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事業編制的四種編制,待遇差別很大

2020年,事業編制的四種編制,待遇差別很大

考事業單位的同學大多不知道他報考的單位編制是何種類型,盲目的參加考試之後,不滿意又辭職,然後又繼續報考;其實事業單位的編制就是人們常說的事業編,它包含四種類型,主要是:全額撥款事業編、差額撥款事業編、自收自支事業編、參公事業編。

參加公務員、事業單位這些機關招考的考生都知道,這些部門的工作人員從身份上可以分為:分為公務員、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編、全額撥款事業編、差額撥款事業編、自收自支事業編、工勤編;這些崗位編制雖然名稱不同,但是待遇等方面差距就很大了。下面小編就給大家科普一下,事業單位的四種編制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01 參公事業編

參公事業編全稱是參照公務員管理的編制,它和公務員的編制一樣,都處於比較高的位置,可以說是在金字塔的最頂端。這類崗位編制,一般都是待遇好、晉升空間大的,在工作中,資源都是向這類人傾斜。因此,在這些崗位,只要你不犯很嚴重的錯誤,晉升是很有優勢的。

02 全額撥款事業編

全額撥款事業編,這個群體在機關中的工作和公務員沒有差別。由於近些年來公務員的編制比較緊張、人口較多、負擔較重,成立事業單位在一定程度上就緩解了公務員的工作量,這類招考人數是比較多的,也就順利成為考生繼公務員之後最好的考編選擇。這一群人也有其特殊的因素,如年齡結構較年輕、知識技術水平較高、工作能力強,他們的本身原因也會讓自己經常會被調去政府最急需用人的部門,如應急機構、建設一線等較複雜、高難度、高強度類的工作。全額撥款事業編財政由相關部門或是政府部門直接撥款,其性質就和公務員相差不了多少了。

03 差額撥款事業編

差額撥款事業編,他的主要意思是國家財政及相關部門撥款一部分,招聘單位負責一部分財政。它和收支自取事業編有相同及區別之處:相同之處就是都要自己單位承擔財政費用;不同之處就是收支自取不管是什麼費用,都要本單位自己解決,國家財政不予幫忙、而差額事業編則可以由財政承擔一部分,具體比例按照單位的具體情況來確定。在生活中,主要以差額為主的單位有:醫療衛生、新聞出版這類以公益性質為主、本身效益也較好的單位。

04 工勤編、臨時工、政府僱員

此類編制主要是技術工人。他們大多是有技術但沒有學歷的編制,工資收入比一般事業編較低、但比社會普通工人的工資要高。臨時工和政府僱員,他們是不算在機關事業單位編制裡面的,只是臨時在政府等機關單位進行工作,不享受事業編制和公務員的基本待遇。

以上就是事業單位中存在的四種編制,各編制對應的工資、待遇不盡相同;考生若是想要有好的發展,除去參加公務員考試外,也可以選擇待遇、發展前景都較好的事業單位,這些崗位,有些並不比公務員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