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千嬅《處處吻》火得一塌糊塗,歌迷只覺得“珍藏的寶貝被毀了”

楊千嬅小姐的《處處吻》,成燎原之勢翻紅。歌曲調新鮮、歌詞帶感、編曲還帶有一絲迷幻風格,聽起來氛圍感十足。

楊千嬅《處處吻》火得一塌糊塗,歌迷只覺得“珍藏的寶貝被毀了”

《處處吻》收錄在楊千嬅2004年發行的專輯《電光幻影》中,由林夕作詞、雷頌德作曲,還是Budweiser American Kiss(就是百威啤酒)的廣告主題曲。專輯中對這首歌曲的介紹:《處處吻》節奏輕快,雖算不上十分出色,但勝在感覺新鮮,曲詞流暢易記易上口,而 且千嬅也算應付得不俗,能唱出味道與自己的風格,故還算是首吸引的歌曲。可就是這首16年前,被公認為“質量一般”的歌曲,卻詭異的登上了各大音樂門戶排行榜。要知道,這首歌並不是專輯主打,在眾多樂評人的眼裡,《處處吻》在楊千嬅的眾多的粵語經典中也不算特別突出。甚至我們提起楊千嬅,第一印象不是《處處吻》這首作品,更多的是會想到《勇》《野孩子》《再見二丁目》或者《可惜我是水瓶座》。可這首歌怎麼就突然變成神曲了呢?

楊千嬅《處處吻》火得一塌糊塗,歌迷只覺得“珍藏的寶貝被毀了”《處處吻》節奏輕快、起伏有致,非常適合作為網友們的踩點剪輯素材。有位up主慧眼識珠,將這首歌作為其混剪視頻的bgm,快節奏的音樂,靚麗的歌詞配上90年代美到窒息的香港女星,這個美豔的視頻在b站收穫高達上千萬的播放量。隨後,熱愛剪輯的網友紛紛效仿,《處處吻》很快在b站火了起來,成為混剪必備bgm之一。

越來越多的人聽到了這首曲調上頭、又朗朗上口的歌曲,《處處吻》的熱度便擴散至各大短視頻平臺,網紅歌手和音樂博主也踴躍翻唱這首歌,還有不少人改編歌詞、進行再創作。眾人拾柴火焰高,《處處吻》火得一塌糊塗。如今打開手機隨便刷一刷,就能聽到兩句熟悉的歌詞:你小心,一吻便顛倒眾生,一吻便救一個人。楊千嬅《處處吻》火得一塌糊塗,歌迷只覺得“珍藏的寶貝被毀了”

懷揣已久的寶藏歌曲突然火成這個樣子,粉絲們的心裡卻是五味雜陳:“珍藏的冷門寶貝就這樣被短視頻毀了,難過......”“最喜歡的歌手和最愛的歌被更多人知道了,好事啊!”“粵語歌用普通話唱是個什麼操作?”“千嬅好聽的歌明明很多啊,為什麼只盯著這一首《處處吻》?”“為什麼火的版本不是原唱!”看看這些網友留言,是不是很熟悉?楊千嬅小姐粉絲內心的複雜程度,堪比看著自家寶藏上《歌手》的趙雷粉絲,和看到《樂隊的夏天》火了之後的搖滾樂迷。粵語歌也好,搖滾也好,民謠也好,老歌翻紅,總有粉絲會心碎。有人會問,自己喜歡聽的歌不想讓它火,這是什麼變態心理?不,不是他們心理陰暗,他們只是不願意看著自己的珍愛被某些廉價的表演替代。

楊千嬅《處處吻》火得一塌糊塗,歌迷只覺得“珍藏的寶貝被毀了”

和之前《成都》爆紅一樣,《處處吻》火到爛大街之後,越來越多的音樂博主們跟風翻唱,可是大多數的翻唱水準實在讓人不敢恭維。好的嗓音自然可以當作享受,可有些網紅的翻唱態度實在不敢恭維,音色且不提,發音還不標準,那一口塑料、敷衍的粵語,讓喜歡原唱的人怎麼聽得下去?可就是這些廉價的表演,通常還能獲得一片叫好,大行其道。所以越來越多的人,會為這首歌“傷心”。這種現象背後的事實是:大家對優質流行音樂的需求得不到滿足。

楊千嬅《處處吻》火得一塌糊塗,歌迷只覺得“珍藏的寶貝被毀了”

無論什麼年代,優秀的流行音樂都是被大眾渴求的。80年代的大錄音機,90年代的磁帶和音像店,千禧年後的cd和mp3。短視頻正是我們當下流行文化的符號之一,在音樂門戶網站排行榜前列的歌曲通常在短視頻中也很受歡迎。很大程度上,短視頻中流行的音樂就是當下人們聽歌審美的代表,也是當下流行音樂水平的代表。看到這裡,先別生氣。我當然知道很多好聽的歌曲並不在短視頻中流行,但我們不得不承認,這些網絡神曲的傳唱度是當下大多數好的歌曲都難以企及的。有些短視頻中的神曲,雖然只是簡單的口水歌,卻因為流暢上口傳播很快,以至於人人聽到前奏,都能跟著哼上兩句。

楊千嬅《處處吻》火得一塌糊塗,歌迷只覺得“珍藏的寶貝被毀了”

由此,自然而然的形成兩個陣營。也就是所謂的大眾、和小眾。短視頻流行歌雖然受眾廣,但多數都是缺乏藝術特色的口水歌。有自己獨特音樂追求的優秀歌手,創作出了一大批音樂精品,但又不夠流行。這樣一來,大眾所需的流行音樂,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個空缺。好的流行音樂,真的太匱乏了。尤其是當下,不玩短視頻的瞧不起網絡神曲,覺得太俗。愛聽網絡神曲的又不服不玩短視頻的,覺得他們太作。兩個陣營相互拉踩,誰也瞧不上誰,誰也不服誰。好像好歌就一定不能流行了?流行歌就一定是垃圾?事實不是這樣的。讓我們倒回到20年前,那時候還沒有“神曲”這一說,如果有的話,那麼神曲的代表就是周杰倫。

楊千嬅《處處吻》火得一塌糊塗,歌迷只覺得“珍藏的寶貝被毀了”

那時候活躍的歌手和樂團數不勝數,大家的口味被這些人調教的也都算不落俗套。當時火遍大街小巷的歌,不僅朗朗上口,它起碼還有點兒內涵、有點故事、有點思考在裡面。彼時,每一家音像店都是流行音樂潮流的風向標,誰發了新歌就每天單曲循環,我小時候就被巷子口的音像店反覆洗腦。現在回顧世紀初的華語專輯,簡直堪稱神仙打架。那時候的好歌,真是多到聽不過來。這些歌手的歌曲幾乎都是流行音樂風格,傳唱度可一點不比現在的網絡神曲差。不僅如此,即使過二十年再聽,那些歌曲還是一樣的動人。成為流行,成為經典,不為過。再看看現如今的華語樂壇。二十年過去了,華語樂壇的中流砥柱怎麼還是這撥人?

楊千嬅《處處吻》火得一塌糊塗,歌迷只覺得“珍藏的寶貝被毀了”

我們不是沒有引領潮流的新聲力量,比如鄧紫棋、李榮浩,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們都是近年來非常高產的唱作人了,傳唱度也非常之高,甚至也能在短視頻中佔據一席之地,聽到二位的作品,我們會因此嘲諷他們俗嗎?只是這些優秀的力量,還太少,不夠滿足大眾對流行音樂的需求。因此,一大批音樂水平參差不齊的網紅歌手才能勢如破竹、佔領各大榜單。許多水平尚缺、甚至抄襲拼湊的歌曲,也能獲得巨大的流量。但這些網紅作品,顯然不足以作為我們流行文化的代表。我們這個時代,並沒有誕生出真正屬於我們的流行文化,還在啃老本,這是很可悲的。

楊千嬅《處處吻》火得一塌糊塗,歌迷只覺得“珍藏的寶貝被毀了”華語樂壇類似20年前的黃金年代會再次到來嗎?我們沒有答案。但是偏見的存在對任何事的發展來說,都是阻礙,對於音樂也是一樣。網絡上突然火起來的歌曲並不都是垃圾,比如《起風了》,就是一首整體意境非常棒的歌曲。而優秀的音樂走向大眾,從來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情。反之,廉價的表演才是可悲的地方。優秀的音樂值得走進大眾的心裡。也只有當足夠多的優秀音樂走進了大眾的心裡,我們的珍愛才不會被廉價的表演替代。我們這個時代應當有屬於我們的流行音樂的新的引領者,當這些引領者匯聚成了一股強大的潮流之時,我們就不再需要依靠文藝復興來發展流行文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