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晓波:用担当守好“长沙第一关”

夏晓波:用担当守好“长沙第一关”

夏晓波系民进长沙市委常委、民进雨花区工委主委、雨花区政协常委、火车南站地区综管办副主任


长沙火车南站是湖南省对内对外最大窗口,是集高铁、地铁、磁浮、城市航站楼、长途汽车、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八站合一”的综合交通枢纽,日常每天有20多万人从这里进出,是长沙名副其实的“第一关”。今年春节前夕,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给站区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民进长沙市委常委、民进雨花区工委主委、雨花区政协常委、火车南站地区综管办副主任的夏晓波,主动担起担子“逆行”而上,坚守岗位持续奋战,全面打响春运客流高峰攻坚和疫情防控阻击组合战,全力以赴守好“长沙第一关”。


夏晓波:用担当守好“长沙第一关”


夏晓波:用担当守好“长沙第一关”

以雷霆手段战非常之疫

1月10日,春运帷幕拉开,站区逐步迎来客流高峰。与往年春运最大的不同是,零点后有近80趟加班高铁,24小时运营。让人没想到的是,还没来得及从繁重春运中喘一口气,一场席卷全球的疫情蔓延而至,省、市、区纷纷启动了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一级响应。在站区工作近七年,夏晓波先后成功处置过雨雪冰冻、防涝排渍、旅客滞留等多个应急突发事件,但疫情防控却还是头一次,尤其是在春运客流高峰时期,稍有不慎将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他深感肩上的担子很重,责任很大。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1月20日开始,在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副区长吴平辉的驻站指挥下,作为站区防控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的他,紧锣密鼓铺排调度,制定站区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方案,分级分层组织召开专题调度会,组建疫情防控突击队和医护专业队,建立体温监测、接转诊、消毒杀毒等10多个工作制度,一道道疫情防控指令从指挥部发出,整个站区迅速拉开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序幕。

如何加快客流高峰期站区进出旅客体温检测速度,减少人员聚集和接触,避免工作人员和旅客交叉感染是首先要考虑的难题。他带着指挥部的人员反复研究论证,并积极向其他高铁站和机场请教,向区防指建议,在进出站口安装专业红外线体温测试仪,区防指在春节前完成了紧急采购流程,急待设备到位。直到大年三十上午,在确定完成了指挥部布置的工作后,他才带着妻子和女儿匆匆赶往老家过年。大年初一早晨,接到一个特殊电话,厂家通知部分设备将在初二运达长沙南站。在家还没有呆满24小时,吃过早饭,一家人又匆匆赶回长沙。正值春节,设备加快到位和现场安装看似简单,此时却成为最大的难题。体温检测涉及多家责任主体单位,而安装位置更意味着责任和安全,因此,安装方案确定实际上也是一个责任分配的过程,必将遭遇极大的阻力,是一个大难题;其次,现场安装只能在晚上12点以后没有旅客进出时才能安装,加上商业门店大都已关门,设备安装所需辅助材料很难配齐,设备安装也是一个大难题。1月26日(正月初二)开始,他先后向市、区防指及相关部门专题报告情况,又反复多次协调铁路及市、区单位,兵分几路,克服重重困难,先后在长沙南站出站口、进站大厅和黎托高速汽车等旅客密集区安装了15台大型红外线体温测试仪,大大提高了旅客排队检测效率。期间,他为了加快安装速度,不顾个人安危,大部分时间蹲守在人流最密集的进出站口,调度设备安装工作。

疫情爆发以来,夏晓波带领站区防控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取消春节假期,从1月26日(正月初二)开始连续坚守,既当参谋助手,又上一线值守,白天黑夜连轴转,在站区设置2个健康监测区、7个健康检测点、22个体温检测卡点、63条体温检测通道,安装15台红外线体温测试仪,每天组织1300多名工作人员参与旅客体温检测、站场消毒杀毒等工作,织密织实了进出站旅客健康监测、工作人员排查、发热病人转诊三道防线,筑牢了站区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防护网”。至3月11日止,已筛查出发热旅客3867人,转诊至指定医院157人。


夏晓波:用担当守好“长沙第一关”

夏晓波:用担当守好“长沙第一关”


以科学防控保交通之畅

从2月5日开始,随着疫情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央、省市区发出了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号召。交通运输是复工复业产的“先行官”,站区企业复工人员、商务商贸往来旅客逐步增多,并呈现出大幅度增加的趋势。在新的“大考”面前,夏晓波和站区人员顶住客流持续上升压力,全面升级防控力量、防控设施、防控处置,每天为4万多名旅客测量体温,严守站区疫情防线,为复工复产提供通畅的运行路。

站区交通工具全面恢复运行,客流人员密集,站场环境消毒杀毒工作尤其重要。为了让复工复产的旅客安全放心奔赴工作岗位,他带领指挥部人员连夜制定站场环境消毒指南,指导高铁、地铁、磁悬浮、长途汽车等各个车站和东、西广场等公共区域做好消毒防护,每天组织工作人员对站场进行两次全面消毒,对栏杆、扶手、旅客座椅、自助设施、客服中心等重点部位,每隔1小时清洁消毒一次。并且不定期邀请蓝天救援队专业消毒队员使用脉冲弥雾机将84消毒液完全雾化后进行消毒,实现站场环境消毒杀毒全方位、立体化、全覆盖。

不仅如此,他每天还要协调督促公交运管方、网约车公司、轨道公司等部门对运营车辆进行消毒,每天要检查各个站场内通风换气、消毒杀毒情况,每天要协调各个车站根据客流情况及时增加运力,每天还要审核上报的各类数据信息。他说:“高铁站区是旅客进出的重要通道,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重要关口,事关全市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们必须要主动作为,细之又细,全力以赴守好这个关口。”


夏晓波:用担当守好“长沙第一关”


以热情服务显担当之责

疫情面前,他是守护站区坚定前行的“逆行者”;面对旅客,他是无私奉献给人温暖的“热心人”;但在家中,他也是要照顾一家老小的顶梁柱,是处理家中大小事情的主心骨,家中也有老人需要照顾,女儿又正处在高三的关键时期。但他心中从来没有犹豫,把家中事情交给妻子一个人照料,自己始终坚守在站区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始终把进出旅客的安危放在第一位。

尤其是面对突发事件,不回避困难、不推卸责任,不处理好决不收兵。2月17日晚上,有4名湖北籍、2名安徽籍流浪老人从汨罗乘高铁到达长沙南站,最小的66岁,最大的有79岁,到了站区之后不知道要往哪里去?也没有带口罩。夏晓波知道后,立即安排医务人员送他们到隔离点休息,为他们检测体温,并送去了口罩、热水和食物。考虑到天气寒冷且老人们年龄偏高,他又多次和市、区防控指挥部、救助站等单位联系,先后打了100多个电话进行协调,总算把6位老人分别安置到了市、区救助站。整个事情协调处理完,时间已经到了第二天的凌晨三点,但想到老人们能有个地方安全地居住,他的心里很是满足。

随着海外疫情的大面积蔓延,防止境外疫情输入成为防控的重点。3月7日晚上,正在站区值班的夏晓波接到了铁路部门发来的信息,有一名日本归国的旅客需要接站。他接到消息后,立即和铁路部门取得了联系,了解详细情况之后,他安排医务人员到站台接站,从专用通道出站,并严格按照站区防控要求做好体温检测、信息登记报送工作。同时,他安排人员和旅客工作单位及所属的岳麓区防控指挥部进行联系,告知旅客相关信息,并在旅客到达家中之后再次进行了电话回访确认,以全程服务、全方位服务确保防控工作不出现一分一毫的差错。

他始终严格落实各级防指要求,在上级没有明确操作细则的情况下,他又能精准地把握政策,敢于创新性开展工作。他按照各级防指政策精神,根据站区具体实际情况,先后研究制定了《滞留旅客处置流程》《湖北籍车辆停车处置流程》《国外来长(外籍、归国)人员管理工作流程》等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科学指导一线岗位工作人员有效应对处置各类突发事项。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在这个来自五湖四海的旅客集散地,夏晓波没有退缩,没有畏惧,他义无反顾地冲锋在抗击疫情最前线,把责任和压力扛在肩上,把安全和方便留给旅客,以舍我其谁的担当和奋力攻坚的行动坚守长沙南,守护长沙第一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