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班与阔端的谈判算是吐蕃向蒙古投降吗?

爱科学1977


这是民族融合的必经之路,信仰统一了,思想和认同感也就趋于一致了,这不算投降,是大势所趋,走向共和发展之路。


十四阿哥郎春涛


萨迦班智达不仅仅是一位学识卓越、修持有成的佛教大师,而且对西藏有特殊贡献。十三世纪三十年代,元太宗窝阔台执政期间,阔端驻守凉州,有意进攻西藏,后来派大将达尔汗台吉带兵,曾经进兵至藏北热振寺附近。西藏地区各教派的领袖人物看到这种形势,就协商如何应付强大的蒙古军队,最后大家共同推举萨迦班智达同蒙古谈判。大约在公元1244年,萨迦班智达已六十三岁,带着十岁的八思巴和六岁的恰那多吉两个侄子,从萨迦寺动身前往凉州,千辛万苦,经过两年跋涉,终于在1246年8月抵达凉州。1247年,阔端与萨班在凉州举行首次会谈。这次会谈,阔端代表蒙古汗廷,萨班作为西藏地方代表,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凉州会谈”。

会谈结果产生了《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关于西藏归附问题,大致包括几点:西藏地方的僧俗官员和百姓属民,都要承认自己是蒙古大汗的臣民;各地僧俗官员及百姓有关行政方面的事务,须由蒙古指派的官员来管理;有关宗教和寺庙僧众的事务,由蒙古委托萨迦派首领管理。《致蕃人书》顺应历史潮流,反映当时西藏人民及绝大多数教派势力、地方势力的愿望。《致蕃人书》传至西藏,“僧人、弟子和施主等众生阅读此信件后,无不欢欣鼓舞,受到西藏人民普遍欢迎,得到各界人士拥护”。

“凉州会谈”的最深远影响,就是西藏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更加巩固,后来元朝政府将西藏同中原内地各行省一样进行管辖和治理。它奠定了西藏并入中国版图的基础,并深刻影响了此后中国的政治格局和文化格局。


冰是沉睡的水33


公元1247年,西藏地方宗教领袖萨迦班智达(以下称为“萨班”)代表西藏地方,蒙古皇子额沁阔端代表蒙古汗庭,在今甘肃武威举行“凉州会谈”,发布《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使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成为元朝中央政府统治下的一个行政区域。

1247年8月,蒙古汗廷代表阔端和西藏代表萨班在凉州幻化寺就西藏归属问题举行会谈,双方经过一系列的磋商,最终达成共识。凉州会谈圆满成功,使蒙藏人民避免战争,从此和平相处、友好往来。图为凉州会谈成功

会谈之后,萨班向西藏各地僧俗首领、亲友弟子写信也即《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讲明蒙古王室尊重西藏宗教信仰,授权萨迦派首领管理西藏政教事务。西藏僧俗阅信后欢欣鼓舞,和平终于降临大地。

凉州会谈这一历史事件是西藏地方与祖国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蒙藏民族共同为缔造祖国和平统一、发展民族团结关系作出了重大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