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絕古城-神祕國度的劫難

寫精絕國之初是由於自己對這個地方的喜好,


盜墓筆記裡虛幻的段落卻讓我在現實中找到了答案。。。。。。。


這是活躍在絲綢之路南道上的一個小王國,殷實而富足。


最早見於《漢書。西域傳》:精絕國,去長安八千八百二十四里。 戶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勝兵五百人。


精絕古城-神秘國度的劫難

精絕國示意圖


時過四五百年後,我們著名的玄奘(唐僧)取經東歸時也到過此地,寫下了:澤地熱溼,難以履涉,蘆草荒基,無復途徑,唯趣城路僅得通過,故往來者莫不由此城焉的記載。


精國在這之後的歷史記載是殘缺的,猶如一個突然消失的印記永遠的沒落在了中國的歷史中直到。。。。。。19世界末的中國。。。。。。


精絕古城-神秘國度的劫難

精絕國地圖


當時整個國家處於風雨飄搖之中,但那時的中國卻是全世界探險家、地理學家、考古學家最嚮往的地方,中國也以古代文明的再發現而聞名於世。。。


比如1899年,閒散的京官王懿榮得了瘧疾,不得不買一些龍骨來服用(也就是動物化石,古人相信能治療瘧疾,癲癇等)。結果卻意外地辯認出幾個甲骨文,從而揭開了安陽殷墟的大秘密。


使中國歷史的紀年從公元前841年的周召共和前移了近十個世紀……


比如1900年,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由北向南穿越了羅布泊荒原,僅僅是因為將一把鐵鍬遺失在了營地中,便發現了一個滿披流沙的遺址,遺址中有佛塔、民宅、官衙……


這就是後來被世界熱議的樓蘭……


接下來就是我們熱議的新疆民豐縣的精絕國


此處如今叫做尼雅遺址。。。。。。


精絕古城-神秘國度的劫難


尼雅遺址的名稱來源於尼雅河,在維語中,民豐縣城所在的綠洲一帶被稱作“尼雅巴扎”,意即“尼雅河上的集市”,這個名稱直到現在還有人使用。


據戴布思《新疆探察史》記載,1889年5月,俄國皇家地理學會組織的探險隊,到達了中國崑崙山西北部的尼雅河等地區。


第二年法國的考察隊也到達了尼雅附近,但是這兩次都沒有進入尼雅遺址。


然後。。。。然後。。。。斯坦因來了。。。。


斯坦因這個名字你可能不熟悉,但是如果說起發覺敦煌第一人你肯定就知道了。


他就是當年讓敦煌王道長心甘情願賣給他幾馬車敦煌古籍的那個神人。


精絕古城-神秘國度的劫難

斯坦因照片,此人一生無兒女,生活相當節儉,畢生都用在了發掘和研究中亞文化上。其死後的手稿不計其數,大多成果都被大英博物館所收藏。


所以此人對於中國考古學有著重大的意義,不僅發掘了敦煌,發覺了和田,還發掘了精絕。


當然也有很多人說他其實就是盜墓賊,掠奪了無數中國文化遺產。。。


1901年1月,探險家斯坦因結束了對塔克拉瑪干沙漠克里雅河流域的丹丹烏里克的探險發掘後重新回到綠洲。


在今天的民豐縣,當時還是個小巴扎,他非常偶然地聽到人們講起不遠處的沙漠裡面掩埋了一處遺址,過去是繁華的城市,一場意外的沙漠風暴將其掩埋了。。。。


這就是為什麼之前兩人都沒進入尼雅遺址的原因,不是他們不想去,實在是這個地方條件太惡劣。


當時的裝備和技術也還是十分落後的,一群老外進入沙漠考察簡直九死一生,


當然對於探險家斯坦圖來說什麼都不能阻止他探險家的夢想。。。。。


精絕古城-神秘國度的劫難

斯坦圖考古團隊合照


於是當他四處出高價收購各種文物時,意外得到一位磨坊主人藏有的寫著佉盧文字的木板時,他知道他的機會來了。


佉盧文其實就網劇中虛構的所謂“鬼洞文”,是看上去像蝌蚪一樣的古文字,被稱為歐洲的甲骨文。


據語言學家考證,它可能是由中古印度雅利安語系的犍陀羅演變而來的。


但這種已經消亡的文字並不多見,除了在印度貴霜王朝的碑銘上,其它地方已經很難發現。


然而在新疆,尤其是塔里木盆地南緣,在樓蘭和尼雅,斯文赫定和斯坦因卻分別發現了大量的佉盧文書,他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也不敢相信自己有這樣的運氣。


精絕古城-神秘國度的劫難

精絕國出土的佉盧文。是不是和蝌蚪很像。。


這或者也是命中註定的事情。斯坦因自己有非常好的古文字修養,通曉匈牙利文、德文、法文、英文、希臘文、拉丁文外,專攻古代印度語言,曾受業於印度文字學權威,在梵文、波斯文、古突厥文方面有一定的造詣。


這即使在今天也無人能及。。。。。。


斯坦因立刻重金收購了殘存的木板,並請磨坊主人擔任嚮導急匆匆地趕往遺址。沿著尼雅河向北,行走了多日後終於到達了遺址。。。


幾乎沒有多少意外,斯坦因就獲得了人生最大的一筆瑰寶。滿地散落的都是佉盧文木簡,數量超過了當時古文字研究者所見過的所有佉盧文的總和。


而且埋在沙下的木簡上的佉盧文墨跡,就像昨天剛寫上的一樣鮮亮。。。


精絕古城-神秘國度的劫難

精絕國出土文物


斯坦因是這樣描述這個被廢棄的精絕國遺址的:

當年的文書還完好地封存在屋內,儲藏室裡厚積的穀子還有橙黃的顏色,房廳屋宇的門還是關著的……時間看似停止,人們彷彿剛剛離開這裡。


再加上遺址周圍的官署、佛寺、民居、窯址、果園、桑林、古橋、水渠、墓地等遺蹟,精絕文明曾經達到的高度毋庸置疑。。。。。


精絕古城-神秘國度的劫難

精絕國出圖凳腳


由於食品、用水不足,斯坦因被迫早早結束了這次尼雅的發掘。斯坦因離開時說,“此次再見,絕非永決!”半個月後他把這些珍貴的文物裝成12大箱,迫不及待地運回倫敦。


他用尼雅河的名字給這個遺址起名為尼雅遺址。

他把自己的發現宣講給西方,他把佉盧文書、漢簡等重要文獻交給沙畹等語言學家去破譯。。。。。


木簡中記載道:漢精絕王承書從。。。。。。

這7個字足以證明這是精絕王的駐地。


精絕國,東西方文化的混血文明從此開始重現與人世


精絕古城-神秘國度的劫難

精絕國出土的佉盧文碑文


根據他發掘的內容後來寫成的記載敘述到:當時的西域三十六國,有大有小,大的人口近十萬,中型的一兩萬,小的只有幾千人。


精絕國是小國。但它位於絲綢之路南道,地處東西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這在《後漢書·西域傳》中也有提到,如“出玉門,經鄯善、且末、精絕三千餘里至拘彌”。


精絕古城-神秘國度的劫難

精絕國出土文物


東漢末年,鄯善人征服絲綢之路南道樓蘭、且末、小宛、精絕和戎盧等國,建立了西起尼雅河、東至敦煌的鄯善王國。


此後,精絕國成為鄯善統治下的一個州。


我們可以想象,那條從中原的洛陽出發,穿越河西走廊,越塔里木盆地,翻越帕米爾高原,走西亞,直抵地中海沿岸的7000公里的絲路長途上,精絕就在中段。


精絕古城-神秘國度的劫難

精絕國出土犍陀羅藝術文物


還有犍陀羅藝術。之前大家早已知道,這種古典的藝術曾經傳播到印度西北部的邊緣。

但在精絕與樓蘭被重新發現之前,從未料到它們會傳播到遙遠的新疆。


乾燥的氣候環境顯然是尼雅遺址能夠越1500年保存完好的主要原因。很多有機物,樹木、紡織品都可以借沙漠這樣乾燥的氣候環境保存下來。


所以斯坦因才感慨說那是“東方的龐貝”。


精絕古城-神秘國度的劫難

精絕國出土文物。最神奇的當屬這個,文字內容為五星處東方利中國,冥冥中也許自有註定


命運總有著相同的自轉邏輯,和龐貝一樣,精絕國一夜之間消失殆盡,究其原因最大的可能還是由於和其地處的位置和天氣有關。


其具體位置其實為如今的塔克拉瑪大沙漠,有亞洲腹地之稱,即為亞洲最深處的地方。 兩邊圍繞崑崙和天山山脈,地形封閉,水汽難以進入,降水稀少,也不能滿足植物的生長。


而精絕和樓蘭西域等地的部族都喜以木棺入葬,大量的砍伐和消耗可能也就是破壞大自然後的詛咒吧。。。。


當地一直有傳說中,精絕古國經歷了七天七夜的沙城暴後再無音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