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学院学子对"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反响热烈


为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优势转化为支持防疫斗争的强大力量,教育部社科司于3月9日下午联合组织了"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枣庄学院积极行动、认真组织学习,学生学习效果显著、反响热烈。

一、精心组织,全面覆盖

在接到教育部、山东省教育厅的相关通知后,枣庄学院党委高度重视,作了周密部署安排。教务处根据学校党委要求,于第一时间下发《关于落实"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教学任务的通知》,要求全体学生、全体思政课教师和其他相关教师于3月9日14:30至16:00,通过网络收看直播,同上这堂"思政大课"。思政课教师要根据教学进度安排,结合本次"思政大课",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在线讨论,深化对相关内容的认识,并进一步引导广大学生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深刻认识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3月9日下午,全校453个班级,共14908名学生按时参加"思政大课"直播学习,占全体学生80.4%;因课程冲突,3640名学生没有参加当天在线直播学习,均已于3月10日12时前由辅导员组织回看了教学视频,全校学生参加学习率达100%。

二、积极引导,润物无声

本次"思政大课",马克思主义学院37位教师悉数参加,并积极行动,结合所带课程内容认真学习,深刻体会,深入挖掘教学素材,不断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枣庄学院学子对

视频观看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结合本次"思政大课"的授课情况,组织班级学生利用微信群或慕课堂等方式就"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国克敌制胜的'法宝'有哪些""中国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真金'是如何在中国战'疫'这场烈火大考中体现的""从这场史诗级的战'疫'中如何理解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等问题进行了在线讨论,同学们积极思考、踊跃回答,教师们循循善诱、及时总结,在思想的交流碰撞中深化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的领导、爱国主义、中国制度、人与自然、生命教育等相关内容的认识,对教育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坚定党的领导与制度自信、增强爱国主义信念、厚植家国情怀、践行使命与担当等具有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同时,思政课教师还通过课后解答、录制观后感视频等形式增强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反响热烈,效果显著

在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的组织引导下,同学们在观看视频后积极开展在线交流、讨论,撰写个人学习心得,表达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

枣庄学院学子对

2019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赵雨欣同学表示,"疫情大考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是最高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完全可以转换成治理效能的。这次疫情,充分展示出了中华民族的责任精神与担当精神,而爱国则是最大的责任担当。"

2018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邵雨洁同学表示,"我们要学习那些抗击疫情一线英雄们的精神,他们当中有三分之一都是90后00后,他们真的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学习的最好榜样。"

党领导人民抗击疫情的伟大实践,既是一部生动鲜活的爱党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教材,也是一堂感人至深的爱党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大课。此次"思政大课"是将疫情防控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的具体实践,不仅坚定了师生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也进一步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厚植了师生爱党爱国情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