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鸡曾在清代时作为贡品供皇室享用,制成的“叫化鸡”驰名中外

鹿苑鸡(Luyuan chicken)又称鹿苑大鸡,因产于江苏省张家港市鹿苑镇而得名,属兼用型地方品种。

鹿苑鸡具适应放牧、觅食力强、适应性广、耐粗饲、抗病力强、蛋肉品质较好等特点。1989年,鹿苑鸡被收录于《中国家禽品种志》。

这种鸡曾在清代时作为贡品供皇室享用,制成的“叫化鸡”驰名中外

体型外貌特征

外貌特征

鹿苑鸡体型高大,头昂尾翘,胸部较深,背部平直。喙呈黄色,有的基部呈黑褐色。单冠,冠、肉髯、耳叶呈红色。虹彩呈橘黄色。胫、皮肤呈黄色。

公鸡冠较大,冠齿5~6个,全身羽毛呈黄色,羽毛色彩较浓,颈羽、尾羽和小镰羽呈金黄色,大镰羽呈黑色,富有光泽。母鸡冠小而薄,大部分全身羽毛呈黄色,少数呈黄麻色;颈羽、主翼羽和尾羽有黑色斑纹。雏鸡绒毛呈黄色。

这种鸡曾在清代时作为贡品供皇室享用,制成的“叫化鸡”驰名中外

体重和体尺

鹿苑鸡成年鸡体重和体尺见表1。

这种鸡曾在清代时作为贡品供皇室享用,制成的“叫化鸡”驰名中外

生产性能

肉用性能

鹿苑鸡生长期不同阶段体重见表2,屠宰性能见表3。

这种鸡曾在清代时作为贡品供皇室享用,制成的“叫化鸡”驰名中外

这种鸡曾在清代时作为贡品供皇室享用,制成的“叫化鸡”驰名中外


蛋品质

鹿苑鸡蛋品质测定结果见表4。

这种鸡曾在清代时作为贡品供皇室享用,制成的“叫化鸡”驰名中外


繁殖性能

鹿苑鸡160~175日龄开产,500日龄产蛋数135~165个,生产群蛋重48~59g。种蛋受精率90%以上,受精率孵化率91%以上。母鸡有一定就巢性,就巢率约7%。

品种评价

鹿苑镇地处长江下游南岸冲积平原,农业、水产资源丰富。群众养鸡多用农副产品和水产品下脚料,早晚补饲,对鹿苑鸡的形成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鹿苑鸡具有适应放牧、觅食力强、适应性广、耐粗饲、抗病力强、蛋肉品质较好等特点,是我国一个优良的黄羽鸡品种。

该鸡肉质鲜嫩肥美,屠体美观,屠宰率较高,肉用性能突出,有较为一致体型外貌,遗传基础较丰富而且稳定,因此只要继续严格选育,尽快培育成我国自己优质的肉鸡品种是很有前途的。

以鹿苑鸡青年母鸡加工而成的“叫化鸡”驰名海内外。但该品种个体间生产性能差异较大,今后应加大选育力度,提高群体整齐度。

这种鸡曾在清代时作为贡品供皇室享用,制成的“叫化鸡”驰名中外

发展现状

鹿苑鸡早在清代就已经作为贡品供皇室享用。由于用鹿苑鸡加工的产品具有香、酥、鲜、嫩等特点,因而使得鹿苑鸡获得更高的评价,也推动了鹿苑鸡的发展。

1986-1997年,鹿苑鸡年饲养量由50万只下降至约1万只。1998年以来,饲养量逐年增长,到2003年以后每年存栏种鸡月2万只。

鹿苑鸡的保护采用的是保种场和基因库保护,张家港畜禽有限公司承担保种场保护任务,至2008年已进行十个世代的家系保种,保种核心群数量1000只余只,1996年国家地方畜禽资源基因库引入保护。

鹿苑鸡的选育从1973年开始,进过多年的选育,鹿苑鸡种群特征、特性相对稳定,选育群生产性能明显提高。

信息来源于《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家禽志》《鹿苑鸡资源现状调查初报》。

这种鸡曾在清代时作为贡品供皇室享用,制成的“叫化鸡”驰名中外

种群评估利器 . 京芯一号

使用“京芯一号”芯片进行检测,鹿苑鸡保种工作可以得知群体的有效含量,梳理群体的系谱,明确群体的近交系数。当群体存在过度近交现象,整体保种效果不佳时,可以及时通过基因组亲缘关系系数进行人为配种干预降低近交增量,保持鹿苑鸡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京芯一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与北京康普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发而成,是专门针对我国地方鸡种设计的中高通量SNP分型芯片。利用“京芯一号”芯片对实验样本DNA进行检测,对得到的SNP数据进行质控后,可以对保种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亲缘关系分析、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近交系数分析,通过分析结果可以让保种场更精准地进行保种工作。


这种鸡曾在清代时作为贡品供皇室享用,制成的“叫化鸡”驰名中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