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犯老大底線的行為,韓愈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導語:公元819年12月12日,被貶的韓愈終於等來了皇帝的體諒,改任袁州刺史,在這一天動身離開潮州。

韓愈被被貶官的原因,與中國歷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有關,這就是著名的"諫迎佛骨"事件。"諫迎佛骨"標誌著儒家面對佛教的一次重大失敗,也正是因為這件事,促使韓愈發起"古文運動"。

觸犯老大底線的行為,韓愈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風景圖一、韓愈為何要抨擊佛教我們先回到韓愈被貶的前一年,也就是公元818年。當時,管理宗教事務的功德使告訴唐憲宗,據說每隔三十年就必須迎奉佛骨,才能致使國泰民安。唐憲宗謹記這件事,在第二年春天,便將迎奉佛骨一事詔告天下。所謂的佛骨,到底有什麼來頭呢?佛骨有個較為通俗的名稱,就是"舍利子",泛指得道高僧的骨灰,而唐憲宗迎奉的佛骨,是傳說中釋迦牟尼的手指,藏在陝西鳳翔的法門寺。按當時的計劃,佛骨得先迎進宮供奉三天,再送到民間的各個寺廟,供人民瞻仰,於是朝野上下開始為此奔忙。

觸犯老大底線的行為,韓愈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韓愈雕像圖但是,這場"盛事",卻被韓愈當成了"弊事",毅然上書給唐憲宗。他認為奉迎佛骨是極為鋪張奢侈的事情,希望能夠停止操辦奉迎儀式。而這個行為,直接觸犯了皇帝的底線。二、觸犯皇帝底線的行為第一,唐憲宗是一位虔誠的信徒,眾所皆知,為了順應皇帝愛好,朝臣紛紛捐錢做法事,但韓愈卻反其道而行,在興頭上澆冷水,這讓皇帝絕對不能忍受。第二,唐憲宗不是第一位迎奉佛骨的皇帝,在他之前,共有五次迎奉大典。這五次分別是,唐太宗打開法門寺,從中拿出佛骨;第二、三次,因武則天需要佛教思想的支持,將佛骨迎進宮中;第四次則是在唐中宗時期,韋皇后想學武則天,同樣將佛骨迎入宮中。因此,韓愈的進諫,更有毀壞傳統之嫌。第三,韓愈呈上的《論佛骨表》,用詞過激,言語失當。文章裡提到,所有信奉佛教的前朝皇帝,都難逃早逝的命運,且國運極為衰微,遭遇外敵往往無力抵禦。在當時,這些言論簡直就是"大逆不道",無怪乎唐憲宗暴跳如雷。最終,在裴度等人的冒死進諫下,韓愈保全了性命,但是被貶到了遙遠的潮州。此刻韓愈難以預料自己的命運,但不後悔這次的進諫,因為他定要恢復古代的儒家文化,這也是他反對佛教的理由。

觸犯老大底線的行為,韓愈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古文運動圖三、為什麼韓愈要做這件事呢?從個人而言,韓愈受儒家經典影響甚深,根源來自他愛讀聖賢書、愛寫古文的習慣,然而"敗也古文,成也古文",在四字句或六字句的駢文當道的時代,他多次名落孫山,卻幸運地被古文家陸贄、梁肅所看重,終於得以入朝為官。後來,韓愈擔任了"國子監四門博士",致力於教導儒家經典,可知韓愈的人生幾乎是與儒學為伴的。

從社會環境而言,中唐時期受"安史之亂"的影響,民生凋敝,久久不能平復,韓愈支持儒家思想,是因為他有濟世之心,反觀佛教倡導四大皆空,又極為鋪張浪費,令韓愈不齒。從文學發展而言,韓愈認為,魏晉以來寫駢文的風氣過於盛行,但文章思想極為空洞,因此推廣寫作實質意義的文章,期盼將唐代氣象煥然一新。

觸犯老大底線的行為,韓愈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韓愈圖基於這些原因,韓愈與友人一同推動"古文運動"的誕生,而韓愈也確實以身作則,專注寫作與實踐儒家思想。比如,他透過置辦學校、贈送圖書來建設潮州文化,還寫了許多祭文,為當時受災的潮州祝禱,如

《祭鱷魚文》、《祭城隍文》 、《祭界石神文》 等名篇,都是當時所寫的。但是,"古文運動"卻以失敗告終。四、古文運動失敗的原因第一,唐代科舉制度,對文章有嚴格的規範,必須要寫"四六文",因此在這個條件下,古文創作無疑給文人增加了額外負擔,尤其寫作還必須以儒家思想為宗,太過阻礙個人情感的發聲,難以受到認可。

觸犯老大底線的行為,韓愈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古文運動圖第二,韓愈用

"尊王攘夷"作為口號,試圖全面推廣儒家思想,但唐代是具有夷狄血統的王朝,李氏家族就是鮮卑族群的後代,根本不可能實現"攘夷",這個口號恐怕難被大眾接受。第三,從文化與思想的大背景來講,當時朝野上下都將精神投注於佛教,韓愈想要通過"古文運動"來恢復儒家正統難以成功。在唐懿宗時,朝廷舉辦了歷來規模最大的奉迎盛典,皇帝下令用水銀、金玉打造陪襯品,百姓紛紛割斷手臂、放火燒頭來祭拜佛骨,極度喪心病狂。由此可以想見,這不是韓愈同他的好友們可以輕易改變的。即使他們短暫建立了古文寫作的風氣,也因後繼無人而難以延續,中斷了儒家思想的傳播。古文運動其實就是一種文化改革,一種對佛學的抵抗,也是一種對落後文化的鞭笞,從白居易提出了"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何為事而做"就開始了。不過真正領導古文運動的,是我們眾所周知的唐宋八大家,從韓愈一直到曾鞏,都為古文運動出了一份力。如果說唐朝白居易,韓愈,柳宗元,更多是為了宣傳儒學文化,那麼宋朝的歐陽修,蘇軾等人更多的是為了改變五代的那種豔麗的文章,改變說大話,空話。將議論文變成了寫作的潮流,究其實質,古文運動就是讓文章變成議論的工具,而不僅僅妖嬈,豔麗的繁華!

觸犯老大底線的行為,韓愈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結語:

上天還是悄悄給了韓愈意想不到的禮物,那就是在宋朝實現了他復古的理想。宋朝是純屬於漢的王朝,文壇又出現多位如歐陽修、蘇軾、朱熹、陸九淵等儒士,強有而力地帶動儒家文化,自此"四書"成為科舉題目,散文成為通行文章,復古運動正式完成。從韓愈"闢佛'到發起"古文運動",韓愈一直堅持儒家的"道統"

。正是因為"道統"的存在,我們中華文化才能在不斷吸收外來文化的的同時,保持儒家思想的主體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