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後,如果清朝堅決不同意和日本談判,那時的日本能把清朝滅了嗎?

我想淹死在學海里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中國和日本兩個亞洲國家爆發一場關乎國運的戰爭,也是檢驗洋務運動和明治維新成果的戰爭。戰爭爆發之前,中日雙方的實力差不多,北洋艦隊也堪稱是亞洲最強的艦隊之一。日本為了打敗中國,做了長期準備,舉全國之力發動甲午戰爭。最終日本在戰爭中擊敗了中國,逼迫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如果當時清政府堅決不和日本談判,和日本死磕到底,那麼日本能把清政府滅了嗎?

如果清政府不簽約,和日本死磕到底,日本絕對不能滅掉清政府!

甲午戰爭爆發之時,日本進行了二十多年的明治維新,清政府進行了三十多年的洋務運動。洋務運動的涉及面沒有明治維新廣,成果也比不上明治維新。但是清政府的綜合國力還是強於日本,清政府的GDP總量超過日本,財政收入也超過日本。清政府的整體軍事實力、軍隊人數、單兵裝備並不比日本差。甲午戰爭,清政府敗下陣來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腐敗,政治制度落後等原因。當然也有其他一些原因,比如淮軍、湘軍之間協調不當等原因。

日本為了打贏清政府也是傾其所有,不到兩年的甲午戰爭,幾乎花掉了近二十年的積累。日本軍費多達2億日元,而當時日本的財政收入也只有8804萬日元。一場戰爭消耗了日本兩年半的財政收入,日本軍隊消耗也非常大。日本急需戰爭賠款,發展國內經濟。當時清政府打不下去了,日本也急需從戰爭中抽身。如果戰爭再打下去的話,日本別說獲得利益,甚至有可能之前的努力也付諸流水。對於當時的日本來說,逼迫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見好就收是最佳選擇。

甲午戰爭前,日本陸軍總兵力也就是7個師團。甲午戰爭時,日本用於戰爭的總兵力為17萬。如果日本想滅掉清政府的話,海軍已經起不到關鍵作用,日本的“武功”等於廢掉了一大半。日本陸軍的實力,沒有比清軍好多少。當時清軍陸軍總人數達到了90萬,其中70%完成了武器裝備革新。這些軍隊雖然在前線敗給了日軍,但是如果日本抱著滅亡清政府的態度,這些軍隊勢必會擰成一股繩和日本人對抗。日本軍隊軍隊人數處於劣勢,當時中日雙方的國力差距並不大,日本很難滅掉清政府。

清政府願意簽訂《馬關條約》,因為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如果日本對清政府下死手,那麼清政府必將會發動一切可以發動的力量對抗日本。如果清政府動員一切力量和日本對抗,日本未必能打贏清政府。關鍵要看清政府有沒有壯士斷腕,奮力一搏的勇氣。如果清政府面臨滅亡的威脅,應該會盡全力和日本抗衡。甲午戰爭時,雙方實力整體上在一個檔次上,日本想滅亡清政府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當時清政府在國內還有一定支持率。甲午戰爭期間,入京趕考的學子曾經建議清政府遷都再戰。如果清政府真得遷都到西安,和日本死戰到底。以當時日本那一點兵力,想打到西安幾乎不可能。臺灣人民進行反割臺之時,臺灣軍民在沒有政府的支持下尚且堅持了半年之久。如果清政府發動全國力量和日本死磕,日本肯定滅不了清政府。國內老百姓反對清政府是一回事,抗擊日本侵略者又是另一回事。如果清政府和日本死磕,國內老百姓也會以各種方式打擊日本侵略者。日本想滅掉清政府更加不可能。

日本發動甲午戰爭的原因之一是帝國主義的默許縱容。當時西方列強希望中日之間出現戰爭,他們可以從中漁翁得利。西方列強能容忍日本打贏戰爭,並且獲得一定利益。但是西方列強不允許日本在中國的實力過於膨脹,更不允許日本滅掉清政府,獨佔中國。當時所有列強中,日本的綜合實力最差。英國、美國、德國、法國、俄羅斯的實力都強於日本,他們都不敢奢望滅掉清政府,更何況日本。如果日本滅掉清政府一定會影響其他列強的利益,其他列強也一定不會坐視不理。

日本在《馬關條約》中搶佔了遼東半島,觸動了俄國的利益。俄國便聯合德國、法國,干涉日本歸還遼東半島。日本無力抗衡三國,便吐出了遼東半島。一個遼東半島都引起了三國干涉,如果日本想滅掉清政府的話,將會引起更多列強記恨,遭致更多幹涉。到時候,日本想全身而退都非常困難,更不用說滅掉清政府。

可惜的是清政府沒有拼死一戰的決心,而是選擇屈膝投降,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馬關條約》是繼《南京條約》之後,對中國影響最大的一個條約。《馬關條約》簽訂之後,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隨後西方列強又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民族危機大大加深。


依稀說史


導語:甲午戰爭後期,清朝政府如果堅決不與日本和談,把戰爭繼續下去的話,日本不但不能滅了清朝,反而會被清朝拖垮的。

其實,在甲午中日戰爭的後期,日本已經承受不住戰爭的巨大壓力。

雖然日本軍隊在海上、陸上戰場連戰連捷,清軍望風而逃,但是,戰爭對財力物力的龐大消耗,壓得日本政府和日本民眾喘不過氣來。

戰前,日本天皇一天少吃一頓飯,帶頭號召日本民眾簡衣縮食,積攢財力物資,來應對即將到來的侵華戰爭。而這些好不容易集聚起來的財物,在甲午戰爭的進行過程中,很快就消耗完畢;為了把戰爭進行下去,日本政府迫不得已,只能加重賦稅,壓榨日本國民,掠奪日本人民的血汗錢,來維持戰爭的開支。

日本人民已經無法承受戰爭帶來的災難,當時日本各地紛紛爆發農民暴動,給日本政府的統治造成了很大的威脅。日本的社會陷入一片混亂之中。因此,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代表日本政府,首先開口,要求與清朝政府進行和談。

此時,清政府如果洞察日本的國情,採取強硬的態度,必然能夠在談判桌上取得優勢,簽訂不那麼喪權辱國的和談條約。

可惜的是,清朝政府腐敗無能,主要統治者都是井底之蛙,毫無政治遠見。戰前,他們盲目自大,認為日本不過是彈丸小國,一定是不堪一擊;而在甲午戰爭開始、日本軍隊連連獲勝之後,他們又驚慌失措,嚇破了膽;一味想著趕緊割地賠款,結束中日之間的戰爭,以便自己繼續去享受驕奢淫逸的寄生生活。

因此,當日本政府一提出和談,清政府立刻受寵若驚,喜不自勝;當日本在談判桌上提出了訛詐條件之後,清政府也滿口答應,隨即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結語:就本題來講,甲午戰爭時候的日本,實力遠遠不及二戰時期的日本。如果清政府堅持不談判,它一定會尋找藉口,訛詐清政府一些賠款,然後就坡下驢,主動結束戰爭的。它根本就沒有進攻中國腹地,消滅清政府的軍事實力!


品茗讀史


沒有可能,當時的日本是性格比較強悍,所謂“膽正”,可是身子骨並不像很多人認為的那麼結實,彼時日本也“體虛”。

甲午戰爭日方總指揮是伊藤博文,伊藤博文發動甲午戰爭的目的是把朝鮮從大清“獨立”出來,自己全面控制朝鮮。

1894年9月16日,清軍大敗於平壤,由於彈藥和糧食不足,日軍在平壤一帶其實是苦戰,如果不是主帥葉志超棄城而逃,朝鮮之戰誰勝誰敗也未可知。11月上旬,山縣有朋指揮的日軍第一軍攻到了鴨綠江邊,大山嚴指揮的第二軍也在11月21日攻佔了旅順,第一旅團長乃木希典——這位靖國神社裡的至今全日本公認正牌"軍神",當年"業績"是如今中國人都忘記了的旅順大屠殺。

因為日軍後方供給不上,按照原來計劃,應該就地築營,等待來年春天殺到直隸決戰。誰成想曾做過陸軍卿(陸軍大臣)的山縣有朋,這一位明治維新時代的通天大人物,貿然下令進攻海城。海城是山海關的屏障,山海關的得失事關清廷祖陵,清廷於1894年12月10日致電四川提督宋慶,令其“重賞嚴罰”,所以清軍在海城一帶作戰異常勇敢,幫辦北洋事務的宋慶指揮清軍170餘營約8萬人,先後組織五次反突擊,雖然沒有奪回海城,山縣倒也沒在海城討著大便宜,無法持續性攻擊推進。

伊藤博文對山縣有朋忍無可忍,睦仁天皇聖明,調走了自己在位期間第一屌人山縣有朋。伊藤博文放棄了在直隸和清軍決戰的計劃,改為進攻威海衛和臺灣,放棄進攻山海關是為了給老佛爺留個念兒想——我打你的目地不是非要推翻你不可,而進攻威海衛和臺灣則是為了逼大清談判。

大清國政治腐敗、軍事無能,錯判日本戰略目的,沒能逃得了伊藤博文的算計,歷史上頭一遭敗給撮爾小倭國,乖乖賠款割地,反正不耽誤我滿清權貴繼續統治中國江山和百姓。


顫動的丹田


甲午之戰是1894年。

朝鮮稱之為清日戰爭,西方史學界稱之為第一次中日戰爭。

甲午之戰是1894年。

朝鮮稱之為清日戰爭,西方史學界稱之為第一次中日戰爭。

甲午戰爭後,如果清朝堅決不同意和日本談判,那時日本就能把清朝滅了嗎?

我的答案是可以的。

甲午戰爭是在什麼背景下爆發的?

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軍節節敗退,被迫向宗主國清朝乞援,日本乘機也派兵到朝鮮,蓄意挑起戰爭。並在豐島海戰中惡意擊毀清軍船艦,造成清軍死傷1100餘人,而日方無一人傷亡。

我們要問,為什麼日本有底氣去隨意凌辱清朝。

第一:日本從明治維新後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對外積極侵略擴張,確定了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而打擊清朝一直是明治維新後的日本的國策。這時候的日本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憲政體。經濟上推行“殖產興業”,學習歐美技術,進行工業化浪潮,並且提倡“文明開化”、社會生活歐洲化,大力發展教育等。這次改革使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走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逐漸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

而此時的清朝是一個通過洋務運動迴光返照的帝國,政治腐敗,人民生活困苦,官場中各派系明爭暗鬥、爾虞我詐,國防軍事外強中乾,紀律鬆弛;先後經歷了經過兩次鴉片戰爭的失敗,以及太平天國的打擊,內外交困。

第二:軍事上日本已經建立近代化軍隊,進行武士道教育。實行徵兵制,建立一支崇尚“武士道”精神、效忠天皇的軍隊。陸軍參考德國訓練,海軍參考英國海軍編;並於1872年頒佈徵兵令,凡年齡達20歲以上的成年男子一律須服兵役。一般服役3年,及預備役2年,後來一般役及預備役分別增至3年及9年,總計12年。1873年時,作戰部隊動員可達40萬人。到了明治時代中、後期,軍事預算急劇增加,約佔政府經費的30%~45%。

而清軍軍事方面幾乎一敗塗地。領導層並不統一,幾乎處於各自為戰的程度。朝堂之上,李鴻章和左宗棠針對海防和陸防爭辯不休。軍隊管理一塌糊塗,北洋艦隊去日本時被日本人發現在炮筒上晾曬衣物。軍事疲憊,幾乎無法進行全國軍事力量的統一調度、統一動員、統一指揮。

綜上所述,我覺得如果當時清朝統治者在外無強援、內無有力抵抗下堅決不同意和談。極有可能大清政權會被日本人消滅掉。當然,無論清廷是否存在。中國都不會亡。


田子長


如果其他列強不干涉,真的能,而且還是非常輕鬆愉快的那種。

通過對比一鴉、二鴉,以及後面的八國聯軍侵華,非常容易就能得出這個結果。甲午戰爭中的日軍,可以把十個清朝加一起滅了。

比如說一鴉,英軍7000人在江浙登陸,清朝想盡了一切辦法,各省聯軍,地方部隊,八旗全都不要命的往上填,愣是拿對面一點辦法沒有。最後英軍一路打到南京,不說滅掉清朝吧,起碼肢解沒問題。

後面的二鴉就更不得了了,英法聯軍兩萬人,直接打到了北京。八里橋之戰,法軍撇下英軍單獨擊潰了僧格林沁的滿蒙聯軍。哪有什麼還手之力?

後面的八國聯軍侵華,聯軍真正參戰打入北京的部隊也就16000人,其中8000人是日本人。直接把首都都佔了,慈禧和光緒偽裝成苦力從東華門出逃。

甲午戰爭的時候,清朝還沒學習德、日進行陸軍改革(所以說袁世凱真的很厲害,近中國近代陸軍之父),陸軍的戰鬥力說是“東亞病夫”都是在誇他。和列強的軍隊交戰,哪怕人數是對面的十倍,戰爭局勢依然是一邊倒。不,那都不能算是戰爭,可以形容為單方面的屠殺。可以去看一下清法戰爭,馮子材三萬多人的部隊,依託著防禦工事,在兩千多法軍面前照樣只能被動挨打。

封建軍隊,哪怕拿著火槍他依舊是封建軍隊,在近代軍隊面前不具備任何抵抗能力。可以瞭解一下一鴉中英國人的刺刀戰,清軍可以冒著火炮衝鋒,但只要英軍拿出刺刀前進,清軍立刻崩潰。

甲午戰爭中的日本陸軍,足足有二十多萬。武器就不說了,各有千秋。但日軍戰術、機動能力、作戰意志都遠遠超過清軍。所以當時清朝最精銳的淮軍在朝鮮一路潰退,跑到了鴨綠江邊上才算完。中間光緒還派了他舅舅帶兵去救援,剛到山海關,就集體開溜了。

北洋艦隊覆滅後,日軍完全可以走當初英法聯軍走過的老路。帶上兩萬人從北塘登陸,進攻大沽炮臺,拿下天津。天津沒了,還想守北京?開玩笑呢?事實上,日本當年也是這麼威脅清政府的。

清政府不是傻子,兩億兩白銀做點啥不香?好端端的能賠給昔日看不上的小國,完全是因為不賠的後果承擔不起。政權在,錢遲早能再從底下撈回來。政權沒了,那真的是什麼都沒了。

至於說列強的態度,甲午戰爭的時候光緒低三下四的召見在北京的各國使節,沒用。清朝狂妄自大慣了,臨時抱佛腳,想什麼呢?但是呢,列強可以允許日本從清朝身上割肉,卻絕不會允許他覆滅清朝。沙俄的三國還遼態度已經很明確了。

還有,不要以為日本在二戰時是軸心國國就很厲害。在當時資本主義的主要強國裡,日本依舊是弟中弟,意大利的國民生產總值都領先他一大截。真正坐莊的還是英法美俄德,都有各自的小心思,清朝站隊自保還是很容易的。比如說左宗棠收復新疆、清法戰爭,清朝都是站英國這邊,損失都是微乎其微。甲午戰爭之後又站隊沙俄(這個保護傘明顯不靠譜,居然想黑吃黑)......永遠有隊伍站,無非就是割肉而已。

歡迎下方討論,如有不足之處,還望指正


看不見的角落


不可能。因為甲午戰爭的本質是中日爭奪英國在遠東代理人的戰爭,英國才是戰爭的幕後玩家。滅亡清朝,既不在英國的計劃範圍內,也不在日本的計劃範圍內。而且當時的日本其實也沒有蛇吞象的實力。

1870年代,英國和沙俄的矛盾激化。在亞洲尋求代理人遏制沙俄,成為英國當時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起初,英國找到的代理人是侵略新疆的中亞軍閥阿古柏。但由於阿古柏在英俄之間玩牆頭草策略,不願意當這個代理人,使英國希望新疆成為英俄緩衝地的計劃破滅,於是英國就把遏制沙俄的希望轉移到了清朝身上。



為什麼是清朝呢?兩方面原因。一是清朝相對聽話,二是清朝實力也相對更強。畢竟清朝是一個擁有四億人口的大國。

所以當慈禧拍板,批准左宗棠出徵收復新疆之後,英國不僅坐山觀虎鬥,而且還籌集商業貸款借給左宗棠用於軍費開支。(慈禧撥付給左宗棠的軍費不夠)

當時的英國人就是想看看,清朝到底能不能堪當大任,做他們的遠東代理人。

1876年,左宗棠在甘肅酒泉誓師,清軍三路並進,打響收復新疆的戰爭。兩年後,除了伊犁外,新疆基本被收復。後來左宗棠在伊犁問題上的態度非常堅決,揚言不收復就開戰,而且清政府內部的態度也比較堅決,一定要收復伊犁,這讓英國對清政府是高看了一眼,於是自此之後,英國也就把清朝列為了扶持對象,其扶持的力度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1878~1888年期間,英國支持清政府大搞洋務運動,除了幫忙培養留學生外,像是船政、郵政、軍工、鋼鐵、籌劃海軍等方面也是傾力扶持,可謂是敞開懷抱,就像培養親兒子一樣。也正是在這種基礎上,清朝建立了自己的近代化海軍——北洋水師。



說到北洋水師,我們常有個誤區:北洋海軍究竟是防誰的?英國人花大力氣幫助清政府打造旅順和威海衛這兩大海軍基地,究竟是用來幹嘛的?

防日本嗎?當時的日本算個屁,英國人犯得著幫清朝防一個小小的日本?

1886年,北洋水師在日本長崎鬧出“長崎事件”時,擔任北洋總教習的英國人琅威理就直接建議趁機消滅日本艦隊拉倒。從這就可以看出,英國人當時壓根就沒把日本放在眼裡。(琅威理的建議被李鴻章拒絕)

不是日本,那又是誰呢?顯然,就是沙俄。

英國人協助籌建北洋水師,打造旅順、威海衛兩大基地,就是希望通過扶持清政府,以貫徹他們“聯清制俄”的計劃。


▲1850~1890年代,英國通過扶持奧斯曼帝國和清政府,在亞洲遏制沙俄的擴張。

好,既然英國這如此支持清朝,為什麼後來甲午戰爭開打後,英國突然就不支持了呢?

這個事情還要從日本方面說起。

清朝在搞洋務運動時,日本也掀起了轟轟烈烈的西化運動,也就是明治維新。

日本在搞明治維新期間,把國際局勢看的很透徹。日本作為一個小國,閉起門來發展是如論如何都不可能發展為列強的。所以日本維新派認為:日本要發展壯大,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賭國運!與清政府開戰,取代清政府,成為英國在亞洲的新代理人。

贏了,日本可以得到英國的承認,並獲得英國的扶持。

輸了,日本萬劫不復,明治維新的所有成果付之一炬。



▲電視劇《坂上之雲》截圖。劇中的臺詞把日本發動甲午戰爭的原因和失敗的後果,解釋的非常清楚。

英國人很精明,日本蠢蠢欲動,他們不會看不到。所以當北洋水師成軍,慈禧太后認為沒必要再花錢添補戰艦,自得意滿,近十年不更新裝備、不抓兵員素質後,英國人也就決定兩面同時下注,既扶持清政府,也支持日本。(日本的近代海軍也是當時在英國扶持下組建的)

英國人如此種種,就是想看看,日本人到底行不行。如果行,那日本就是新代理人,如果不行,那就還是清朝。這種試探心態,與十多年前試探清政府是一樣的。

1894年,甲午戰爭開打,這一打,清朝的虛實被完全揭穿。讓英國非常失望。

其實,甲午戰爭爆發之初,英國人還是比較支持清政府的,無論是賣軍火,還是幫助清政府往前線運兵(著名的高升號事件,被日軍打沉的高升號就是英國商船),英國都在暗中提供扶持。

然而可惜的是,清軍在戰爭中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從朝鮮一路被逆推到山海關,實在是爛泥扶不上牆。英國人於是也就拋棄了清朝,轉而把扶持目標定格在了日本身上。

PS:甲午戰爭後期,李鴻章用盡解數都買不到新軍艦,其原因就是列強認為清政府已經沒有扶持必要了,不想再做無用功,所以也就不想賣了。



▲《馬關條約》簽署場景

1895年,中日簽署《馬關條約》,日本在得到他們想要的後,迅速停戰,把清政府賠償白銀中的80%都用來發展軍工業。他們這麼做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抓緊時間,積蓄與沙俄對抗的力量。

日本人很清楚,如果它不能遏制沙俄,英國要它有何用?最終英國也會拋棄日本。

1900年,沙俄入侵中國東北,威脅到了日本在朝鮮的利益。當時日本還惹不起沙俄,就主動派人與沙俄談判,表示只要沙俄承認日本在朝鮮的統治權,日本也承認沙俄在中國東北的統治權。

但是沙皇尼古拉二世囂張至極,斷然拒絕了日本的請求。於是日本轉而備戰,並在1902年與英國簽訂針對俄國的《英日同盟》,獲得了英美大量的技術、資金扶持。

在這種背景下,日俄戰爭已無法避免。



▲日俄戰爭漫畫,日本只是棋子而已,真正在背後充當操盤手的是英美。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一年後,日本以慘勝的姿態擊敗沙俄,為英爹除去沙俄這個遠東第一大勁敵。

而在這之後,特別是德國在一戰投降後,由於日本已沒有利用價值。所以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當美國召開華盛頓會議時,日本就被美國削的很慘,這也最終導致日本政客在國內喪失話語權,狂熱軍國主義分子成為日本的實際統治力量。

把1870~1920年這五十年曆史捋一遍,其實就能發現,無論是清朝還是日本,實際上都只是西方列強的棋子,而甲午戰爭也只不過是中日爭奪英國在遠東的代理人身份而已。

當甲午戰爭進入尾聲時,如果清政府就是不想投降,堅決得抗住壓力,或許日本會繼續增兵施加壓力,逼迫清政府投降,也或許會打入北京城,威懾慈禧。但是要說滅了整個中國,別說日本當時沒這個實力,就算日本真有這個實力,英國也不會坐視不理。

因為英國允許日本挑戰清朝,其目的只是為了通過戰爭篩選更合適的代理人,並不是想看到日本吞併中國。如果中日因為戰爭打得兩敗俱傷,一個半死不活的清朝,一個元氣大傷的日本,,那最終受益的國家豈不是沙俄了?



另一方面,列強在中國有巨大的利益,沒有一個列強想看到日本獨霸中國。

1914~1919年期間,日本趁著西方列強打世界大戰,曾經想獨霸中國,著名的《二十一條》就是在這期間產生的。可是,最終的結果也看到了——當世界大戰結束,列強重回中國後,日本獨霸中國的美夢迅速破滅,其在華的利益也被英美順手牽羊。中國這塊蛋糕太大了,沒有列強想看到這麼一塊蛋糕被一個國家獨佔。


Mer86


甲午戰爭,大家只看見清朝輸了,其實日本也已經打殘了,如果大清不認輸,也不陪款日本就要被玩死了,當李鴻章簽下《馬關條約》的時候,伊藤博文也是長長鬆了一口氣的


歪脖老葉RET


甲午戰爭後,如果清朝堅決不同意和日本談判,那麼日本政府也是沒有什麼好辦法的。日本當時的實力是不可能把清朝滅了的。甲午戰爭後的清朝如果不同意與日本談判,那麼清朝與日本也就只有僵持下去。為什麼日本不能把清朝滅了?一是因為那時的日本並沒有消滅清朝的強大國力,日本也並沒有繼續戰爭的能力,二是因為清朝擁有遼闊的領土和豐富的人力,三是因為西方列強為了在華利益不允許日本消滅清朝政府。當然,這是在西方列強沒有得寸進尺的奪取更多利益的前提下才能用的辦法。然而,清朝政府是一定會同意和日本談判的。為什麼呢?不僅是因為對東南沿海的保護,還是因為清朝內部的權力鬥爭。從表面上看,甲午中日戰爭是輸在軍事上,從實質上看,甲午戰爭是輸在政治上。清朝腐朽的統治階級把個人利益凌駕於國家利益之上。

為什麼甲午戰爭後清朝政府不同意談判,日本也滅不了清朝?其原因如下:

第一,日本的綜合國力並沒有超過清朝,日本當時只是在發展模式上領先於清朝。甲午中日戰爭實際上是日本的一次賭博。

一個國家怎樣才能消滅另一個國家?只有綜合國力極其強大才能做到,只有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完全碾壓另一個國家才能做到。當時的日本雖然進行了明治維新,當時的日本雖然成為了資本主義國家,當時的日本雖然是發展資本主義經濟,但當時日本的綜合國力並沒有完全超過清朝。所以,日本當時並沒有消滅清朝的力量。

日本在發展模式上領先於清朝,日本發展的是資本主義模式,而清朝發展的則是封建主義模式。然而,發展模式的先進並不能快速的轉變為強大的國力。先進的發展模式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實現對其他國家的領先。日本領先於中國嗎?模式領先,實力上並沒有,尤其是日本在海軍方面並沒有完全領先清朝。

日本是一個島國,日本是一個資源貧乏的島國。日本想要侵略其他國家就只能依靠海軍,但1894年的日本海軍並不比清朝的北洋艦隊強大。作為島國的日本,既沒有強大的國力也沒有強大的海軍,怎麼滅亡清朝?!

第二,清朝應有遼闊的領土和豐富的人力,這意味著清朝有繼續進行戰爭的能力和潛力。日本呢?節衣縮食且資源貧乏的日本有繼續戰爭的能力嗎?沒有。

如果甲午戰爭後,清政府不談判,清政府不屈服,那麼日本要取得利益就必須繼續進行戰爭。然而,日本並沒有繼續進行戰爭的能力。剛剛完成明治維新的日本,既沒有豐富的戰爭資源,也沒有充足的財政。日本的艦隊還是靠天皇和日本人民的節衣縮食才造出來的,其固然反映了日本的進取精神,但也反映了日本在物質上的匱乏。

戰爭打的是什麼?戰爭打的就是物資的消耗。日本有繼續進行戰爭的物資嗎?日本儲備的物資能夠支持另一次的對清朝的戰爭嗎?當然是不能。生於地震頻繁的環境中的日本人喜歡賭博,生死定於一擲之間。甲午戰爭就是日本人的一次擲骰子的行為。

清朝雖然發展模式落後,但清朝擁有廣闊的領土和豐富的人力。這意味著什麼呢?這意味著清朝應有廣闊的戰略迂迴空間和充足的兵員。清朝就是不談判,那就能一直打下去,左右是亡不了國。

第三,西方列強不會允許日本消滅清朝。如果日本消滅了清朝,那麼西方列強在華利益就會受到損失。畢竟,西方列強的不平等條約是與清朝簽訂的。

西方列強大都是資本主義國家,他們需要的是利益。通過一系列的侵略戰爭和不平等條約,西方列強在中國獲得了大量的利益,這些利益是西方列強無法割捨的。如果哪一個國家損害了西方列強在中國的利益,那麼哪一個國家就有可能被西方列強打壓。

日本雖然已經變成了一個資本主義國家,但日本的國力與西方列強相比差得很遠。國力的懸殊,必然會讓日本在清朝問題上束手束腳。既然日本不敢損害西方列強在中國的利益,那麼日本也必然沒有膽量消滅清朝。這不是日本敢不敢的問題,這是日本與西方列強的懸殊的國力導致的。

日本不敢挑戰強大的西方列強,日本也就不敢消滅清朝。如果清朝的甲午戰爭後不與日本談判,日本也只能忍著。

令人無奈的是清朝一定會與日本談判,清朝也一定會簽訂不平等的條約。為什麼清朝一定會同日本談判?因為清朝內部的權力鬥爭,因為腐朽的清朝統治者把個人利益凌駕於國家利益之上。

第一,在統治者看來,國家利益喪失也就喪失了,個人權利卻絕對不能喪失。

慈禧太后可以忍受國家領土和國家財富的大量喪失,但慈禧太后絕對不能忍受其權利被光緒皇帝奪走。如果甲午中日戰爭清朝戰勝了,那麼光緒皇帝的權威就有可能凌駕於慈禧太后的權威之上,那麼慈禧太后就有可能失去權力。這如何能忍?這堅決不能忍。

第二,中國的精華在於東南沿海,如果清朝不與日本談判,那麼日本就有可能摧毀中國東南沿海的近代化的成果。

清朝的損失會同樣慘重,而且中國會失去應對其他西方列強的資本。西方列強的確不願意失去在中國的利益,但清朝不得不防禦西方列強的貪婪。當時的清朝也是內外交困,左右為難。雖是有不得已的成分在內,但仍不能作為妥協的藉口。

第三,清朝的民族政策加劇了國內的社會矛盾。

慈禧太后說:寧贈友邦,勿與家奴。在這種民族政策下,清政府的統治已經岌岌可危。清朝政府寧願出賣國家利益,也不願意給予其他民族平等的地位和權利。如此反動的清朝,才會做出以出賣國家利益而苟延殘喘的舉動。

總而言之,甲午戰爭後,如果清朝堅決不與日本談判,那麼清朝也會受到巨大損失,但不會如《馬關條約》中損失那麼大。清朝在甲午戰爭後的妥協失去的是民心!無論是清朝雄厚的潛力還是日本的難以持續,甚或是西方列強的利益存在都能保證清朝的統治。然而,清朝還是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雖然有保存東南沿海的長遠考慮在內,但仍然預示了清朝的滅亡。清朝對日本的妥協不僅反映出了清朝的腐朽,也反映出了家國觀念的沒落,更反映出了個人利益對國家利益的侵害。先有國後有家,國家利益高於一切!


歷史緯度


我是莫地方,我來回答。

我認為日本沒辦法滅亡清朝,畢竟清朝這塊肉太大,日本吃不下,還有就是列強也不會允許日本滅亡清朝。

鴉片戰爭要清朝知道自己和世界差距,為了自救從而學習西方各項技術,派出留學生全面學習,只為改變落後捱打局面,

滿清政府對武器和設備迷戀,並未打算深度改革國內政治,這要洋務運動從未本質上改變中國。

日本通過明治維新走上富國強兵之路,日本脫胎換骨,有足夠實力對外叫板,日本為了可以要國家更好發展,就必須對外發展。日本國參謀本部也制定了“清國征討策”,作為戰爭指導手冊,可以看出,日本為了可以和清朝一戰做了完全準備。

明治天皇為了可以買軍艦一天吃一頓,慈禧為了給自己修園子,動用海軍軍費,導致北洋艦隊沒錢買彈藥,從最高統治者態度看,清朝這一戰凶多吉少。

中日必有一戰,大清凶多吉少

我認為甲午戰爭清政府雖慘敗,如果不同意和日本談判,日本不能滅亡清政府。

北洋艦隊失敗了,南洋艦隊還在,如清政府調其北上理論上還能同日本一戰,還有就是日本進攻山海關後就不敢在進攻中國內陸,就是國內的經濟已經承受不住了,及時和談獲得最大利益方為上策,日本怕清政府繼續打,一旦繼續下去,日本必敗。

清政府雖敗,可國土遼闊,人口眾多,有不少戰略重地,日本貿然進攻內陸,必會和八年抗戰一樣,戰線過長,補給跟不上,日本只能見好就收,否則自己必然承擔不了持久戰,從清政府手中獲得最大利益方為上策。

清政府之所以和談,他們害怕北京失守,這樣對清政府統治又及其嚴重影響,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只能和日本和談,賠款、割地也在所不惜。

綜合所述,清政府如果堅決不和日本和談,日本滅亡不了清政府,最多就是換個政府繼續打,日本為了獲得最大利益肯定不能打,就是和談。


莫地方


如果只憑日本一國,沒有滅亡清朝的可能性,甲午海戰是日本傾盡國力打的。

清朝的滅亡是必然的,就算甲午海戰勝利了,也只不過讓清廷多苟延殘喘幾年而已。因為當時清朝政治十分腐敗,官場中各派系明爭暗鬥、爾虞我詐,人們生活困苦,只需一個恰當的時機的爆發,大廈必傾覆,必亡無疑!但絕不是當時的日本所能滅的。當時的日本,是動用了全部的國力在和清王朝打仗,可以說為了這場仗連褲衩都押上了。

日本為了籌集資金,發行的戰爭債券遠遠超出了日本政府的承受能力!戰敗,經濟崩潰,萬劫不復。甚至打贏了都沒啥用,只要清王朝不簽約,無限期拖延下去,日本也受不了,因為日本實在是拖不起。日本雖然贏得了甲午海戰,但也已經是山窮水盡,彈盡糧絕。根本就有實力有進一步的動作,更別說滅亡清廷了,能給他們賠償就已經謝天謝地。就是最後簽約,也是日本撐不住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戰後最開始是清政府想要找日本籤合約,但是日本擺架子不答應,其實就是吊胃口,想要更多的利益。後來國內頻頻爆發農民起義,伊藤博文不行了,開始找朝廷,要求籤合約。如果當時日本一旦戰敗,後果就是政府垮臺,因為公債,財政的問題就足以使其直接垮掉。沒錢農民起義鎮壓不了,很可能會回到日本的戰國時期,內亂,甚至列強瓜分日本。

而當時清廷雖然戰敗,可大清國有底子啊,人多有固定的財政收入,還是可以維持現有的局面。但日本此時的國力也已經嚴重透支,沒有多少實力對清朝進行全面戰爭了。就算髮生全面戰爭,那麼清朝只需遷都,實現全民抗戰,中國戰略縱深這麼廣,託也把日本拖死了。再加上歐洲列強為了各自國家在中國的利益,也絕對不會日本這麼做,日本根本贏不了。所以清廷一求和,日本扭捏了一番也就順坡下驢,同意談判,結果大家都知道,李中堂代表清廷簽下《馬關條約》。當然這其中還有好多故事,他家可以到查看下資料,瞭解下其中的曲折。李鴻章也著實不容易,也是個悲情之人。

但敗了就是敗了,是中國近代史的一個恥辱柱,時刻警示國人奮發圖強,不可有一日之懈怠,為中華崛起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