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芳草:雷神山95後女護士,“插畫版”日記記錄援鄂生活

當前往武漢支援的那一刻,

她便暗下決心,

要用畫筆展現武漢的故事。

她是上海交大附屬醫院支援武漢的護士,

她是95後,

如今,

她已被網友讚譽為雷神山的“靈魂畫手”

她就是鄒芳草!

出發武漢的前一晚,鄒芳草在行李箱裡裝上了畫圖工具和平板電腦。2月19日,醫療隊抵達武漢雷神山的第一晚,她便畫了一幅“出征照”。

鄒芳草:雷神山95後女護士,“插畫版”日記記錄援鄂生活

如今,她在雷神山醫院工作已經近兩週時間了。

鄒芳草在醫院擔任著一個特殊角色——院感專員。“簡單來說,我就是同事戰友們的安全員。”她解釋,每天她是最後一個進艙,也是最後一個出艙的,期間需要跟組檢查每位醫護人員的防護隔離裝備,保證大家安全進入,乾淨撤出。“每天都要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絕對不能出錯。”

鄒芳草:雷神山95後女護士,“插畫版”日記記錄援鄂生活

她記得培訓時的一則案例預警,“如果在汙染區有醫護人員的隔離服被勾破了,我馬上要上前進行保護,在破口處傾倒酒精消毒後再捏住,護送其出艙更換隔離裝備。”雖然以往沒有相關經驗,但認真的鄒芳草把每個細節都牢牢記住。

鄒芳草前往武漢支援之時,也正是疫情嚴峻的關鍵時期,奮戰在前線的醫護人員幾乎不眠不休,以一當十,整日奔波在患者之間,大家的精神和心裡壓力也非常大。“這裡入眼的一切都是白茫茫的。很乾淨,但也很壓抑。”鄒芳草坦言,“我想給戰友、給患者,也給自己帶來一些明亮鮮活的色彩。也正是因為鄒芳草的漫畫,給醫院的醫護人員帶去了生活的色彩和力量。

鄒芳草:雷神山95後女護士,“插畫版”日記記錄援鄂生活

單調的病房裡,她為大家帶來色彩

就這樣,每日更新“插畫版”日記成了她工作結束後的“幸福折磨”。每次進艙前,也會有不當班的同事為他們留下工作照,但是時間久了,照片就會變成手機相冊裡的一串數據,“只有畫下來,才能被記住,成為永恆。”

鄒芳草:雷神山95後女護士,“插畫版”日記記錄援鄂生活


每一次運筆作畫前,鄒芳草都會在腦海中再次回味一天中印象最為深刻的一件事或一個場景——每日嘮叨卻又無微不至照顧他們生活的“隊媽”“隊爸”、穿全套設備時要牢記一百遍的注意事項、變身奧特曼與病毒大戰的同事“大白”、紀念醫療隊第一次巴林特小組……原本嚴肅甚至枯燥的細節,在她筆下都成了可愛的素材,一一呈現。

鄒芳草:雷神山95後女護士,“插畫版”日記記錄援鄂生活


鄒芳草也沒有想到,自己的漫畫在無意間火遍了全網。“小籠包遇上熱乾麵,一條江繫上兩座城。”可愛的漫畫中傳遞出了大家的心聲,無數人表示:“求連載”“求更新”“求關注”。

如今,武漢雷神山醫院裡,不少身穿隔離服的“大白”們身上,也都畫著Q版小籠包,並附有“小籠包加油!”“單身小籠包求蒸籠!”等俏皮話語。

用心思考 用畫傾訴

鄒芳草的外公是國內著名冰雪山水畫大家鄒湘溪先生,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江西省分會會員,江西省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家協會理事,中國國畫家協會理事,中國舞臺美術家協會江西省分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畫院特聘畫家、中國國畫研究院院士。

鄒芳草從小喜歡繪畫,加上外公多年來的繪畫家族氛圍薰陶,耳濡目染,讓聰明靈動的鄒芳草逐漸愛上了用畫思考、用畫傾訴。

鄒芳草:雷神山95後女護士,“插畫版”日記記錄援鄂生活


醫療隊正式收治患者的當晚,一場為醫護人員鑄造“心靈鎧甲”的巴林特小組活動在市一雷神山醫院駐地展開。鄒芳草以《小王子》為啟發,畫下了她眼中的巴林特小組:隊員們圍坐在圓桌邊,桌上栽著幾枝玫瑰花,氣氛安靜而美好。“我想起了我最喜歡的《小王子》裡的一句話:‘正是你為你的玫瑰費的時光,才使你的玫瑰如此重要’。”這是書裡小狐狸對小王子說的話,也是鄒芳草想對戰友們說的話。

鄒芳草:雷神山95後女護士,“插畫版”日記記錄援鄂生活


鄒芳草用一比一的漫畫手法記錄著重症病房的寫實畫面。醫療隊的戰友們年齡不同、人生經歷不同。她希望自己的漫畫能為隊友帶來力量,讓隊友都能產生代入感,都能相信這是一本屬於自己的雷神山日記。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