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發行過的元代交鈔和大明寶鈔為什麼流傳下來的那麼少

影響力

大家都知道,受宋、金紙幣制度的影響,元朝成為中國古代史上紙幣的鼎盛時代。對周邊國家和地區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元代的“中統元寶交鈔”是中國現存的最早由官方正式印刷發行的紙幣實物,宋代紙幣至今無實物。



發行量

鑑於金末鈔法的弊端,忽必烈參照當年耶律楚材向太宗窩闊臺所提的“印造交鈔,宜不過萬錠”的建議,因此早期嚴格控制,每年只有10萬錠左右。

但是至元十二年(1275年)以後,元軍過江,用中統鈔統一了江南地區的貨幣,發行額也因此大增。為了彌補國庫虧空,一反過去的謹慎做法,至元十三年(1276年)就達到了141萬多錠。


之後的至元寶鈔、至大銀鈔、至正鈔等等等等一系列的幣制改革都無可避免地陷入超發貶值的狀態。至正十五年(1355)末,為了鎮壓起義,竟命戶部印造次年新鈔六百萬錠以支軍餉。

至於大明朝的鈔法更是簡單,完全沒有儲備金制度,僅僅依靠政權的強制力和信用,不受數額的限制



單在一年內,賞賜的總目可能已高達9500萬貫,而該年政府記錄的收入按紙幣計算有20,382,990貫,即是一年內發行了7500萬的新鈔,相等於半年的田賦收入。


紙盔甲很有意思。因為紙擁有很好的柔韌性且分量較輕, 人們把它視為一種新材料,被用在軍事上,製造出了輕型的防身器具,這就是紙質甲冑(紙甲)。紙盔甲在唐宋開始規模的運用,甚至成為了宋明軍隊的標準甲式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