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略秦始皇如何一統天下,創立帝國

導語:

秦始皇是詩人口中的"惜秦皇漢武"。他開創了我國兩千多年封建王朝的開端,他是我國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少年曆難,初登王位,面對六國聯盟,百家爭鳴,法令難行,匈奴入侵。看他是如何一步步滅六國,焚百家統文化,統一貨幣,修建長城北擊匈奴,登上千古帝王。

繼位為王,權力鬥爭

公元前259年,秦始皇嬴政出生了,在那個戰國七雄爭霸天下的時代,誰曾想到若干年後他是號令天下的掌權人。秦始皇嬴政在韓國國都出生,這也是他在少年時代就遭受屈辱,他父是秦國派往趙國的人質,在那個時代去他國當人質都是很危險的,嬴政在趙國生活了將近九年的時間,這九年是充滿了黑暗、焦慮、沒有安全感的。

保衛戰之後其父逃回秦國。公元250年嬴政被他的父親贖回秦國。一年後,秦王去世,嬴政父親繼位,兩年後,嬴政以13歲的年齡繼承王位。不久之後,他也將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始皇帝。

嬴政雖是繼承王位,但事實上並沒有親政實權,由丞相呂不韋和其母后趙氏共同輔助秦國事宜。嬴政繼位後很是學習,知識量和處理判斷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

公元前239年,呂不韋為了保證自己地位,給自己立威,殺死嬴政弟弟。這也刺激嬴政想要做真正秦王。繆毒起兵給了嬴政一個絆倒呂不韋的機會,之後就剝奪的他丞相的位置,讓他回洛陽封地;鄭國事件爆發後,更是給呂不韋一個必死的政治局面,之後呂不韋選擇自殺。呂不韋在一個商人沒有任何地位的時代,能夠站在政治高層,確實是一個奇才。

領略秦始皇如何一統天下,創立帝國

(圖一:秦始皇畫像圖)

金戈鐵馬,橫掃六國

秦國自秦孝公繼位以來,就決心變革圖強。在這一時期,商鞅開始變法,廢井田,重視農業,實行軍功制,推崇法家思想實行連坐治理國家。秦國從商鞅變法後,就開始逐漸變強,在政治經濟軍事方面都領先六國。到秦始皇嬴政繼位後,殺死丞相呂不韋,真正掌握秦國大權後,就開始大展宏圖密謀滅六國,一統天下的軍事行動。

秦始皇召集文武大臣商量先滅哪一個國家,由最初的兩國同時作戰,用兵力蠶食韓國,讓其為出兵趙國提供資源。由於實施過程緩慢,於公元前230年,出兵韓國,韓國降將率領秦軍攻破韓國,俘虜韓王,韓亡,得其領土;

公元前228年,秦國大將率領秦軍攻入趙國國都,趙王被迫降秦,得其三郡土地;公元前225年,又出兵包圍魏國大梁,引黃河水大破魏都,魏國滅;同年由大將率領六十萬軍隊開始滅楚國戰略,實行練武屯兵,避而不戰,保存實力計策,公元前224年率軍圍攻楚國國都,消滅楚國項燕等主力大軍,渡過長江收復江南,楚滅;

公元前222年,王賁攻打燕國,取其遼東腹地,燕滅。公元前221年,齊國不戰而降,齊亡。歷經10年時間,秦始皇完成滅六國壯舉,結束了自春秋時期一直戰亂不止的混亂局勢,一統天下。

領略秦始皇如何一統天下,創立帝國

(圖二:秦始皇征戰六國圖)

一統天下,千年帝制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滅六國的戰略政策,統一全國。,當時秦朝只是在軍事上完成統一,政治上一片混亂,當時面臨統一之後要組建什麼樣的王朝,這成為了秦朝討論的話題。一方面以丞相王婠為代表的是延繼周王朝的分封制,分封天下諸侯,拱衛秦王朝統治;

另一方面的是李斯代表的廢除春秋戰國以來的政治制度,採用商鞅變法的經濟、文化制度,實行集權郡縣制。秦始皇也認為天下之所以休戰不止就是因為諸侯不斷,於是採用中央集權郡縣制。

在國家管理方面實行集權郡縣制,秦始皇就開始對自己的稱號不滿意,認為自己功勞亙古未有堪比三皇五帝,如果採用王稱不足以表達他的功績。

經過文武大臣的商討,採用上古稱號尊稱為泰帝,秦始皇在這基礎上取其中間,改為皇帝,自己是第一世皇帝,號稱始皇帝,其後子孫萬代尊為二世、三世、以此類推,之後又在李斯建議下去朕為皇帝專用名詞。之後,皇帝這個稱謂在幾千年的封建王朝中一直被沿用。

領略秦始皇如何一統天下,創立帝國

(圖三:創帝制一統百官圖)

文韜武略,鞏固政權

秦朝帝國建立後,秦始皇就開始打造鞏固他的帝國。在地方上實行集權郡縣制,把全國劃分成三十六個郡,郡縣的各個長官由皇帝直接任命,便於加強中央集權和對地方的掌握;在中央上實行三公九卿制,在丞相的基礎上設太尉、御史大夫,下設九卿,確保皇權不受威脅,以加強對大秦帝國的統治地位;

在經濟上,統一全國貨幣,廢井田,重農桑,收全國土地歸國有,方便徵集農民賦稅,鞏固秦朝財政;文化上統一全國文字,設全國通用文字小篆,面對百家爭鳴的局面,法令難行,焚書坑儒燒燬儒家書籍,推崇法家思想建立連坐法制;

軍事上採用耕戰體系,用農業壯大軍事,通過戰爭擴大耕地,軍隊中實行軍功制,南下百越,設百越郡,面對匈奴南下入侵中原,修萬里長城,駐守長城軍抵抗匈奴。

領略秦始皇如何一統天下,創立帝國

(圖四:秦朝疆域北擊匈奴圖)

帝國崩潰,體制長存

秦始皇作為秦朝天下的最高統治者,擁有極高的權力、地位。人站在權力的最高峰,就會迷戀這些所謂的象徵,但是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不可抗拒的。秦始皇在統治後期,就開始迷信長生不老,舉全國之力來滿足他的私慾。例如歷史上的"徐福東渡"。

不久,在秦始皇東巡帝國途中在沙丘病逝,宦官趙高和丞相李斯偽造秦始皇旨意,扶持二世胡亥登基皇位,也可憐生前的始皇帝死後被他親信的大臣用發臭的鹹魚包裹他的屍體送回京都。統治十年之久的秦始皇就這樣退出歷史寶座。

秦二世胡亥繼位,朝中大權被宦官趙高掌握,在他們的統治之下,秦國呈現暴政,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的局面。農民紛紛起義,公元前207年,起義軍攻破咸陽,"楚人一炬,可憐焦土",大秦帝國就這樣覆滅歷史長河。秦雖滅,但其政治經濟制度卻永久長存,影響封建王朝的整個發展歷程。

領略秦始皇如何一統天下,創立帝國

(圖五:秦朝阿房宮遺址)

結束語

秦始皇是中國古代的政治人物,是首次完成並實現中國大一統的帝王,完成中國由奴隸向封建轉變的社會形態。秦始皇對我國曆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結束諸侯混戰,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建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北擊匈奴,南征百越,擴展中國疆土;

統一貨幣文化,利於文化經濟交流。帝制是他留給封建王朝的政治財富,萬里長城是他留給後世的精神和文化的財富。功在萬代,利在千秋。他不愧是中國古代的傑出皇帝,無人可以代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