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開展早稻種子精準消毒,防好早稻惡苗病

近年來,水稻惡苗病發病率呈上升趨勢,直播稻、機插秧和工廠化育秧早稻發病尤其嚴重。3月中下旬,各地早稻將陸續進入播種期,要注意做好早稻種子的科學消毒(浸種或拌種),精準預防早稻惡苗病的發生。

1. 惡苗病的發生特點和種子處理要求

惡苗病是典型的種傳病害,種子帶菌是主要初侵染來源,種子處理是防治惡苗病的主要甚至唯一的手段。播種攜帶惡苗病菌的種子後,水稻病株在2~4葉期即可能表現徒長,葉片狹長,呈淡黃色,根系發育受阻,根毛少且有倒生根。浸種時要先配好藥液,攪拌均勻,再放入稻種浸種約48小時,注意要浸透浸勻,浸後不淘洗。拌種時先用清水將拌種藥劑配成藥液,再加入稻種攪拌均勻,放在通風處陰乾,不要曬乾。24小時後催芽播種。種子消毒時注意水溫不要太低,控制藥種比,加入的種子量不要太多。

科學開展早稻種子精準消毒,防好早稻惡苗病

科學開展早稻種子精準消毒,防好早稻惡苗病

2. 水稻惡苗病的防治技術

目前多地水稻惡苗病對咪鮮胺、多菌靈等傳統種子處理藥劑存在嚴重的抗藥性,局部地區已經出現對氰烯菌酯的抗藥性。因此,當前水稻惡苗病種子消毒的重點是要根據當地的惡苗病菌抗藥性發生情況,科學選用高效藥劑,實現精準消毒。建議用氰烯菌酯(或氟唑菌苯胺)與種菌唑(或咪鮮胺)混合浸種,儘量避免僅用單一的種子消毒藥劑。另外,條件具備的地區,在種子消毒前,可以開展種子帶菌情況及其所帶惡苗病菌對藥劑敏感性的快速檢測,使得早稻惡苗病的防治更加精準、綠色和高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