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协力战疫情,志愿服务暖汉台(二)

“3.5”学雷锋齐心协力战疫情 志愿服务暖汉台

一个闪亮的名字

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许多人对“向上”“向善”的启蒙认知

都是从他开始的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

雷锋精神仍是时代的明灯

即使当下仍身处疫情之中

但新时代的雷锋精神正在被诠释着

循着雷锋的足迹

汉台涌现出了许许多多

努力奉献自己光和热的“活雷锋”

他们积极投身到

新冠疫情的对抗战中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三月

汉台青年用自己的行动

将爱洒在每一个角落


Let‘s Go!!!

跟着青苔一起去看看吧!

天然气汉中分输站:立足岗位学雷锋、抗击疫情当先锋

今年3月5日是第57个学雷锋纪念日,同时也是第21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日。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汉中分公司汉中站以“学雷锋纪念日”为契机,集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后勤服务等一线工作。

青战“疫” | “3.5”学雷锋 | 齐心协力战疫情,志愿服务暖汉台(二)

青战“疫” | “3.5”学雷锋 | 齐心协力战疫情,志愿服务暖汉台(二)

为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实际,汉中站以“立足岗位学雷锋、抗击疫情当先锋”为主题,开展了“学雷锋、战疫情、保安全”系列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的活动形式,组织开展了观看雷锋事迹、重温雷锋故事、争做雷锋新人的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对分公司职工进行体温测量,对各办公室、宿舍、食堂等公共区域进行全面消毒,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组织青安岗员工开展分岗互查、自查活动,为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北关街道办事处人民路社区:“雷锋”就在我们身边

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雷锋把22岁有限的生命活成了永恒。半个多世纪来,雷锋精神代代相传,从未远去。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背景下,新时代的“雷锋”们在人民路社区抗疫战场上闪耀着特别的光芒。

孟宪成:退役不改军人本色

退役军人党员孟宪成是最早加入社区抗疫一线的志愿者之一。他连续20天值守汉前中巷卡口,尽心尽力履行卡口职责,坚守岗位寸步不离。这20天里,卡口管理要求随着疫情形势变化,他的认真和坚定却从没有变过。刚开始仅他一人值守,他宁肯把两个儿子都叫来,也不让卡口有一时松懈。实行封闭式管理后,值守时间延长,就算夜深、天寒、吃不上家里的饭,他都没想过离开岗位。对他而言,志愿服务不是说不做就可以不做的事情,而是扛在肩上就必须担起的责任。

青战“疫” | “3.5”学雷锋 | 齐心协力战疫情,志愿服务暖汉台(二)

杨斗:甘于寂寞 甘于奉献

杨斗,是一名普通党员,得知社区急需志愿者后,立马应召,全程参与社区人口健康状况摸排工作。这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经常是白天进家入户,晚上加班加点录电子信息,但他坚持到底,无一句怨言。不仅自己身体力行,还召集其他两名同志共同参与到经贸委家属院入户采集、信息录入工作,挨家挨户、楼上楼下脚不停歇,一直到最后一天还在帮忙对健康信息进行核实纠错,确保了社区人口健康排查工作的顺利完成。甘于寂寞、甘于奉献,杨斗用坚持和担当告诉我们:什么是平凡人的不平凡。

青战“疫” | “3.5”学雷锋 | 齐心协力战疫情,志愿服务暖汉台(二)

廖原:志愿服务不仅仅是给予,更是收获

参与了4天人口健康排查工作的志愿者廖原在记录这段经历的时候,曾写到:“说不累肯定是假的,但的确内心很充盈。这种充盈的感觉,会让我有幸福感。我也深切地体会到了什么是‘幸福莫过于厨房有烟火,而家也有温度’”。累,却幸福。志愿服务不仅仅是给予,也有收获。

来自廖原的收获感悟↓↓↓

青战“疫” | “3.5”学雷锋 | 齐心协力战疫情,志愿服务暖汉台(二)

人民路社区180名抗疫志愿者,自愿来到最被需要的地方,凭着信念的力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化身一天值守12小时的卡点“哨兵”、背负50斤重消毒水的消杀员、张贴宣传告知书的“通讯员”、或一天跑120户进行健康摸排的“调查员”,用自己的奉献,汇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温暖着众人,照亮了黑暗,哺育着希望。

青战“疫” | “3.5”学雷锋 | 齐心协力战疫情,志愿服务暖汉台(二)

希望这一片灿然春色激励更多向上向善的力量,让更多人不仅学习雷锋的精神,也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为志愿者们 点 赞!

学习雷锋

汉台青年在行动

在这个充满爱意的阳春三月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注定成为主旋律

在新时代雷锋精神的指引下

疫情终有散去的一天

让我们一起

传承雷锋精神

静候春暖花开

END


信息来源:北关街道办事处人民路社区、天然气汉中分输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