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方方的“沒有勝利”論


方方老師一篇題為“記住,沒有勝利,只有結束”的日記再次刷屏,也引發了強烈的爭議。


我是方方老師的讀者,我支持她發出獨立的聲音,但我堅決反對她“沒有勝利,只有結束”的說法。

一、否認勝利不是一種客觀的態度

我們先要搞清“勝利”的定義。

駁方方的“沒有勝利”論


除了指“舉辦法事的盛大利益”外,勝利有兩個定義,一個是指“在鬥爭或競賽中打敗對方”,另一個是“事業﹑工作達到預定目的,獲得成功”。


我認為,無論根據哪個定義,我們都是取得了勝利,而且是重大的勝利。


我們贏得了與瘟神的對抗,成功地遏制住了疫情的蔓延,從死神手中奪回了數以萬計的生命,用方方老師自己的話來說,是“災難即將結束”。這難道不是勝利而是失敗?


方方老師說反對她的人“文字能力、邏輯判斷實在太低”,我不敢反對。但是,從方方老師否認我們抗疫獲得了勝利來看,方方老師也不過爾爾,充其量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當然,方方老師可能是對當地政府及相關人員在前期工作中存在不足或者錯誤表示不滿。可是,世界上有不犯錯誤的人和政府嗎?誰不是在摸索著前進?我們可以批評,可以提出建議,但不能求全責備,不能只揪住錯誤不放而忽視其改正錯誤的努力。


從這次全球抗疫的情況來看,哪個國家的政府沒有犯過錯誤?就是世界上最強大的美國,也一樣存在試劑檢測盒奇缺、防疫物資嚴重不足的情況,我一個同學還在國內張羅著給她在美國的女兒寄送口罩吶。


而且,政府彌補了工作中的不足、糾正了工作的錯誤,這本身就是一種勝利。目前,我們的抗疫成果得到了全世界的充分肯定,我們的抗疫經驗被許多國家效仿,方方老師怎麼就無視了呢?按照方方老師的邏輯,這些國家在肯定失敗和學習失敗?

二、否認勝利是對無數人的不敬

首先是對武漢人民的不敬。


武漢是一個英雄的城市,在這次抗疫鬥爭中,武漢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以“向我開炮”的精神遏制了疫情向更大範圍、更多人群的傳播,為全國抗疫決勝做出了巨大貢獻,取得了巨大成果。結果,方方老師不承認這是“勝利”,而只是“結束”,這讓武漢人民情何以堪?


其次是對參加一線抗疫的醫護人員的不敬。


在這次抗疫中,數萬名醫護人員從全國各地飛赴武漢,同武漢的醫護人員一起晝夜奮鬥,做出了巨大的犧牲,搶救了數萬條生命,這是非常巨大的成就。結果,他們的付出和成果被方方老師一句輕飄飄的話給否決了,他們會是什麼感想?


再次是對包括李文亮醫生在內的死難者的不敬。


在這次疫情中,有許多人不幸罹難,有許多醫護人員英勇捐軀。他們的死難,的確是我們無可挽回的巨大損失,但是他們的在天之靈同樣希望我們取得抗疫的勝利,不然,他們的罹難就顯得更加悲慘,他們的犧牲就沒有了意義。


我想,方方老師大概沒有讀過陸游的詩《示兒》,或者不能理解“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所蘊含的情懷,否則,方方老師也不會發出“沒有勝利”、“沒有榮光”這樣的驚人之語。


最後是對全國人民的不敬。


為了打贏這場抗疫,全國人民都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用各種方式支持抗疫。有人捐錢捐物,有人甘當志願者,有人晝夜值班防控疫情,有人為救援車輛護航,有人到處奔波辦案,有人用詩歌為武漢人民鼓勁。


我們好不容易盼來了“災難結束”,結果方方老師說我們沒有勝利,讓我們不要和她談勝利,你鍵盤那麼一敲,就把我們的付出和喜悅抹殺掉?我想,很多人都不會答應,至少我不會答應!

我們不能妄自菲薄,應當肯定自己的勝利,應當歡慶我的勝利——沒有我們的萬眾一心,沒有我們的共同奮鬥,沒有一線醫護人員的捨生忘死,瘟神不會自己逃走,災難不會自行結束。


當然,勝利不意味著我們奮鬥的結束,我們要居安思危,要努力檢討工作方面的失誤,吸取教訓,要堅決地反對官僚主義作風,要堅決地追究相關失職人員的責任。


當然,我們不能忘記這次疫情中的死難者,我們要向他們致哀,要安慰和安排好死難者的家屬。

但是,我們不能只沉浸於指責和悲痛之中,我們要擦乾眼淚,化悲痛為力量,去爭取更大的勝利,去幫助災難中的其他國家和人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