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本书,带你用心感受美

1.

《跟熊逸一起读唐诗》

这3本书,带你用心感受美

大多数的唐诗类书籍,通常有两种分类方式:按初唐、中唐、晚唐的时间段划分;或依据边塞、田园、闺怨等类型划分。但熊逸的这本书,按照生活场景,把唐诗分成10个主题,比如登高、羁旅、聚散、思慕等等,并从中选出最合适的佳作。无论是什么场景,总有一首唐诗能代你发声。

唐诗里岁月柔软、风物沛然。诗里有明月关山,有大漠孤烟。诗里有寒来暑往,春日东风解冻,桃花灼灼;夏日雷雨阵阵,梅子金黄;秋日寒蝉鸣,白露降;冬日温淡酒,待归人……

山川四季浩浩汤汤,足以激活现代人被工具理性、疯狂节奏折腾得麻木的神经。更重要的是,你也许会因此而发现生活中更多也更深刻的美。

美在生活中无所不在,不分天南地北、古今中外,但一个人到底对它视而不见,还是会敏锐捕捉,到底是只能过平庸的、惯性的生活,还是能够过上超越的、审美的生活,则取决于对美的感受力。


2.

《你不重要,你的喜欢很重要》

这3本书,带你用心感受美

内容分为三个篇目:上篇“借双眼睛看世界”,漫谈碎片化的时代下的学习、思考与自我安顿;中篇“何以遣有涯之生”,引领读者从细微处重新认识生活的本来面貌;下篇“砒霜鸡汤两相宜”,运用中年人独有的睿智和冷静,与读者一起探索心智成长的路径。

《你不重要,你的喜欢才重要》记录了他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不贩卖智商,不强行灌输理念,借我们一双眼睛看到真实的世界,借文字引发我们思考,认识自我,继而热烈生活。

这些文章读起来非常地轻松,结构清晰,主题明确,部分观点角度新颖,所提到的内容发现很适合毕业生到中年人这个阶段的人阅读。

全书80篇文章,各自独立,各有棱角,看似互不相干,却都在阐述一个主题:人生智慧。作者还有好多具体分享没能一一介绍,比如“给应届毕业生的99条人生谏言”,“怎样做一个得体的中年人”等,每个人经历不同,各自立场不同,对本书的体会也一定各不相同,但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二十来岁到四十来岁的变化,每个人都会遇到各自的迷茫,困惑。有句话不是说:我们读了那么道理,为何还过不好这一生,希望读《你不重要,你的喜欢很重要》的你,从这些非道理的生活经验中,得到自己的体会,能够化心中迷雾,解脑中疑惑,保持自己喜欢的样子。


3.

《成事》

这3本书,带你用心感受美

《成事》这本书是冯唐品读曾国藩嘉言钞,一书读来厉声厉色,冯唐文笔一针见血又通俗易懂,冯唐的自序都写得非常的精彩,他说管事儿呢,主要围绕解决问题。在管理实践的过程中,他一直在琢磨如何成事儿。他读很多古书,认为曾国藩的书他读得最多,最勤最有收获。在城市儿一向上,曾国藩鹤立鸡群,千古一人。

成事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些人生中的道理,首先处事不要着急,越是泰山崩于前就越需要镇定,要有毅力

其次,要养成多思考的习惯,只有不断的思考才能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自己与周边的关系,自己要如何做,

平时不要轻易的去招惹人,也不要轻易的去亲近人,

作为一个普通人不能懒,作为一个有才的人,不能傲,早起不睡懒觉,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刚毅而非刚毕。

一定要向前看,不要后悔自己做错的事,也不要议论别人做错的事,目光不要看太浅,走一步算一步,每年可以设置三个季度目标每个季度设置三个季度目标,而每个季度每个月设置三个月目标,每天设置三个目标,修身,一定要节制欲望,不爱袒露,要自立自强,强在内心,咬的菜根跑万米,不累则百事可做,学习控制愤怒做好自己,不要管别人的看法,一定要掌握好会自觉和硬自觉,精神和身体都是越练越用越吃苦越强越汗越好用。

日科四条如下,一是慎独,则心安要养心。二是主进则身强要认真。三是求人则人悦,要讲责任。四是习劳则神清,要做事情。

曾国藩说过一句话,君子赋诗,圣盾,曲道胜于,得不够成,口不苟命,艰难顿挫,持久而后劲,朱尔基趁而累,极其成熟则上人之徒也。天可补还可天,南山可以,日月,既往不可复追,因此每一分钟都要去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