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康瑞——1985年就看好上海(朱玲玲系列2)

上一篇提到朱玲玲二婚嫁给罗康瑞,今天一起来讲讲罗康瑞在上海的创业故事,也是很有意思的。

罗康瑞——1985年就看好上海(朱玲玲系列2)

1984年是个重要的年份。

撒切尔夫人在人民大会堂门口跌了一跤之后的两年,《中英联合声明》签订,确定香港1997年回归。

1984年国庆,霍英东先生作为唯一获邀列席天安门城楼的港澳同胞,观看了建国35周年的阅兵礼,他激动的眼含热泪。

而香江的另一边,罗康瑞也密切关注着这个事件。

相差了几十岁的两代香江商人,霍英东和罗康瑞在同一时间上对时局发生了强烈的共鸣。

天时——一流的商人总是对机遇有着敏感的嗅觉。

1985年罗康瑞随香港商界代表团考察全国各大城市,在众多大城市中他最钟意上海。当时的上海满街都是灰扑扑穿着蓝色、灰色外套的人,自行车是最普遍的交通工具,与繁荣发达的香港相去甚远。但接待他的是上海团委的工作人员,一帮热情的年轻人,让罗康瑞对上海充满了信心,之后一年他谈成了在上海的第一个项目——城市酒店。

罗康瑞——1985年就看好上海(朱玲玲系列2)

在来上海之前,罗康瑞已经在香港创业了十几年,自己的地产公司也上市。他来自香港十大家族,罗鹰石家族,但是家里一共有六个男孩三个女孩,与其参与那么多人对家族产业话事权的竞争,不如开创一番自己的事业。题外话,最近这个家族争产案确实闹了好几年了。

1971年,国外留学回来的罗康瑞向父亲借了一笔十万元有息借款,开始了自己的创业。

他坦诚在最开始创业的几年由于神经紧张,几乎日日失眠。

在香港创业罗康瑞赚过钱也赔过。最多时候陪过三个亿,但他没有气馁。

随着时间推移,他的商业才华在这个极度发达的大都市很难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毕竟要超越已有的地产托拉斯实在太难。

1984年他的事业迎来了时代的机遇。

“许多人跑掉了,但是我留下来了。当时,我在中国香港刚刚赚到钱,就花了3.2亿港元买了瑞安中心的地块,建好以后,市场恢复,最高的时候差不多有人要花70多亿收购。”罗康瑞微笑着回忆起这段3.02亿港元买淮海路333号投资往事,颇为得意。

罗康瑞的事业是随着上海的崛起而兴旺起来的。

在真正使他一战成名的是上海新天地,从此他在杭州、重庆、成都等地力图开创新天地模式。

但比起众所周知的上海新天地,我更愿意说说虹镇老街改造。

虹镇老街也是罗康瑞投标的一个重要旧城区改造项目,时间更早与上海新天地。

虹镇老街

虹镇老街,几乎每一个上海人知道。

这条街,很穷。

上海人称这里叫做“下只角”,与“上只角”的概念正好相对。

罗康瑞——1985年就看好上海(朱玲玲系列2)

这里生活着上世纪四十年代,因为战乱逃难到上海的大批失地土地的江苏等地农民。这些人在虹镇老街自行搭建棚户(用竹子、木头、茅草搭建的房子)居住,随着时间推移,棚户越搭越多,棚户堆叠,房房相连,幽暗拥挤,最后形成了上海市内最大的一片棚户区,上海人称滚地龙。

这里生活环境脏、乱、差。

由于生活的大多是江北地区的农民,生活和卫生习惯很不好,很长一段时间“江北人”成为上海人骂人的话。

关于虹镇老街的故事很多。比如帮派火并的故事,要是拍成电影可能比当年郑伊健和陈小春演的剧集还要精彩。据说老街里有名的帮派有“虹口某某”,还有“大刀帮““盐城帮”“兴化帮”,这些帮派内部很少争斗,但是与外界发生矛盾的话,老街内的帮派会联合起来一致对外。

在这样一个街区进行改造,令人头疼。

罗康瑞自1996年开始做这个项目,做了整整二十多年了。

他对虹镇老街的改造投入了极多,随着上海地价的不断上涨,拆迁成本也随着上涨,这可能是他一开始所没有预料到的难题。某种程度这个项目不仅不赚钱,还是赔钱的,“但是承诺的就要做完。“罗康瑞淡淡地说。

语气很淡,但是做的确实一件大事。

看看过去虹镇老街的照片,再看看现在的瑞虹天地,变化真是天上地上。

上海滩这是一个冒险王可以闯荡的地方,一如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

罗康瑞——1985年就看好上海(朱玲玲系列2)

我们在时代的江水中,听到一个个财富故事。

最激动人心的故事叫做——白手兴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