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三江】《科技日报》聚焦侗乡春耕生产!



【媒体看三江】《科技日报》聚焦侗乡春耕生产!

【媒体看三江】《科技日报》聚焦侗乡春耕生产!

【媒体看三江】《科技日报》聚焦侗乡春耕生产!

科技日报


看!好一幅南方“智绘”春耕图


金 凤 本报记者 俞慧友 刘 昊 谢开飞 赵汉斌

通讯员 龚普康 刘碧云 朱育菁

东风吹绿草,布谷劝春耕。尽管今年的春天遇上了新冠肺炎疫情,但一幅科技底色的“春耕图”正在南方各省的乡村田野精心描绘:手机App、视频在线直播、科技特派员线上“问诊”……

微信、QQ、App、视频直播,远程指导春耕生产

如何在疫情期间春耕防疫两不误?答案在网络、云端。湖南长沙望城区乌山街道团山湖村中新农业合作社、农美农业合作社的蔬菜基地里,村民们正戴着口罩,熟练地育种、消毒、盖膜。“我们通过微信、网络等形式,指导农企加强主要农资的调运和储备,组织适销对路农资品种,确保春耕备耕农资供应充足、质量可靠。”团山湖村党总支书记程府迎说。合作社不少蔬菜大棚已陆续栽种,并通过电商等销售形式供货。

在南京,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张绍铃教授组织科研人员开展网络问卷调查,针对当前梨园生产遇到的果树修剪、新苗的浇水培土、病虫害防治等问题,专家团队发布技术指导方案,并通过在线视频、电话、QQ、微信等多种方式对农户进行指导。而汇集21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上市公司的“江苏布谷鸟种植联盟”平台上,专家们分别围绕施肥、除草、防病虫害等主题对农户进行线上指导,已有30多万用户关注了该平台,并收看在线直播。

科特派、农技专家活跃在春耕一线

在福建宁化、上杭、永安等8个市县,水稻科技服务团队针对早稻产区提出改种生育期更短的品种,采用集中育秧、供秧等建议,并提供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绿色高效栽培模式技术……2月18日,记者从福建省农科院获悉,防疫期间,该院22支科技服务专家团队、400多名科技特派员,主动对接受疫情影响的农业企业、合作社等260多家新型经营主体,采取电话、微信、QQ等方式,开展春耕生产技术指导与咨询服务,解决技术问题94项,其中重大技术问题6项。

为给种植大户及广大农民及时提供远程技术诊断、技术指导、技术咨询等服务,江苏连云港公布该市“乡村振兴农业科技专家服务团”专家手机号码,24小时开机。在湖南,一场以“战疫情,保春耕”为主题的稻虾种养专家在线答疑解惑活动在湖南益阳南县的洞庭虾网上进行,水产专家们通过答疑,并给出下阶段种养建议。

防疫、春耕、脱贫攻坚“三不误”

在田间拔草、备耕、放基肥、盖地膜……2月18日,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斗江镇牙林村微田园基地,村民们在忙着为新的一年育苗、种植蔬菜做准备。

“为抢抓农时,尽快复工,我们一边抓紧跟农业主管部门做好复工复产申请工作,一边严格抓好各项消毒防控等措施,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放心就业,实现村民增收、企业增效!” 微田园基地负责人苏兴伟说。

春日胜黄金,农时不等人。连日来,广西三江涉农部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扎实推进侗乡春耕生产,引导当地群众有序开展春茶开采、油茶备耕、微田园就业等工作,全力确保疫情防控、春耕生产和脱贫攻坚“三不误”。

这几天,陆续有外省车牌的大卡车开进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瓦房乡,每车都满载着近30万株来自浙江海宁的桑苗。得知又有56万株桑苗将运到,瓦房乡干塘、浪戛、保和3个村的村民们早早地守候在路旁。车子刚刚停稳,村民们就利索地卸苗,装到自家的摩托车、拖拉机上,一趟一趟往田里运。

每年春耕时节,也是滇西一带农民移栽桑苗关键期。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今年原本定好的桑苗没能如期运到,这可急坏了蚕农。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农业科技部门想方设法,积极联系供苗商,反复与海宁市方面协调,终于给运桑苗的大货车办妥了通行证。与此同时,区和各乡镇的农科人员引导各村群众开垄引水,备好地膜肥料,做好移栽前的准备工作。

【媒体看三江】《科技日报》聚焦侗乡春耕生产!


广西:三江县1.8万亩早春茶开采

通讯员 龚普康 本报记者 刘 昊


【媒体看三江】《科技日报》聚焦侗乡春耕生产!

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洋溪乡良培村培吉屯,一名妇女在茶园内采春茶。龚普康摄

 

  青翠茶园云雾缭绕,嫩绿茶芽涌上枝头,茶农们三三两两,戴着口罩在各自茶园内指尖翻飞,穿梭忙碌……走进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洋溪乡良培村培吉屯,一幅幅春日画卷映入眼帘。“今天我家共采得乌牛早茶青4.1斤,收入205元!”近日,茶农伍金光在村里新开的茶厂称茶接款,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受疫情和气候双重影响,今年的春茶开采期比往年晚了一周左右,2月10日起,三江全县1.8万余亩(乌牛早)早春茶“疫”线开采,奏响了百里侗乡鼠年春茶生产的“新序曲”。

  良培村党总支书石胜发介绍,该村目前共有茶园850亩,主要种植乌牛早、福云六号和梅占等品种,其中乌牛早200亩。以前村里没有茶厂,茶叶主要靠茶贩到村屯上门收购,加之山高路远,销路受制于人。

  近几年,在公安部和国家移民管理局的大力扶持下,全村首家茶厂终于在今春竣工投产,作为村集体经济项目,以“公司+基地+贫困户”模式运作,村民们足不出村,茶叶就能卖出好价钱,销路无忧,群众的种茶积极性空前高涨。

  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御香茶业有限公司茶厂门口,前来卖茶青的茶农络绎不绝,村民们依次称茶、登记、领款,几两到数斤不等。茶厂内,机器轰鸣,制茶师们忙着将鲜叶杀青、揉捻、干燥,厂房里茶香弥漫,醉人不已。

  茶厂负责人曹丽琼说:“季节不等人,疫情的冲击只是短暂的,为了使新厂如期开工,让茶农们销路无忧,我们严格做好疫情防控措施,每天对茶厂进行全面卫生消杀,要求员工上班必须戴口罩,勤洗手,加强自我防护。”

  该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潘玉萍说:“为有效应对疫情,三江主要采取贴息贷款保运转、农企对接防扎堆、线上交易促销售、主动服务引茶商、规范管理抓防控等‘五大举措’,通过政府贴息、金融部门调整优化资金,帮助茶叶企业在疫情期间,解决产品堆积、资金不能及时回收等问题。确保茶农茶青卖得出、企业囤货能销售,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高标准营造一个良好的茶叶营商环境,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三江茶叶产业的影响。保证侗乡茶农和茶企的稳定收入,全力以赴打好产业扶贫这场硬仗,使漫山茶园真正成为侗乡百姓稳定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媒体看三江】《科技日报》聚焦侗乡春耕生产!


【媒体看三江】《科技日报》聚焦侗乡春耕生产!


编辑/曹世英 校对/荣任 龚普康 监制/梁克川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联系电话:8611950(三江融媒体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