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同样的玩具,孩子还要买,家长该不该买?

2020蓝天白云


家里已经有非常多玩具,孩子还是想要买,在考虑我们应不应该买前。我们还应该思考一个问题。孩子不停的想要买玩具,是因为孩子真的缺少玩具,还是孩子缺少一些别的东西?比如,我们的关注。


面对孩子哭闹要买玩具时,我们需要先接受孩子的情绪


当孩子在商场看到玩具想要买,我们不同意时,通常都是直接拒绝孩子。然而这样的结果,往往就是孩子哭闹发脾气,父母生气恼怒。


而这样的结果,只是孩子与父母陷入了权力争夺。孩子想要用哭闹,逼迫父母同意自己的诉求。父母坚决自己的原则,让想让孩子知道,我不同意就是不可以买,想要维护作为家长的权威。

双方的焦点集中在权力争夺,双方并没有沟通解决是否要买玩具的问题。


当孩子哭闹要买玩具的时候,我们不妨先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对孩子说:“这个玩具确实很漂亮,我看着也很喜欢。但是我们家里已经有很多玩具了,今天不可以再买玩具了。”


孩子的情绪被我们接纳后,才会去思考是否要买玩具,不是与父母进行权力争夺。而且一旦我们认同孩子的情绪。孩子得到父母的关注,往往会更加愿意接纳父母的建议。

玩具太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教育心理学教授凯茜·茜尔娃。对3000名年龄在3-5岁之间的孩子。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统计发现。父母花更多时间陪孩子,阅读、玩游戏的家庭。孩子拥有的玩具更少,而且孩子对购买玩具的欲望更低。同时,孩子的情商和智商水平更高。


凯茜教授认为太多的玩具,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因此孩子不能专注的,玩玩具以及学习,导致孩子对已有的玩具和学习缺乏兴趣。


家里太多的玩具,需要消耗孩子的心智取选择玩什么。玩具多反而成了孩子的一种负担。如题主说的,“现在的孩子,不像我们小时候,一个玩具能玩很久,还很珍惜玩具。”


对于学龄前的儿童,琳琅满目的玩具,并没有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快乐。反而成为孩子的负担,不如玩具少的孩子玩的开心。太多的玩具超出孩子的需求预期,从而降低孩子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如何科学地给孩子选择玩具

1、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孩子渴望与建立父母亲密的关系。孩子真正需要的并不是玩具和电子设备,孩子需要父母的关注。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孩子的首要目的是获得价值感与归属感。”而这主要来源于父母的关注。

2、孩子需要丰富多样的物品

婴幼儿心理学的陈忻博士说,“其实,只要给宝宝提供丰富而多样的物品就好,并不一定要买大量的高级玩具。”

丰富的物品就来源于,我们的生活用品,适合孩子的玩具不一定是昂贵的,关键是看孩子是否有好奇心,愿意去探索。有时家里的一个包装袋,就可以让孩子玩一下午。

我在家有时会给女儿舀一碗米,女儿非常愿意去抓沙子,体验沙流从手掌流经过的。而且会去探索用各种容器去盛米,倒进倒出玩的不亦乐乎。

3、避免给孩子选择强刺激的玩具

0~6岁的孩子,喜欢角色扮演、假装类游戏。这类游戏,对孩子的想象力和语言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所以,给0~6岁的孩子,选购玩具应尽量避免声光玩具。声光玩具的强刺激,会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导致孩子与其他人交流的意愿减低。不利于亲子关系和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

而且这类玩具玩法单一,孩子确实探索的欲望,不利于孩子想象力的发展。


橙爸寄语

孩子真正需要的并不是玩具,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孩子渴望与父母的一起时的快乐时光,渴望被父母重视。


橙爸聊娃


如果家里已经有一样的了,我不会再买。怎么哭闹都没用,我会告诉她不买的原因,如果听不进去还要哭就让她哭,陪着她,不再说话。或是试着给点吃的什么转移一下主意力。如果去同一个地方,比如公园,每次都要去玩具摊买玩具的话,我就直接明确的告诉她们,来公园是要玩的,如果每次来都要买一个玩具,那下次不来这个地方了。

我前几天去公园,已经成功的让她们没买玩具了,之前是每次都是买一个小玩具。首先过去的时候我是先让她们在家里挑好了一个自己的小玩具带过去,在她们已经见到那个玩具摊,但是还没走到的时候我就先跟他们说,我们今天不买玩具,因为我们已经有玩具了。后来她们会在玩具摊一遍又一遍地看,看完了之后回来我就跟她们说真棒,我们今天没有买玩具,做得真好,下次还来这里玩。

只要多重复几次,相信孩子会明白你的心意,就不会再用哭闹来达到自己想得到玩具的结果。一定要坚持住自己的立场,不能因为孩子哭了觉得在外面面子过不去就放弃原则。但是在哭的时候也要让他知道妈妈在这里陪着你,并且也知道你在哭,还知道你在哭的理由,可是我们家里已经有了,所以就不买这个玩具。

---------

我是全职妈妈,我每天用视频记录 分享中西结合的养娃育儿趣事,欢迎点赞与关注。





欢乐双胞胎日常


如果是一模一样的,就不要买了,没必要。如果孩子不依不饶,非要买,那就买一个不同款式的吧,而且还要让孩子知道两款区别在哪,各自特点、性能、优劣等等,让他们知道,世上好东西有的是,各自都有长短,既培养了他们判断的能力,又增长了见识,使其不局限于一个事物。我儿子小时候就喜欢汽车玩具,只要出新款,我就买(同样品牌,不同款式,各种性能,他都研究的头头是道,关键是价钱不贵,10多块钱),培养了他对汽车的兴趣。大学学的是产品造型设计,大四那年参加起亚汽车全国设计大赛,得了铜奖(其余得奖者都是研究生),我觉得小时候他对汽车的兴趣爱好,是他以后取得成绩的关键因素。所以家长对待孩子的“无理要求”要正确引导,不能一棒子打死,往往兴趣爱好正是所谓的“无理要求”,那就看家长如何引导了。个人浅见,供参考。


塘边芦苇


我家的孩子也会有同样的问题,不是大人想买不想买的事,是孩子她们要买,你觉得玩具是同款但他们不是这样想的,前几天儿子拿了套卡牌和我说这个卡牌怎么样怎么厉害,我因为忙来了句我看都是一样。他一听我这句缠着我解释卡牌哪里不一样,我不听还不行,硬拉着我坐着好好听他说半天。女儿的芭比娃娃更不用说,大的小的不下十套,每回出去她还要买,我说你那么多芭比娃娃为什么还要买,她说它们不一样。所以我现在一般对孩子的玩具是不是同款不讨论,孩子们他拿自己的零花钱钱买,我实不管不了那么多。孩子的想法很单纯,不是我们大人能看懂的世界,慢慢长大就好。只要你喜欢的东西孩子不一定喜欢,慢慢习惯就好。


晴天135904058


买,我孩子小时候,就喜欢合金汽车,每次出去,都会给他买,买回来玩几次就不玩了,家里到处都是各式各样的汽车,后来大了就不要了,现在12了,天天和他爸聊汽车知识,我啥也听不懂,孩子喜欢就要支持他,我一直以来就是在注意孩子的兴趣点在哪?大了也有个方向培养,毕竟逼着孩子学不感兴趣的,还不如让他好好学自己喜欢的,将来的工作也是自己的爱好,上起班来更舒心!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牛牛妈是任宝宝


肯定不该买,但是要讲究用正确的方法告诉孩子“不该买。”

并在平常的生活中建立孩子良好的财商。

如何用正确的方式,告诉孩子不该买

1.肯定孩子的想法

“妈妈知道你想要这个玩具。”

2.用温柔的语气,表达你的想法

“可是妈妈认为家里你有很多类似的玩具,而且你总是玩了一会就把它们搁置一旁,妈妈很为那些玩具感到可惜,也觉得很浪费。妈妈之前整理屋子的时候就发现,你不玩的玩具特别多,我收拾了两大箱子。”

3.和孩子商量,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我们来一起想个办法,妈妈不用浪费钱给你买这个玩具,你又能接受“我今天无法得到这个玩具”的这件事呢?”

这样提问,我觉得有的孩子会说,那我自己赚钱买,有的孩子可能会说,我去让谁谁谁帮他买,有的孩子会继续打滚。

我们来简单分析下这三种情况的处理方式。

  • “那我自己存钱,自己买!”

能说出这句话的孩子,说明平时家长的教育是非常棒的!孩子的思想很独立,也很有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家长回家后,就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如何能比较快地存到钱。潜移默化增加孩子的财商思维,同时如果孩子真得存够了钱,去买这个玩具(很有可能那个时候,他已经不想买那个玩具了),他会知道这是自己存了多久的钱,来之不易,买之前会更慎重,买了后,也会更珍惜。

  • “哼!我叫爸爸或者奶奶或者外公给我买!”

说出这句话的孩子,一般知道在家中,总有一位家长会比其他家长更宠爱他。

妈妈这个时候需要做得就是回应一下,表示你明白了。

然后一定要在孩子做出这个行动之前,(孩子很有可能回去就被其它东西吸引而忘掉这件事),把这个情况告诉孩子口中的谁。告诉他们如果想为了孩子好,让孩子拥有一个良好的财商思维,你们不能妥协!

  • 孩子根本不听你说得话,对你发脾气,撒泼。

孩子出现这个情况,只能说明,他以前经常用这个方法取得胜利。所以,这一次,你绝对不能让他再用这个方法取得胜利。

你首先要做得事是——冷处理,别说任何话,别做过多的表情,在孩子旁边静静等着他这场情绪风暴过去。

你不要觉得这样做浪费时间,长远来看,这是在节约时间。孩子会因为这件事,而明白撒泼打滚,发脾气没有用了,必须得和妈妈平静沟通才能解决问题。

孩子冷静了,你再继续使用上面的步骤,先认可孩子的情绪,然后引导孩子和你一起想出大家都能双赢的解决方案。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财商

不要觉得和孩子谈钱很俗气。建立孩子的正确的金钱观很重要,这样才能帮孩子制造抵御诱惑的盔甲。让我们的孩子以后远离“裸贷”“卖肾买苹果”这些可怕的事情。

  1. 告诉孩子钱从哪里来

不要只是告诉孩子钱从银行来,钱从提款机来,钱从爸爸妈妈的钱包来等等。

带孩子参观你工作的地方。让孩子知道,钱不是大风刮来的。得到钱需要爸爸妈妈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

2.让孩子明白,钱的价值

很多孩子的眼里,1块钱和10万块一样,都是钱。

所以你看最近不是有很多小孩偷拿爸妈的手机,花几万甚至几十万打赏网络主播吗?或者充值游戏币。而且这些家庭还并不富裕,这些钱甚至是这些父母辛辛苦苦攒下的血汗钱!

其实让孩子明白钱的价值,很简单。

就是让孩子多去体会,不是只要他想要,他就能得到的经历。

可以带孩子去市场卖东西,卖一些他自己做得手工,旧图书。然后把这些物品标价标得老高比如一万起价,看孩子能卖出去吗?然后标价改到很便宜比如五毛,一块,看一看卖出去的概率是不是要高很多。

3.和孩子一起制定预算表

出门前,和孩子一起制定预算表,帮助孩子明白哪些东西是必需品——我们现在必须要买的比如卫生纸,牙膏等。哪些东西对我们长期有利,比如书籍,课程。哪些东西我们只是图一时新鲜,比如类似的玩具,多余的拖鞋等等。

然后和孩子一起写下等出门要买的东西。

并让孩子和你互相监督,有没有买不在预算表上的东西。

拥有一个良好的财商很重要,毕竟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节流要比开源容易,不是吗?

我是Cici,一位在早期教育领域工作了快8年的早教老师,特别喜欢这个行业和孩子,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CICI的口袋早教


您好,很开心回答这个问题。家里有同样的玩具,孩子还要买,这应该是很多家长遇到的问题。到底该不该买呢?我觉得这个得分情况。


一、依玩具而定有时家长觉得差不多的玩具,可在孩子的眼里却有着大不同。


比如说奥特曼,你知道这是一个庞大的奥特曼家族吗?他有赛文奥特曼、杰克奥特曼、罗索奥特曼,布鲁奥特曼……据说有100个。如果孩子想要集齐所有的奥特曼……


芭比娃娃玩偶:除了我们知道的芭比外她也有一堆朋友和家人,什么雅丝兰、贝儿、歌莲、戴娜、珍妮花、夏莉、伊莉等等,当然还有她的男朋友ken。到底有多少个娃娃我也不知道在妈妈眼里感觉长得都差不多,只不过是换了件衣服。


对了,我这里还没有说她们的配饰,一句话就是:女人,打开衣柜永远都是没衣服可穿的,除非那件是新的。这句话用在我们的女儿身上也是一样!


如果孩子想尽可能收集一套,是不是可以考虑给买一个?说到这,我摸了摸我干瘪的口袋……

二、让孩子给我讲道理,说服我

孩子想要玩具,我觉得肯定有他的想法和理由,如果他有足够的理由能够说服我,我觉得我愿意给他买这个玩具。

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知道他和父母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在有问题发生时有效的、合理的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


如果孩子给我撒泼打滚,胡搅蛮缠,绝对不会给他买。

三、家长不给你买,你可以用自己的零花钱买

我的孩子有自己的零花钱,他可以自己支配。当这个玩具他让我给买,如果我拒绝了,我首先会告诉他拒绝的理由,并建议他如果真的想要可以用自己的零花钱买。

这个过程中就自然的引导孩子合理利用零花钱。零花钱是自己一点点攒起来的,平时不能乱花。但当在你特别想要一件东西的时候,你手里也有钱,你就可以拥有它,因为快乐比金钱更重要。

四、 同质化太严重的玩具不要买,和孩子一起开发它的新价值


我家小孩有很多拼插积木,有段时间他看到新积木还要买,我没有同意。看到他有点不高兴,我就故意把他的积木全都倒出来,自己拼。

我拼了一个长长的围栏,又把他的一堆塑胶小动物找来。“哇!今天我们一起去逛动物园,好开心呀!”“看这是长颈鹿,那里还有大象”。我的自娱自乐成功吸引了孩子的注意,随后我们又尝试了不同的玩法,于是旧玩具又有了新生命。

大人都是喜新厌旧的,何况是孩子呢?所以我觉得如果有一样的玩具孩子还要买,到底该不该买,我觉得需要父母和孩子商量着来。

我是礼纳,关注育儿,走进家庭,随手关注@纳小孩。对这个问题你怎么看,欢迎在留言区一起讨论哦!


纳小孩


关于孩子提要求的话题,以下三点供参考

第一,满足需求看年龄

三岁前孩子缺乏安全感,要尽量满足,保证他有足够的安全感,才有利今后的发展。三岁之后,要三次满足一次。尤其是六岁左右,建立规则最佳年龄,“懂事”与否就在这个时候,如果你教育的好,就是个懂事的孩子,如果没教育好,接下来的十年,甚至一生都会为这个事情而操心。

如果你一味的满足孩子,会很难建立规则感,孩子没有敬畏心,就会让孩子误认为“天下我有”,“只要我哭闹就能达成”,“只要我父母同意,我就可以获得所要的东西”。孩子习惯后,等上了学或者上了社会,有一天碰到一件事情,即使父母同意,即使父母答应,但是也不能达到想要的结果。就会有失落感,痛苦或者暴躁,对人生是非常不利的。

第二,情绪先行

碰到孩子无理要求不慌不怒不急。人都是想要有获得感,想要有存在感。孩子也一样,看到什么想要,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孩子不是神,我们也不是神,世界上有太多的事情是我们想要却得不到的,所以你不满足孩子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不责骂也不愧疚,带着孩子离开现场,到一个安静的地方,不生气,不打骂不离开,呆在他身边,说明“虽然没买,但是妈妈还爱你”,但是确实不能买,确实有原因,讲清楚,讲明白,让孩子处理好情绪就没问题了。如果孩子足够想要,念叨了好几天。过一段时间或者等生日的时候,或者是等什么节日时候我们再来买。延迟孩子的满足感,但是规则感一定要建立。

第三,沟通意识

碰到事情就哭闹,或者不说话,或者发脾气等等都是没有沟通意识,缺乏沟通能力的表现。趁机一定跟孩子说好,传达给他观点,“有事一定要讲,要说服别人,要沟通,不是说你哭闹冷战或者发脾气就能解决问题”,

不正当的方式永远解决不了问题,而且坚决不能惯着。

总结,适度满足,正确引导

另外,提醒广大家长,教育孩子一定要找准时机,利用一切机会教育孩子是做父母的职责。

以下20个时机可以参考

遇物而诲,遇事而诲,遇功而诲,遇败而诲,遇难而诲,遇惧而诲,遇热而诲,遇趣而诲,遇潮而诲,遇变而诲,遇新而诲,遇闪而诲,遇欲而诲,遇问而诲,遇情而诲,遇殊而诲,遇客而诲,遇游而诲,遇劳而诲,遇机而诲

希望有所帮助[祈祷]


大索老师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买玩具也方便了,不想让孩子受委屈了。所以很多时候只要孩子要家长就会给买,尤其是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带的时候。这种情况在很多家庭都存在。到收拾的时候和你们家一样,能收拾到好多同样的玩具,甚至有些玩具都没有玩过几次,就长大了不能玩了。

根据我的经验,不买也是可以的,因为孩子想买玩具的心理基本有以下几种,

1,当孩子有了一定的玩具之后,他很多时候要玩具并不是真的很想要那个玩具,而只是看到了玩具店里有那个玩具一时兴起,觉得应该好玩就央求大人去买。

2,或者是孩子看到了别的孩子在玩那个玩具,就也想让你给他买一个,然后自己可以自豪的说我也有一个。

3,觉得自己应该得到奖励,家长应该给买一个玩具。

4,自己的玩具天天看,看腻了,需要一些不一样的满足一下好奇心。假如不给孩子设限制,孩子可以随意买,你会发现。孩子永远觉得自己的玩具不够,就像女人永远觉得自己的衣服不够一样。

知道了孩子的心理之后,我们就知道首先是需要给孩子买一些玩具的。如果孩子有了一些玩具之后再要求买玩具,尤其是家里已经有的玩具,就可以看看孩子是什么原因要买。

如果孩子是一时兴起要买,就用别的他感兴趣的事情转移他的注意力,比如好吃的,好玩的,动画片等等。

如果孩子看到别的孩子有,自己没有。就告诉他你有的玩具别的孩子也没有,别的孩子也没有哭闹的要买。

如果她觉得需要奖励,那你告诉他奖励不一定非要是玩具,可以是绘本,好吃的。

如果觉得自己的玩具太无趣,玩腻了,可以告诉他,爸爸妈妈可以把他的玩具施加魔法变成不一样的玩具,但是需要孩子帮忙,问孩子愿意吗?根据我的经验,孩子都愿意,因为孩子都很好奇是怎么做到的。网上有很多改造旧玩具的视频,文章可以拿来用。

另外要制止孩子随意买玩具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要时刻告诉孩子一条,我可以给你买玩具,但是我要看下是不是合适,不一定非要从这里买,要不你再苦再闹也没有用,还是不会给你买。前几次他可能会哭闹,你不用打也不用骂他,只是在他哭的时候告诉他上边的那条。他哭过之后没有得到玩具就会明白你说的是真的,以后就不会随意买玩具,会等着你给他买。


我是厚积,一位育儿作者,也是一个正在教育自己宝宝的爸爸,喜欢把积累的育儿经验与育儿小知识和大家分享,给您有用靠谱的育儿干货!持续获取育儿知识,就关注一下,如果您觉得有用,也分享给您的朋友吧!


厚积


我个人认为不应该再买。小孩子对待玩具第一个可能是真的喜欢,如果再要同样的玩具就可能是欲望的怂恿。

无论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应该从小培养他们的消费观,正所谓从小看大三岁看老,从小培养好的习惯会让他们收益一生。有的父母可能是从小穷怕了,所以尽自己最大的力量给孩子最好的,满足他们的一切要求。如果是让他们接受好的教育,给他们的人生做正确的引导,那这样的父母一定是好的父母。如果只是一味地在物质上满足孩子,只会激发孩子的贪欲,让他们不会感恩,不懂得珍惜。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不得不佩服我的姑父,他和姑姑当初带着刚满一岁的表弟到大城市去打拼,那时他们是多么艰难,举目无亲什么都要靠自己,但是姑父哪怕再难也要让表弟读好的学校,接着小表弟也出生了,他们一家四口正是穷并着快乐着。因为每逢暑假我都去他那玩,为什么他们在大城市租的不大甚至有些拥挤的房子,我还那么喜欢去呢?当时我内心的想法现在忘记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喜欢他们家的那种氛围。两个表弟从小到大,没有什么特别贵的玩具,但是他们一直很快乐,性格也很开朗。记得小表弟还在读大一的时候,我已经踏入社会参加工作了,放假的时候他来我家我带他去买鞋,当时我坚持了半天他挑了一双200多的耐克,但是看得出来他心疼的不得了。现在两个表弟都参加工作了,大表弟去了首都一个研究所研究机器人,小表弟留在了他爸妈所在的城市,他们现在都拿着高薪,但他们依旧很简朴。他们帮父母买了住房和门面房,因为姑姑姑父是做生意的,有了自己的门面房,就可以说他们老年生活就无忧了。

当我现在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我才能真正理解当年姑父的做法,当今的社会发展太快,淘汰的也太快,想要培养将来经得起风浪的孩子,首先得让他三观都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