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號召“驅除韃虜”又承認元朝正統 他把哪些得失算透了

中國古代帝王中,明太祖朱元璋無疑是現代人眼中的“明星皇帝”。

人們喜歡評議這位平民出身皇帝的是非功過,熱衷他的傳聞軼事。文學書籍、影視作品中,他出現的頻率也是最高的。

許多人都知道,他幼時年貧窮,曾為地主放牛,還曾入皇覺寺出家當過和尚。25歲時,毅然參加紅巾軍起義反抗元朝,後來接替郭子興成為義軍首領。

作為一個王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大智慧的確是高於常人的。

別的事暫且不說,就看看他在冷靜處理“驅除韃虜”,又“承認元朝正統”並“恢復中華”這些棘手問題上的舉措,真是不同凡響。

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指揮兵馬攻佔元朝集慶路,將其改名應天府,在此形成了以他為核心的勢力集團。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時為“西吳王”尚未稱帝的朱元璋,命中書右丞相徐達為徵虜大將軍、平章常遇春為副將軍,率兵馬25萬,北進中原。

他在發佈的《諭中原檄》文告中,正式提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綱領,

以此感召北方人民起來共同反元。進而推翻蒙元王朝的黑暗統治。

朱元璋號召“驅除韃虜”又承認元朝正統 他把哪些得失算透了

朱元璋的北伐舉動,表達了漢民族被壓抑了百年的心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號召,極具震撼力和煽動性。

1368年正月,朱元璋於南京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1638年為洪武元年。

朱元璋坐上皇位後,首先要給自己創立的王朝一個名正言順的地位。

而要名正言順,則需要承認前期元朝的統治為正統。

洪武三年,朱元璋率明朝文武官員首次祭祀歷代帝王,只選取了三皇五帝到宋理宗為止的36位帝王,蒙元皇帝並不在其中。洪武四年,他才在祭祀名單中加入了忽必烈。

可見,朱元璋在是否承認蒙元正統的態度上,開始也很猶豫。

的確,朱元璋此時心裡很矛盾:

如果承認蒙元為正統,似乎不大符合中華傳統文化中以大漢族主義為核心的主導思想;

但不承認它承認誰呢?

承認唐朝,隔得太遠了,而且大唐也有鮮卑族的血統;

承認宋朝呢?它是一個被遼金和蒙元打的狼狽不堪、並被蒙元徹底滅掉的朝代,也不妥。

如果否定蒙元,卻等於承認了中華文化的斷代,這也不符合朱元璋心目中大明帝國的長期利益。

翻來覆去,朱元璋還是想透了。

就承認元朝為正統,利大於弊,更何況它已經是自己的虎口殘渣。

於是,朱元璋坐在皇位上稱讚元朝說:“元本胡人,起自沙漠,一旦據中國,混一海內。建國之初,輔弼之臣率皆賢達,進用者又皆君子,是以政治翕然可觀。”

又說,“元主中國百年,朕與卿等父母皆賴其生養···”

“惟我中國人民之君,自宋運告終。帝命真人於沙漠,入中國為天下主,其君父子及孫百有餘年,今運亦終。”

元朝的“運數”終結了,明朝是應運而生的。他所登上的大明皇位,是以“真命天子”的身份受命於天,取元而代之。

實事證明,朱元璋這樣的舉措特別高明。

他讓世人看到,明朝接替元朝,屬於“化腐朽為神奇”。因為有元朝這個“腐朽”,才有了明朝這個“神奇”。

朱元璋號召“驅除韃虜”又承認元朝正統 他把哪些得失算透了

假如朱元璋不承認元朝,只承認蒙元之前的漢族宋朝,還真的存在很多麻煩事,可留下諸多不利口實:

一是既然只承認宋朝,那麼你朱元璋就不該直接稱帝,而是應該尋找宋朝的後裔為帝;

二是隻承認宋朝,當時宋朝的版圖很小,那麼獲得的宋朝以外的領土,就是野蠻侵佔;

三是隻承認宋朝,元朝這段歷史如何處理?而大中華歷史是不可以成為斷代史的。

更主要的,朱元璋的明朝,是要建立一個大一統的王朝,並不是只想像南宋那樣偏安江南一隅。

朱元璋承認了元朝為正統,那麼,元朝作為一個“氣數已盡”的朝代,他所有的版圖,都應該被新的的朝代所接替。也因此,明朝討伐北元,就師出有名、理直氣壯了。

而興兵北伐,雖然打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旗號,那完全是推翻前朝統治的一時政治需要。

提這個口號,可以聚集民心,讓更多的人加入到討元的隊伍中來。

也確實因為這一煽動性的宣傳,讓朱元璋的數次北伐打得順風順水,把蒙元統治攪得天翻地覆,再也沒有力量和明朝抗衡。

洪武元年七月,朱元璋的各路大軍沿運河直達津門、進佔通州。八月,進逼大都(北京)。

元順帝見勢不好,慌忙帶領三宮后妃、皇太子等棄宮逃出大都,經居庸關逃奔上都(今內蒙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境內多倫縣西北閃電河畔)。

元軍庫庫帖木爾、李思齊等手握重兵的軍閥,在明軍大舉進攻面前,全部逃跑。蒙元在中原九十八年的統治開始落幕,明軍迅速取得了在長城以內地區的控制權,丟失了四百年的幽雲十六州也被收回。

元惠宗自洪武元年北逃上都後,一直盤踞在明朝的邊境,並兩次興兵南侵,以圖奪回原來的天下。

洪武二年六月,元惠宗遷都應昌府,對明朝形成有針對性的軍事威脅。

朱元璋針鋒相對,他鑑於北宋末年燕山一帶在兩年之內得而復失的前車之鑑,決定再次舉兵征討北元殘餘。

洪武三年正月,他命右丞相徐達為徵虜大將軍,李文忠為左副將軍,馮勝為右副將軍,出兵進攻北元。

明軍此次北征,兩路皆獲大勝。

此後在洪武十四年、二十年、二十一年,朱元璋又屢次大舉興兵,基本肅清了元朝的殘餘勢力。連北元寶璽、金銀印章都奪至手中,北元國勢大衰。

不多久,天元帝被阿里不哥後裔也速迭爾殺害,北元不再使用朝廷年號。後至建文帝四年(1402年),鬼力赤殺元帝坤帖木兒後改國號為韃靼,北元徹底消亡。

元朝本身屬於華夏曆史的組成部分,儘管它曾有種族等級壓迫、血腥殘酷等黑暗一面,但它統治中國將近九十八年,曾為華夏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貢獻。

尤其是擴展的疆域,元朝超過了前朝任何時代,固定版圖曾擁有3300多萬平方公里,鼎盛時期達5000多萬平方公里。

它建立了以中原為中央汗國的四大附屬汗國,實現了東西、南北文明大融合,國家結束了四分五裂的分裂局面,一度穩定如磐。

朱元璋號召“驅除韃虜”又承認元朝正統 他把哪些得失算透了

事實上,不管朱元璋承認不承認,華夏大地從1270年到1368年,元朝廷都是合法並不可撼動的唯一政權。

他承認元朝正統,就是想合理合法繼承元朝的一切,包括對西域和周圍各國擁有的宗主權。

朱元璋實現了“驅除韃虜”目標,在“恢復中華”上也下了一番大功夫。不妨看看他在明初的這些硬性舉措:

建國不久,他就在中央廢除了中書省,不再設丞相。在地方廢除行省制,設立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揮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別擔負行中書省的職責,三者分立又互相牽制,防止地方權力過重。

在各府縣的重要地方,設置了巡檢司,負責把關盤查、緝捕盜賊、盤詰奸偽。

在軍事上,朱元璋廢除了元代管理全國軍事的大都督府,而將其分為中、左、前、後、右五軍都督府,並和兵部互相掣肘。

兵部有權頒發命令,但是不直接統率軍隊,各都督府負責軍隊的管理和訓練,但是沒有調遣軍隊的權力。這樣,軍權便全部集於皇帝手中。

元朝時期,中原漢文化受到蒙古及其他民族的很大影響和衝擊。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制定《大明集禮》,全力恢復漢族禮儀文化,並採取一系列去蒙元化的硬性措施,其中,有五條硬性規定。

朱元璋號召“驅除韃虜”又承認元朝正統 他把哪些得失算透了

服飾方面,“復衣冠如唐制”,並制定了具有明朝特色、等級嚴格的冠服制度;

禮儀方面,革除胡跪,恢復漢族傳統的稽首、頓首、空首、跪拜等禮節,並按等級實行五拜、四拜、再拜之禮;

姓名方面嚴禁胡姓,甚至連漢族複姓都不隨便許可使用;

語言方面杜絕胡語,欽定《洪武正韻》;婚姻方面禁止收繼婚。

明初,由於連年戰亂,加上疫病和自然災害,中原大地人口銳減,赤野千里,人跡罕見。而山西卻未經大戰,人口稠密。河南、河北、山東三省人口相加,還不及山西人口的一半。

為此,朱元璋下令從山西大規模移民中原,並整修河堤、恢復農田和鹽場、發展生產,留下了“洪武大移民”的記載。

朱元璋出身貧苦,早年飽受元朝貪官汙吏敲詐勒索。他深知元朝吏治混亂的弊端。

為鐵腕治國。登基不久,他便在全國掀起了“反貪”浪潮,矛頭直指中央到地方的各級貪官汙吏。

朱元璋在朝廷午門外特設“鳴冤鼓”,黎民百姓若有冤情在地方討不回公道,可上京擊鼓直接告御狀。

朱元璋當朝三十一年,先後六次大規模肅貪,殺掉貪官汙吏15萬人。他“殺盡貪官”的思想,直至他臨死也沒動搖。

後人述說朱元璋的歷史功績,無不肯定他率眾推翻元朝腐朽統治,除暴亂,安天下,反貪腐。

朱元璋號召“驅除韃虜”又承認元朝正統 他把哪些得失算透了

從天災人禍和飢寒交迫的鳳陽村野,一直到應天府登基稱帝,朱元璋和他的文臣武將所走的道路,不僅僅是為私人和某個集團的利益。他曾自述表白:我本淮右布衣,天下於我何加焉?

明朝覆滅後,清朝的康熙皇帝曾在南京立碑“治隆唐宋”,高度讚譽朱元璋這位明太祖。

說他:“明太祖天授智勇,崛起布衣,緯武經文,統一方夏,凡其制度,準今酌古,鹹極周詳,非獨後代莫能越其範圍,即漢唐宋諸君誠有所未及也。”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可點擊欄目右上角的提示“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聲明: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