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龍廟:述說陽樂田的故事

烏龍廟位於道縣(道州)縣城西二公里外的營江街道陽樂田村,它是道縣現今保存較為完整的一座古廟,特別是陽樂田烏龍龍舟隊以及端午節廟會為周邊十里八鄉的老百姓所熟知。而古廟所在的陽樂田村更是縣城旁邊幾個出了名“硬氣”的村莊之一,筆者慕名進行了一次探訪。

關於村莊歷史由來,其最早可追溯的年代已無歷史資料可查,但舊志記載此處原有一口古井名“白魯井”,有井或許就有人家居住,從民間流傳“白魯井”得名的故事我們也能想象一二。傳說在唐代宗時,元結出任道州刺史期間,成功平息了此地魯、白兩姓經常爭水械鬥的事件,併為二姓和睦命名為白魯井。我們想見可能早在唐朝這裡就有人家居住繁衍,後來白、魯二姓是衰敗了還是搬離了卻不得而知。對於陽樂田村名的由來,《道縣地名錄》這樣解釋:建村之始,有陽、樂、田三姓,故名陽樂田。這是以姓氏命名並且是三個姓氏按時間先後遷來聚族繁衍而成的大村。

烏龍廟:述說陽樂田的故事

一、

陽是指歐陽,據說道縣歐、陽與歐陽同譜,查閱江永黃甲《歐陽氏族譜》:始遷祖歐陽寵(858—914年),字君錫,祖籍廬陵(今江西吉安)。唐末天覆年間,歐陽寵任舂陵檢查官,後卒於任,其子歐陽巖卜居於永明(江永)寒柏嶺。歐陽寵有四孫,長孫歐陽宴遷來陽樂田居住,其他三孫分別居住江華、江永。歐陽就成了陽樂田最早立村繁衍的姓氏。道州城西的濂溪河畔山川秀麗、平疇沃野,歐陽家來此定居生活繁衍,漁樵耕讀、詩書傳家,世代不乏人才輩出。比如北宋時期的歐陽澤、歐陽程兄弟二人先後進士及第入仕為官,一時傳為佳話。又如南宋建炎初年,歐陽言中進士,出任縣令,為官清廉,政績有聲。致仕回鄉,兩袖清風,住宅蕭然,僅蔽風雨,去世後崇祀鄉賢祠。至南宋末鹹淳年間,歐陽家出了一位叫歐陽慶甫的文人,不樂仕進,不問世事,喜歡隱居,他在白魯井旁建築書堂,讀書講學,開一時之文風。歐陽慶甫即使生活拮据,依然悠然自適,他曾在白魯井上刻石作詩:

地僻人稀能幾家,清泉漱玉石欹斜。

客來訪我慚無具,洗甑炊香更點茶。

烏龍廟:述說陽樂田的故事

二、

樂姓何時遷來,筆者未能查找到資料。據查,湖南有一支樂姓原本姓“嶽”而非姓“樂”,是南宋初期抗金名將岳飛的族人。南宋高宗趙構紹興十二年(1142年),岳飛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所害,其後族人受“株連”之累,遂改岳氏為同音的樂(yuè)氏,然後分為三股逃往南方謀生。其中,一部分族人遷逃到了江西地區;一部分族人遷逃到了廣西一帶;另一部分族人遷逃到了廣東韶關,繼而轉往寧遠九疑山地區安身,後傳至第四世樂雷發,曾經在道州授徒講學,以教書為生,後來中南宋寶祐元年(1253年)特科狀元。陽樂田的樂姓是不是該支樂氏,也只能是筆者不揣的推測而已。

三、

田姓始祖田福(田天澤),祖籍山東青州府益都縣,北宋進士,任廣西昭州府(今平樂)刺史,卒於任,後裔佔籍昭州。至元末,干戈擾攘,人民流離,田簡直攜帶家眷由昭州沿著湘桂古道來到道州,見城西奇山秀水,地接濂溪,遂卜居立宅。田姓人家在此定居下來,弘揚田氏家風,勤勞勇敢,促進當地人民文化發展和交流。大革命時期,共產黨人田鵬作為道縣早期農民領袖,曾在烏龍廟秘密辦起了農民協會,積極開展農民運動,為人民群眾謀取幸福和自由,不惜流血犧牲。田鵬犧牲後,就葬於烏龍廟旁的神仙山上。田姓繁衍距今六百多年,成為陽樂田村的大族。

烏龍廟:述說陽樂田的故事

四、

烏龍廟始建年代已無從稽考。據舊志記載,郡城西五里有山名荷山,因舊有“禪林”寺院,也稱禪林山,現在叫神仙山,但佛寺不知何時廢棄不存。山上本有一石臺名荷仙台,傳說荷仙常常在此顯靈,以陰翼利民,暗裡幫助百姓,因此人們在山麓建廟祭祀,呼為荷仙大王廟,即今天的烏龍廟。在道縣民間,老百姓經常俗稱當地男神為“大王”、“公公”,俗稱女神為“菩薩”、“娘娘”。現在的烏龍廟坐北朝南,南臨濂溪河,南北長66米,東西寬12米,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為何叫烏龍廟,稱裡面神為烏龍大王,而不叫荷仙大王?烏龍即是黑龍,陽樂田村龍舟黑龍頭便是黑色。關於“烏龍”的來歷,村裡田姓世代流傳著一個傳說。相傳,田姓祖先由廣西而來,沿路行走到此地,路上突然衝出一群亂兵追趕。情急之下田姓祖先躲進了路邊的這座古廟,祈求神靈庇佑平安;不一會兒,廟外驟起大霧,人面對面都看不見,一時白天如黑夜;一會兒,又暴風大作,廟外古樹沙沙作響,濂溪河水波浪翻滾,亂兵見此狀,心裡害怕不已,連忙奔散逃離。田姓祖先獲救,拜謝神靈的保佑,但見古廟破敗不堪心生不忍。晚上,田姓祖先做了一個夢,一條烏龍騰雲而起,稱自己是濂溪河龍王二太子,經常在荷仙台修仙,會護佑百姓不受兵燹之災,並將有助於濂溪河沿岸一帶的民眾生產,不受旱澇之災,託田姓祖先重修古廟。後來,田姓祖先在此安居樂業,就帶領鄉民重修了古廟。第二年,鄉民以廟前的柳樹制龍頭,黑山之樹作船身,取六月洞苦涼樹當劃漿,打造了一艘黑色的烏龍舟。為感謝烏龍大王陰翼利民,鄉民定於每年五月初一晚上龍舟下水,點著火把沿河敲鑼打鼓驅邪酬神,這就是陽樂田“扒陰船”的習俗流傳至今。此後,古廟都由田姓主持修建維護,以“烏龍”為廟名為龍舟名。

烏龍廟:述說陽樂田的故事

五、

烏龍廟建在陽樂田村東,依山傍水,從高到低由後殿、前殿、涼亭、學堂四部分組成。該廟在明代,清代乾隆年間、光緒年間、民國時期都有過修繕。廟內現保存大量的壁畫,現廟內仍保存著一個清代雕刻的烏龍頭,極具藝術研究價值。

烏龍廟:述說陽樂田的故事

烏龍廟:述說陽樂田的故事

烏龍廟:述說陽樂田的故事

第一部分後殿修建最早,據說由田氏祖先主持重修於明代,廟內現今還保存著覆盆式柱礎和明代建築構件便是明證。大殿正中神臺上,荷仙大王端坐在太師椅上,慈容可掬,旁邊站立一濂溪河二太子龍神小像,應為行神,如今烏龍大王旁加塑了田姓始祖像,這裡儼然成了田氏家廟。此外神臺兩側還有屈原、白馬將軍等神像羅列左右。神臺上方懸掛一匾書“敕封烏龍大王”,關於“敕封”沒有任何歷史記載,想必是鄉民想當然而為之。左右懸掛對聯一副:焚香禱告荷仙顯聖,虔心祈求大王降福。

烏龍廟:述說陽樂田的故事

烏龍廟:述說陽樂田的故事

烏龍廟:述說陽樂田的故事

第二部分前殿是關帝廟,建於清代乾隆年間,神臺上關聖帝君端坐正中,周倉手持大刀、關平手捧大印侍立左右,莊嚴肅穆,威武雄壯。千百年來,關公被奉為保護神和財神,受人們的崇拜。

據村中老人說,原來前後兩殿神像皆由優質香樟木和細密雜木精雕細刻,彩繪漆金而成。兩側牆上還彩繪了“封神演義”、“八仙飄海”等歷史神話,妙趣橫生,引人入勝。但解放後,廟中所有神像被掃地出門在河邊沙灘上付之一炬,接著廟邊數塊石碑被抬走做了修路、修水利的材料。

烏龍廟:述說陽樂田的故事

烏龍廟:述說陽樂田的故事

第三部分是涼亭,修建於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因為古道就從廟前經過,直達西鄉清塘,通往廣西。涼亭與廟相連,內備茶水,既可供行人解渴休息,又能入廟拜神。圓形的門楣上方書“烏龍廟”三個墨黑大字,門兩側書對聯一幅:秀水藏烏龍物華天寶禎祥瑞,古廟坐水口人傑地靈冠群賢。

烏龍廟:述說陽樂田的故事

烏龍廟:述說陽樂田的故事

最下部分是學堂,也與廟相連,臨近河岸,建於民國三十年(1941年),由田文萃主持修建並擔任校長。學堂是座具有歐式和中式風格結合的建築,圓形的拱門、窗戶,屋簷上裝飾壺瓶等,分上下兩層。當年周邊村民子弟都來此求學。

雖然四部分建成年代不一致,但是共同組成了現在的烏龍廟,白牆灰瓦,雕樑畫棟,顯示出古廟的歷史韻味。

烏龍廟:述說陽樂田的故事

六、

為了祭祀和修繕烏龍廟,專門設立廟產以維持。筆者讀到廟內有一石碑記載,清代乾隆年間,田姓有祭戶某某兄弟俱無子嗣,一對夫婦年近六旬命運多舛,也無子嗣,都自願將自己的田產捐入烏龍廟充作廟產。他們也作為廟祝住在廟側偏房,專司每日香火祭祀和接待外來香客。由購買或捐贈田地構成,據說廟產有良田60餘畝。

烏龍廟:述說陽樂田的故事

烏龍廟:述說陽樂田的故事

烏龍廟香火旺盛,一年四季香菸繚繞,鐘鼓不絕。三年辦一次大廟會,五年打一次醮,將眾神抬出巡村迎至村中祠堂祭祀,九名道士連續做七天七夜法事祈福,殺豬宰羊,大擺宴席,演戲酬神,十分隆重和熱鬧。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8月初,蘇聯空軍在支援中國人民抗戰期間,一架軍用飛機曾因故障迫降於烏龍廟前的營江大洞,組織白地頭、雙橋、芒頭寨、十里橋等方圓10裡遠近的村民經過一個多月的艱苦奮戰修成飛機跑道,幫助蘇聯戰機重上藍天。據說當年日本鬼子到了該村烏龍廟邊,天空即刻烏雲滾滾,電閃雷鳴,鬼子們馬上逃離開了,現在烏龍廟周圍出沒的蛇全是黑色,從未發現一種雜蛇。

烏龍廟:述說陽樂田的故事

遺憾的是在解放後破四舊中,烏龍廟受到嚴重破壞,其中文物大部分被一掃而空,接著大鍊鋼鐵,廟後古樹被砍伐;又在廟內辦起了食堂,開起了養豬場,70年代中期,改為村級學校。廟後山上的荷仙台和奇石也被打掉燒了石灰。以致烏龍廟只剩下了一個殘垣斷壁,四通八達的建築空架。

改革開後的八十年代,烏龍廟歷數年又得以重新修復,並対廟內進行了改造和調整,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根據村民的意願,前殿改塑為觀音菩薩彩繪塑像,觀音菩薩坐於蓮花臺上,顯得慈祥莊嚴。前面迴廊上加塑了兩條烏龍,並鑲嵌著幾塊縣內文人題作詩刻,幫助蘇聯飛機也以壁畫的形式紀錄在烏龍廟裡。

烏龍廟:述說陽樂田的故事

烏龍廟:述說陽樂田的故事

近年來道縣龍舟競渡異常火熱,烏龍廟作為道州龍舟文化淵源地之一,每年端午節,村裡都會組織龍舟隊參加全縣龍舟競賽活動。龍舟下水前舉行請龍祭龍儀式,由具有一定文化的師公主持,吹牛角號、點龍睛、拭龍頭、打犁頭火,祈願今年在龍舟賽上一馬當先、獨佔鰲頭。烏龍廟每逢三、五、七、九單數年份或是風調雨順之年都會舉辦還願廟會活動,熱鬧非凡,每天多達數千多人。陽樂田歷史人文薈萃,烏龍廟古廟不僅是民間信仰文化聖地,同時也是道縣紅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烏龍廟:述說陽樂田的故事

烏龍廟:述說陽樂田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