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盛軍統領衛汝貴最終在菜市口被斬首,到底冤不冤?你怎麼看?

駐足小站看歷史


甲午中日戰爭爆發後,李鴻章命令衛汝貴率6000人從陸路支援朝鮮。出發前,李鴻章告誡衛說“屏私見,嚴軍紀”。然而衛汝貴的盛軍到達朝鮮之後,見日軍不但不抵抗,反而跟隨直隸提督兼北洋防軍翼長葉志超退往平壤。1894年8月,日軍進攻平壤時,衛汝貴跟隨葉志超一路狂奔500裡,退到了東北奉天。



衛汝貴的盛軍只有6000人,他卻上報為1萬人,多餘4000人的軍餉被他中飽私囊。在援助朝期間,衛又侵吞了一般的軍糧,所得的款項被他寄回家為女兒購置嫁妝。

衛汝貴貪汙軍餉,加之甲午戰爭的戰敗,致使遭到朝官的彈劾。清廷為了平息眾怒,下令將衛汝貴押解京師,並交刑部論處。為了從輕發落,衛汝貴以10萬兩白銀賄賂當時的刑部尚書薛先升,薛先升沒有受賄,而是秉公審理此案。


1895年1月,清政府發佈上諭旨“衛汝貴平日待兵刻薄寡恩,毫無約束,此次統帶盛軍,臨敵節節敗退,貽誤大局,並有剋扣軍餉,縱兵搶掠情事,罪狀甚重,若不從嚴懲辦,何以肅軍律而敬效尤?衛汝貴著依律論斬,即行處決”。

衛汝貴是既冤也不冤。衛汝貴中飽私囊、剋扣軍餉、軍紀敗壞,在戰爭中打了敗仗,殺他不冤。行刑前,衛汝貴口口聲聲說,他是按照李中堂的指令辦事,這個鍋不應該替中堂大人背。甲午戰爭中,清軍將領大多一觸即潰,唯獨殺衛汝貴,只能說衛充當了替罪羊。


歷史軍魂


甲午戰爭中,盛軍統領衛汝貴是清政府陸軍中被處死的最高級別的官員,要論說他被處死冤不冤,只要從當時清王朝處死他的罪名進行考察就能得出結論,總體而言,衛汝貴被處死是一樁非常大的冤案。

甲午戰爭爆發時,衛汝貴是北洋地區規模最大的一支淮劇部隊——盛軍的步隊總統,1894年8月奉命率部進駐朝鮮平壤,其所統率的部隊也是當時駐紮在平壤的各支清軍中,規模最大的一支。

1894年9月15日,平壤清軍總統葉志超下令棄城,包括平壤在內的朝鮮北方全部淪入日軍之後。此後清政府追究兵敗責任,葉志超被判斬監候,而隸屬於葉志超之下的衛汝貴則被判處斬。

清政府刑部核定將衛汝貴處死的理由,即罪名,主要是兩項:

一、衛汝貴在赴援平壤時,“逗留不前,不依期進兵”,由此定為失誤軍機罪,,擬判斬監候。

二、衛汝貴在平壤保衛戰時,未能支援友軍,定為”失陷城寨“罪,擬斬。

刑部建議兩罪並罰,處斬。此後清政府下諭,將衛汝貴處死。

然而只要稍微對當時處死衛汝貴的罪名進行核實,就能看出其中的蹊蹺。

對於第一條”逗留不前,不依期進兵“。事實上,衛汝貴率領的盛軍是各路清軍中最先趕到平壤的軍隊,這條罪名純屬是子虛烏有。

對於第二條”失陷城寨“。衛汝貴並不是平壤清軍的統帥,而且在平壤保衛戰中,盛軍曾左支右絀,支援友軍作戰,此條也是子虛烏有。

僅以處死衛汝貴的兩項罪名而亂,衛汝貴被殺的確是極大的冤案。


這一冤案的發生,本質上與當時軍機處乃至清流黨對李鴻章的厭惡、憤怒有關。自甲午戰爭爆發後,李鴻章在對日戰守策略上持保守、消極態度,引起清流黨乃至軍機處的不滿,當時無法直接懲治李鴻章,於是清流黨盯上了李鴻章屬下的統兵大將,海軍方面,清流黨聚攻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陸軍方面,則聚攻北洋淮軍兵力最大的一支——盛軍的統帥衛汝貴。當時清流黨甚至喊出了”拔丁、殺衛“的口號。


所以衛汝貴事實上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他的被殺,並不是因為真的有多大的罪惡。而只是因為他是李鴻章屬下的大將。在得知軍機處將判衛汝貴斬首時,慈禧太后曾加以過問,認為定罪過於苛刻,但是翁同龢等軍機大臣極力爭辯,最終慈禧也無可奈何。

最終,衛汝貴被處斬,而這一事情極具象徵意味,有向李鴻章殺雞儆猴的含義。


海研會


中日甲午戰爭,除去戰死英烈,還有兩個大人物因此而死,海軍的大家都知道,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戰後提督丁汝昌,自殺殉國;陸軍的,就是這個衛汝貴了,淮軍出身,時任盛軍統領,和豐升阿、左寶貴、馬玉昆等率兵13000餘人馳援朝鮮,歸葉志超全盤指揮,戰後被定罪斬首

當時公佈罪名有三:刻薄寡恩,臨敵退縮未戰先逃貽誤戰機,縱兵劫掠。刻薄寡恩,這條死不了,另外兩條罪名,妥妥腦袋分家

但衛汝貴法場喊冤,我們來看看他到底冤不冤

當時毅軍統領宋慶,奉命調查秘密調查

據他說,衛汝貴,平時對待將士刻薄寡恩是有的;馳援朝鮮時,行軍路急,擾民之舉也是有的;平壤和日軍接戰時,衛汝貴持刀督戰,堅守陣地,後來和各路兵馬共進退,臨陣退縮是沒有的

遺憾的是,宋慶調查,未被採納

關於縱兵劫掠,戰時有人告到李鴻章那裡,李鴻章發信申斥,衛汝貴回信說,豐升阿的部隊也叫盛軍

仗打輸了,總要有替罪羊的,或者叫責任人的,殺幾個不為過。能抗起這責任的,也就那幾個人了:左寶貴,死戰不退,當場殉職,找他不合適;馬玉昆,平壤戰場,局部僅有的幾場勝利,都是他打的,找他也不合適;豐升阿,正白旗的,戰後免職,留軍贖罪,後來又升官;葉志超,戰場最高統帥,李鴻章死保,被定個死緩

被砍頭的那只有這個衛汝貴了

幾年之後,四川總督劉秉璋的兒子劉體智,寫了本書叫異辭錄,裡面記載了這麼一個事,袁世凱為丁汝昌申請撫卹沒成功,感嘆了一句:甲午之役,吾身在軍中,聞潰卒言:汝貴持刀立陣前,督軍力戰,日人頗失利……以餘觀之,朝廷賞罰之公,雖汝貴亦應賜卹,遑論乎汝昌!

諸君看來,衛汝貴冤不冤呢


靈石蘊珠寶


目前,衛汝貴不冤,他是有戰功但相對戰敗的責任差遠了。給其喊冤的觀點目前有兩個:

(1)衛汝貴冤:死於李鴻章親信盛宣懷地陷害

盛宣懷的兄弟盛星懷,想建功立業自己跑去朝鮮半島,為了弟弟的安全盛宣懷求衛汝貴把盛星懷趕回去。衛汝貴只好死拽活拽地把盛星懷安排在自己身邊給予保護。盛星懷竟然被日軍的兩顆子彈奪去了性命。由此,盛宣懷把氣兒撒到了衛汝貴身上。

盛宣懷

但問題是:盛星懷說軍紀不好並非單指衛汝貴,還說豐升阿。而且敘述過程都是“純邏輯”推理。

這和給翁同龢造謠的那幫人類似:因為有矛盾,所以陷害。

但問題是盛宣懷、盛星懷、洪熙說衛汝貴軍紀不好,都在盛星懷死之前。盛宣懷有什麼必要參加陷害?全是“純邏輯”推理。但最重要證據卻沒有。例如又有誰拿出盛宣懷“力排眾議”主張殺衛汝貴的歷史資料?

(2)衛汝貴冤:死於抵抗派與投降派的黨派鬥爭

有人認為這是被光緒、翁同龢等主戰派,出於對李鴻章地打擊而進行的。對於這種觀點,最無聊最無力,就是普通李鴻章擁護者都能說得出來。事情不管三七二十一,全都推到政治鬥爭上,方法雖然簡單,對與錯就給抹殺了!

葉志超

像說該殺的翁同龢、李秉衡等對歷史毫無立場並不看歷史的人,很喜歡這麼說話。

(3)我的觀點:衛汝貴相對於葉志超來說確實冤些,其臨死前地指責充分說明其憤怒和不平,也充分證明殺死他的真正凶手是誰

衛汝貴確實有戰功!“甲午戰敗”這麼大的責任,李鴻章不可能被殺,那麼,總得有“被殺”的。最該殺的是葉志超,但可惜,葉志超和李鴻章關係更近、地位更高些,這裡面其實有“丟誰保誰”地盤算。

同時,抵抗派為啥要殺一個總兵以上的人?就是為了抵擋“潰逃”。1895年1月16日下午四點被殺時,殺雞儆猴威懾“潰逃者”是主要目的。

衛汝貴也不是傻子,在臨行前他大聲呼喊“實秉鴻章戒退兵,何彼巍然為使相,而罪獨坐我?”

可惜,雖然後世其門徒可以編造諸如李鴻章在甲午戰爭中為軍紀,殺死曾為自己舔過瘡的親信黃瑞蘭。但是歷史卻很明顯地告訴我們:諉過於人是其一貫特點。


坐古談今


葉志超不殺,殺衛汝貴,獎懲全看人情人脈,誰還願奮勇殺敵?如此朝廷,焉能不敗?


梅花五弄


葉志超,衛汝貴,方伯謙沒有冤不冤,軍人在保家衛國戰爭中不能捍衛國土不能戰死沙場。就難逃國法軍法。我個人讚賞晚清政府對唐炯,丁汝昌的處置,足矣警示軍中佛系!


一葉小舟風雨渡


個人問題唄。


風昕雨


內鬥的犧牲品


暗夜黑1


皇帝處罰很公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