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年僅39歲暴病而死,臨終前為何下令處死妻子及長子、長孫?

鄭成功年僅39歲暴病而死,臨終前為何下令處死妻子及長子、長孫?

“忠孝兩虧,死不瞑目!天呼,天呼,何使孤臣至於此極?吾有何面目見先帝於底下?”——鄭成功。

戰亂紛爭的年代,當所有人都在黑暗裡委曲求全,苟且偷生著,希望能夠等到中國“春天”到來時,他,勇敢的站了出來,他滿清鐵騎橫掃中原地、他兵鋒銳利,所向披靡,他曾是人民心中的民族大英雄,卻在臨死前做了一件讓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事,僅39歲暴病而死,臨終前下令處死妻子、長子、長孫,“他”,就是鄭成功,鄭成功匪夷所思的決定,到底為什麼?

亂倫醜聞,激怒英雄

鄭成功出生於天啟四年(1624年)日本九州平戶藩,祖籍在福建南安,死於康熙元年(1662年),父親鄭芝龍在上海是走私頭目,母親是日本人。南明永曆十五年(1661年),鄭成功正率軍收復臺灣,家裡爆出了令人恥辱的醜聞,醜聞的製造者正是鄭成功的長子,鄭經。

留守廈門的大兒子鄭經向身在臺灣的鄭成功報喜,喜得一子,鄭成功也是非常的高興,賞賜銀兩。沒想到這“喜得一子”,卻是一個私生子,

是鄭經和他四弟乳母陳昭娘私生所得,並取名,鄭克臧。鄭經妻子得知此時十分的不滿,唐氏是名門大族,本就與鄭經門當戶對,突然出現個小人物來毀壞唐氏的名聲,定是非常的氣憤,於是要告訴她的父親。

鄭成功年僅39歲暴病而死,臨終前為何下令處死妻子及長子、長孫?

鄭經雖娶了原部尚書唐顯悅的孫女但並不恩愛,反而更是愛上了四弟鄭睿的乳母,陳氏。此時的鄭成功在收復臺灣,還被矇在鼓裡,但是唐氏(鄭經的妻子),一切都心知肚明。於是便像此事告知她的父親,也正是鄭經的岳父,鄭經岳父為自己女兒討回公道,唐顯悅便於鄭成功通信,告知此事的來龍去脈,並且表現出責備之意:“三父六母,乳母亦居其一。令郎狎而生子,不聞飾責,反而箕賞,此治家不正,安治國乎?”。

鄭成功是一代大英雄,家法嚴峻,注重禮節,豈能忍受這等恥辱。得知消息的鄭成功十分震怒,但是為了不破壞鄭唐兩家的關係,鄭成功便寫了一封教育鄭經的信。鄭成功命令鄭襲(鄭成功的弟弟)把信傳到廈門鄭經的手裡,不知為何,信件傳到廈門卻變成一道命令,傳到廈門一位大將手中,命令這位大將,將董氏,鄭經,陳昭娘,鄭克臧四人全部殺死。

大將並沒有處死四位,因為大將於鄭經關係要好,並把命令交給鄭經處置,鄭經非常的生氣,但出於理虧,不能做些什麼,只好精心做好眼前的防範工作。

鄭成功年僅39歲暴病而死,臨終前為何下令處死妻子及長子、長孫?

鄭成功本來書信是處置陳昭娘一人。但未見行動,勃然大怒,再次書信,威脅鄭經,立即處置陳昭娘,否則便以“治家不嚴”的名義誅殺其母董氏,連同鄭經陳昭娘鄭克臧在內,一同處死。父子兩人都不放手,誰也不讓步,最後權衡之下只好將陳昭娘一人處死。

這件亂倫醜聞讓小人鑽了空子。鄭成功的弟弟鄭襲想獲得繼承權,便想把鄭經給處理掉,鄭襲在鄭成功身邊輔佐他多年,也結識了不少兄弟,

有權有勢,若把鄭經殺死,獲得繼承權的機會更大了。鄭襲思來想去,命令廈門的將領將鄭經一家全部處死,好在將領並沒有這麼做,只是將誠招娘一人處死。可是廈門卻公然抗命。廈門抗命一事傳到了鄭成功的耳朵裡,鄭成功心急如焚,但又因為操勞過度,一氣之下竟臥床不起。

民族英雄為何而死?

永曆十六年,鄭成功父親在北京被斬首,永曆帝被緬王抓捕,在昆明被殺。得知這些消息的鄭成功病情更是愈加的嚴重,永曆十六年五月初一,鄭成功已經病入膏肓。鄭成功是我們心中的民族大英雄,是所有人敬佩的榜樣,他僅活了三十九歲便英年早逝了,鄭成功臨死前特別懊惱的說:“自家國飄零以來,枕戈泣血十有六年。今日屏跡遐荒,邃捐人世!忠孝兩虧,死不瞑目!天乎!天乎!何使孤臣至於此極也?”。說完,便去世了,一代民族英雄就這樣釋然長存了,無不令眾人嘆息!

鄭成功年僅39歲暴病而死,臨終前為何下令處死妻子及長子、長孫?

鄭成功死後,內部大亂,鄭襲拉攏人心,攢動將士們的軍心,在臺灣的大將全部擁護鄭襲為君,反對鄭經繼位。鄭經使用一計,將反對的將士們全部軟禁了起來,最終結束了這場內戰。鄭經繼承了鄭成功的事業,大力發展臺灣,擴張領土,興修水利,鄭經帶兵攻打福州時,不料,步步退敗,清朝將領寫信給鄭經,讓其撤兵回臺灣,不然就讓所有將領死在福州,可是鄭經不聽,本身就不佔優勢的鄭經只好被敵人打的頭破血流,灰溜溜的逃跑了。

回顧歷史,鄭成功是我國著名的民族英雄。與權威抗爭200餘年,不屈不撓,在大陸和臺灣一直受人尊重,鄭成功不是有心要下令處死他的妻子,長子及長孫的,所謂,虎毒不食子,不是鄭成功過於殘忍,而是迫不得已。他們一代人,經歷過太多的故事,再加上受傳統思想的影響,難免不留下一點“黑歷史”。鄭成功非常的重視家法,禮節,忍受不了自家長子的醜聞來毀掉自己一生建立起來的英明和神氣。

鄭成功年僅39歲暴病而死,臨終前為何下令處死妻子及長子、長孫?

可是還沒來得及處死自己兒子不幸便自己英年早逝了。鄭成功受那個時代封建傳統的影響,性格上做事過於極端有缺點和不足之處,但他誓死收復臺灣,在歷史留下名字,在那個文字獄盛行的年代,能忍受這些也算是奇蹟,即使是現在我們對古人也充滿了敬佩之情,是後輩學習的榜樣。鄭成功對於帝王的忠心,眾人可見,依舊是我們心中最偉大的民族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