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耳熟能详的中国古话都出自何处?

从小到大,我们在很多影视作品里,看到过也听说过许多“中国古话”,往往前面一说“古人云”,后面就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话了,虽然很多中国古话我们都听过,但这些话最初是谁说的?出处在哪里?却并没有提及,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那些耳熟能详的“中国古话”都出自何处?


一、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出处: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卷九:“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事林广记》是日用百科全书型的古代民间类书。南宋末年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陈元靓撰,经元代和明初人翻刻时增补。此书是研究中国古代生活的最主要史料,再现了汉人生活的精致美妙风采。

对中国历史民俗感兴趣的同学推荐此书

那些耳熟能详的中国古话都出自何处?


二、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出处:《后汉书·班超传》

东汉永平十六年,一位叫班超(就是撰写《汉书》的班固的弟弟)的将军,出使西域鄯善国,鄯善国王广接待他们的礼节非常完备,而后忽然变得疏远懈怠。班超觉察事情有变,就抓了一个鄯善国侍者询问,原来匈奴的使者也来出使鄯善国了,班超就偷偷对手下人说:“如果让鄯善王把我们缚送到匈奴去,我们的尸骨将成为豺狼口中的食物了。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现在的办法,只有乘夜晚用火进攻匈奴使者。他们不知我们有多少人,必定大感震惊恐怖,可以消灭光了!只要消灭这些人,鄯善王广就会吓破胆,我们大功就告成了。”

最终,班超和手下杀了匈奴使臣,顺利完成了出使任务。


那些耳熟能详的中国古话都出自何处?

班超像,位于新疆喀什盘橐城


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出处: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四、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第五卷:“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故事发生在北宋时期,当时的常州有一个太守叫田登,这个人性格不太好,很是蛮横、残暴。尤其对于自己的名字很是在意,所以让整个州郡的人都要避讳他的名字,一概不许提到“登”,同音也不可以。如有违反,必将受到惩罚,所以当时有很多人不小心都被处罚了。没办法为了避讳,只能将“灯”说成“火”,这一年元宵佳节的时候,按照惯例,官府是要点花灯三天,邀请民众前来游玩、观看的。而且还要提前写告示通知民众,这下可难倒了写告示的这个小官吏。不能写“灯”,那这告示该怎么写?后来他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是怎么写的呢?他将放花灯,写成了放火。本州郡的百姓自然明白,但是外来的人们看了可是大惊失色。连忙离开这里,怎么这个地方元宵节还要放火三天,真是没听说过!而本地的百姓,看到了这个告示也更加气愤。太守田登本就是一个残暴的人,为了避讳他的名字,连“灯”字都不能说,所以百姓们纷纷感慨: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五、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这句话是一句俗语,并没有什么出处,应该是出自老百姓口口相传


六、哪壶不开提哪壶


出处:这也是一句俗语,并没有严格的典章出处,但是民间流传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早年,有父子俩开了间小茶馆,虽说本小,门面不大,可是由于店主热情和气、诚恳实在,加上水沸杯净,开门早、收摊晚,小茶馆越办越兴旺。知县白老爷是个贪财好利的官儿,整天不掏钱的大鱼大肉吃足了,便到小茶馆来喝茶。他一个人占一个桌子,骂骂咧咧不说,还得来点儿花生米、豆腐干什么的就嘴儿。茶喝够了就扬长而去———白喝。白老爷天天来白喝,这父子俩可怎么受得了啊,却又惹不起他,只好忍气吞声。不久,小茶馆的老掌柜病倒了,便让儿子司炉掌壶,应付生意。这几天,白老爷一端起茶杯,就龇牙皱眉吧嗒嘴,说:“这水也没开,茶也没味儿。” 小掌柜说:“老爷,茶,还是天天为您准备的上等龙井;水,还是扑腾扑腾泛沸花的开水,怎么能没味儿呢?” 过了几天,白老爷来得少了;又过了几天,白老爷渐渐不来了,小茶馆又恢复了往日的兴旺。老掌柜病愈后,便问儿子:“白老爷为什么不来了?”儿子机灵地一笑,说:“我给他沏茶,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从那时候起,这个故事就跟这句话一样,四下传开了,越传越远。


七、知人知面不知心


出处:出自:元·孟汉卿《张孔目智勘魔合罗》第一折。

这句话还有前半句,整句话是这样的: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魔合罗》是元杂剧,讲的是这么一个故事:洛阳人李德昌外出做生意期间,妻子刘玉娘在家以卖绒线为生。李德昌的堂弟李文道对刘玉娘心存歹意,遭到玉娘严厉斥责,遂心怀不满。当一个卖魔合罗的老人捎信来说李德昌做生意赚了钱,但病倒在途中的将军庙里,要玉娘去接他的时候,正巧玉娘不在家, 老人就请李文道转告。李文道心生毒计,把玉娘指向别处,自己抢先赶到将军庙给李德昌吃了毒药,夺走了银子。等玉娘终于赶到将军庙的时候,李德昌已经奄奄一息,拉回家就死了。这时候李文道强迫玉娘嫁给他,如不从,就告她害死亲夫。玉娘宁死不从,结果李文道恶人先告状,并贿赂知县和衙役将玉娘屈打成招。此案被一个叫张鼎的看出破绽,他不顾自身利害,以一个魔合罗为线索,层层追査,终于査到了真凶,保护了无辜。


八、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出处:北齐·杜弼《为东魏檄蜀文》:“但恐楚国亡猿,祸延林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那些耳熟能详的中国古话都出自何处?


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出处:《庄子·渔父》:“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姓庄,名周,宋国蒙人 ,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 。他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

那些耳熟能详的中国古话都出自何处?

庄子·逍遥游中描绘的场景


十、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出处:元-佚名《来生债》一:“小圣恰才见此人积功累行,施仁布德,俺神灵如何无一个报应。便好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