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作人款《煙雨飛來圖》賞析

一直以來字畫一直都是文人墨客抒發情懷,文化交流的產物。尤其是上好的字畫,都是夢寐以求的。從古到今,也誕生了無數的繪畫大師,在歷經歲月的洗禮和時間的沉澱,也形成了各種不同的風格和畫派。其中流傳下來的精品,往往大部分耗盡他們一生的才華和精力,但也因此成就了很多大師的千古美名。

吳作人款《煙雨飛來圖》賞析

尺寸:74cm*49cm

一次偶然的機會有幸結識了老張,說來也是緣分。雖然生活的地域南北相隔,性格卻極為相投。同樣率真直爽的脾氣,同樣極其喜愛書畫。說起愛畫,老張真的達到了如痴如醉的境界。一次多喝了幾杯,拿出了自己多年的珍藏,共同品鑑。原來是吳作人老師的《煙雨飛來圖》。眾所周知吳老是以畫金魚著稱的,繪畫功力了得。其山水作品確實不多見。此畫手法凝練簡潔,清明流暢,立意自然含蓄,筆墨瀟灑,境界廣闊,寓意深遠。看山,氣勢磅礴,儼然有一股文人的傲骨之風,看雲,透露著國畫山水的淡雅之氣,看字,鸞翔鳳翥,觀其力而不失,身姿展而不誇,筆跡流水行雲,確是吳老的風格。

吳作人款《煙雨飛來圖》賞析

吳作人,1908.11.3-1997.04.09


吳作人,中國當代著名的畫家,畢業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王家美術學院,師從於徐悲鴻,曾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和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是繼徐悲鴻之後中國美術界又一領軍人物。早年主攻素描,油畫,曾參加過南國革新運動。晚年開始轉向國畫領域,境界開闊,寓意深遠,以凝練準確的形象融匯著中西藝術。取得了不俗的藝術成就。其代表作品,油畫《齊白石像》《三門峽》,中國話《牧駱圖》,出版畫冊《吳作人畫選》《吳作人,蕭淑芳畫選》《吳作人畫集-書法詩詞卷,中國畫卷,油畫卷,素描速寫水彩卷》等。


吳作人款《煙雨飛來圖》賞析

尺寸:74cm*49cm


老張是北京人,早年在北京琉璃廠工作,祖輩父輩都酷愛詩集畫冊,可謂是書香門第。90年代末,在改革開放的巨大的熱潮中,張先生毅然決定下海經商,數十年的商海風雨浮沉,卻沒有磨滅他的一顆赤子之心。恍惚間總是想起自己的父親,想起自己年幼時,父親時常捧著一副名畫字帖,一看就是一天,那眼神他一輩子都不會忘記。老張已然過了花甲之年,事業成功,家庭幸福美滿,女兒有了自己幸福的生活。而自己也酷愛各家墨寶,便重新整理當年父親留下的精品,盡情的沉浸於這些尺幅盡縑,行雲流水的名家大作中。那其中有一副便是當代著名大家吳作人的《煙雨飛來圖》,也是機緣巧合,才得以一睹其芳華。


吳作人款《煙雨飛來圖》賞析

尺寸:74cm*49cm

家庭對一個人的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以“德行風氣,道德準則”為核心內容的“家風”營建在我國傳統家族文化傳承中備受重視。吳作人也是生長在這樣一個推崇“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傳統家庭中,儘管父親早逝,生活困厄,早年曆經了戰爭年代的磨難,個人生活的不幸與坎坷,都無形中為他藝術素質的深沉內涵準備了感情基礎。四十年代的西北之行成為其藝術生活 的十分重要的轉折點 。同為書香香門第之後的老張,對吳老的畫作也是更為欣賞,吳老的畫亦能產生共鳴,便有惺惺相惜之感。


吳作人款《煙雨飛來圖》賞析

吳作人,1908.11.3-1997.04.09


1943年至1944年,吳作人赴陝甘青地區寫生,臨摹敦煌壁畫,不但開闊了他對於中國古典文化藝術的眼界,豐富了他對祖國藝術的審美情趣,造型,色彩語言的認識,啟發了他對中西文化交流的認識,以及對後來的創作產生極大的影響。早年的油畫開始轉向嘗試中國水墨畫抒情達意,創作觀念開始迴歸於中國審美體系,更加註意藝術的表現而加強寫意性。


吳作人款《煙雨飛來圖》賞析

尺寸:74cm*49cm


此圖細繹其山水的骨法用筆,山石點苔,淋漓蒼勁,聚散有致,處處流露出力量和自信。整個畫面氣韻貫通,畫中樹木、山石淡墨勾染,中鋒出筆,再反覆加皴擦,柔韌剛勁,顯示出畫家堅深的書法功底,山石、樹木局部以石青、赭石提亮,呈現出“丹青隱墨,墨隱丹青”的效果。吳作人在中國畫創造方面更是別創一格,自成一家。是繼徐悲鴻之後中國美術界的又一領軍人物。此副吳作人老師的作品是不可多得的藏品,品相完美,用墨有神,有力,代表著恢弘的氣勢,長約74cm寬約49cm,此畫氣勢非凡,是一幅不可多得的藏品,深受很多國內外客戶的喜歡和追捧,具有極高的市場價值和收藏意義,喜歡的朋友歡迎留言溝通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