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如果在臨沮能救關羽嗎?

華顏x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關羽兵敗退至麥城,突圍至臨沮陷入潘璋部將馬忠的埋伏之中,先是被擒然後被斬殺於臨沮,所以不少人就有疑問了,既然馬超都督臨沮,麥城距離臨沮比東三郡劉封屯駐的上庸要近得多,那為何關羽舍近取遠不向馬超反而向劉封求援,馬超為何不出兵救援關羽呢?

經筆者多方查閱資料,比較可信的原因有兩條:

1 以關羽關二爺的傲性,當年劉備取西川,關羽要回成都和馬超比武,在諸葛亮的勸說下沒了下文。再者說,劉備確實不信任馬超,對馬超有戒心,不肯委以重任,馬超最後也是鬱鬱寡歡而死。關係不好固然存在,但是不是惡劣到見死不救的程度呢?且聽下面分析。

2 建安二十四年,坐鎮荊州的關羽出兵北伐樊城,關羽放水掩于禁七軍,于禁投降,龐德被擒獲。一時間關羽威聲大振。魏國懼怕之餘聽從司馬懿的建議:連吳抗蜀。並承諾事成後荊州歸東吳所有。孫權向關羽聯親,卻被關羽以“虎女安能嫁犬子”給斥回,於是惱怒異常,命呂蒙為大都督,率兵偷襲了荊州,結果關羽大意失了荊州,敗走麥城最終被殺 。一直以來荊州就歸關羽鎮守,如果馬超再屯兵離荊州近在咫尺的臨沮已經毫無意義,何況劉備一直對馬超抱有戒心,如果馬超依然都督臨沮那意味著馬超手中依然握有兵權,而且關羽本來就對馬超不感冒,一山不容二虎,所以可以肯定的是隨著關羽鎮守荊州而四處危險的解除,馬超已經被劉備召回成都而不再都督臨沮。所以219年關羽兵敗之時也就只能向劉封求援,又何來馬超見死不救不出兵救援一說!馬超投奔劉備,幫助劉備奪下成都,受封平西將軍。建安二十三年,也就是關羽遇發動襄樊之戰的前一年,馬超和張飛正在率軍攻打漢中。建安二十四年,漢中之戰結束,劉備班師回到成都,以馬超為首的一百二十餘名蜀漢官員聯名上疏《立漢中王上表漢帝》,勸劉備進位漢中王。請注意,此時馬超在成都,跟關羽的大哥劉備在一起。成都和荊州之間,遠隔重山萬水,等關羽的死訊傳入成都,已經是半個月之後的事情了。別說是馬超,就是劉備也無能為力。最後只能兵發彝陵替關羽報仇,還吃了大虧。所以,關羽之死與馬超毫無關係。“

綜上所述,最後回答這個問題,可以肯定的是,馬超如果在臨沮一定會救關羽,兩人會冰釋前嫌,劉備實力大增。只可惜歷史沒有如果。痛哉悲哉!


史客不輕鬆


救關羽者非馬超,乃關羽自己。

馬超之封地在臨沮,馬超因奪取川蜀之功,被劉備封驃騎將軍,督臨沮 ,所為督就是管轄臨沮賦稅,並將稅收一部分做為自已封賞的收入。

但馬超人並不在臨沮,而是在關中劉備身邊。馬超原就是一方軍閥,西涼一霸,連曹操都奈何不了他,曾殺得曹操棄袍割須,狼狽逃竄。

武藝高強,與張飛大戰幾百回合,不分勝負,這樣的人,劉備把他放在關外,許以重兵,豈能放心。

這樣的封疆大吏,手握重兵,久必為患,劉備奸雄也,這其中道理豈能不知,你馬超不是能嗎,我把你放身邊,不給你兵權,只當個看家犬,放出去萬一投了別的主人,或自立為王,豈不壞事。

象馬超這樣勇猛,又曾為諸候之人,最好的安排就是在家養老,不能給予兵權。所以馬超跟了劉備,一直在蜀中養老,怎可能到得了臨沮呢!

救關羽者是他自己。


平時太過孤傲,自詡軍功了得,誰也不放在眼內,不注意團結同僚,丹鳳眼內只有自己,綠錦袍中滿腹囂張,

  • 看不起黃忠,一個老頭與我同在五虎將中,有辱名聲。喜歡名,不團結。
  • 聽得馬超武藝高強,定要回成都與馬超比試,好狠鬥勇。
  • 劉封曾將被立為太子,關羽一句話,令劉備斷了念頭。這壞人好事的事做的巧妙些,太直白了點。
  • 孫權願與關羽聯姻,關羽一句虎女豈能嫁犬子。把一國之君罵作狗,孫權豈不動怒!

關羽呀關將軍呀,作人作事要留有餘地,假如事情作的圓滑周到,出語忌諱點,焉能惹下這麼多仇家。

如果你待人謙卑,與同僚搞好關係,關鍵時候,看在往日情份上,劉封,或孟達,發兵來救,你豈不得救,免於一死!

所以救關羽的必是自己。

結語:

性格決定了成敗,光有一腔熱血不行,必須謙恭有禮,大度待人才可。一個成功人士必須是一個有本事且沒脾氣之人,脾氣太大,到頭來害的是自己呀。


水壺火煮666


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風郡茂陵縣(今陝西興平)人。東漢末年軍閥、三國時期蜀漢名將,伏波將軍馬援之後,衛尉馬騰長子。

少年成名,健勇善戰,多次拒絕曹操徵召。跟隨司隸校尉鍾繇攻打併州,拜為諫議大夫。馬騰入朝成為衛尉後,拜為偏將軍、都亭侯,接管馬騰軍隊。建安十六年(211年),聯合韓遂一同抵抗曹操,參加潼關之戰,為曹操離間計所敗。攻打隴上諸郡失敗,依附漢中太守張魯。劉備攻打劉璋時,率眾投降,合兵包圍成都。參加漢中之戰,上表尊封劉備為漢中王,遷左將軍。蜀漢建立後,拜為驃騎將軍、涼州牧,封為斄鄉侯。

歷史上眾說紛紜,《三國演義》寫的是關羽“奔臨沮”後,在“決石”被捕,在臨沮被殺。

從當時的軍事形勢來看,關羽“奔臨沮”志在入西川以期與劉備會合,而事實上他已不可能從鄂西南打開缺口,因為宜昌、秭歸以及公安、石首一帶已有陸遜、呂蒙重兵把守,想借長江入川已是極不現實,若依遠安入川,無疑自投羅網,死路一條,這是兵家之大忌。關羽先返回南漳縣城“臨沮”,可以重振旗鼓,東山再起。南漳縣地理位置特殊,自古即“襄西之屏障、巴蜀之咽喉”,為兵家必爭之地。自南漳縣西南可經宜昌、荊門、當陽等地西入四川,自西北可經鄖陽至陝西漢中入川,既然西南路不通,從西北入漢中進西川,就是明智的上策。陝西漢中在當時就是劉備的“北屏”,劉備就據此而抗曹,這種“地利”優勢,關羽不可能不用。

馬超想要在臨沮救關羽之命,必須要能夠及時趕到關羽被圍之處,個人勇武智謀,毋庸置疑,絕對一等一的武將。但是要能夠在合適的時機、合適的兵馬、適當的計謀,然後絕對能夠拯救關羽滅亡之禍,改變了三國的歷史。

但是我們也要清楚地認識到歷史可以欣賞,卻不可能改變。這些事情只能存在於想象中了。


可愛的小豫


歷史沒有如果,關羽狂妄自大,守荊州時軍師交給他。東聯孫權,北拒曹操。當時孫權派手下,有意和關羽結為親家,關羽卻說到,虎女為啥要嫁犬子,你說這氣不氣人,最後敗走麥城。

歷史沒有如果,當時的魏蜀吳三國,未果很明顯,佔很大的優勢,蜀,吳,失敗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我很喜歡高曉松老師說的一句話,歷史不是鏡子,是精子,犧牲億萬才有一個活到今天。人生不是故事,人生是事故,摸爬滾打才不負功名,塵土,世界不是苟且,世界是遠方,行萬里路才能回到內心深處,未來不是歲數,未來是禮物,讀萬卷書才看得清皓月繁星。

謝謝…



慈利山溝裡的人


首先先了解一下馬超投奔劉備後的心理:

錦馬超,西涼野獸,馬超馬孟起,武力之高甚至還在張飛之上,之所以出現張飛挑燈戰馬超的場景,是因為諸葛亮知道張飛不是馬超的對手,先是不出戰,讓馬超的耐心和銳氣磨盡,然後激發張飛的氣憤,張飛是個猛人,生起氣來戰鬥力百分之二百的發揮,馬超耐心和體力都被磨得差不多,自然戰鬥力會下降一些,所以雙方打了個平手,後來馬超投奔劉備,建功立業,被封為五虎上將,被人稱為神威上將軍,不過他的人品卻很一般,三姓家奴用在他身上也合適。

建安七年(202年),袁尚部將高幹和郭援聯合南匈奴單于呼廚泉進攻河東掠取關中,司隸校尉鍾繇,寫信給馬騰、韓遂,陳述其中利弊關係,又派張既、傅乾等人去勸說,請求馬騰、韓遂出兵援助。馬騰派馬超率領萬餘人進入關中援助鍾繇,朝廷任命馬超為司隸校尉督軍從事,討伐郭援、高幹等。郭援在率大軍渡過汾河時,馬超率領自己的軍隊在郭援渡河過一半的時候截殺。作戰過程中,馬超的腳部中箭受傷,但馬超沒有退縮,用布裹住受傷的腳,繼續率軍作戰,大破敵軍,馬超部將龐德親手將郭援斬殺,隨後高幹和單于呼廚泉投降。

曹操擔任丞相時,曾想招攬馬超入朝為官,但馬超沒有前去赴任。討伐郭媛後曹操借漢獻帝詔拜封馬超為徐州刺史,但馬超依舊沒去赴任。曹操改封馬超為諫議大夫,徐州刺史的位置朝廷給了臧霸。

馬超的鬱悶,不是到蜀國才有。他這一生,都是在強烈的反差中度過,心態很難調整平衡(這不怪他,誰處於這樣的境地都會難受,除非他是聖人或傻子)。一方面,他驍勇善戰,衝鋒陷陣,幾乎可以說是無敵於天下,曾經多次打得曹操落花流水。曹操一生,讚揚過許多敵人,對馬超的評價,最為“淒厲”――馬兒不死,吾無葬地也!馬超在戰場上可謂風光無限。但是在另一方面,他卻是勝而一無所獲,疲於奔命,流離失所。丟失涼州後,、

馬超不得不投奔漢中的張魯,成為寄人籬下的客將。後來到了劉備這裡,馬超算是找到了組織。劉備是個英雄,能夠重用馬超。劉備平定益州,馬超立了大功,被封為平西將軍。劉備在漢中稱王,由一百二十名部下聯合上表給漢獻帝(當然只是一個形式),馬超是領銜者,排第一位(諸葛亮是第五位,再後面才輪到關羽、張飛、黃忠、法正等人)。

這既是因為馬超那個偏將軍是貨真價實的,也是因為馬超在平定益州的過程中居功甚偉。劉備原本是朝廷的左將軍,當了漢中王后,便把左將軍交給了馬超。蜀漢政權建立,馬超更是被封為驃騎將軍,領涼州牧。按理說,馬超應該高興才對。可他偏偏鬱鬱寡歡,主要原因,就是他還存在一種“獨在異鄉為異客”的心理

再來看看一下馬超與關羽的個人恩怨:

馬超剛投降劉備的時候,劉備很厚待馬超,馬超半生諸侯禮儀不當,經常直呼劉備的表字,關羽非常憤怒,請求殺了馬超,劉備勸解:“馬超窮途末路來歸附我,就因為直呼我的表字,而把他殺了,以後怎麼面對天下。”張飛也勸解:“這樣的話,用禮儀做給他看,他就明白了。”次日的早上大會,請馬超來的時候,關羽張飛持刀直立在劉備兩旁,馬超環顧身邊座位,不見關張,卻看到關張持刀直立於劉備兩旁,非常驚訝,從此再也沒有直呼劉備的表字。次日嘆氣說:“我才知道為什麼我會失敗,直呼主公的表字,差點被關張殺了。”

綜合以上兩點,我認為如果馬超當時真的在臨沮的話,必定會出手相救關羽的,因為在大是大非面前他還是分的清的。


唐明國亮


想把關羽被擒的鍋甩到馬超身上,這個鍋馬超真的不背。

話說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受到魏吳的前後夾擊而敗走麥城,走到臨沮的時候,被埋伏在此的東吳將領所擒,最終父子被殺。關羽在自己的地盤上被殺,為何與遠在益州的馬超有關係呢?

原來馬超是躺槍。關羽在臨沮被擒,而臨沮這個地方和馬超有關係。投奔劉備後,因為有軍功在身,劉備便封了馬超督臨沮這個官職。“督”的意思是監督領導,不是實際的地方官吏,只是一個掛名的官職。

馬超在西涼有很高的威望,所以劉備一直把馬超放在漢中地區,一直到去世都沒離開過益州,更沒去過荊州,所以更沒有辦法搭救關羽了。

------------------------------------------------------------


觀雪一壺酒


馬超的封地在臨朐,可他本人並不在封地,就算他在封地,手上也沒有太多的兵馬,所以說馬超救援關羽很不實際,而上庸,劉封,孟達手裡有兩萬人,這也是關羽獲救的機會,然而孟達反水,劉封拖延不救。


小王說搏擊


真正能救關羽的是:謙虛、低調和開潤的心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