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頭卡口解封了,有些農民工卻不走了,為啥?

新大風歌


今天是3月14日,農曆二月二十一,如果是按照以往正常時間走的話,很多人一般最晚都會在農曆正月15之前出去。但是因為疫情的影響,很多地方交通不便,還有的農村到現在也沒有完全的放開。所以,很多的人也都是一直呆在家裡面。按照時間來算,現在已經是推遲了一個多月了。

可能一個多月的時間不長,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用“煎熬”這兩個字來形容也是一點也不為聲之過的。因為太多的人在這段時間裡面是沒有收入的,在家裡面只能夠吃老本。但是更多的事情還在後面,這也使得農村裡面不少的人有點擔憂,也在想到底還要不要出去,而這樣的人主要還是年紀比較大的人。

一個原因是之前有些人不知道疫情到底什麼時候能夠結束,已經提前做好了打算,今年不出去了。因為每天需要開去,又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夠出去打工,所以為了不弄得兩頭都耽誤,就有一些人已經決定在家這裡自己做事了。像我們村裡就有,年輕也比較大了,五十來歲了。本來是去工地的,但是現在已經決定不出去了,就留在家裡幫別人種田。

另一個原因是經過疫情這麼一弄,那些工作不固定的人並不知道現在外面什麼情況,出去之後工作是否可靠。其實這也是很多人擔心的。就像在平常,一些工作不是很固定的人,基本都是一些老熟人相互帶著出去打工的。但是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別人說有事可做,但是等你過去之後卻一直開不了工,這其中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種,但是自己又不能夠乾等,所以就只能夠再回家。也有可能是自己幹了幾天後發現自己根本幹不了這個活,也就只能夠回來。這樣來回一折騰,錢沒有賺到,還要搭路費在裡面。這是很多人非常擔心的問題。

農村裡面的人出去打工都是非常謹慎的。因為收入不高,但是現在出去都要錢,如果萬一那邊的事沒有落實好,則有可能出去就是虧錢。所以,在外面情況不明確的情況下,很多人還是不願意出去的。就像我上面說的那位大叔,他寧願在家裡幫別人種地這樣更保守,也不願意貿然出去打工。

你們那有沒有這樣的情況呢?歡迎大家一起說說。


洞庭清水塘


村頭卡口解封了,有些農民工卻不走了,這是為啥?

今天是3月14日,距離月初我們農村解封已經快十天了,本來應該是一件比較高興的事情,可是我突然覺得負擔又加大了,原來這個時候,村裡一般都剩下些孩子和爺爺奶奶,年輕的農民朋友都早已經出門打工了,雖然今年疫情的影響較大,但現在可以出門了,可有些農民工朋友卻打算不走了,這是什麼原因?


我覺得理由也比較明顯,下面我就簡單和大家說說我的看法吧!

一、疫情影響,務工的小廠關門,出門打工難

因為農村的農民工朋友,大多處在70後或80後,學歷低,兒時學了一門吃飯的手藝,就以我父親為例,他是個木匠,常年出門給別人做傢俱,可是今年的情況讓他工作的廠子一直到現在都沒有開工,也一直等待通知,可是家裡開支需要,不得不就近找了個小活,賺點錢。更何況那些只有力氣的農民工朋友,沒有渠道,很難出門找到工作。


二、時間的問題,出遠門賺錢希望不大

現在都快3月中旬了,全面解封據鍾老的看法還有望在6月份,這對於農民工朋友可等不起,家庭的支出都在他們肩頭上,還得為以後考慮,等能夠出遠門並找到適宜的活幹的時候,半年就過去了,相比較而言,不如在農村種著地或者就近找個小活幹來的實在穩當。

三、在當地可能找到了工作,或者打算緩一年,不願出遠門冒風險了

有些地方政府為了促進農民工就業,讓他們的生活有保障,會優先安排他們進廠工作,有些朋友為了儘早賺錢,也就放棄了出遠門。也有些朋友也認為今年外面的行情不會很好,出門賺到錢的情況小,所以打算在家緩一年,等下半年或者明年再安排。

所以,綜上所述,不願出門的原因不在乎工作不好找、行情不太好、就近有工作等原因,這也是無奈之下的權宜之計,不能說情況很差!


冒藍火的小農民


去年過年回家的農民工,到現在已經在村裡足足待夠了兩個月時間,這兩個月裡,有些農民工天天急得跟熱鍋上的螞蟻一樣,急切的盼望著趕緊解封,能夠有機會出去打工,而有一部分農民工卻習慣了這種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每天喝喝茶,溜溜彎,覺得日子這麼過也不錯。

我們村剛剛解封,也不算完全解封,外面想要進我們村的人必須有辦理的通行證並測量體溫,而村裡人想要出去的需要登記並測量體溫,不過可以出去了,很多單位相繼復工了,有些農民工迫不及待的趕緊外出打工掙錢,沒錢的日子簡直是慘不忍睹。

然而這次疫情封村,竟然把一部分農民工的生活習慣給改正了,比如今年五十五歲的大山,兒子已經成家立業,媳婦每年在老家幫忙照顧年邁的父母,還有幫兒子帶孩子,大山出去打工,一年掙個五六萬塊錢回來,可這次封村,他在家幫媳婦照顧父母,再加上大孫子也在老家,他覺得媳婦在家不容易,上有老下有小,媳婦的任務很艱苦。

於是大山覺得應該放棄外出打工了,就近找份工作,一年掙兩三萬,夠生活費用就好,反正兒子買樓貸款他們小兩口還就行了,更何況前幾年還給媳婦買了一份社保,等媳婦到了年限,每個月拿一千來塊錢,足夠老兩口花銷了,種點地好好保養身體,還能守在二老跟前盡孝,這應該是最好的晚年生活。


像大山這樣想法的農民有好幾個,但前提是他們或者沒有兒子,或者兒子已經買了樓房,家境條件還算可以,這部分農民覺得沒必要那麼拼命了,拼到啥時候才是個頭啊,再說五十多歲的人了,今天腰疼,明天腿疼,身體明顯不如以前,還不如就近找份輕鬆、掙錢少的工作,夠老兩口每年攪用就行了。

而另外一部分農民在允許外出打工時,趕緊迫不及待的走了,這部分農民多數是家庭條件不好,或者有兒子需要買樓房的,娶媳婦的,被錢壓到喘不過氣來的農民,他們必須馬不停蹄的幹活掙錢,現在輪不到這部分農民享福,在外的日子再怎麼不容易,也得出去打工。

農村終於解封了,還有一小部分農民也差錢,但他們想等到全國疫情全部結束再外出打工,這部分農民說的也有道理:必須等到疫情結束了,全國各地都安全了再出去打工,錢財再重要都不如健康重要,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們再等等。


悠然見東山


你好!

生態大哥又來跟大家見面了,今天來分析:目前村頭卡口已解封,為什麼有些農民工卻不願意走了,這是為何呢!

最近幾天,由於各地疫情好轉,大部分農村地區已經解封,村口檢查站也前後撤了,可是有個奇怪的現象出現了,原本前些天都喊著出去打工的農民卻不想走了,到底為啥呢?從幾個以打工為主的農村大哥找到了答案。

聽我隔壁村幾位農民大哥去陝西打工回信說:雖然一些地區的農村解封了,但有些城市還在實行外地人進城進行十四天居家隔離,還有一位去陝西某地打工 ,剛下車就被安排到居家隔離,要求在租住房子呆上十四天,不但幹不了活,還花費不少錢。還有就是很多地方沒完全復工,一些企業仍然處於停業狀態,短期內就業崗位比較有限,進城工作不好找,乾脆再等等,不忙著出去。

但是現在坐辦公室的上班族開始陸續正常上班,建築工地卻遲遲未開工。這又為何?因為辦公室上班族工作環境要好過工地農民工。工地農民工都來自四面八方而且人又多,住宿都是太多人擠一個大房間,管理難度大,而上班族都是下班各回各家,因此出於安全考慮,工地要比上班族晚得多,目前開工的工地還是極少數。

並且農民工出去打工,最依懶的交通方式無非就是火車、汽車,尤其是汽車,因為很多地方其實不方便坐火車,同時在疫情的影響下各地紛紛取消長途汽車客運,直到現在還沒完全恢復,再說坐火車需提前買票,現在突然想走,未必能買到火車票,,所以想出去暫有困難。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浙江、江蘇等地一些工廠老闆紛紛包車去河南,安徽等農民工多的地方接人回廠,但對於3億農民工來說實在是杯水車薪,絕大多數農民工不得不等到客運全面恢復才能外出。

不知道我的回答是否能幫到你!謝謝!生太大哥每天分享三農知識。


生態大哥


全國大部分農村卡口已經在逐步解封,很多農民工迫不及待地離家出走,聚齊去遠方打工,養活一家老少,為生計四處奔波。而有的省份農民工錯過了行業的用工需求,他們不走是因為當地解封晚了一步,老闆已經招夠了人員,只能在農村老家想辦法。

我的一位農村鄰居老梁他以前經常去外地打短工,是個瓦匠,但是今年建築行業蕭條。一春天也沒有人家僱他們包工隊出去蓋房子,他聽說鄉鎮有個養雞場招工,就去了應聘。在附近一個養雞場打了一份工,50多歲的人了,也不想去遠地方,每天在雞場裡打掃雞糞,撿雞蛋餵雞,工作也挺忙,累並快樂著。


給錢也不多,最主要的問題是正月裡兒媳婦剛生了大孫子,每天能夠下了班,回家看到大孫子,老梁心裡美滋滋的,也不想著到遠處去打工多掙錢了。找個活離家十幾裡,每天騎著電驢子上下班也挺好的,雖然比在外面打工掙的稍微少了點,但是心裡美啊,每天能夠看到大孫子,少掙點兒錢也知足,天倫之樂啊。

小縣城周邊村的小鹿和老媽相依為命的生活。父親兩年前不幸患病離去,小鹿年近三十卻因貧窮一直沒有找媳婦。去年跟隨村裡人出去工地打工一年也就拿回五萬塊。還備受欺負。今年因為疫情解除晚,就不打算出門打工了,剛接了一個快遞的活,因為疫情在家,很多快遞點業務繁忙,他就用三輪車和老媽送快遞,因為外地快遞人員回不來,他就應聘上了快遞這個工作,因為是剛乾,每天母子二人互相幫助,媽媽在下面看著三輪電動車的貨物,他挨家挨戶跑送快遞,母子倆合作一個月下來也沒少掙。所以也打消了外出打工的念頭。


他老孃偶爾還在村裡面打短工,因為疫情期間,他們村裡的地窖裡的地瓜需要人打包裝,於是老媽去地窖裡給人家打短工,做地瓜分揀,包裝,一天80。還有冷庫蘋果包裝也需要很多臨時農民工參與,娘倆一合計今年春天就不出去打工了,在家附近打工也不錯。


豔陽之美


連襟原來生活居住在我所在揚州儀徵市邊緣不到五、六公里左右的南京六合鄉村,前幾年農村的新農村建設開發,拆除拆遷了宅基地上的老房子,搬進去了新建設好的鄉鎮上的新小區,自己家庭的承包地和當地的農村居民一樣,已全部流轉出去,給他人承包,這樣,他和眾多的農村人一樣,真正成了專心可以在外打工的農民工了。



這幾年他利用學到的建築所需要的鋼筋工技術,去年臘月下旬前在山東建築工地冬季寒冷及春節到來的停工回到老家已近兩個月,適逢去年底湖北武漢發生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發生和蔓延,各省市城鄉迅速採取應對預防傳染的相關措施,封路封村,嚴查禁止異地人員流動,現在春節已過去一個多月,全國除湖北省以外,其他各省市已有十多天以上沒有新發生感染新冠肺炎和疑似患者,農村的春耕備耕已自南向北陸續開始,各省市鄉村農村根據疫情的減少並即將消除,鄉村設卡解封,也便於農村的春耕備耕,更有利於農民工可以外出打工掙錢,以此提高家庭的經濟收入。



這不,農村的卡口才解除,他就打電話詢問我,從我這裡到揚州市區的公交車通了沒有,我即據我瞭解才得知的,從我們這裡到縣(市)級的公交車已經恢復,到地市級揚州市區的公交車還沒有恢復通車,無奈之下,他打算選擇去縣(市)級城市建築工地去打工,不過,縣(市)級小城市已建設開工單位少,開工率不足,僧多粥少,至今仍待在農村沒有外出去建築工地去上班呢。


據此以上的分析,農村卡口解封,農村人特別是外出出行寬鬆沒有障礙而方便了,可大、中城市工作、生活不同,農民工外出來自五湖四海,身份複雜,新冠病毒人感染後的殘留期長,不少省市地市級以上的公共交通還沒有完全的恢復,相關的建築建設工地也還沒有完全復工,與此同時,大中小城市勞動服務業單位用工量大、人流量多,在新冠疫情還沒有完全地消除,為預防病毒隱藏期長被感染傳染的風險,至今還沒有恢復營業,交通不通暢,農民工在城市難以找到工作,在城市沒有工作和生活、生存空間,才待在農村不外出打工,應該是真正的原因所在吧!


老農話三農


這個主要有幾點原因

1、就拿我老家河南來說雖然現在村裡解封了但是公共交通還不方便,跨省大巴之類的還不讓跑,鄭州火車站火車基本買不到,高鐵也不好買。

2、還有清明節臨近,我們農村對這個掃祭的日子很重視。

3、還有開春了天氣回暖,地裡小麥也要灌溉

4、我們農民工大部分都是在工地幹活,現在工地還沒走全面復工,大部分工地都在停工狀態。

估計農民工大規模出行還要等一段時間,等到城際交通解封,工地全面復工才可以。


趁時光正好1


大家好我是蝸牛哥我來說下這個問題,我是剛剛從村裡出來工作的,現在全國各地區已經陸續解封了,可還有好多人出不去。這個是是因為個別地區例如湖北省各地區還有個別疫情嚴重的地區,還管制的比較嚴!其他地區的拿河南舉例我們那現在已經放開了出來工作只需要社區或者村委開一個證明再去定點醫院或者鄉醫院開一個健康證明就可以除外打工了,前幾天我錄個出來工作的視頻很多網友問健康證明要多少錢,這個證明是不需要錢的,大家只要去村委或者社區居委會開一個自行隔離14天的證明就可以去醫院辦理了!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鄉村蝸牛哥


我們家鄉這裡村頭卡口沒有解封,不僅如此,旁邊的一個小區,因為有從韓國回來的,管理比之前更加嚴格了。不過一些疫情比較穩定的地區,可能已經撤卡了,這時本來就著急返城務工的農民應該及時返回工作崗位了,但是有的人卻不走了,這是為啥?

現實生活中還真有這樣的,原因就是經過了一場疫情,使他們明白了陪伴家人的重要性,不想常年在外地打工了。雖然說到大城市去打工,賺的錢會多一些,但是一年只能回家一兩趟,常年獨自在外花銷也不是很小,真正到了年底能帶回家的錢也是有限的。與其這樣不如就在小縣城或者離家近的城市周邊找份工作,可以賺著錢,還可以照顧到家人。

找什麼工作來幹,這個就是比較頭疼的了。農民工到大城市去,其實一般也就是到工地上幹活,沒有什麼技術門檻,而留在家裡也有工地上的活,照樣可以賺錢打工,當然還有另外一條出路,就是靠做點小買賣和網絡平臺銷售等來賺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小喬家的胖大哥這個人,他在疫情之前一直就是在外地打工,家裡有兩個女兒是老婆在照顧,在疫情期間因為沒有辦法出村子,所以就跟小喬學著拍農村視頻,而且自己開通了賬號,也就一週左右時間吧,粉絲就漲到了14萬,現在他們的村子已經解封了,但是他也沒打算再回城裡去工作,就想這樣留在村子裡拍拍農村美食的視頻,還可以在家陪老婆孩子,關鍵是比在外打工賺的都多。

這次疫情真的改變了好多人的想法,原來有些人就想著到大城市去生活,覺得大城市哪哪都好,現在卻削尖腦袋想回農村。原來那些只知道出苦力幹大活的農民工,在悶在家裡的這一個多月裡,發現了新的賺錢良機,自己做起了小買賣,也就不願意回城市去了。所以雖然說現在有的村子撤去了卡口,但人家農民也不回城裡了。

現在也到了春耕的時節,有的農民們就趁著沒返程,正好在家裡春耕播種,可能忙活完這一陣子,再回去找工作,而且很多人恐怕要另外再找新工作了。總之疫情對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還是造成了影響的,要消除恐怕還需要些時日。


一品小十六


坦白說,我就是農村人在縣城開店的。這裡說說我的看法。2020之前我以為錢就是一切,這場疫情才知道,確實如此。”網上有個在討論作為普通人,這場疫情讓你明白了什麼道理?總結了這四點:

1.你得有套房,要不然連自我隔離帶的地方都沒有;農民工農村有房,城裡是租的,他想房東可能不會再租給他。

2.你得有輛車,能上路就行,關鍵時刻能保護自己和家人;我有面包車。雖然不豪華。

3.躺在家裡看書也挺舒服,因為我不會無比焦慮;有些人就整天玩手機,喝酒。打打小牌。

4.社會越發展,你要有對抗不確定性的能力。

其實說到底不過四個字:你得有錢。真實且扎心。雖然有錢不能保證你不感染病毒,但是他能讓你在疾病來臨時,有著風雨不動安如山的氣魄。即便隔離兩三個月,仍能氣定神閒地在家好好陪家人生活。所以現在目前的我還沒有任何計劃。畢竟這場疫情什麼時候結束,還不知道未來又會怎樣。以上就是我的看法,農民工估計有體會。所以他們也不急著出門,暫緩一下,先待在農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