄒澤安寢食難安。

從事了20年跑船、貨運工作的他,2017年回到家鄉,接手130畝荒地種植水果、蔬菜,還帶動周邊農戶參與,“番石榴採用有機種植模式,要請大量工人日常管理,掛果以後,為減少病蟲害,還要給果實一個個套袋,費時費力”。

往年這個時節,果場番石榴大量上市,不愁銷路。然而,受疫情影響,今年番石榴銷售困難,價格一落千丈。“現在價格剛到成本線,如果後面賣不掉,一年辛苦就打水漂了。”鄒澤安情緒有些低落。

相比鄒澤安,蘇媚面臨的損失可能更大。

“種植柑橘投入成本巨大,前前後後花了上千萬元。”四年前,蘇媚響應政府“禁桉令”號召,把山頭上1250畝桉樹砍掉,改種春甜桔、沙糖桔、蕉柑等橘類果樹。頭兩年均沒有產出,今年是掛果第二年,本應是收回成本的年份,卻不巧碰上疫情,銷量銳減。

陽春三月,柑橘已經到了生長新梢和開花的季節,尚華田柑橘園花香陣陣,蘇媚卻怎麼也開心不起來,“這個時間應該修剪枝條、施肥,為來年結果做準備,但現在還要採果銷售,種植計劃都被打亂了”。

據蘇媚初步估計,基地還有約100萬斤蕉柑未銷售。目前,當地政府已經發動各界愛心組織加入到助農促銷中來。

“助農暖醫”引關注

“醫護人員太辛苦了,買點水果略表心意!”

直播現場,就著新鮮採摘的番石榴,鄒澤安示範了番石榴炒菜的做法,把番石榴切成薄片,配以最簡單的佐料,大火翻炒1—2分鐘,噴香的菜餚出鍋了。

“好吃嗎?”“怎麼賣?”網友們紛紛留言互動,並下單購買。

助農直播的銷售環節得到南方優品的支持,短時間內製作上線“社區團購”和“助農暖醫”購買鏈接。直播當天,通過南方優品網絡渠道銷售的水果達3298斤。

進入“助農暖醫”鏈接,愛心人士可以購買水果贈送給“前線”醫護人員。惠州景富雙湖灣相關負責人看到水果銷售難情況後,立即與湖鎮鎮取得聯繫,緊急援助採購。該公司購買了一萬斤水果用於暖醫行動,並在當天支付善款。

一個小時直播中,匯聚了社會各界的愛心。“助農暖醫直播,既解決果農的燃眉之急,也為醫護人員送去愛心祝福。”湖鎮鎮農辦主任何文表示,他們將大力拓展農業網絡經濟,長久解決農產品銷售問題。

目前,助農暖醫行動仍在持續進行,首批愛心水果預計下週送往惠州抗疫一線醫護人員手中,屆時南方日報將對此跟進報道。

南方日報記者 烏天宇 廖鈺嫻 黃進

統籌 鄭佳欣 柯鴻海 彭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