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區塊鏈做了些啥


疫情之下,區塊鏈做了些啥

隨著新增確診病例持續進入低位運行,這場史無前例的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戰役已接近尾聲。在這場公共衛生災難中,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和區塊鏈等新興技術作為技術戰場的作戰兵,出現在疫情防控的各條戰線。


區塊鏈上永遠的紀念碑


2月7日,“吹哨人“李文亮的離去讓處於疫情籠罩的人們陷入悲痛。有人在以太坊區塊鏈上為李文亮醫生樹了一座碑,區塊高度9432824。李文亮醫生的事蹟將永遠銘刻在區塊鏈上,不可篡改,不可刪除。李文亮生前接受採訪時說,一個健康的社會不能只有一種聲音。在區塊鏈的世界裡,他吹出的那個哨子將永遠警示後人,要用追求真相的勇氣和力量。


大數據+疫情追溯

在全面封堵疫情擴散的開始,藉助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追蹤密切接觸者,排查可疑人員;利用人工智能進行遠程會診,減少不必要感染;將雲計算與大數據緊密結合,幫助疫情嚴重的地方管理機構建立疫情數據平臺,進行疫情數據的評估與分析。數字新技術在防控戰中開闢了一道防火牆。


區塊鏈+疫情公益

面對武漢紅十字會在處理捐贈資源上的低效率和混亂,區塊鏈的運用能嫁接需求方與捐贈方之間的信息透明和科學分配。依循傳統管理模式的武漢紅十字會,遭遇嚴重的信任危機,而後有技術公司將區塊鏈追溯機制搬到線上,促進了疫情關鍵時期的社會公益系統的運作效率。


2月初,支付寶上線了防疫物資信息服務平臺,通過搜索同行程查詢功能即可看到。有別於其他物資信息平臺,該平臺利用螞蟻區塊鏈技術,由浙江省衛建委、經信廳主導,將對物資的需求、供給、運輸等環節信息進行審核並上鏈存證。同時,支付寶還向疫情相關小程序開發者提供區塊鏈算力永久免費、專項資金支持。


疫情之下,區塊鏈做了些啥


根據支付寶官方介紹,區塊鏈的信任機制能夠帶來可信連接,一方發出需求清單,一方物資進入物流環節的一刻,就開始信息上鍊,物資所到之處的每一個環節、經手人確認都在鏈上顯示。而在新冠肺炎這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收件方可能不是最終受贈方,需經第三方統一管理派發。但無論經過多少個環節,區塊鏈全程記錄存證、各方確認不可改、可高效追溯,能解決多點協同的複雜問題,不留任何環節進入黑箱。目前,浙江省醫療物資保障組已發起第一項物資需求清單,其中包括醫用口罩、 防護服、工作帽、一次性隔離衣、消毒液等,更新時間為2月4日。


此外,中國雄安集團上線了區塊鏈慈善捐贈管理溯源平臺,該區塊鏈慈善捐贈溯源平臺利用聯盟區塊鏈網絡,可以實現捐贈流程全部上鍊公開,防篡改、可追溯,接受公眾的監督。


區塊鏈+保險


在此次疫情中,為了讓核賠、理賠工作快速有效展開,多家保險平臺開通快速理賠綠色通道。在核賠方面,由於人工服務在疫情中無法很好地配給,多項智能化技術被應用,區塊鏈技術在保險中的應用也被重視。


針對“核保難”,“理賠慢”、“中介多”的行業痼疾,各家保險業務採取了相應動作。京東推出了冠狀病毒的專項保險,阿里則推出“相互寶”使用區塊鏈來管理與冠狀病毒相關的索賠,一次性最高賠付額約十萬人⺠幣。據瞭解,2月,中國在線互助平臺相互寶將冠狀病毒納入到符合資格的疾病保障範圍,一次性最高賠付額約為14,300美元 (100,000元人⺠幣)。該系統採用了區塊鏈技術,以防止欺詐和進行更快的索賠處理。


東亞銀行旗下的藍十字保險公司則通過了一款醫療索賠應用。保險服務公司董事總經理帕特里克·萬(Patrick Wan)告訴《南華早報》:“我們的區塊鏈支持的理賠服務在冠狀病毒爆發期間發揮了關鍵作用,它完全消除了書面流程,也不再需要將來回文件傳送到診所。 這確實有助於減輕面對面接觸造成的感染⻛險。”


區塊鏈+社區治理

在社區治理方面,上海新上線的”智慧臨小二"平臺,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對20多個社區、2萬餘人次的口罩預約、回滬登記、健康打卡等服務功能,電子存證能夠讓相關信息被有效記錄,同時也可以溯源。


後疫情+區塊鏈


有行業人分析稱,結合疫情暴露出的問題,區塊鏈在很多有信任需求的場合都大有可為,比如:

1.區塊鏈用於醫療製品溯源,讓用戶使用手機掃碼就能快速識別假冒偽劣產品,避免使用了不合標準的口罩而感染病毒的情況。

2.區塊鏈可用於項目協作,疫情期間企業實行在家辦公,區塊鏈可以幫助進行分佈式組織辦公,一些模式化的流程可以部署在區塊鏈上自動執行,很多消息可以透明共享,增加自動化程度和協作效率

3.區塊鏈還可以用於輿情管理、闢謠、疫情數據公開等多個領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