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我在職場踩過的坑,希望你不要再去踩

截止到去年,我在單位已經付出了三年的青春;那時候正好有個中層崗位空了出來,當時單位其他人都覺得領導肯定會讓我去坐這個職位,因為我在單位算是賣過很多力,吃過很多苦,很多事情領導也願意讓我去做。

最終的結果卻讓我深受打擊,竟然是一個比我晚進單位一年的同事入選。於是我就去找領導溝通,希望領導看到我的努力和貢獻;沒想到這次溝通居然用了一個多小時,但受益讓我感覺是我這三年工作的總和。

因為在這場溝通中我明白自己的問題出在哪裡,也知道自己這三年在職場上踩過哪些坑,希望能以此提醒職場新人。

這些年我在職場踩過的坑,希望你不要再去踩

第一坑:一味幹活,沒有計劃

職場上每天都在上演的一幕:很多人被動的接受工作安排,然後努力加班加點的工作,還自我感覺很良好,以為自己又過了很充實的一天;

當我們對自己生活和工作沒有計劃的時候,就永遠只能被他人計劃。

這樣的最終結果就是: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分散到各種無意義的雜事上面,忘記自己的主要目標。

那正確的步驟是什麼呢?

一、目標為指南

假如你現在手上有很多工作要做,但突然通知你馬上去開會,你會怎麼辦?

正確的做法你先弄明白今天的工作目標是什麼,如果是把手上工作做完,你就想辦法找人頂你去開會或者推掉。但如果這個會議很重要,非去不可,你就可以考慮將部分可推遲的工作轉移到下班完成。

總之,目標是你如何行到的指南!

這些年我在職場踩過的坑,希望你不要再去踩

二、計劃為行動

公司的領導經常教導我們按計劃做事,可有很多人的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感覺每天的工作是自己無法把控,下班都沒弄明白為什麼計劃表上的很多事還沒做完;

這裡我主要說很重要的一個效率工具:工作清單

首先,每週的前一天,就把這周需要做的工作全部寫在紙上,注意,每件事後面標註截止時間。

然後,細化到每一天,每天早上到單位的第一節事,就是重新拿一張紙,根據周清單寫下今天需要做的事,記住是按照重要程度列出來。

寫工作清單時要注意的事項:

  1. 按照事情重要程度排列,我們要把工作效率最高的時間用來做最重要的事。
  2. 每件事情後面標註預計所需要時間,這樣可避免我們一天安排過多工作。
這些年我在職場踩過的坑,希望你不要再去踩

第二坑:被動等待,眼裡沒活

我們不是每天都那麼忙,總有一段時間事會特別少;一般這個時候你們會在幹嘛?據觀察下來大部分人會趁此戴著耳機,開始刷手機;可能壓根就沒想過去找點事做做,以為沒有安排任務就是沒任務。

那這段“空閒”時間我們可以用來做什麼呢?

一、主動思考

職場幾年經驗告訴我,很多人覺得“思考”就像要他命一樣;很多事情的發生都有它的底層邏輯規律,如果我們獨立去思考身邊現象,去使勁探究:“為什麼同事完成工作質量總是比我好”、“為什麼我們要做這個事,它能給單位帶來什麼收益”等等;

如果你是思路不清晰,那就用筆時刻記下自己的想法,慢慢的你就會有越來越清晰的分析思維。

這些年我在職場踩過的坑,希望你不要再去踩

二、總結覆盤

不是工作完成就完事了,要試著去對每項工作進行總結覆盤,思考是否還有遺漏的事項,是否這個工作還能繼續改進,或者是否有更好的辦法去完成這項事件等等;

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最後能形成一套覆盤流程,完成工作後就按這套流程進行復盤;

有覆盤,才有機會翻盤。

第三坑:害怕犯錯,愛找藉口

這是職場很多人的通病,我以前也常有,所以很瞭解他們的心態;但犯錯總是難免的,我們總不能因為容易犯錯就不做事了。

所以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

1. 錯了還找藉口,犯錯是能力問題,找藉口是態度問題;

2. 錯了還不改,屢錯屢犯這就沒救了。


這些年我在職場踩過的坑,希望你不要再去踩

所以當在工作中犯錯的時候,我們馬上要做的是:

一、先承認錯誤

千萬記得要有承認錯誤的態度,而不是簡單一句“我錯了”就完事;比如男女朋友吵架,男朋友無奈至極,最後來了句“那我錯了行了吧”,你試試這樣後果就知道了。

二、準備好解決方案

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最重要的是想辦法解決,挽救損失;所以在道歉後,最好說出自己的解決方案,這時候領導會針對你的方案進行討論,並進行事後的補救。

最後覆盤

沒有一帆風順的職場路,每踩過的坑都能提煉出價值;這些坑希望我們在工作中能做到:

事前有計劃,事後有覆盤

眼裡有活,大腦有事

勇敢承擔,不怕犯錯

如果不幸,不知哪天你還是掉坑了,不論這個坑有多大多深,都希望你能勇敢的面對他;唯有直面,才能擊倒。


這些年我在職場踩過的坑,希望你不要再去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